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和超静定次数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的次数;能够正确确定超静定结构的次数。6.1.1超静定结构的概念静定结构: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结构的反力和各截面的内力都可以用静力平衡条件唯确定。超静定结构: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结构的反力和各截面的内力不能完全由静力平衡条件唯一的加以确定。6.1.2超静定次数超静定次数:超静定结构中多余约束的个数;也可以认为多余未知力的数目。将超静定结构中多余约束去掉,可变为相应的静定结构,则去掉多余约束的个数n即为原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结构去掉多余约束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去掉一根支座链杆、切断一根链杆、将刚性连接改为单铰,等于去掉一个约束(图6.1)。1次1图6.1(2)去掉一个固定铰支座或撤去一个单铰,等于去掉两个约束(图6.2)。2次图6.2(3)去掉一个固定端或切断一个梁式杆,等于去掉三个约束(图6.3)。rs次TT图6.3例1: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图6.4)
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的次数; 能够正确确定超静定结构的次数。 6.1.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静定结构: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结构的反力和各截面的内力都可以用静力平衡条件唯一 确定。 超静定结构: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结构的反力和各截面的内力不能完全由静力平衡条件 唯一的加以确定。 6.1.2 超静定次数 超静定次数:超静定结构中多余约束的个数;也可以认为多余未知力的数目。 将超静定结构中多余约束去掉,可变为相应的静定结构,则去掉多余约束的个数 n 即为原结构的 超静定次数。 结构去掉多余约束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去掉一根支座链杆、切断一根链杆、将刚性连接改为单铰,等于去掉一个约束(图6.1)。 图6.1 (2)去掉一个固定铰支座或撤去一个单铰,等于去掉两个约束(图6.2)。 图6.2 (3)去掉一个固定端或切断一个梁式杆,等于去掉三个约束(图6.3)。 图6.3 例1: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图6.4)

2门次T00n2次13次13次TT77力7共6次共6次图6.4
图6.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力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9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8 互等定理.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7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6 温度改变时的位移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5 图乘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3-4 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和举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2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1 应用虚力原理求刚体体系的位移.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4.5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4.4 影响线的应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4.3 机动法作结构的影响线.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4.2 静力法作结构的影响线.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4.1 移动载荷和影响线的概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7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6 三铰拱.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5 组合结构.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4 静定平面桁架.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2 力法的基本概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3 力法解超静定结构.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4 对称结构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5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6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位移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及等截面杆件的刚度方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2 位移法解超静定梁和无侧移刚架.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3 位移法解有侧移刚架.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4 对称结构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5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渐近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1 分配法的基本概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2 多结点的力矩分配.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3 对称结构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4 无剪力分配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5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9 桁架和组合结构的整体分析.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8 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整体分析.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7 计算步骤和算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