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4 阻尼对振动的影响 Influence of damping

教学要求了解阻尼的来源、种类和特点,了解有阻尼振动和无阻尼振动的区别与联系。掌握阻尼对动力特性(自振频率、振幅等)的影响,掌握动力特性(动位移、振幅)和阻尼比的计算。①阻尼的存在(ViscousDampingMechanism)②阻尼的影响(InfluenceofDamping)Dampinghasmuchlessimportanceincontrollingthemaximumresponseofastructuretoimpulsiveloadsthanforperiodicandharmonic loads.Themaximumresponsetoan impulsiveloadwillbereached inaveryshorttime,beforethedampingforcescanabsorbmuchenergyfromthestructure.振动中阻尼力有多种来源,例如振动过程中结构与支承之间的摩擦,材料之间的内摩擦,周围介质的阻力等。阻尼力对质点运动起阻碍作用,从方向上看,它总是与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从数值上看它与质点速度有如下的关系:(1)阻尼力与质点速度成正比,称为粘滞阻尼。(2)阻尼力与质点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例如,固体在流体中运动受到的阻尼)。(3)阻尼力的大小与质点速度无关(摩擦力)。(1)力学模型myP(t)cj,ky北mj图10-7(2)控制方程mi+cy+ky=p(t)(3)解法讨论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10.4.1有阻尼的自由振动
教学要求 了解阻尼的来源、种类和特点,了解有阻尼振动和无阻尼振动的区别与联系。掌握阻尼对动力 特性(自振频率、振幅等)的影响,掌握动力特性(动位移、振幅)和阻尼比的计算。 ①阻尼的存在(Viscous Damping Mechanism) ②阻尼的影响 (Influence of Damping) Damping has much less importance in controlling the maximum response of a structure to impulsive loads than for periodic and harmonic loads. The maximum response to an impulsive load will be reached in a very short time, before the damping forces can absorb much energy from the structure. 振动中阻尼力有多种来源,例如振动过程中结构与支承之间的摩擦,材料之间的内摩擦,周围介 质的阻力等。 阻尼力对质点运动起阻碍作用,从方向上看,它总是与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从数值上看它与质 点速度有如下的关系: (1)阻尼力与质点速度成正比,称为粘滞阻尼。 (2)阻尼力与质点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例如,固体在流体中运动受到的阻尼)。 (3)阻尼力的大小与质点速度无关(摩擦力)。 (1)力学模型 图10-7 (2)控制方程 (3)解法 讨论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 10.4.1 有阻尼的自由振动

kCC(dampingratio)(c:dampingconstant)5Ym2mo则有:J+25ay+oy=0特征方程为:23 +2201+02 =0其解为:=0(-5±V2-1)根据1三种情况可得:(1)考<1,特征方程有一对共轭复根(conjugate complex root),令o,=o-/1-(dampedvibrationfrequency)则有:1=-to±io其解为:y=e-ar(cicosa,t+c,sina,t)dhy设初始条件为 y(t=0)=%0 % 1=0 =V,则有: coinoO,上式也可写为:y=etaasin(o,t+a)其中:o*+ (o +soyo)?yoo,a=tanao2Vo+Eayo位移曲线为:
位移曲线为:

2otaey-11图10-8讨论:振幅的衰减,自振频率的影响
图10-8 讨论:振幅的衰减,自振频率的影响

对自振频率的影响AC0,L1当<0.2时,有0.96<o,=/1-12moQ2)对振幅的影响e-ta(R+1)Ye+1ealeatJ:=50T =502元J:nOrYx+1所以:1ay2元0Js+1如果<0.2,则Qr~15Lm02元起+1这里1m称为振幅的对数递减率。同样,用,-表示两个相隔几个周Jk+1期的振幅,可得:1 0,mJ22n元0Yk+n1ln来计算。实际工程中,老很小,通常用2n元Yk+n2=-0时(2) E=1其解为:y=(Ci +c2t)e-ar由初始条件有:y=[yo(1+ot)+votle-ar位移曲线如下:10.4.2有阻尼的强迫振动有阻尼体系(设<1,此时一般称为小阻尼体系)承受一般动力荷载P(t)时,它的反应也可用杜哈梅积分表示,与无阻尼时的推导过程相似由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初始速度vo引起的振动为:
10.4.2 有阻尼的强迫振动 有阻尼体系(设ξ<1,此时一般称为小阻尼体系)承受一般动力荷载P(t)时,它的反应也可用杜哈 梅积分表示,与无阻尼时的推导过程相似。 由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初始速度v0引起的振动为:

Cy=etar sin o,tO,冲量s=mV,故J=ears-sino,tmo,ds=p(t)dt,t>时,cy=p(t)dte-sa(r-t)sino,(t-t)mo,故:-6p(t)e-() sin 0, (t-t)dtJ(t)=mo上式即为处于静止状态的单自由度体系在任意荷载P(t)作用下所引起的有阻尼的强迫振动。如果还有初始位移yo和初始速度vo,则总位移为:0)* 0 cos.0, + + 0 si 0, )-6p(t)ea(t-)sino,(t-t)dtmoOr下面讨论突加荷载和简谐荷载两种情况。(1)突加荷载sina,t)](t)-P[1-e-α (coso,t-mo0,Ystcoty(t)图10-9(2)简谐荷载
上式即为处于静止状态的单自由度体系在任意荷载P(t)作用下所引起的有阻尼的强迫振动。 如果还有初始位移y0和初始速度v0,则总位移为: 下面讨论突加荷载和简谐荷载两种情况。 (1)突加荷载 图10-9 (2)简谐荷载

POFsineF-sineji+25+0y=m由于1,故可设特解为:y=Asinot+Bcoset可求得:02-92Fm(02-02)+450*02-2500FB=m(0-0+45002其通解为:y=[e-ar(c,coso,t+c2sina,t)]+Asiner+Bcoset由于阻尼的存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振动按荷载频率振动,这时称为平稳振动。此时位移可表示为:Cy=y, sin(α-α)其中:626Jp=J..[(1203O62Gα=tan60动力系数620-3202Jst其图形如课本图10.28所示。讲解图
由于阻尼的存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振动按荷载频率振动,这时称为平稳振动。 此时位移可表示为: 其图形如课本图10.28所示。讲解图

0与β的关系061?一=1时,β=250?在阻尼体系中,共振时的动力系数不等于最大的动力系数βmax①相位角的关系:0→0,与p同步,α→0(低频振动)08-1α900(临界状态)06→00α1800(高频振动)Q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3 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 SDOF forced-Vibration.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2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SDOF-Free Vibration.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1 概述 Overview of Structural Dynamics.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1 综述.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2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4 阻尼对振动的影响.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3 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5 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6 两个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强迫振动.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8 小结.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7 计算步骤和算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6 等效结点荷载.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5 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4 整体刚度矩阵的建立.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3 整体坐标系单元刚度矩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2 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1 矩阵位移法的基本思路.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1 概述.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3 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系).pdf
-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9.2 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5 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Free-Vibration of MDOF.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6 两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强迫振动 Forced-Vibration of MDOF Due to Harmonic Loads.pdf
- 《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结构动力计算 10-7 小结.pdf
- 《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Bridge Engineering.pdf
- 《桥梁工程》课程学习指南.pdf
- 《桥梁工程》课程教学课件(专题讲稿)Principles for Concept Design of Conrete Girder Bridges.pdf
- 《桥梁工程》课程教学课件(专题讲稿)桥梁设计讲座.pdf
-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一,共五十八门).pdf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5.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5.4 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5.5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5.1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5.2 选型、结构布置和设计原则.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1砌体结构震害特点4.2多层砌体结构选型与布置.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9 结构抗震验算.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2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4.3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8 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6 竖向地震作用 3.7 结构平扭耦合地震反应与双向水平地震影响.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5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doc
-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3.4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5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