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二元函数的极限

§2二元函数的极限 与一元函数的极限相类似,二元函数的极限 同样是二元函数微积分的基础.但因自变量个数 的增多,导致多元函数的极限有重极限与累次极 限两种形式,而果次极限是一元函数情形下所不 会出现的: 一、二元函数的极限 二、累次极限 前过 后
前页 后页 返回 §2 二元函数的极限 与一元函数的极限相类似, 二元函数的极限 同样是二元函数微积分的基础. 但因自变量个数 的增多, 导致多元函数的极限有重极限与累次极 限两种形式, 而累次极限是一元函数情形下所不 会出现的. 一、二元函数的极限 二、累次极限 返回

一、二元函数的极限 定义1设二元函数f定义在DiR2业,P为D的 一个彩点,A是一实散.若"e>0,$d>0,使得当 PiU(P;d)ID时,都有 |f(P)-A|<e, 则称∫在D业当P®P时以A为极限,犯作 lim f(P)=A. P®P0 PI D 在对PID不致产生误解时,也可简单地写作 前
前页 后页 返回 一、二元函数的极限 定义1 设二元函数 定义在 上, 为 D 的 一个聚点, A 是一实数. 若 使得当 时, 都有 在对 不致产生误解时, 也可简单地写作 则称 在 D 上当 时以 A 为极限, 记作

lim f(P)=A. P®Po 当P,P分别用生标(x,y),(x,y)表示时,业式也 常写作 lim 1f(x,y)=A. (x,y)®(0,0) 例1传定义路0,1im,(x2+xy+y2)=7. (x,y)®(2,1) 证因为 x2+y+y2.7=(x2.4)+xy-2+(02-1) 前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当 P, 分别用坐标 表示时, 上式也 常写作 例1 依定义验证 证 因为

=|(x+2)(x-2)+(x-2)y+2(y-1)+(y+1)y-1)川 £|x-2川x+y+2|+|y-1y+3. 不妨先限制在点(2,1)的方邻域 {《x,y)|x-21<1,1y-1<1} 内来讨论,于是有 1y+3|=|y-1+4|£|y-1|+4<5, |x+y+2|=|(x-2)+(y-1)+5 £|x-2|+|y-1+5<7. 前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不妨先限制在点(2, 1)的方邻域 内来讨论, 于是有

所以 x2+xy+y2.70,取d=min(1为x-2<d,1y-1<d 且(x,y)1(2,1)时,就有 x2+xy+y2-7<7'2d=14d£e. 这就证得 1im,(x2+xy+y2)=7. (x,y)®(2,1) 前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当 时, 就有 这就证得 所以

例2设 fx,y=w2+j,(x,)'(0,0, 0, (x,y)=(0,0), 证明 ,1im。f(x,y)=0. (x,y)®(0,0) 证(证法一)"e>0,由 前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例2 设 证明 证 (证法一)

=叫e+, 可知$d=V2e,当0<Vx2+y2<d时,便有 故limf(x,y)=0. (x,y)®(0,0) 注意不要把上面的估计式错写成: x2-y2 y-0 前过
前页 后页 返回 可知 故 注意 不要把上面的估计式错写成:

因为(x,y)®(0,0)的过程只要求(x,y)1(0,0),即 x2+y210,南并不要米xy10. (证法二)作极生标变换X=c0sj,y=rsinj.道时 (x,y)®(0,0)等价于r®0(对在何).由于 sin 因此,"e>0,只须r=√x2+y2<d=2VE,对径何J 前顶
前页 后页 返回 因为 的过程只要求 即 而并不要求 (证法二) 作极坐标变换 这时 等价于 ( 对任何 ). 由于 因此, 对任何

都有 1fx,)-01EF2<e,即1im。f(x,J)=0. (x,y)®(0,0) 下述定理及其推论相当于一元函数极限的海涅归 结原则(而且证明方法也相类似). 定理16.5imf(P)=A的克要条件是:对于D的 P®Po PiD 任一子集E,只要P,仍是E的聚点,就有 lim f(P)=A. P®PO PiE 前页
前页 后页 返回 都有 下述定理及其推论相当于一元函数极限的海涅归 结原则(而且证明方法也相类似). 定理16.5 的充要条件是:对于 D 的 任一子集 E,只要 仍是 E 的聚点,就有

推纶1若SE1iD,P。是E,的聚点,使limf(P) PR Po Pi E 不存在,则imf(P)也不存在. PR PO PID 推论2若$E1,E2iD,P是它们的聚点,使得 lim f(P)=A lim f(P)=4 P®P PR PO Pi E Pi E2 都存在,但A,1A2,则imf(P)不存在. PiD 前
前页 后页 返回 推论1 若 , P0 是 E1 的聚点, 使 不存在, 则 也不存在. 推论2 若 是它们的聚点,使得 都存在,但 , 则 不存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二元函数的连续性.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可微性与偏导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复合函数微分法.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方向导数与梯度.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隐函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隐函数组.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几何应用.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条件极值.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资源(学习指导,B)第一章 n阶行列式_第一章 内容精讲.doc
- 《线性代数》课程教资源(学习指导,B)第一章 n阶行列式_第一章 典型例题.doc
- 《线性代数》课程教资源(学习指导,B)第一章 n阶行列式_第一章 同步训练及提示答案.doc
- 《线性代数》课程教资源(习题选解,B)第一章 n阶行列式习题解答.doc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6 正定矩阵_5.6 正定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5 二次型及其标准形_5.5 二次型及其标准形.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4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形_5.4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形.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3 相似矩阵_5.3 相似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_5.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1 向量的内积与正交向量组_5.1 向量的内积与正交向量组.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_4.3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_4.3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课件.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课件.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课件.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定积分.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不定积分.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导数与微分.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函数与极限.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高数A卷答案2019级.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2019级文科高数.doc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数学家简介.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关于实数集完备性的基本定理.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14-15幂级数傅里叶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12-13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10-11定积分广义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9不定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义)实数完备性的若干证明.doc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矩阵的秩及其求法.ppt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第一章 行列式_1.1行列式的概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