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2 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教学要求掌握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及其物理意义。9.2.1一般单元(1)杆端内力与位移关系回顾EANN=(轴向):1Mas=418,+210g-6i号:Ma=210,+4i0-6i号(弯由);6(0+0)-6i元MAB+MBAOAB=1211(2)公式推导(图9-2)B-1刘212Z(e)1(e)(e).TyTa)坐标系b)位移分量c)力分量图9-2杆件性质:长度I,截面面积A,截面惯性矩I,弹性模量E;杆端位移u、V、e
教学要求 掌握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及其物理意义。 9.2.1 一般单元 (1)杆端内力与位移关系回顾 (2)公式推导(图9-2) 图9-2 杆件性质:长度l,截面面积A,截面惯性矩I,弹性模量E;杆端位移u、v、θ

EA(ul(0)CX(0) --u2L(9.1)-(6)-50)X(0)(ur1E+2号0EIGMe+64-日五00-()MO-+6(vV1.-V2GEI(9.2)12EiO0-9)(6+60)+2336EI12EI(60)(e)+69-9-121列成矩阵形式:EAE.AX0000216EI12EI12EI6EI环五00卫12卫6EI6EI4EI2EIM百0012121(9.3)EAEAX,0000i1112EI6EI12EI6EI00中T222132EI6EI4EI6EI0百0M7731-国即:(9.4)局部坐标系下单元刚度矩阵)[EAEA00001112EI6EI6EI12EI073234EI6EI2EI0=1121(9.5)EA00112EI6EI对称234EI19.2.2简支梁简支梁单元见图9-3
9.2.2 简支梁 简支梁单元见图9-3

百商I花中#节双(e)(e)a)坐标系b)位移分量c)力分量图9-3说明:(a)梁单元通常忽略轴向变形:(b)图10-3中证==证,=V=0:相应的力分量也应该为零:()依据刚度矩阵的物理意义,可以由一般单元的刚度矩阵生成梁单元矩阵。即去掉位移分量为零的相应行和列。EA福E*)RE16EI12EI6EI12EI行13313216E14EI6E12EI百M271E4EA0012EI6EI12年16EI子面2262EI6E1百M7211即:4EI2EI6.M1单元刚度方程:2EI4EIMJ611(9.6)4EI2E14212单元刚度矩阵:[=4EI[2141(9.7)9.2.3悬臂梁等思考:建立图9-4的单元刚度矩阵:(固定端位移为零;自由端有转角和竖向位移)卡一Y(e)(e)+ty6)悬臂梁a)一端固定,一端铰支
图9-3 9.2.3 悬臂梁等 思考:建立图9-4的单元刚度矩阵:(固定端位移为零;自由端有转角和竖向位移)

图9-412EI6EI412i五元SEI[=图a:[]=图b:007219.2.4桁架仅有轴向位移EAEAE1[=EA2工9.2.5单元刚度系数的意义一般地,第j个杆端位移分量取单位值1,其它杆端位移为0时所引起的第i个杆端力分量的值。6EI2(0)例的物理意义:当第3个杆端位移分量6=1时引起的第5个K5312杆端力分量。EAEAX0000116EI12EI12EI6EIT订0073P126EI4EI6EI2EIM.6.00711E.AEA0000X21712EI12EI6EI6EI00文V.12316EI6EI4EI2E100ME73221(1)对称性=(反力互等定理)(2)奇异性(不存在逆矩阵)根据式匠=可由杆端位移求解杆端力,且是唯一解。但由杆端力求杆端位移,可能无解,如有解也是非唯一解。说明:已知6个杆端力分量,(a)无法保证力状态的合法性一一可能造成无解;(b)无法确定杆的支承条件一一可能造成非唯一解
图9-4 9.2.4 桁架 仅有轴向位移 9.2.5 单元刚度系数的意义 一般地,第 j 个杆端位移分量取单位值1,其它杆端位移为 0 时所引起的第i个杆端力分量的值。 (1)对称性 (2)奇异性(不存在逆矩阵) 说明:已知6个杆端力分量,(a)无法保证力状态的合法性——可能造成无解;(b)无法确定 杆的支承条件——可能造成非唯一解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1 矩阵位移法的基本思路.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1 概述.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3 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系).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2 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4 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5 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6 等效结点荷载.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7 计算步骤和算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8 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整体分析.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9 桁架和组合结构的整体分析.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5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4 无剪力分配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3 对称结构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2 多结点的力矩分配.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渐近法 8.1 分配法的基本概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渐近法.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5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4 对称结构的计算.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3 位移法解有侧移刚架.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位移法 7.2 位移法解超静定梁和无侧移刚架.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3 整体坐标系单元刚度矩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4 整体刚度矩阵的建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5 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6 等效结点荷载.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7 计算步骤和算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8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6 两个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强迫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5 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3 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4 阻尼对振动的影响.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2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1 综述.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1 概述 Overview of Structural Dynamics.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2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SDOF-Free Vibration.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3 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 SDOF forced-Vibration.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4 阻尼对振动的影响 Influence of damping.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5 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Free-Vibration of MDOF.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6 两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强迫振动 Forced-Vibration of MDOF Due to Harmonic Loads.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7 小结.pdf
- 《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Bridge Engineering.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