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数学家简介

数学家简介 阿贝尔 阿贝尔 Abel,Nicls Henrik (18021829) 阿贝尔(Abel,Nicls Henrik)挪威数学家,1802年8月5日生于挪威芬岛: 1829年4月6日卒于挪威弗鲁兰。 阿贝尔出身贫困,未能受到系统教育,启蒙教育得自于他的父亲。1813年, 年仅13岁的阿贝尔进入奥斯陆的一所教会学校学习。起初,学校里缺乏生机的 教育方法没有引起他对数学的兴趣。15岁时,他幸运地遇到一位优秀数学教师, 使他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阿贝尔迅速学完了初等数学课程。然后,他在老师的 指导下攻读高等数学,同时还自学了许多数学大师的著作。1821年秋,阿贝尔 在一些教授资助下进入了奥斯陆大学学习。 1825年大学毕业后,他决定申请经费出国,继续深造和谋求职位。在德国 他结识了一位很有影响的工程师AL.克雷尔,在阿贝尔及朋友的赞助下,克雷 尔于1826年创办了著名的数学刊物《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后被称为克雷尔 杂志。它的第一卷刊登了7篇阿贝尔的文章,克雷尔杂志头三篇共发表了他的 22篇包括方程、无穷级数、椭圆函数等方面的开创性论文。从此,欧洲大陆数 学家才开始注意他的工作。 1826年7月,阿贝尔从柏林来到巴黎,遇见了勒让德和柯西等著名数学家, 他写了一篇题为“关于一类广泛的超越函数的一个一般性质”的文章,于1826 年10月30日提交给法国科学院,不幸未得到重视,当时科学院的秘书傅里叶 读了论文的引言,然后委托勒让德和柯西对论文作出评价,柯西是主要负责人, 这篇论文很长而且难懂,因为它饱含了许多新概念。柯西把它放在一边,醉心 自己的工作。勒让德也把它忘记了。事实上,这篇论文直到阿贝尔去世后的1841 第1页共2页
数学家简介 阿贝尔 第 1 页 共 2 页 阿贝尔 Abel,Nicls Henrik (1802~1829) 阿贝尔(Abel,Nicls Henrik)挪威数学家,1802 年 8 月 5 日生于挪威芬岛; 1829 年 4 月 6 日卒于挪威弗鲁兰。 阿贝尔出身贫困,未能受到系统教育,启蒙教育得自于他的父亲。1813 年, 年仅 13 岁的阿贝尔进入奥斯陆的一所教会学校学习。起初,学校里缺乏生机的 教育方法没有引起他对数学的兴趣。15 岁时,他幸运地遇到一位优秀数学教师, 使他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阿贝尔迅速学完了初等数学课程。然后,他在老师的 指导下攻读高等数学,同时还自学了许多数学大师的著作。1821 年秋,阿贝尔 在一些教授资助下进入了奥斯陆大学学习。 1825 年大学毕业后,他决定申请经费出国,继续深造和谋求职位。在德国 他结识了一位很有影响的工程师 A.L.克雷尔,在阿贝尔及朋友的赞助下,克雷 尔于 1826 年创办了著名的数学刊物《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后被称为克雷尔 杂志。它的第一卷刊登了 7 篇阿贝尔的文章,克雷尔杂志头三篇共发表了他的 22 篇包括方程、无穷级数、椭圆函数等方面的开创性论文。从此,欧洲大陆数 学家才开始注意他的工作。 1826 年 7 月,阿贝尔从柏林来到巴黎,遇见了勒让德和柯西等著名数学家, 他写了一篇题为“关于一类广泛的超越函数的一个一般性质”的文章,于 1826 年 10 月 30 日提交给法国科学院,不幸未得到重视,当时科学院的秘书傅里叶 读了论文的引言,然后委托勒让德和柯西对论文作出评价,柯西是主要负责人, 这篇论文很长而且难懂,因为它饱含了许多新概念。柯西把它放在一边,醉心 自己的工作。勒让德也把它忘记了。事实上,这篇论文直到阿贝尔去世后的 1841

数学家简介 阿贝尔 年才发表。 1826年底,阿贝尔回到柏林。不久,他染上了肺结核,克雷尔帮助了他 请他担任克雷尔杂志的编辑,同时为他谋求教授职位,但未获得成功。 1827年5月20日,阿贝尔回到奥斯陆。回国后更失望,仍然没有找到职位 的期望,他不得不靠作家庭教师维生。在贫病交迫、茹苦含辛的逆境中,他并 滑倒下去,仍然坚持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他定下了一系列关于椭圆函 数的文章,发现了椭圆函数的定理、双周期性,并引进了椭圆函数的反演。正 是这些重大发现才使欧洲数学家们认识到他的价值。1828年9月,四名法国科 学院院士上书给挪威国王,请他为这位天才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勒让德在1829 年2月25日科学院会议上,也对阿贝尔及其工作大加称赞。同年4月6日,阿 贝尔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和继续为科学事业做贡献的理想,在病魔侵袭的忧伤 中,与世长辞了。就在他去两天后,克雷尔来信通知他已被柏林大学任命为数 学教授。此后荣誉和褒奖接踵而来,1830年6月28日,他和雅可比共同获得了 法国科学院大奖。 第2页共2页
数学家简介 阿贝尔 第 2 页 共 2 页 年才发表。 1826 年底,阿贝尔回到柏林。不久,他染上了肺结核,克雷尔帮助了他, 请他担任克雷尔杂志的编辑,同时为他谋求教授职位,但未获得成功。 1827 年 5 月 20 日,阿贝尔回到奥斯陆。回国后更失望,仍然没有找到职位 的期望,他不得不靠作家庭教师维生。在贫病交迫、茹苦含辛的逆境中,他并 滑倒下去,仍然坚持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他定下了一系列关于椭圆函 数的文章,发现了椭圆函数的定理、双周期性,并引进了椭圆函数的反演。正 是这些重大发现才使欧洲数学家们认识到他的价值。1828 年 9 月,四名法国科 学院院士上书给挪威国王,请他为这位天才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勒让德在 1829 年 2 月 25 日科学院会议上,也对阿贝尔及其工作大加称赞。同年 4 月 6 日,阿 贝尔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和继续为科学事业做贡献的理想,在病魔侵袭的忧伤 中,与世长辞了。就在他去两天后,克雷尔来信通知他已被柏林大学任命为数 学教授。此后荣誉和褒奖接踵而来,1830 年 6 月 28 日,他和雅可比共同获得了 法国科学院大奖

数学家简介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 Archimedes (287BC212BC) 阿基米德(Archimedes287BC212BC)出生在叙拉古斯米德从小热爱学习, 善于思考,喜欢辩论。长大后飘洋过海到埃及的山历山大里亚求学。他向当时 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德的学生柯农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知识, 最后通古博今,掌握了丰富的希腊文化遗产。回到叙拉古后,他坚持和亚历山 大里亚的学者们保持联系,交流科学研究成果。他继承了欧几里德证明定理时 的严谨性,但他的才智和成就却远远高于欧几里德。他把数学研究和力学、机 械学紧紧地联在一起,用数学研究力学和其它实际问题。保护叙拉古战役的机 械巨手和投石机等就是最生动的一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的 真理。在亚历山大里亚求学期间,他经常到尼罗河畔散步,在久旱不雨的季节, 他看到农人吃力地一桶一桶地把通过螺杆的旋转把水从河里取上来,省了农人 很大力气。它不仅沿用到今天,而且也是当代用于水中和空气中的一切螺旋推 进器的原始雏形。阿基米德在他的著作《论杠杆》(可惜失传)中详细地论述了 杠杆的原理。有一次叙拉古国王对杠杆的威力表示怀疑,他要求阿基米德移动 载满生物和乘客的一般新三桅船。阿基米德叫工匠在船的前后左右安装了一套 设计精巧的滑车到海中。群众欢呼雀跃,国王也高兴异常,当众宣布:“从现在 起,我要求大家,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小块放械杆的支点,我就能将地球挪动。假如阿 基米德有个站脚的地方,他真能挪动地球吗?也许能。不过,根据科学家计算, 如果真有相应的条件,阿基米德使用的械杆必须要有88×1021英里长才行!当 然这在目前是做不到的。 第1页共4页
数学家简介 阿基米德 第 1 页 共 4 页 阿基米德 Archimedes (287BC~212BC) 阿基米德(Archimedes 287BC~212BC)出生在叙拉古斯米德从小热爱学习, 善于思考,喜欢辩论。长大后飘洋过海到埃及的山历山大里亚求学。他向当时 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德的学生柯农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知识, 最后通古博今,掌握了丰富的希腊文化遗产。回到叙拉古后,他坚持和亚历山 大里亚的学者们保持联系,交流科学研究成果。他继承了欧几里德证明定理时 的严谨性,但他的才智和成就却远远高于欧几里德。他把数学研究和力学、机 械学紧紧地联在一起,用数学研究力学和其它实际问题。保护叙拉古战役的机 械巨手和投石机等就是最生动的一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的 真理。在亚历山大里亚求学期间,他经常到尼罗河畔散步,在久旱不雨的季节, 他看到农人吃力地一桶一桶地把通过螺杆的旋转把水从河里取上来,省了农人 很大力气。它不仅沿用到今天,而且也是当代用于水中和空气中的一切螺旋推 进器的原始雏形。阿基米德在他的著作《论杠杆》(可惜失传)中详细地论述了 杠杆的原理。有一次叙拉古国王对杠杆的威力表示怀疑,他要求阿基米德移动 载满生物和乘客的一般新三桅船。阿基米德叫工匠在船的前后左右安装了一套 设计精巧的滑车到海中。群众欢呼雀跃,国王也高兴异常,当众宣布:“从现在 起,我要求大家,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小块放械杆的支点,我就能将地球挪动。假如阿 基米德有个站脚的地方,他真能挪动地球吗?也许能。不过,根据科学家计算, 如果真有相应的条件,阿基米德使用的械杆必须要有 88×1021 英里长才行!当 然这在目前是做不到的

数学家简介 阿基米德 最引人入胜,也使阿基米德最为人称道的是阿基米德从智破金冠案中发现 了一个科学基本原理。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 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 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 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 地跑回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 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色子放 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来的水 多于第二次。于是了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 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条原 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这条原理后人以 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公元前215年,罗马将领马塞拉斯率领大军,乘坐战舰来到了历史名城叙 拉古城下,马塞拉斯以为小小的叙拉古城会不攻自破,听到罗马大军的显赫名 声,城里的人还不开城投降?然而,回答罗马军队的是一阵阵密集可怕的镖箭 和石头。罗马人的小盾牌抵挡不住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石头,他们被打得丧魂 落魄,争相逃命。突然,从城墙上伸出了无数巨大的起重机式的机械巨手,它 们分别抓住罗马人的战船,把船吊在半空中摇不晃去,最后甩在海边的岩石上, 或是把船重重地摔在海里。船毁人亡。马塞拉斯侥幸没有受伤,但惊恐万分, 完全失去了刚来时的骄傲和狂妄,变得不知所措。最后只好下令撤退,把船开 到安全地带。罗马军队死伤无数,被叙拉古人打得晕头转向。可时,敌人在哪 第2页共4页
数学家简介 阿基米德 第 2 页 共 4 页 最引人入胜,也使阿基米德最为人称道的是阿基米德从智破金冠案中发现 了一个科学基本原理。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 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 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 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 地跑回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 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色子放 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来的水 多于第二次。于是了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 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条原 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这条原理后人以 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公元前 215 年,罗马将领马塞拉斯率领大军,乘坐战舰来到了历史名城叙 拉古城下,马塞拉斯以为小小的叙拉古城会不攻自破,听到罗马大军的显赫名 声,城里的人还不开城投降?然而,回答罗马军队的是一阵阵密集可怕的镖箭 和石头。罗马人的小盾牌抵挡不住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石头,他们被打得丧魂 落魄,争相逃命。突然,从城墙上伸出了无数巨大的起重机式的机械巨手,它 们分别抓住罗马人的战船,把船吊在半空中摇不晃去,最后甩在海边的岩石上, 或是把船重重地摔在海里。船毁人亡。马塞拉斯侥幸没有受伤,但惊恐万分, 完全失去了刚来时的骄傲和狂妄,变得不知所措。最后只好下令撤退,把船开 到安全地带。罗马军队死伤无数,被叙拉古人打得晕头转向。可时,敌人在哪

里呢?他们连影子也找不到。马塞拉斯最后感慨万千地对身边的士兵说:“怎么 样?在这位几何学‘百手巨人’面前,我们只得放弃作战。他拿我们的战船当 游戏扔着玩。在一刹那间,他向我们投射了这么多镖、箭和石块,他难道不比 神话里的百手巨人还厉害吗?” 年过古稀的阿基米德是一位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在保卫叙拉古城时,他 动用了械杆、滑轮、曲柄、螺杆和齿轮。他不仅用人力开动那些投射镖箭和石 弹的机器,而且还利用风力和水力,利用有关平衡和重心的知识、曲线的知识 和远距离使用作用力的知识等。难怪马塞拉斯不费劲地就找到了自己惨几的原 因。当天晚上,马塞拉斯连夜逼近城墙。他以为阿基米德的机器无法发挥作用 了。不料,阿基米德早准备好了投石之类的短距离器械,再次逼上梁山退了罗 马军队的进攻。罗马人被惊吓得谈虎色变,一看到城墙上出现木梁或绳子,就 抱头鼠窜,惊叫着跑开:“阿基米德来了。” 传说,阿基米德还曾利用抛物镜面的聚光作用,把集中的阳光照射到入侵 叙拉古的罗马船上,让它们自己燃烧起来。罗马的许多船只都被烧毁了,但罗 马人却找不到失火的原因。900多年后,有位科学家近史书介绍的阿基米德的方 法制造了一面凹面镜,成功地点着了距离镜子45米远的木头,而且烧化了距离 镜子42米远的铝。所以,许多科技史家通常都把阿基米德年看成是人类利用太 阳能的始祖。 马塞拉斯进攻叙拉古时屡受袭击,在万般无奈下,他带着舰队,远远离开 了叙拉古附近的海面。他们采取了围而不攻的办法,断绝城内和外界的联系。3 年以后,他们利用叙拉古城市居民的大意,终于在公元前212年占领了叙拉古 城。马塞拉斯十分敬佩阿基米德的聪明智慧,下令不许伤害他,还派一名士兵 去请他。此时阿基米德不知城门已破,还在凝视着木板上的几何图形沉思呢。 第3页共4页
第 3 页 共 4 页 里呢?他们连影子也找不到。马塞拉斯最后感慨万千地对身边的士兵说:“怎么 样?在这位几何学‘百手巨人’面前,我们只得放弃作战。他拿我们的战船当 游戏扔着玩。在一刹那间,他向我们投射了这么多镖、箭和石块,他难道不比 神话里的百手巨人还厉害吗?” 年过古稀的阿基米德是一位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在保卫叙拉古城时,他 动用了械杆、滑轮、曲柄、螺杆和齿轮。他不仅用人力开动那些投射镖箭和石 弹的机器,而且还利用风力和水力,利用有关平衡和重心的知识、曲线的知识 和远距离使用作用力的知识等。难怪马塞拉斯不费劲地就找到了自己惨几的原 因。当天晚上,马塞拉斯连夜逼近城墙。他以为阿基米德的机器无法发挥作用 了。不料,阿基米德早准备好了投石之类的短距离器械,再次逼上梁山退了罗 马军队的进攻。罗马人被惊吓得谈虎色变,一看到城墙上出现木梁或绳子,就 抱头鼠窜,惊叫着跑开:“阿基米德来了。” 传说,阿基米德还曾利用抛物镜面的聚光作用,把集中的阳光照射到入侵 叙拉古的罗马船上,让它们自己燃烧起来。罗马的许多船只都被烧毁了,但罗 马人却找不到失火的原因。900 多年后,有位科学家近史书介绍的阿基米德的方 法制造了一面凹面镜,成功地点着了距离镜子 45 米远的木头,而且烧化了距离 镜子 42 米远的铝。所以,许多科技史家通常都把阿基米德年看成是人类利用太 阳能的始祖。 马塞拉斯进攻叙拉古时屡受袭击,在万般无奈下,他带着舰队,远远离开 了叙拉古附近的海面。他们采取了围而不攻的办法,断绝城内和外界的联系。3 年以后,他们利用叙拉古城市居民的大意,终于在公元前 212 年占领了叙拉古 城。马塞拉斯十分敬佩阿基米德的聪明智慧,下令不许伤害他,还派一名士兵 去请他。此时阿基米德不知城门已破,还在凝视着木板上的几何图形沉思呢

数学家简介 阿基米德 当士兵的利剑指向他时,他却用身子护住木板,大叫:“不要动我的图形!”他 要求把原理证明完再走,但激怒了那个鲁莽无知的士兵,他竞用利剑刺死了75 岁的老科学家。马塞拉斯勃然大怒,他处死了那个士兵,抚慰阿基米德的亲属, 为他开了追悼会并建了陵墓。阿基米德被后世的数学家尊称为“数学之神”,在 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三位数学家中,阿基米德占首位,另两位是牛顿和高斯。 第4页共4页
数学家简介 阿基米德 第 4 页 共 4 页 当士兵的利剑指向他时,他却用身子护住木板,大叫:“不要动我的图形!”他 要求把原理证明完再走,但激怒了那个鲁莽无知的士兵,他竟用利剑刺死了 75 岁的老科学家。马塞拉斯勃然大怒,他处死了那个士兵,抚慰阿基米德的亲属, 为他开了追悼会并建了陵墓。阿基米德被后世的数学家尊称为“数学之神”,在 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三位数学家中,阿基米德占首位,另两位是牛顿和高斯

数学家简介 雅各布.伯努利 雅各布.伯努利 Jacob Bermoulli (16541705) 伯努利(Bermoul1 i Jakob)瑞士数学、力学、天文学家。1654年12月27日 生于瑞士巴塞尔;1705年8月16日卒于巴塞尔。 雅各布.伯努利出生于一商人世家。他的祖父是一位药商,1662年移居巴塞 尔。他的父亲接过兴隆的药材生意,并成了市议会的一名成员和地方行政官。 他的母亲是市议员兼银行家的女儿。雅格布在1684年一位富商的女儿结婚,他 的儿子尼古拉,伯努得是艺术家,巴塞尔市议会的议员和艺术行会会长。 雅格布毕业于巴塞尔大学,1671年获艺术硕士学位。这里的艺术是指“自 由艺术”,它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数理音乐的甚而,以及方法、修辞和雄 辩术等七大门类。遵照他父亲的愿望,他又于1676年得硕士学位。同时他对数 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他在数学上的兴趣遭到父亲的反对,他违背父亲的意 愿,自学了数学和天文学。1676年,他到日内瓦做家庭教师。从1677年起,他 开始在这里写内容丰富的《沉思录》。1678年雅格布进行了他第一次学习旅行, 他到过法国、荷兰、英国和德国,与数学家们建立了广泛的通信联系。然后他 又在法国度过了两年时光,这期间他开始研究数学问题。起初他还不知道牛顿 和莱布尼兹的工作,他首先熟悉了笛卡尔的《几何学》、活利斯的《无穷的算术》 以及巴罗的《几何学讲义》。他后来逐渐地熟悉了莱布尼兹的工作。1681-1682 年间,他做了第二次学习旅行,接触了许多数学家和科学家。通过访问和阅读 文献,丰富了他的知识,拓宽了个人的兴趣。这次旅行,他在科学上的直接收 获就是发表了还不够完备的有关慧星的理论以及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重力理 论。回到巴塞尔后,从1683年起,雅格布做了一些关于科技问题的文章,并且 第1页共2页
数学家简介 雅各布.伯努利 第 1 页 共 2 页 雅各布.伯努利 Jacob Bermoulli (1654~1705) 伯努利(Bermoulli Jakob)瑞士数学、力学、天文学家。1654 年 12 月 27 日 生于瑞士巴塞尔;1705 年 8 月 16 日卒于巴塞尔。 雅各布.伯努利出生于一商人世家。他的祖父是一位药商,1662 年移居巴塞 尔。他的父亲接过兴隆的药材生意,并成了市议会的一名成员和地方行政官。 他的母亲是市议员兼银行家的女儿。雅格布在 1684 年一位富商的女儿结婚,他 的儿子尼古拉,伯努得是艺术家,巴塞尔市议会的议员和艺术行会会长。 雅格布毕业于巴塞尔大学,1671 年获艺术硕士学位。这里的艺术是指“自 由艺术”,它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数理音乐的甚而,以及方法、修辞和雄 辩术等七大门类。遵照他父亲的愿望,他又于 1676 年得硕士学位。同时他对数 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他在数学上的兴趣遭到父亲的反对,他违背父亲的意 愿,自学了数学和天文学。1676 年,他到日内瓦做家庭教师。从 1677 年起,他 开始在这里写内容丰富的《沉思录》。1678 年雅格布进行了他第一次学习旅行, 他到过法国、荷兰、英国和德国,与数学家们建立了广泛的通信联系。然后他 又在法国度过了两年时光,这期间他开始研究数学问题。起初他还不知道牛顿 和莱布尼兹的工作,他首先熟悉了笛卡尔的《几何学》、活利斯的《无穷的算术》 以及巴罗的《几何学讲义》。他后来逐渐地熟悉了莱布尼兹的工作。1681-1682 年间,他做了第二次学习旅行,接触了许多数学家和科学家。通过访问和阅读 文献,丰富了他的知识,拓宽了个人的兴趣。这次旅行,他在科学上的直接收 获就是发表了还不够完备的有关慧星的理论以及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重力理 论。回到巴塞尔后,从 1683 年起,雅格布做了一些关于科技问题的文章,并且

数学家简介 雅各布.伯努利 也继续研究数学著作。1687年,雅格布在《教师学报》上发表了他的“用两相 互垂直的直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四等分方法”。1684年之后,雅格布转向诡辩逻辑 的研究。1685年出版了他最早的关于概率论的文章。由于受到活利斯以及巴罗 的涉及到数学、光学、天文学的那些资料的影响,他又转向了微分几何学。在 这同时,他的弟弟约翰.伯努利一直跟其学习数学。1687年雅格布成为巴塞尔科 学院的国外院士,直到1705年去世。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与莱布尼兹保持着 通信联系。1699年,雅格布被选为巴黎科学院的国外院士,1701年被柏林科学 协会(即后来的柏林科学院)接受为会员 雅各布.伯努利是在17-18世纪期间,欧洲大陆在数学方面做过特殊贡献的 伯努利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在数学上的贡献涉及微积分、解析几何、概率 论以及变分法等领域。 第2页共2页
数学家简介 雅各布.伯努利 第 2 页 共 2 页 也继续研究数学著作。1687 年,雅格布在《教师学报》上发表了他的“用两相 互垂直的直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四等分方法”。1684 年之后,雅格布转向诡辩逻辑 的研究。1685 年出版了他最早的关于概率论的文章。由于受到活利斯以及巴罗 的涉及到数学、光学、天文学的那些资料的影响,他又转向了微分几何学。在 这同时,他的弟弟约翰.伯努利一直跟其学习数学。1687 年雅格布成为巴塞尔科 学院的国外院士,直到 1705 年去世。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与莱布尼兹保持着 通信联系。1699 年,雅格布被选为巴黎科学院的国外院士,1701 年被柏林科学 协会(即后来的柏林科学院)接受为会员 雅各布.伯努利是在 17-18 世纪期间,欧洲大陆在数学方面做过特殊贡献的 伯努利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在数学上的贡献涉及微积分、解析几何、概率 论以及变分法等领域

数学家简介 达朗贝尔 达朗贝尔 D'Alember Jean Le Rond (17171783) 达朗贝尔(D'Alember Jean Le Rond)是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1717年 11月17日生于法国巴黎:1783年10月29日卒于巴黎。 达朗贝尔是私生子,出生不久便被母亲遗弃在巴黎的圣.让勒龙教堂的石阶 上。后被一宪兵发现,临时用该教堂的名字作为婴儿的教名。姓氏达朗贝尔是 他长大后自己取的。 达朗贝尔少年时被父亲送入一个教会学校,主要学习古典文学、修辞学和 数学。他对数学特别有兴趣,为后来成为著名数理科学家打下了基础。达朗贝 尔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靠自学掌握了牛顿和当代著名数理科学家们的著 作。1739年7月,他完成第一篇学术论文,以后两年内又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 5篇学术报告,这些报告由A.C克莱洛院士回去复。经过几次联系后,达朗贝 尔于1746年提升为数学副院士:1754年提升为终身院士。 达朗贝尔的研究工作和论文写作都以快速闻名。 他进入科学院后,就以克莱洛作为竞争对手,克莱洛研究的每一个课题, 达朗贝尔几乎都要研究,而且尽快发表。多数情况下,达朗贝尔胜过克莱洛。 这种竞争一直到克莱洛去世(1765)为止。 达朗贝尔终生未婚,但长期与沙龙女主人J.de勒皮纳斯在一起。他的生活 与当时哲学们一样,上午到下午工作,晚上去沙龙活动。1765年,达朗贝尔因 病离开养父母的家,住到勒皮纳斯小姐处。在她精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以后 就继续住在那里。1776年,勒皮纳斯小姐去世,达朗贝尔非常悲痛:再加上工 作的不顺利,他的晚年是在失望中度过的,达朗贝尔去世后被安葬在巴黎市效 第1页共2页
数学家简介 达朗贝尔 第 1 页 共 2 页 达朗贝尔 D’Alember Jean Le Rond (1717~1783) 达朗贝尔(D’Alember Jean Le Rond)是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1717 年 11 月 17 日生于法国巴黎;1783 年 10 月 29 日卒于巴黎。 达朗贝尔是私生子,出生不久便被母亲遗弃在巴黎的圣.让勒龙教堂的石阶 上。后被一宪兵发现,临时用该教堂的名字作为婴儿的教名。姓氏达朗贝尔是 他长大后自己取的。 达朗贝尔少年时被父亲送入一个教会学校,主要学习古典文学、修辞学和 数学。他对数学特别有兴趣,为后来成为著名数理科学家打下了基础。达朗贝 尔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靠自学掌握了牛顿和当代著名数理科学家们的著 作。1739 年 7 月,他完成第一篇学术论文,以后两年内又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 5 篇学术报告,这些报告由 A.C.克莱洛院士回去复。经过几次联系后,达朗贝 尔于 1746 年提升为数学副院士;1754 年提升为终身院士。 达朗贝尔的研究工作和论文写作都以快速闻名。 他进入科学院后,就以克莱洛作为竞争对手,克莱洛研究的每一个课题, 达朗贝尔几乎都要研究,而且尽快发表。多数情况下,达朗贝尔胜过克莱洛。 这种竞争一直到克莱洛去世(1765)为止。 达朗贝尔终生未婚,但长期与沙龙女主人 J.de 勒皮纳斯在一起。他的生活 与当时哲学们一样,上午到下午工作,晚上去沙龙活动。1765 年,达朗贝尔因 病离开养父母的家,住到勒皮纳斯小姐处。在她精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以后 就继续住在那里。1776 年,勒皮纳斯小姐去世,达朗贝尔非常悲痛;再加上工 作的不顺利,他的晚年是在失望中度过的,达朗贝尔去世后被安葬在巴黎市效

数学家简介 达朗贝尔 墓地,由于他的反宗教表现,巴黎市政府拒绝为他举行葬礼。 达朗贝尔是多产科学家,他对力学、数学和天文学的大量课题进行了研究: 论文和专著很多,还有大量学术通信。仅1805年和1821年在巴黎出版的达朗 贝尔《文集》就有23卷。 达朗贝尔作为数学家,同甘共18世纪其他数学家一样认为求解物理问题是 数学的目标。正如他在《百科全书》序言中所说:科学处于从17世纪的数学时 代到18世纪的力学时代的转变,力学应该是数学家的主要兴趣。他对力学的发 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数学分析中一些重要分支的开拓者。 第2页共2页
数学家简介 达朗贝尔 第 2 页 共 2 页 墓地,由于他的反宗教表现,巴黎市政府拒绝为他举行葬礼。 达朗贝尔是多产科学家,他对力学、数学和天文学的大量课题进行了研究; 论文和专著很多,还有大量学术通信。仅 1805 年和 1821 年在巴黎出版的达朗 贝尔《文集》就有 23 卷。 达朗贝尔作为数学家,同甘共 18 世纪其他数学家一样认为求解物理问题是 数学的目标。正如他在《百科全书》序言中所说:科学处于从 17 世纪的数学时 代到 18 世纪的力学时代的转变,力学应该是数学家的主要兴趣。他对力学的发 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数学分析中一些重要分支的开拓者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2019级文科高数.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高数A卷答案2019级.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函数与极限.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导数与微分.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不定积分.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定积分.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课件.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课件.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课件.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二元函数的极限.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二元函数的连续性.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可微性与偏导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复合函数微分法.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方向导数与梯度.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隐函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隐函数组.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几何应用.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关于实数集完备性的基本定理.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14-15幂级数傅里叶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12-13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10-11定积分广义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9不定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义)实数完备性的若干证明.doc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矩阵的秩及其求法.ppt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第一章 行列式_1.1行列式的概念.ppt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 §3.4 分块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 §3.3 初等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 §3.2 逆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 §3.1 矩阵的运算.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 §4.3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 §4.2 齐次线性方程组.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 §4.1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判别.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 §5.6 正定二次型.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 §5.5 二次型及其标准形.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 §5.4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形.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 §5.3 相似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 §5.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