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4 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

回顾(-)>局部坐标系下单元刚度方程 -[7(F>单元坐标转换矩阵=[([K] = [[][]>整体坐标系下单元刚度方程{F)° =[k]' (A]>整体坐标系下单元刚度方程
回 顾 Î局部坐标系下单元刚度方程 { } [ ] { } e e e F = k Δ Î单元坐标转换矩阵 { } [ ] { } e e e F = T F { } [ ] { } e e e Δ = T Δ [k] [T ] [k ] [T ] e T e Î整体坐标系下单元刚度方程 = Î整体坐标系下单元刚度方程 { } [ ] { } e e e F k = Δ

9-4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教学目标:理解单元定位向量的物理意义;掌握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的计算。教学内容:传统位移法单元集成法单元定位向量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
9-4 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 教学目标: 理解单元定位向量的物理意义; 掌握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的计算。 教学内容: 传统位移法 单元集成法 单元定位向量 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

1.传统位移法例:求图示结构整体刚度矩阵。①②EIElL=21,SFFF2节点整体位移向量节点整体力向量[4.](F)(4) =342(F)=}F2[4,][F)
1. 传统位移法 1 1 1 EI i l = 2 2 2 EI i l = ① ② Δ1 Δ2 Δ3 1 F2 F F3 { } 1 2 3 ⎧Δ ⎫ ⎪ ⎪ Δ = Δ⎨ ⎬ ⎪ ⎪ ⎩ ⎭ Δ 节点整体力向量 { } 1 2 3 F F F F ⎧ ⎫ ⎪ ⎪ = ⎨ ⎬ ⎪ ⎪ ⎩ ⎭ 节点整体位移向量 例:求图示结构整体刚度矩阵

1.传统位移法AF分别考虑每个结点位移对F的单独贡献2i44iA,0由4,引起的结点力偶(4i +4i2)A2i.△2i42由-,引起的结点力偶1.A02iA由4,引起的结点力偶7
Δ1 Δ2 Δ3 1 F2 F F3 由△1引起的结点力偶 Δ1 1 1 4i Δ 2 1 1 0 i Δ 由△2引起的结点力偶 1 2 2i Δ ( ) 1 22 4 4 i i + Δ Δ2 2 2 2i Δ 0 2 3 2i Δ Δ3 2 3 4i Δ 由△3引起的结点力偶 分别考虑每个结点位移 对{F}的单独贡献 1. 传统位移法

1.传统位移法叠加原理:F[4i,2i,022i,[F)}=}F (=2i4i, + 4i2A./02i24i,F](F) =[K](A)04i2i[K]=4i2i,整体刚度矩阵2i4i202i24i2
叠加原理: { } 1 11 1 2 112 2 2 3 2 23 42 0 244 2 02 4 F ii F F iii i F ii ⎧ ⎫ ⎧⎫ ⎡ ⎤ Δ ⎪ ⎪ ⎪⎪ ⎢ ⎥ == + Δ ⎨ ⎬ ⎨⎬ ⎢ ⎥ ⎪ ⎪ ⎪⎪ ⎩⎭ ⎩⎭ ⎢ ⎥ ⎣ ⎦ Δ {F K } = [ ]{Δ} [ ] 1 1 112 2 2 2 42 0 244 2 0 24 i i K iii i i i ⎡ ⎤ ⎢ ⎥ = + ⎢ ⎥ ⎢ ⎥ ⎣ ⎦ 整体刚度矩阵 4 2 2 4 e e i i k i i ⎡ ⎤ ⎡ ⎤ = ⎣ ⎦ ⎢ ⎥ ⎣ ⎦ 1. 传统位移法

2.单元集成法分别考虑每个单元对[F的单独贡献,然后进行叠加。FF3Q2=021=0N单元①的贡献?[F4i2iON[4i2ii[k]F22i4iQ一2i4iF,000A
分别考虑每个单元对[F]的单独贡献,然后进行叠加。 单元①的贡献 Δ1 Δ2 Δ3 1 F2 F F3 ① ② 2i = 0 = 0 Δ1 Δ2 Δ3 1 F2 F F3 ① ② 1i 2i [ ] 1 1 1 1 4 2 2 4 i i k i i ⎡ ⎤ = ⎢ ⎥ ⎣ ⎦ ① 1 11 1 2 11 2 4 2 2 4 F ii F ii ⎧ ⎫ ⎡ ⎤⎧ ⎫ Δ ⎨ ⎬ ⎨⎬ = ⎢ ⎥ ⎩ ⎭ ⎣ ⎦⎩ ⎭ Δ ① 1 11 1 2 11 2 3 3 420 240 0 00 F ii F ii F ⎧ ⎫ ⎧⎫ ⎡ ⎤ Δ ⎪ ⎪ ⎪⎪ ⎢ ⎥ ⎨ ⎬ ⎨⎬ = Δ ⎢ ⎥ ⎪ ⎪ ⎪⎪ ⎩⎭ ⎩⎭ ⎢ ⎥ ⎣ ⎦ Δ ① 2. 单元集成法

2.单元集成法1F[4i]02i,AF4i02itR42二L 000/F][A3(F)°=[K] (A)单元①的贡献矩阵0[4i] 2i][K] =02i4ij000
1 11 1 2 11 2 3 3 420 240 0 00 F ii F ii F ⎧ ⎫ ⎧⎫ ⎡ ⎤ Δ ⎪ ⎪ ⎪⎪ ⎢ ⎥ ⎨ ⎬ ⎨⎬ = Δ ⎢ ⎥ ⎪ ⎪ ⎪⎪ ⎩⎭ ⎩⎭ ⎢ ⎥ ⎣ ⎦ Δ ① {F K } = [ ] { Δ } ① ① [ ] 1 1 1 1 420 240 0 00 i i K ii ⎡ ⎤ ⎢ ⎥ = ⎢ ⎥ ⎢ ⎥ ⎣ ⎦ ① 单元①的贡献矩阵 2. 单元集成法

2.单元集成法F=0H1OA=0单元②的贡献2FQi,Di4iz2i22FDi,44iPiARA[k]4in2i,F02i,4i2431[F)=[K](4)0000[K]4i,2i,二02i24iz
单元②的贡献 Δ1 Δ2 Δ3 1 F2 F F3 ① ② 1i = 0 = 0 [ ] 2 2 2 2 4 2 2 4 i i k i i ⎡ ⎤ = ⎢ ⎥ ⎣ ⎦ ② {F K } = [ ] {Δ} ② ② [ ] 2 2 2 2 00 0 04 2 02 4 K ii i i ⎡ ⎤ ⎢ ⎥ = ⎢ ⎥ ⎢ ⎥ ⎣ ⎦ ② 2 2 2 2 3 3 2 2 4 2 2 4 F i i F i i ⎧ ⎫ ⎧⎫ ⎡ ⎤ Δ ⎨ ⎬ ⎨⎬ = ⎢ ⎥ ⎩⎭ ⎩⎭ ⎣ ⎦ Δ ①② 1 1 2 222 3 223 00 0 04 2 02 4 F F ii F ii ⎧ ⎫ ⎧⎫ ⎡ ⎤ Δ ⎪ ⎪ ⎪⎪ ⎢ ⎥ ⎨ ⎬ ⎨⎬ = Δ ⎢ ⎥ ⎪ ⎪ ⎪⎪ ⎩⎭ ⎩⎭ ⎢ ⎥ ⎣ ⎦ Δ ①② 2. 单元集成法

2.单元集成法叠加原理:[4i]02i{F)-{F)° +{F)[K]° =04i2i=([K]° +[K]°)(4)L 00]0A[000[K]-[K] +[K] - Z[K][K] =04i,2i2Lo2i,4i,][4i 2]0思路:2i,4i + 4i,2i=Lo2i24i2[K]-[k][K]
叠加原理: { } {} { } ( ) [] [] { } FF F K K = + = + Δ ① ② ① ② [ ][] [ ] [ ] e e K =+= KK K ∑ ① ② [ ] 1 1 1 1 420 240 0 00 i i K ii ⎡ ⎤ ⎢ ⎥ = ⎢ ⎥ ⎢ ⎥ ⎣ ⎦ ① [ ] 2 2 2 2 00 0 04 2 02 4 K ii i i ⎡ ⎤ ⎢ ⎥ = ⎢ ⎥ ⎢ ⎥ ⎣ ⎦ ② 1 1 112 2 2 2 42 0 244 2 0 24 i i iii i i i ⎡ ⎤ ⎢ ⎥ = + ⎢ ⎥ ⎢ ⎥ ⎣ ⎦ e ⎡ k ⎤ ⎣ ⎦ [ ] e k 思路: [ K ] 2. 单元集成法

3.单元定位向量局部码单元分析中,每个单元的结点位移编码。总码整体分析中,结点位移的统一编码。FFsF21A37A(2)(1)(2) (1)对应关系单元单元定位向量局部码总码→1(1)(a"=}①2(2)-2(1) →2=/2(2 (2)②(2)-33
局部码——单元分析中,每个单元的结点位移编码。 Δ1 Δ2 Δ3 1 F2 F F3 1 2 3 ( ) 1 (2) (1) (2) 单 元 对应关系 单元定位向量 局部码—总码 ① (1) →1 (2) →2 ② (1) →2 (2) →3 { } ⎭⎬⎫ ⎩⎨⎧ = 2 (1) 1 λ { } ⎭⎬⎫ ⎩⎨⎧ = 3 (2) 2 λ 总 码——整体分析中,结点位移的统一编码。 3. 单元定位向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5 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6 等效结点荷载.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7 计算步骤和算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8 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整体分析.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9 桁架和组合结构的整体分析.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5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4 无剪力分配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3 对称结构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2 多结点的力矩分配.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1 分配法的基本概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渐近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5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4 对称结构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3 位移法解有侧移刚架.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2 位移法解超静定梁和无侧移刚架.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及等截面杆件的刚度方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位移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6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5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力法 6.4 对称结构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2 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3 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系).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1 概述.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1 矩阵位移法的基本思路.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2 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3 整体坐标系单元刚度矩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4 整体刚度矩阵的建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5 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6 等效结点荷载.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7 计算步骤和算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8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6 两个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强迫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5 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3 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4 阻尼对振动的影响.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2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1 综述.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1 概述 Overview of Structural Dynamics.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2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SDOF-Free Vibration.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3 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 SDOF forced-Vibratio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