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可积性理论补叙

*36可积性理论补叙本节首先证明达布定理,然后用达布定理证明函数可积的第一、第二、第三充要条件,其中第二充要条件即为第三节中介绍的可积准则上和与下和的性质可积的充要条件前页后页返回
前页 后页 返回 *§6 可积性理论补叙 一、 上和与下和的性质 本节首先证明达布定理, 然后用达 布定理证明函数可积的第一、第二、 第三充要条件, 其中第二充要条件即 为第三节中介绍的可积准则. 二、 可积的充要条件 返回

一、上和与下和的性质由 s 2,若 f 在[a, b]上有界,则对[a,b]的分割T:a=x,<x,<...<x,=b,有相应的上和与下和:S(T)-M,Ax, s(T)=-m,Ar,i-1i=1其中M, = sup(f(x)/ xe[x,-1,x,ll,i=1,2,..",n,m, = inf(f(x) / x e[x,-1,x,ll,i = 1,2,...,n后页返回前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一、上和与下和的性质 0 1 : , T a x x x b = = n 有相应的上和与下和: 1 sup{ ( ) | [ , ]}, 1,2, , , i i i M = = f x x x x i − n 1 ( ) Δ , n i i i S T M x = = 1 ( ) Δ , n i i i s T m x = = 1 inf{ ( ) | [ , ]}, 1,2, , . i i i m = = f x x x x i − n 由§2, 若 在 上有界 则对 的分割 f a, b a b [ ] , [ , ] 其中

S(T)-s(T)-(M,-m,)Ax, -Zo,Ax,i-1i=1其中w, = M, -m;=sup(1f(x)- f(x")1/ x',x"e[xi-,x,1),是f在[xi-,xl上的振幅返回前页后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i i i = − M m 1 [ ] . i- i 是 在 上的振幅 f x , x = − sup | ( ) ( ) | , [ , ] , f x f x x x x x i i −1 ( ) ( ) ( ) , 1 1 = = − = − = n i n i T Mi mi xi i xi S T s 其中

y上和的几何意义:y= f(x)曲边梯形“外接”矩番积之和。0abxJ下和的几何意义:y= f(x)曲边梯形“内接”矩番积之和0bax返回前页后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上和的几何意义: 曲边梯形“外接”矩 形 下和的几何意义: 曲边梯形“内接”矩 形 面积之和. 面积之和. x y O a b y f x = ( ) x y O y f x = ( ) a b

性质1 对固定分割 T :a=x<x,<...<x,=b, 有Z f(5,)Ax,5, e[x-1,x,1,i =1,2,,nS(T)=sup<i1[2 (5,)4x, 5 [(x, - ,,ns(T)=inf)Ai=-1证 V5, e[x,-1,x,l, f(5,)≤M,,i =1,2,..",n,Zf(5,)Ax,=EM,Ax, = S(T),il=1Z(5,)4x, 5; e[xi-1x,], i-1,.,n即 S(T)是i-1后页返回前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1 1 ( ) sup ( )Δ [ , ], 1,2, , , n i i i i i i S T f x x x i n − = = = 1 1 ( ) inf ( )Δ [ , ], 1,2, , . n i i i i i i s T f x x x i n − = = = 1 1 ( )Δ Δ ( ), n n i i i i i i f x M x S T = = =1 1 ( ) ( )Δ [ , ], 1,2, , n i i i i i i 即 S T f x x x i n 是 − = = 0 1 : , 性质1 对固定分割 有 T a x x x b = =n [ , ], ( ) , 1,2, , , 证 i xi−1 xi f i Mi i = n

的一个上界V>0, 由于 M,=sup(f(x)| x e[xi-1,x;]), 因此35, e[x,-1,x,l, 使8f(5.) > M, b-a于是Ef(5,)Ax,>E(M,---)Ar,h0i=1i-1"iZAx, = S(T)-8.M,Ar;b-ai2后页返回前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 0, sup ( ) [ , ] , 由于 因此 M f x x x x i i i −1 1 [ , ], i i i x x − 使 于是 = = − − n i i i n i i i x b a f x M 1 1 ( ) ( ) = − = = − n i i n i i i x b a M x 1 1 = S(T) − . ( ) . i i f M b a − − 的一个上界

所以证得Zf(5)Ax, 5, e[x-,x,,i -1,2,,nS(T) =supi-1类似可证:Ef(5,)Ax,5, e[xi-x,,i=-1,2,.,ns(T) =infi=1返回前页后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类似可证 : 所以证得 1 1 ( ) sup ( )Δ [ , ], 1,2, , . n i i i i i i S T f x x x i n − = = = 1 1 ( ) inf ( )Δ [ , ], 1,2, , . n i i i i i i s T f x x x i n − = = =

性质2设T为分割T添加p个新分点后所得到的分割,则S(T)≥S(T) ≥S(T)-(M -m)p IT Ils(T)≤s(T)≤s(T)+(M-m)p / T Il证为方便起见,记T=T,T为添加i个新分点后所得到的分割,T'=T,设T中新加入的那个分点落在T的某小区间△,内,它把△,分为两小区间,记为,与".此时后页返回前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S T S T S T M m p T ( ) ( ) ( ) ( ) || ||, − − s T s T s T M m p T ( ) ( ) ( ) ( ) || || . + − 设 T T 1 中新加入的那个分点落在 的某小区间Δk , Δ , Δ Δ . 内 它把 k k k 分为两小区间 记为 与 此时 的分割 则, , . 所得到的分割 T' T= p 性质2 设 为分割 添加 个新分点后所得到 T' T p 0 , , 证 为方便起见 记 为添加 个新分点后 T T T i = i

S(T.)-S(T))Zm,Ax, -(Em,Ax, +M,Ar, + M(Ar)i-1i+k= M (Ark + Ar') -(M'Ax' + M'Ark)=(Mk - M')Ar' +(Mk- Mi)Ar"由于m≤M(或M)≤M≤M,故有0 ≤S(T) - S(T)≤(M - m)Ax, ≤(M -m)II T Il 后页返回前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0 1 S T S T ( ) ( ) − 1 Δ ( Δ Δ Δ ) n i i i i k k k k i i k M x M x M x M x = = − + + (Δ Δ ) ( Δ Δ ) M x x M x M x k k k k k k k = + − + ( )Δ ( )Δ . M M x M M x k k k k k k = − + − 由于 ( ) , m M M M M k k k 或 故有 0 1 0 ( ) ( ) ( )Δ ( ) || || . − − − S T S T M m x M m T k

同理有0 <≤S(T)- S(T+)≤(M -m) II T Il 因此证得Z(S(T,)-S(T.)]0 ≤S(T) -S(T,)-7i=0≤(M-m)Zill,I(M-m)plI l.i-0类似可证s(T)≤s(T)≤s(T)+(M -m)p T I 前页后页返回
前页 后页 返回 同理有 1 0 ( ) ( ) ( ) || || . − − S T S T M m T i i i + 因此证得 0 0 ( ) ( ) − S T S Tp 1 1 0 [ ( ) ( )] p i i i S T S T − + = = − 1 0 ( ) || || p i i M m T − = − − ( ) || || . M m p T 类似可证 s T s T s T M m p T ( ) ( ) ( ) ( ) || ||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微积分学基本定理.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定积分的性质.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可积条件.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牛顿-莱布尼茨公式.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定积分的概念.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有理函数和可化为.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不定积分概念与基本积分公式.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上极限和下极限.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定积分的近似计算.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定积分在物理中的应用.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旋转曲面的面积.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平面曲线的弧长与曲率.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由平行截面面积求体积.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平面图形的面积.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课件_第5章第2节微积分基本公式.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课件_第5章第1节 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课件_第五章第三节广义积分.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课件_第五章第4节定积分的应用.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课件_第二章第四节微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函数概念.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具有某些特性的函数.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数列极限的概念.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收敛数列的性质.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函数极限概念.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函数极限的性质.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连续函数的概念.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连续函数的性质.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初等函数的连续性.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导数的概念.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求导法则.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参变量函数的导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高阶导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微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拉格朗日定理和函数的单调性.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柯西中值定理和不定式极限.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泰勒公式.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小)值.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