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第三节 定积分的换元与分部法

第三节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第5章不定积分换元积分法换元积分法定积分分部积分法分部积分法一、定积分的换元法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下页返回
第5章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不定积分 一、定积分的换元法 换元积分法 分部积分法 定积分 换元积分法 分部积分法

一、定积分的换元法定理1.设函数 f(x)EC[a,b],单值函数 x=β(t)满足1)Φ(t)eC'[α,βl, (α)=α, β(β) = b;2)在[α,β]上a≤Φ(t)≤b,F则f(x)dx=[p f [p(t)lp'(t)dt证:所证等式两边被积函数都连续因此积分都存在且它们的原函数也存在.设F(x)是f(x)的一个原函数则F[(t)]是f[(t)](t)的原函数,因此有6_f(x)dx= F(b)- F(a)= F[β(β)] - F[β(α)]Pf [o(t)lp'(t)dt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一、定积分的换元法 定理1. 设函数 单值函数 满足: 1) ( ) [ , ], 1 t C 2) 在 [ , ] 上 ( ) = a , ( ) = b ; (t) (t) 证: 所证等式两边被积函数都连续, 因此积分都存在 , 且它们的原函数也存在 . 则 是 的原函数 , 因此有 = F (b) − F (a) = F[ ( )] − F[ ( )] (t) (t) (t) (t) (t) 则

f(x)dx=[ f [p(t)lp'(t)dt说明:1)当β<α,即区间换为[β,α]时,定理1仍成立2)必需注意换元必换限,原函数中的变量不必代回3)换元公式也可反过来使用,即6fp(t) lp'(t) dt= /f(x)dx (令x=Φ(t))B或配元f[p(t) lp'(t) dt = [ f[ p(t) l d p(t)配元不换限目录上页返回结束机动下页
说明: 1) 当 < , 即区间换为 [ , ]时, 定理 1 仍成立 . 2) 必需注意换元必换限 , 原函数中的变量不必代回 . 3) 换元公式也可反过来使用 , 即 f x x (令 x = (t)) b a ( ) d = 或配元 (t) d (t) 配元不换限 (t) (t) (t) (t) (t) (t)

例1.计算2-x2dx (a>0)解:令x=asint,则dx=acostdt,且当x=0时,t=0;x=α时,t=号二原式= α’fcos2tdtS(1+cos2) d/aOx2元a福sin2t)t十北401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例1. 计算 解: 令 x = a sin t , 则 dx = a cost d t , 当 x = 0 时, t = 0 ; , . 2 x = a 时 t = ∴ 原式 = 2 a t t a (1 cos 2 ) d 2 2 0 2 = + sin 2 ) 2 1 ( 2 2 t t a = + 0 2 2 0 cos t d t 2 2 2 y = a − x o x y a 且

x+24dx.例2.计算0~/2x+1t2-解:令t=~2x+1,则xdx=tdt, 且2当x=0时,t=l:: x=4时,t=3原式=tdt(2 +3)dt22+3t)3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例2. 计算 解: 令 t = 2x + 1, 则 , d d , 2 1 2 x t t t x = − = 当 x = 0 时, x = 4 时, t = 3 . ∴ 原式 = t t t t d 3 2 1 2 1 2 + − (t 3) d t 2 1 3 1 2 = + 3 ) 3 1 ( 2 1 3 = t + t 1 3 t = 1; 且

偶倍奇零例3. 设 f(x)eC[-a,a],(1)若f(-x)= f(x), 则~ f(x)dx=2[°f(x)dx(2)若f(-x)=-f(x),则[~ f(x)dx= 0[ f(x)dx = J f(x)dx + °f(x)dx证:令x=-t=Jaf(-t)dt+f°f(x)dx[l f(-x)+ f(x)]dx2]°J(x)dx, f(-x)= f(x)时0f(-x)=-f(x)时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例3. 证: (1) 若 − = a a a f x x f x x 0 则 ( ) d 2 ( ) d = − f x x aa ( ) d (2) 若 ( ) d = 0 −aa 则 f x x f x x a ( ) d 0 − f x x a ( ) d 0 + f t t a ( ) d 0 = − f x x a ( ) d 0 + f x f x x a[ ( ) ( )]d 0 = − + f (− x) = f ( x)时 f (− x) = − f ( x)时 偶倍奇零 令 x = − t =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定理2. 设 u(x),v(x)e C'[a, b], 则bu(x)v(x)dxu(x)v'(x)dx = u(x)v(x)aC证: : [u(x)v(x)]' =u'(x)v(x)+u(x)v(x)两端在[a,b]上积分bu(x)v'(x)dxu'(x)v(x)dx +u(x)v(x)0bu'(x)v(x)dxu(x)v'(x)dx = u(x)v(x)a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定理2. ( ), ( ) [ , ] , 1 设 u x v x C a b 则 a b 证: [u ( x) v( x)] = u ( x)v( x) + u ( x)v ( x) u( x) v( x) a b u x v x x u x v x x b a b a = ( ) ( ) d + ( ) ( ) d = u( x)v( x) a b − b a u (x) v(x) dx 两端在 [a,b] 上积分

例4.计算arcsinxdxx2dx解:原式= xarcsinx2OA元+(-x2) d(1-x)121-20元一12元122上页目录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例4. 计算 解: 原式 = x arcsin x 0 2 1 − 2 1 0 x x x d 1 2 − 12 = (1 ) d (1 ) 2 1 2 0 2 2 1 2 1 + − x − x − 12 = 2 1 (1 ) 2 + − x 0 2 1 12 = 2 3 + −1

陪2例5.证明cos"xdxsin"xdx =In=1010n···,n为偶数n-2nn-l.n-3..3n为奇数n-2n证:令t=号-x,则22sin" xdx = -|sin"(-t)dtcos" x dx2nn-2u = sinn-1今x,v'=sinx,则u'=(n-l)sinxcosx,V=-CoSx元202n-2n-1(n-1)[x]xcos"xdx:. In =[-cosx·sinsin十01O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 2 0 cos d t t n = 2 0 cos d x x n 例5. 证明 证: 令 , 2 2 1 4 3 2 1 3 − n n − n n− n 为偶数 n 为奇数 , 2 t = − x 则 2 0 sin d x x n = − − 0 2 2 sin ( ) d t t n 令 则 ( 1)sin cos , 2 u n x x n− = − v = − cos x [ cos sin ] 1 I x x n n − = − 0 2 − + − 2 0 2 2 ( 1) sin cos d n x x x n 0

元2n-2xcosxdxIn =(n-1)(sin-元2n-2x(1 - sin2 x)dx=(n-1)]sin=(n -1) In-2 -(n-1)Insin" xdxn由此得递推公式 I,=In-2= 2m-1.2m-3于是 ..2·12m2m2m-22m2m-2... ·. 12m+l2m+12m-12O而lo=dx=号,sin xdx =1Ii =故所证结论成立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机动
− = − 2 0 2 2 ( 1) sin cos d I n x x x n n = − − 2 − 0 2 2 ( 1) sin (1 sin ) d n x x x n 2 ( 1) = − n− n I 由此得递推公式 2 1 − − = n n n n I I 于是 I 2m = m m 2 2 −1 I 2m+1 = 2 1 2 m+ m 而 I 0 = 2 0 d x , 2 = = 2 0 1 sin d I x x = 1 故所证结论成立 . 0 I 1 I 2 −2 m I 2 2 2 3 − − m m 2 −4 m I 2 1 4 3 2 −1 m I 2 1 2 2 − − m m 2 −3 m I 3 2 5 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不定积分 第四节 有理函数的积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不定积分 第二节 换元积分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不定积分 第三节 分部积分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不定积分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四节 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判别.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六节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五节 曲线的凹凸性.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二节 洛必达法则.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三节 泰勒公式.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七节 函数图形的描绘.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一节 微分中值定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导数与微分 第四节 隐函数和参数方程求导.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二节 函数的求导法则.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导数与微分 第三节 高阶导数.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导数与微分 第一节 导数的概念.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四节 无穷小与无穷大.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二节 数列极限.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三节 函数极限.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第二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第五节 定积分的应用.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第四节 反常积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三节 曲面及其方程.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二节 数量积 向量积.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平面及其方程.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六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四节 空间曲线及其方程.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多元微积分学 第一节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多元微积分学 第三节 全微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多元微积分学 第二节 偏导数.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多元微积分学 第五节 隐函数的求导方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多元微积分学 第六节 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多元微积分学 第四节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重积分 第3节 三重积分1.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重积分 第一节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重积分 第三节 三重积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重积分 第二节 二重积分的计算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重积分 第五节 含参变量的积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