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1 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342.1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1 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教学要求(1)掌握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的物理意义;(2)掌握单节点的力矩分配;8.1.1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1)基本概念转动刚度S:杆件的近端发生单位转角时,在该端需要施加的力矩;分配系数u:作用在结点上的外力矩分配到汇交于该节点各杆端的弯矩分配比率。它只与杆件的线刚度和约束条件有关。传递系数C:近端的弯矩按一定的比例传到远端。(2)取值(表8.1)表8.1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近瑞。远端。转动刚度S.传递系数C固定。4i20.5元铰支。3iO.固定。to-1滑动。00Os自由端或轴向支杆。(3)实例例8.1:计算图8.1结构的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EI为常数。ADBA22a图8.1解:见表8.2

教学要求 (1) 掌握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的物理意义; (2) 掌握单节点的力矩分配; 8.1.1 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1)基本概念 转动刚度S:杆件的近端发生单位转角时,在该端需要施加的力矩; 分配系数μ:作用在结点上的外力矩分配到汇交于该节点各杆端的弯矩分配比率。它只与杆件的 线刚度i和约束条件有关。 传递系数C:近端的弯矩按一定的比例传到远端。 (2)取值(表8.1) (3)实例 例8.1:计算图8.1结构的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EI为常数。 图8.1 解:见表8.2

表8.2等载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杆件。远端。转动刚度S传递系数C分配系数u0.O0AB.自由端0AC固定。4/90.5g4EI/(2a)AD.铰支。1/3-103EI/(2a)AE+O滑动。EI/ae2/98.1.2单节点的力矩分配过程(1)计算步骤(a)刚性节点加约束,计算杆端弯矩;(b)放松约束,将不平衡的弯矩分配;(c)弯矩传递,将同一位置的弯矩集合。(2)应用实例例8.2: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8.2a结构14kN7IV/m10a)b)1cBABA141. 2m4m12mM(N·m)图8.2解:(1)基本量的计算(表8.3)C表8.3力矩分配法基本量杆件转动刚度S.固端弯矩(kN·m)分配系数传递系数u2819OeO0AB312281g130.5元BA4/74EI/4P3213Pl=BCo1/7s0.3EI/4162O0O.CBO0(2)分配与传递过程(表8.4)

8.1.2 单节点的力矩分配过程 (1)计算步骤 (a)刚性节点加约束,计算杆端弯矩; (b)放松约束,将不平衡的弯矩分配; (c)弯矩传递,将同一位置的弯矩集合。 (2)应用实例 例8.2: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8.2a结构。 图8.2 解:(1)基本量的计算(表8.3) (2)分配与传递过程(表8.4)

表8.4分配与传递过程结点号。BeCuAs托号。ABBA-BC.CB-分配系数4/7s3/7。a-21/200固端弯矩(kNm)e-28/328/3杆端弯矩(kNm)。1/3+2/31/2→009.100最后杆端弯矩(kNm)-10.(3)弯矩图8.2b例8.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8.3a结构301eV/m18-b)a)716.5量量量营量1力WZ6020kNA然4m2m11图8.3解:(1)基本量的计算(表8.5C表8.5力矩分配法基本量杆件。固端弯矩(kNm)转动刚度S+分配系数传递系数u1g00AB=-40-O120.5BAgl*=400.404EI/412BCe00003EI/40.33Pl=15。BD.0.33EI/43160sCB.00O0→DB.O.O000→(2)分配与传递过程(表8.6)

(3)弯矩图8.2b 例8.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8.3a结构。 图8.3 解:(1)基本量的计算(表8.5) (2)分配与传递过程(表8.6)

表8.6分配与传递过程。Be结点号。AC、DAC、杆号BDAB.BABC-DB.分配系数μ0.40.30.3g?400固端弯矩-40400O015元(kNm)杆端弯矩-224-16.5-16.5g-00(kNm)+O最后杆端弯矩-51628-16.5-1.5g(kNm).(3)弯矩图8.3b

(3)弯矩图8.3b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