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3-4 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和举例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204.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3-4 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和举例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教学要求掌握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正确理解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以及各种不同结构的计算公式,能够计算结构的位移。5.3.1各种结构位移计算公式(1)一般公式--ZFcx+ZjMde+Fyads+Fo/ods材料力学中内力与应变的关系:1.=hF06de-EIEAGA其中:E和G分别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剪切弹性模量;A和分别是杆件截面的面积和惯性矩。k是与截面形状有关的系数。荷载作用下弹性位移的一般公式kFoFopdsFFds+2EIEAG.AMFxF。:虚设单位荷载P-1作用下的结构的内力;M,FspFop:实际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的内力:内力正负号规定:轴力以拉为正,剪力是微段顺时针转动者为正,弯矩规定两者的乘积的正负号,当两个弯矩使杆件同一侧受拉时,其乘积取正号。(2)各类结构的位移计算:C梁和刚架MMeds.梁和刚架以弯曲交形为主要,位移计算简化为:=ZEI(b)桁架行架中杆件只受轴力作用,且每根杆件的截面面积和轴力均为常数,位移计算简化为:FNENplA=EA(c)组合结构组合结构中,一些杆件以弯曲为主,一些杆件只受轴力,位移计算简化为:MMds+ZF,Fnp!A=ZIEIEA

教学要求 掌握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正确理解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以及各种不同结构的计算 公式,能够计算结构的位移。 5.3.1 各种结构位移计算公式 (1)一般公式 其中:E和G分别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剪切弹性模量;A 和 I分别是杆件截面的面积和惯性矩。k 是与截面形状有关的系数。 荷载作用下弹性位移的一般公式: 内力正负号规定: 轴力以拉为正,剪力是微段顺时针转动者为正,弯矩规定两者的乘积的正负号,当两个弯矩使杆 件同一侧受拉时,其乘积取正号。 (2)各类结构的位移计算:

5.3.2计算实例(1)位移计算的基本步骤:根据欲求位移虚设单位荷载,然后分别列出各杆段的内力方程;列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各杆段内力方程;将各内力方程分别代入到相应的计算公式中,分段积分后再求和,即可计算所求位移。(2)实例分析:例3:计算图5.5悬臂梁在B端的竖向位移,EI为常数。a++Ra/2图5.5解:(1)虚设状态(图5.6)P=1BC3/2图5.6(2)列出两种状态的内力方程:M=-xBCA(0=x=0.5a):M,=023grAC段(0.5a=x=a):M=-9M=-x202(3)代入位移公式分段积分计算:BC段(0=x=0.5a):内力均为零,故积分也为零。AC段(0.5a=x=a):714dx7gl4MMedc=Au=EI2EI192384EIEI2例4:计算图5.7架C点的竖向位移,EA为常数

5.3.2 计算实例 (1)位移计算的基本步骤: 根据欲求位移虚设单位荷载,然后分别列出各杆段的内力方程; 列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各杆段内力方程; 将各内力方程分别代入到相应的计算公式中,分段积分后再求和,即可计算所求位移。 (2)实例分析: 例3:计算图5.5悬臂梁在B 端的竖向位移,EI为常数。 图5.5 解:(1)虚设状态(图5.6) 图5.6 (2)列出两种状态的内力方程: 例4:计算图5.7桁架C点的竖向位移,EA为常数

图5.7解:荷载作用下各杆的内力值见图5.8a;虚设单位力作用下各杆的内力值见图5.8b。b图5.84+2/222FA!1<P.1.2a+/2P2+D1=paly20.20EAE.AEA

图5.7 解:荷载作用下各杆的内力值见图5.8a;虚设单位力作用下各杆的内力值见图5.8b。 图5.8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