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3 静定平面刚架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467.7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3 静定平面刚架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k量刚架结构的特点,熟练的求解支座反力和截面内力,熟练绘制刚架结构的内力图。3.3.1刚架的特点和分类刚架:是由若干根直杆(梁和柱)用刚结点(部分可为铰结点)所组成的结构。当组成刚架的各杆的轴线和外力都在同一平面时,称作平面刚架。如图3-9a所示为一平面刚架BB-.DD1A-图396图39℃图39a当B、C处为铰结点时为该结构为几何可变体(图3-9b),要使结构为几何不变体,则需增加斜杆AC(图3-9c)或把B、C变为刚结点。两种方法相比较,可以看出刚架中由于具有刚结点,因而,不用使用斜杆也可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使结构内部具有较大的使用空间,便于使用。刚架的特点:(1)杆件少,内部空间大,便于利用。(2)刚结点处各杆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因而各杆件的夹角始终保持不变。(3)刚结点处可以承受和传递弯矩,因而在刚架中弯矩是主要内力。(4)刚架中的各杆通常情况下为直杆,制作加工较方便。根据结构组成特点,静定平面刚架可分为:(1)悬臂刚架:常用于火车站站台(图3-10a)、雨棚等。(2)简支刚架:常用于起重机的刚支架及渡槽横向计算所取的简图等(图3-10b):(3)三铰刚架:常用于小型厂房、仓库、食堂等结构(图3-10c)。图310a图3-10b图310c刚架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较广。但静定的刚架在工程中应用不多,多为超静定刚架,如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框架结构。解算超静定刚架的内力是建立在静定刚架内力计算基础之上的,所以,必须熟练掌握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刚架结构的特点,熟练的求解支座反力和截面内力,熟练绘制刚架结构的内力图。 3.3.1 刚架的特点和分类 刚架:是由若干根直杆(梁和柱)用刚结点(部分可为铰结点)所组成的结构。当组成刚架的 各杆的轴线和外力都在同一平面时,称作平面刚架。 如图3-9a所示为一平面刚架 当B、C处为铰结点时为该结构为几何可变体(图3-9b),要使结构为几何不变体,则需增加斜 杆AC(图3-9c)或把B、C变为刚结点。两种方法相比较,可以看出刚架中由于具有刚结点,因而, 不用使用斜杆也可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使结构内部具有较大的使用空间,便于使用。 刚架的特点: (1)杆件少,内部空间大,便于利用。 (2)刚结点处各杆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因而各杆件的夹角始终保持不变。 (3)刚结点处可以承受和传递弯矩,因而在刚架中弯矩是主要内力。 (4)刚架中的各杆通常情况下为直杆,制作加工较方便。 根据结构组成特点,静定平面刚架可分为: (1)悬臂刚架:常用于火车站站台(图3-10a)、雨棚等。 (2)简支刚架:常用于起重机的刚支架及渡槽横向计算所取的简图等(图3-10b); (3)三铰刚架:常用于小型厂房、仓库、食堂等结构(图3-10c)。 刚架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较广。但静定的刚架在工程中应用不多,多为超静定刚架,如房屋 建筑结构中的框架结构。解算超静定刚架的内力是建立在静定刚架内力计算基础之上的,所以,必 须熟练掌握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方法

3.3.2刚架的支座反力刚架结构常见的有:悬臂刚架、简支刚架、三铰刚架以及复杂刚架。悬臂刚架、简支刚架的支反力可利用平衡方程直接求出。以下以三铰刚架为例,来分析刚架支座反力的求法。三铰刚架的支座反力的求法主要是充分利用平衡条件来进行计算,分析时经常采用先整体后拆开的方法。三铰刚架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如图3-11所示),整体共有四个约束反力:FxA、FyA、FxB、FyB(图311b)。整体有三个平衡方程,为了求解还应拆开考虑,取半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铰结点的弯矩为零的静力平衡方程,就可以全部求解。例1:如图3-11a所示三铰刚架,求解其支座反力。20kV20kV12#2.4mFBTBA口FLF1.5m1.5m图311b图31131、利用两个整体平衡方程求Fd、F:ZMg=0:Fu×3.0-20×3×1.5=0F=30kVZY=0:FM+Fs-20x3=0DFys=30kV2、利用铰C处弯矩等于零的平衡方程求F,取左半部分为例:ZMc=0:Fx1.5-F×3.6-20×1.5×0.75=0F=6.25RV3.利用整体的第三个平衡方程求FxB:口ZX=0:F4-F=0F=6.25kN3.3.3刚架内力图刚架中的杆件多为梁式杆,杆件截面中同时存在弯矩、剪力和轴力。计算的方法与梁相同。只需将刚架的每一根杆件看作是梁,逐杆采用截面法计算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时应注意:(1)内力正负号的相关规定。在刚架中,剪力与轴力都规定正负号(与梁的有关规定相同),但弯矩则不规定正负号,只规定弯矩图的纵坐标画在杆件受拉纤维一侧。剪力图和轴力图可画在杆件的任一侧,但应注明正负号

3.3.2 刚架的支座反力 刚架结构常见的有:悬臂刚架、简支刚架、三铰刚架以及复杂刚架。悬臂刚架、简支刚架的支 反力可利用平衡方程直接求出。 以下以三铰刚架为例,来分析刚架支座反力的求法。 三铰刚架的支座反力的求法主要是充分利用平衡条件来进行计算,分析时经常采用先整体后拆 开的方法。 三铰刚架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如图3-11所示),整体共有四个约束反力: FxA、FyA、FxB、FyB (图3- 11b)。整体有三个平衡方程,为了求解还应拆开考虑,取半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铰结点的弯矩为 零的静力平衡方程,就可以全部求解。 例1:如图3-11a所示三铰刚架,求解其支座反力。 3.3.3 刚架内力图 刚架中的杆件多为梁式杆,杆件截面中同时存在弯矩、剪力和轴力。计算的方法与梁相同。只 需将刚架的每一根杆件看作是梁,逐杆采用截面法计算控制截面的内力。 计算时应注意: (1)内力正负号的相关规定。在刚架中,剪力与轴力都规定正负号(与梁的有关规定相同), 但弯矩则不规定正负号,只规定弯矩图的纵坐标画在杆件受拉纤维一侧。剪力图和轴力图可画在杆 件的任一侧,但应注明正负号

(2)结点处有不同的杆端截面。(3)正确选取隔离体。(4)结点处平衡。由于刚架的内力的正负号规定与梁基本相同。为了明确各截面内力,特别是区别相交于同一结点的不同杆端截面的内力,在内力符号右下角采用两个角标,其中第一个角标表示内力所属截面,第二个角标表示该截面所在杆的另一端。例:MAB表示AB杆A端截面的弯矩,MBA则表示AB杆端B截面的弯矩。3.3.4刚架内力图实例分析例2:作出图3-12a所示简支刚架的内力图。20kV20元VD30kV30kV31-RP61图3128图3126解:(1)求支座反力,取整体为隔离体(图3-12b)。ZM,=0:F×6-30×3-20×6×3=0Fs=75kNZY=0:FM=45ANFy+F5-20×6=0Zx=0:F=-30KNF+30=0方法一:(2)作弯矩图,逐杆分段计算控制截面的弯矩,利用作图规律(参见第5页)和叠加法作弯矩图(图3-12c)。BE杆:MsE=0,Ms=0.杆上无荷载,弯矩图为直线。AD杆:MAD=0,MP=-F×4-30×1=90V.m(内侧受拉),C点处作用有集中荷载30kV,该点处,弯矩图有尖角。Mc=Mcp=90KV·m(内侧受拉)DE杆:杆上受均布荷载作用,利用叠加法作弯矩图。杆端弯矩连线叠加简支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MDE=90kV·m(内侧受拉),Mep=0kV·m(3)作剪力图

(2)结点处有不同的杆端截面。 (3)正确选取隔离体。 (4)结点处平衡。 由于刚架的内力的正负号规定与梁基本相同。为了明确各截面内力,特别是区别相交于同一结 点的不同杆端截面的内力,在内力符号右下角采用两个角标,其中第一个角标表示内力所属截面, 第二个角标表示该截面所在杆的另一端。 例: MAB表示 AB 杆 A 端截面的弯矩,MBA则表示 AB 杆端 B 截面的弯矩。 3.3.4 刚架内力图实例分析 例2:作出图3-12a所示简支刚架的内力图。 解: (1)求支座反力,取整体为隔离体(图3-12b)。 方法一: (2)作弯矩图,逐杆分段计算控制截面的弯矩,利用作图规律(参见第5页)和叠加法作弯矩 图(图3-12c)。 (3)作剪力图

利用截面法和支座反力直接计算各杆端剪力。剪力图一般为直线图,求出杆端剪力后直接画出剪力图。AC、CD、BE杆上无荷载,剪力为常数,C点处作用有集中荷载,剪力图有突变。DE杆上有均布荷载,剪力图为斜线(图3-8c)。QAC=30ANQc=0AV,QD=45KN,QED=-75KN,QEs=0KN(4)作轴力图利用平衡条件,直接求各杆端轴力。ND=45kN(压力),Ns=75kN(压力),NDE=0kV454V90-V.电I75k45kV75130V405kV-mOBLPAYBOO图3120弯矩图图312d剪力图图312e轴力图(5)校核结点D各杆端截面的弯矩、剪力、轴力,满足平衡条件(图3-12f):ZM,=90-90=0ZY=45-45=0ZX=0-0=00同理,结点E处也满足平衡条件(图3-12g)。90kV-m75kV451OLVORVoe-mORVOV45KV75kyoeV-m90cV-m图312F结点D图312g结点E小结:静定梁与静定刚架受力分析及内力图的绘制,作法归纳如下:(1)首先求解约束力和支座反力。(2)作内力图时,可利用内力图与荷载之间的关系来快速绘制内力图。求出杆端内力,根据相关性质,直接作图。(3)内力图的校核是必要的,通常选取结点或者结构的一步分,验算其是否满足平衡条件。例3:绘制例1所示门式刚架左半跨内力图。(1)求支座反力例1中已经求解,略。(2)作弯矩图

利用截面法和支座反力直接计算各杆端剪力。 剪力图一般为直线图,求出杆端剪力后直接画出剪力图。AC、CD、BE杆上无荷载,剪力为常 数,C点处作用有集中荷载,剪力图有突变。DE杆上有均布荷载,剪力图为斜线(图3-8c)。 (4)作轴力图 利用平衡条件,直接求各杆端轴力。 (5)校核 结点D各杆端截面的弯矩、剪力、轴力,满足平衡条件(图3-12f): 同理,结点E处也满足平衡条件(图3-12g)。 小结:静定梁与静定刚架受力分析及内力图的绘制,作法归纳如下: (1)首先求解约束力和支座反力。 (2)作内力图时,可利用内力图与荷载之间的关系来快速绘制内力图。求出杆端内力,根据相 关性质,直接作图。 (3)内力图的校核是必要的,通常选取结点或者结构的一步分,验算其是否满足平衡条件。 例3:绘制例1所示门式刚架左半跨内力图。 (1)求支座反力 例1中已经求解,略。 (2)作弯矩图

首先求解杆端弯矩:Mp=15KV·m(外侧受拉)杆DC中点弯矩为:15-1x×20×1.5*=1.875kNV-m(外侧受拉)。方法一:281方法二:30×0.75-6.25×3-×20×0.75=1.875(外侧受拉)2方法一:利用叠加原理,杆端弯矩图叠加相应简支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方法二:直接以左半边为隔离体,利用平衡条件求解。两种方法结果相同,在结构承受荷载较为简单时,方法一比较简单;承受荷载情况比较复杂时,以第二种方法较为简单。(3)作剪力图杆端剪力同样可以采取上述两种方法来求解。AD杆:选取截面一边AD为隔离体,利用平衡条件求解。FoDA=FQ4D=-6.25kVDC杆:选取DC为隔离体,受力图见图3-13a。1x(1.875+20x1.5x.0.75)=12.7kVFo1.921x(1.875-20×1.5x0.75)=10.74kVFocD1.9220元01.875l.V-mODFD图3138(4)作轴力图AD杆:选取截面一边AD为隔离体,利用平衡条件求解。FNAD=FNDA=-30KNDC杆:可选取结点D为隔离体,由于轴力的方向是杆件轴线方向,所以,在建立平衡方程时,方便起见沿DC的轴线列投影方程:sinα=0.625cosq=0.781Fypc=6.25xcosα+30xsinα=23.63kN(5)作内力图根据内力与荷载之间的关系,由杆端内力直接作内力图

方法一:利用叠加原理,杆端弯矩图叠加相应简支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方法二:直接以左半边为隔离体,利用平衡条件求解。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在结构承受荷载较为简单时,方法一比较简单;承受荷载情况比较复杂 时,以第二种方法较为简单。 (3)作剪力图 杆端剪力同样可以采取上述两种方法来求解。 AD杆:选取截面一边AD为隔离体,利用平衡条件求解。 (4)作轴力图 AD杆:选取截面一边AD为隔离体,利用平衡条件求解。 (5)作内力图 根据内力与荷载之间的关系,由杆端内力直接作内力图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