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7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教学要求理解变形体的虚功原理,能够区分力状态和位移状态以及二者之间的独立性。5.7.1变形体的虚功原理(1)变形体的虚功原理:设变形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又设变形体由于其它原因产生符合约束条件的微小连续变形,则外力在位移上所做的虚功W恒等于各个微段的应力合力在变形上所做的内力虚功W。简写成:外力功W=内力功Wi(2)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应用条件力系应当满足平衡条件一一力系是平衡的;位移应当符合支承情况并保持结构的连续性一一变形符合约束条件,且是微小连续的。虚功原理可用于不同材料、不同结构,应用范围很广。5.7.2变形体虚功原理的表达式对于任意一个结构,虚功原理的一般形式为:ZFA+EFrxcx+Zpu+qvds-EJMde+Fyeds+Foods其中:等式左边分别为:集中荷载的虚功总和、支座反力的虚功总和、分布荷载的虚功总和;等式右边分别为:弯矩的虚功总和、轴力的虚功总和、剪力的虚功总和;用途:(1)求力系中的某未知力,虚设位移;(2)求给定变形状态中某未知位移,虚设力系;
教学要求 理解变形体的虚功原理,能够区分力状态和位移状态以及二者之间的独立性。 5.7.1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1)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设变形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又设变形体由于其它原因产生符合约束条件的微小连续 变形,则外力在位移上所做的虚功W恒等于各个微段的应力合力在变形上所做的内力虚功Wi。 简写成:外力功 W =内力功 Wi (2)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应用条件 力系应当满足平衡条件——力系是平衡的; 位移应当符合支承情况并保持结构的连续性——变形符合约束条件,且是微小连续的。 虚功原理可用于不同材料、不同结构,应用范围很广。 5.7.2 变形体虚功原理的表达式 对于任意一个结构,虚功原理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 等式左边分别为:集中荷载的虚功总和、支座反力的虚功总和、分布荷载的虚功总和; 等式右边分别为:弯矩的虚功总和、轴力的虚功总和、剪力的虚功总和; 用途: (1) 求力系中的某未知力, 虚设位移; (2) 求给定变形状态中某未知位移, 虚设力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6 温度改变时的位移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5 图乘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3-4 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和举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2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1 应用虚力原理求刚体体系的位移.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4.5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4.4 影响线的应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4.3 机动法作结构的影响线.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4.2 静力法作结构的影响线.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4.1 移动载荷和影响线的概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7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6 三铰拱.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5 组合结构.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4 静定平面桁架.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3 静定平面刚架.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2 多跨静定梁.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1 梁的内力计算回顾.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刚架-组合结构).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8 互等定理.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5.9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力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和超静定次数.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2 力法的基本概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3 力法解超静定结构.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4 对称结构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5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6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位移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及等截面杆件的刚度方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2 位移法解超静定梁和无侧移刚架.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3 位移法解有侧移刚架.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4 对称结构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5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渐近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1 分配法的基本概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2 多结点的力矩分配.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3 对称结构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4 无剪力分配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