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一节 函数(函数)

三、函数1.函数的概念设数集DCR,则映射f:D→R称为定义定义在D上的函数,记为y=f(x),xeD其中x称为自变量,J称为因变量,D称为定义域,记作Dr, 即D,=D由定义知,对每个xED,按对应法则f,总有唯一确定的值y与之对应,这个值称为函数f在x处的函数值,记作f(x),即 J=f(x).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的这种依赖关系,通常称为函数关系上页目录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三、函数 定义 y f x x D = ( ), . , Df = . 即 D D f 设数集 D R , 在 D上的函数,记为 则映射 f D R : → 称为定义 其中 x 称为自变量, y 称为因变量, D 称为定义域,记作 由定义知,对每个 x D , 按对应法则 f , 总有唯一 记作 f x( ), 确定的值 y 与之对应,这个值称为函数 f 在 x 处的函数 即 y f x = ( ). 因变量 y 与自变量 x 之间的 这种依赖关系,通常称为函数关系. 1.函数的概念 值

记作值域:由函数值f(x)的全体所构成的集.Rf 或f(D), 即 R,=f(D)=(yly=f(x),xD)构成函数的要素:定义域D及对应法则f相同函数:定义域与对应法则都相同的函数单值函数:对VxED,对应J总是唯一的函数如果给定一个对应法则,对VxED多值函数:总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但这个不总是唯一的,称这种法则确定了一个多值函数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定义域 D 及对应法则 f . = ( ) = { | = ( ), }. Rf 或 f D( ), 即 R f D y y f x x D f 由函数值 f x( ) 的全体所构成的集. 定义域与对应法则都相同的函数. 如果给定一个对应法则, 对 x D , 对 x D , 对应 y 总是唯一的函数. 值域: 构成函数的要素: 相同函数: 单值函数: 多值函数: 总有确定的 y 值与之对应, 但这个 y 不总是唯一的, 称这种法则确定了一个多值函数. 记作

例4 判断y=arcsin(2+x2)是否为函数关系对于任何实数x,都没有按给定的规则与之对应的值.所以此例不是函数关系例5 判断 x>是否为函数关系按这个规则,每个x值有无穷多个y与之对应所以此例不是函数关系例6 y=x与y=x/x是不是相同的函数关系两个函数定义域不同,因此是不同的函数关系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例4 arcsin 2 判断 y x = (2 + ) 是否为函数关系. 例5 判断 x > y 是否为函数关系. 例6 y x = 与 2 y x x = 是不是相同的函数关系? 对于任何实数 x , 都没有按给定的规则与之对应 的 y 值. 所以此例不是函数关系. 按这个规则,每个 x 值有无穷多个 y 与之对应. 所以此例不是函数关系. 两个函数定义域不同, 因此是不同的函数关系

例7确定函数 =1/lg(3x-2)的定义域解要使函数有意义,须使23x-2>0X>3即3x-2±1x¥1所以函数J的定义域为U (1,+)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例7 确定函数 y x = 1 lg(3 2) − 的定义域. 解 要使函数有意义, 即 须使 3 2 x − 3 2 x − 2 3 x x 所以函数 y 的定义域为 2 ,1 (1, ) 3 D = +

2.函数的表示法具体表示一个函数时,要根据函数自身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把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表述清楚:常用的方法有表格法、图形法和解析法,这在中学数学里大家已经熟悉:其中用图形法表示函数是基于函数图形的概念,即坐标平面的点集C=((x,y)ly= f(x),xeD)称为函数y=f(x)的图形。有时函数要用儿个式子表示,这种在自变量的不同通常变化范围中,对应法则用不同式子表示的函数,称为分段函数上页目录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即坐标平面的点集 C x y y f x x D = {( , ) | = ( ), } 称为函数 y f x = ( ) 的图形. 2.函数的表示法 具体表示一个函数时, 要根据函数自身的特点 把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 表述清楚.常用的方法有表格法、图形法和解析法, 这在中学数学里大家已经熟悉. 其中用图形法表示 函数是基于函数图形的概念, 有时函数要用几个式子表示. 这种在自变量的不同 变化范围中,对应法则用不同式子表示的函数, 通常 称为分段函数. 采取适当的方法

符号函数x>0x=0y=Sgnx=x<0-1,2取整函数32y=[x]=n,1-1-2n≤x<n+l,nez.[≤]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符号函数 1, > 0 = sgn = 0, = 0 1, < 0 x y x x − x 取整函数 [x]表示不超过 x的 最大整数y x n = [ ] = , n x n n Z < +1, . 1 2 3 4 1 2 3 −1 −2 −1 −2 x y O 1 −1 x y O

狄利克雷函数x是有理数时x是无理数时无理数点有理数点取最值函数y = min(f(x),g(x)y=maxtf (x),g(x))f(x)f(x)g(x)g(x)XX00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无理数点 有理数点 • 1 x y o 狄利克雷函数 1, = 0, x y x 是有理数时 是无理数时 取最值函数 y f x g x = max{ ( ), ( )}, y f x g x = min{ ( ), ( )}. y x o f x( ) g x( ) y x o f x( ) g x( )

3.函数的几种特性(1)有界性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数集XCD.若M对 VxeX,有f(x)≤M,则称f(x)在 X上有上界而M 称为f(x)在X上的一个上界.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数集XCD.若EM对 VxEX,有f(x)≥M,则称f(x)在X上有下界,而M称为f(x)在X上的一个下界上页目录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1) 有界性 设函数 f x( ) 的定义域为 D, 数集 X D . 3. 函数的几种特性 若 M , 对 x X , 有 f x M ( ) , 则称 f x( ) 在 X 上有上界, 而 M 称为 f x( ) 在 X 上的一个上界. 设函数 f x( ) 的定义域为 D, 数集 X D . 若 M , 对 x X , 有 f x M ( ) , 则称 f x( ) 在 X 上有下界, 而 M 称为 f x( ) 在 X 上的一个下界.

设f(x)的定义域为D,数集XcD.若EM>O对 VxEX,有Lf(x)<M,则称f(x)在X上有界若这样的M不存在,则称f(x)在X上无界MMJ-fx)北X有界无界-MM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有界 无界 0x −M M O x y X y=f(x) −M M O x y X 若这样的 M 不存在, 则称 f x( ) 在 X 上无界. 设 f x( ) 的定义域为 D, 数集 X D . 若 M , 对 x X , 有 f x M ( ) , 则称 f x( ) 在 X 上有界.

(2)单调性设f(x)的定义域为D,区间ID,若Vxi,x,EI当xf(x2))则称f(x)在区间I上单调增加(或减少)单调增加和单调减少的函数统称为单调函数y=f(x)y= f(x)f(x2)f(x)f(x2)f(x)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 2 ) 单调性 设 f x( ) 的定义域为 D, 区间 I D , 若 1 2 x x I , , 则称 f x( ) 在区间 I 上单调增加 单调增加和单调减少的函数统称为单调函数. 当 x x 1 2 ( )), ( 或减少 ) I x y O y f x = ( ) 2 f x( ) 1 f x( ) x y O y f x = ( ) 1 f x( ) 2 f x( ) I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8章 重积分.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7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6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4章 不定积分.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章 导数与微分.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第5章 定积分习题.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第7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习题.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第6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习题.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第8章 重积分习题.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第2章 导数与微分习题.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第3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习题.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第4章 不定积分习题.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高等数学Ⅱ模拟测试题3.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高等数学Ⅱ模拟测试题2.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高等数学Ⅰ模拟测试题1.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高等数学Ⅱ模拟测试题1.pdf
- 《高等数学》课程试卷习题(无答案)高等数学Ⅰ模拟测试题3.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一节 函数(集合、映射).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七节 无穷小的比较.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三节 函数极限.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二节 数列极限.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四节 无穷小与无穷大.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导数与微分 第一节 导数的概念.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导数与微分 第三节 高阶导数.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二节 函数的求导法则.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导数与微分 第四节 隐函数和参数方程求导.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一节 微分中值定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七节 函数图形的描绘.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三节 泰勒公式.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二节 洛必达法则.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五节 曲线的凹凸性.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六节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四节 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判别.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不定积分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不定积分 第三节 分部积分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不定积分 第二节 换元积分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