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课件

Advanced mathematics 第二章 高等数学 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
1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第二章 人民邮电出版社 Advanced mathematics 高等数学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第二章 内容导航 第一节导数的概念及基本求导公式 第二节导数的计算法则 第三节微分的概念与应用 第四节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第五节泰勒中值定理 第六节函数的性态与图形 第七节导数的实际应用
2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第二章 内容导航 第二节 导数的计算法则 第三节 微分的概念与应用 第四节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第五节 泰勒中值定理 第六节 函数的性态与图形 第七节 导数的实际应用 第一节 导数的概念及基本求导公式

课前导读 我们首先来看几个函数的图像 V X 0 图2-1 图2-2 图2-3 大家会发现,在x=x,处它们都是连续的,但是前两个函数的图 和后一个函数的图像相比,x=x,处有“角点”或“尖点”出现(见 图2-1、图2-2),破坏了图形的美感和润滑度,而第三个函数相对来说 x=x处比较“光滑”(见图2-3)
课 前 导 读 我们首先来看几个函数的图像. 3 x 0 O x y x 0 O x y x 0 O x y 图 2-1 图 2-2 图 2-3 大家会发现,在 x x = 0 处它们都是连续的, 但是前两个函数的图 和后一个函数的图像相比, x x = 0 处有“角点”或“尖点”出现(见 图2-1、图2-2),破坏了图形的美感和润滑度,而第三个函数相对来说 处比较“光滑”(见图2-3) . 0 x x =

课前导读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使图形有这样的差别呢?这就是这一章要研 究的内容.前面两个函数在x=x,处“导数”不存在,即不可导, 而第三个函数在x=x,处是“可导”的
课 前 导 读 4 前面两个函数在 x x = 0 处“导数”不存在,即不可导, 而第三个函数在 处是“可导”的. 0 x x =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使图形有这样的差别呢? 这就是这一章要研 究的内容

割线与切线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在中学数学中,圆的切线可以定义为 “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见图2-4) x2+y2=1 y=x2 图2-4 但对于一般曲线,这样定义是不合适的。例如, x=1 直线x=1与抛物线y=x只有一个交点(见图2- 5),但显然不是实际意义下的切线: 图2-5 下面我们用极限的思想给出一般曲线的切线的定义
5 一、 割线与切线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在中学数学中, 圆的切线可以定义为 “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 (见图2-4). y O y O x 图 2-4 图 2-5 但对于一般曲线, 这样定义是不合适的。例如, 直线 与抛物线 只有一个交点(见图2- 5), 但显然不是实际意义下的切线. x =1 2 y x = 2 y x = x =1 x 2 +y 2 =1 x 下面我们用极限的思想给出一般曲线的切线的定义

割线与切线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设曲线C:y=f(x),x∈I,在曲线C上取点M(,)及点N(x,y), 连接N,则N为过点M的割线,割线的倾角为p(见图2-6). 则割线MN的斜率为 tano=>-f(x)-f(x) y=f(x N x-Xo x-Xo M 图2-6 导数的几何意义 6
6 一、 割线与切线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设曲线 : , ,在曲线 上取点 及点 , 连接 , 则 为过点 的割线, 割线的倾角为 (见图2-6). C y f x = ( ) x I C M x y ( 0 0 , ) N x y ( , ) MN MN M 0 0 0 0 ( ) ( ) tan y y f x f x x x x x − − = = − − 则割线 MN 的斜率为 y O x C M N y f x = ( ) 0 x x Δy Δx 图 2-6 导数的几何意义

割线与切线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当N→M,即x→x,时,如果割线趋于一极限位置,我们就把此极限 位置上的直线MT称为曲线在M点处的切线 y=f(x)/ 此刻切线的斜率即为k=limy-必=lim f(x)-f(x) →0X-X0x→0 x-Xo M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求切线斜率的过 程中,需要用到极限 lim f(x)-f(x.) x→x0 X-Xo 图2-6
7 一、 割线与切线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0 0 0 0 0 0 ( ) ( ) lim lim x x x x y y f x f x k → → x x x x − − = = − −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在求切线斜率的过 程中, 需要用到极限 0 0 0 ( ) ( ) lim x x f x f x → x x − − 当 , 即 时, 如果割线趋于一极限位置,我们就把此极限 位置上的直线 称为曲线在 点处的切线. x→x N M → 0 MT M 此刻切线的斜率即为 y O x C M N y f x = ( ) T α 0 x x Δy Δx 图 2-6

二 导数的定义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定义 设函数y=f(x)在x,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当x在x,处增量为△x (x。+△x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函数有增量△y=f(x+△x)-f(x)· 如果 lim Ay lim f(x+Ar)-f(%)=limf(x)-f(x) Ar-→0△x △r0 △x →0 x-Xo 存在,则称该极限为y=f(x)在点x,处的导数,记为 f),l或 8
8 二、导数的定义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定义 设函数 在 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当 在 处增量为 ( 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 函数有增量 . y f x = ( ) 0 x x 0 x x 0 x x + = + − y f x x f x ( 0 0 ) ( ) ( ) ( ) 0 0 0 0 0 0 0 ( ) ( ) lim lim lim x x x x y f x x f x f x f x → → → x x x x + − − = = − 存在,则称该极限为 y f x = ( ) 在点 x0 处的导数,记为 f x ( 0 ) , 0 x x y = 0 d d x x y x , = 或 0 d ( ) d x x f x x = 如果

导数的定义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这时也称函数y=∫(x)在点x,处可导 如果该极限不存在,称函数y=∫(x)在点x,处不可导. 特别地,如果m化=0时,也称函数y=f()在点x处的导数为无旁大 △r0△x
9 二、导数的定义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这时也称函数 y f x = ( ) 在点 处可导. 0 x 如果该极限不存在,称函数 y f x = ( ) 在点 处不可导 . 0 x 特别地,如果 时,也称函数 在点 处的导数为无穷大. 0 lim x y → x = y f x = ( ) 0 x

二 导数的定义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例如,对于函数y=x2,在点x=0处(见图2-7), lim y =lim (0+△x)}-0 =lim△x=0,极限存在 Ar→0△x △x0 △x △x0 图2-7 y=x 而对于函数yx,在点x=0处(见图2-8), lim Ay=lim 0+Ax-101-lim IAxl ar0△r 极限不存在. △x Ar0△x 由此可知,函数yx在x=0处不可导,而y=x2 图2-8 在x=0处导数为零,即 =0 10
10 二、导数的定义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例如,对于函数 在点 处(见图2-7), 2 y x = , x = 0 0 lim x y → x ( ) 2 0 0 0+ 0 = lim lim 0 x x x x → → x − = = ,极限存在. y x O 图 2-7 而对于函数 y x =| |, 在点 x = 0 处(见图2-8), 0 lim x y → x 0 0 |0+ | | 0 | | | = lim lim x x x x → → x x − = ,极限不存在. O x y 图 2-8 y x =| | 2 y x = 由此可知,函数 y x =| | 在 x=0 处不可导, 2 y x = x=0 0 d 0 d x x y x = = 而 在 处导数为零,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课件.ppt
- 《线性代数》课程教资源(学习指导,B)第一章 n阶行列式_第一章 内容精讲.doc
- 《线性代数》课程教资源(学习指导,B)第一章 n阶行列式_第一章 典型例题.doc
- 《线性代数》课程教资源(学习指导,B)第一章 n阶行列式_第一章 同步训练及提示答案.doc
- 《线性代数》课程教资源(习题选解,B)第一章 n阶行列式习题解答.doc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6 正定矩阵_5.6 正定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5 二次型及其标准形_5.5 二次型及其标准形.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4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形_5.4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形.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3 相似矩阵_5.3 相似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_5.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_5.1 向量的内积与正交向量组_5.1 向量的内积与正交向量组.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_4.3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_4.3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_4.2 齐次线性方程组_4.2 齐次线性方程组.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_4.1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别_4.1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别.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_3.4 分块矩阵_3.4 分块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_3.3 初等矩阵_3.3 初等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_3.2 逆矩阵_3.2 逆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_3.1 矩阵的运算_3.1 矩阵的运算(二)_3.1 矩阵的运算(二).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_3.1 矩阵的运算_3.1 矩阵的运算(一)_3.1 矩阵的运算(一).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二章 矩阵与向量_2.4 矩阵的秩_2.4 矩阵的秩.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课件.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定积分.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不定积分.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导数与微分.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作业——-函数与极限.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高数A卷答案2019级.doc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2019级文科高数.doc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矩阵的秩及其求法.ppt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第一章 行列式_1.1行列式的概念.ppt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 §3.4 分块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 §3.3 初等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 §3.2 逆矩阵.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三章 矩阵的运算 §3.1 矩阵的运算.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 §4.3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 §4.2 齐次线性方程组.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 §4.1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判别.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 §5.6 正定二次型.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 §5.5 二次型及其标准形.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B)第五章 相似矩阵与二次型 §5.4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