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上极限下极限

*§2上极限和下极限 数列的上极限与下极限是非常有用的概念,通过 它们可得出数列极限存在的另一个充要条件.在下 册第十二、十四章讨论级数收敛性时,常会遇到所 考虑的某些数列不存在极限的情形,那时需要用上 极限或下极限来解决问题.此外,对于不少后继课 程来说,上(下)极限也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上(下)极限的基本概念 二、上(下)极限的基本性质 前页 巡回
前页 后页 返回 *§2 上极限和下极限 数列的上极限与下极限是非常有用的概念, 通过 一、上(下)极限的基本概念 程来说, 上(下)极限也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极限或下极限来解决问题. 此外, 对于不少后继课 考虑的某些数列不存在极限的情形, 那时需要用上 册第十二、十四章讨论级数收敛性时, 常会遇到所 它们可得出数列极限存在的另一个充要条件. 在下 二、上(下)极限的基本性质 返回

一、上(下)极限的基本概念 定义1若数列{xm}满足:在数xo的任何一个邻域 内均含有{xn}中的无限多项,则称x,是数列{xn} 的一个聚点 注点集的聚点与数列的聚点之间的区别在于: 前者要求“含有无限多个点”,后者要求“含有无 限多个项”.现举例如下: 常数列(a,·)只有一个聚点:a 前
前页 后页 返回 一、上(下)极限的基本概念 注 点集的聚点与数列的聚点之间的区别在于: 定义1 若数列 满足: 在数 的任何一个邻域 内均含有 中的无限多项, 则称 x0 是数列 常数列 只有一个聚点: a . 的一个聚点. 限多个项” . 现举例如下: 前者要求 “含有无限多个点” , 后者要求 “含有无

{(1)”}作为点集来说它仅有两个点,故没有聚点; 但作为数列来说,它却有两个聚点:1和-1. 数列{sin7}有五个聚点:-1,V2/2,0,V2/2,1. 从数列聚点的定义不难看出,x是数列{x}的聚 点的一个充要条件是:存在{xm}的一个子列{xm, xu®o,k®¥. 定理7.4有界数列至少存在一个聚点,并且有最大 聚点和最小聚点
前页 后页 返回 定理7.4 有界数列至少存在一个聚点, 并且有最大 但作为数列来说, 它却有两个聚点: 数列 有五个聚点: 从数列聚点的定义不难看出, x0 是数列 的聚 作为点集来说它仅有两个点, 故没有聚点; 点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存在 的一个子列 聚点和最小聚点

证设{x}为有界数列,由致密性定理,存在一个 收敛子列{x,},x®x(k®¥),于是x是{xn 的一个聚点 又设E={x|x是{xm}的聚点},由于E非空有界, 故由确界原理,存在 A=sup E,A=inf E. 下面证明A是{xn}的最大聚点,亦即AE. 首先,由上确界的性质,存在a,1E,使an®A. 前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又设 由于 E 非空有界, 故由确界原理, 存在 下面证明 是 { xn } 的最大聚点, 亦即 证 设 为有界数列, 由致密性定理, 存在一个 的一个聚点. 收敛子列 于是 首先, 由上确界的性质, 存在 使

因为a,是{xn}的聚点,所以对任意正数e,在区间 (a;~e,a;+e)内含有{xn}的无限多项.现依次令 e1=1,存在xm,使xm~411; 62存在%>使4小 ●●●●●●●●●●● 存在,a>山使。a小人
前页 后页 返回 存在 使 存在 使 的无限多项. 现依次令 存在 使 因为 是 的聚点, 所以对任意正数 在区间

这样就得到了{xm}的一个子列{x},满足: =mas)+ma4=4。 k®¥ k®¥ 即证得A也是{xn}的一个聚点,所以 Ai E. 同理可证AIE. 定义 有界数列{xn}的最大聚点A与最小聚点 分别称为{x,}的上、下极限,记为 A=lim A=lim xn n®¥ n®¥ 前
前页 后页 返回 这样就得到了 { xn } 的一个子列 满足: 同理可证 定义 2 有界数列 的最大聚点 与最小聚点 分别称为 的上、下极限, 记为 即证得

注由定理7.4得知,有界数列必有上、下极限: 这样,上、下极限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一个 数列若有界,它的极限可以不存在,此时想通过 极限来研究该数列往往是徒劳的;但是有界数列 的上、下极限总是存在的,这为研究数列的性质 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前页 后页 返回 注 由定理 7.4 得知, 有界数列必有上、下极限. 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的上、下极限总是存在的, 这为研究数列的性质 极限来研究该数列往往是徒劳的; 但是有界数列 数列若有界, 它的极限可以不存在, 此时想通过 这样, 上、下极限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 一个

例1考察以下两个数列的上、下极限: m1-im1-0(=1iml片 n®¥nn®¥n n®¥n 1im1)”,=1,im(1)”-1. n®¥ n+1 n®¥ n+1 从中可大致看出数列的极限和数列的上、下极限 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详细讨论请见下文. 前丙
前页 后页 返回 例1 考察以下两个数列的上、下极限: 从中可大致看出数列的极限和数列的上、下极限 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 详细讨论请见下文

二、上(下)极限的基本性质 由上、下极限的定义,立即得出: 定理7.5对任何有界数列{n},有 lim£limx (1) n®¥ n®¥ 下面这个定理刻画了极限与上、下极限之间的关 系 定理7.6 有界数列{x}存在极限的充要条件是: limx=limxn (2) n®¥n®¥
前页 后页 返回 二、上(下)极限的基本性质 由上、下极限的定义, 立即得出: 定理7.5 对任何有界数列 有 下面这个定理刻画了极限与上、下极限之间的关 系. 定理7.6 有界数列 存在极限的充要条件是: (1) (2)

证设lim=A.对于任意正数e,在U(;e) n®¥ 之外{xn}只有有限项.这样,对任意的B1A,若 取,-R>A那么在U(6肉(此时必 在U(;e)之外){xn}只有有限项.这就是说,B 不是{xn}的聚点,故{xn}仅有一个聚点A,从而 lim x=limx. n®¥ n®¥ 反之,若上式成立,则{xn}的聚点惟一(设为A)
前页 后页 返回 证 设 对于任意正数 在 之外 只有有限项. 这样, 对任意的 若 只有有限项. 这就是说, B 不是 的聚点, 故 仅有一个聚点 A, 从而 取 那么在 内( 此时必 反之, 若上式成立, 则 的聚点惟一 (设为 A)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反常积分的定义.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无穷限反常积分的性质与判敛法则.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瑕积分的性质与收敛判别.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数学分析教材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级数的收敛性.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正项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一般项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一致收敛性.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一致收敛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的性质.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幂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函数的幂级数展开.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傅里叶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以2l为周期的函数的展开式.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收敛定理的证明.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课件_第7章课件.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课件_6.4.2多元函数的极值.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课件_6.4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课件_4.1微分方程的概念.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课件_4.1微分方程的概念及4.2一阶微分方程.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课件_4.2一阶微分方程.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实数集完备性基本定理.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函数作图讨论.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函数的凹凸性与拐点.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定积分的物理应用.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定积分求旋转曲面面积.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定积分求弧长.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利用定积分求体积.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利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面积.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微积分学基本定理.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定积分性质.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可积条件.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N-L公式.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定积分的概念.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有理积分.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换元积分与分部积分.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不定积分概念与性质.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不定积分.doc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5 独立性.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4 条件概率.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3 概率的性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