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0903220310)第2章 插值法(习题)

第2章插值法习题 21作出通过插值点(1.00,3.00),(2.00,5.00),(3.00,7.00)的抛物插值多项式并计算L(2.1)2给出f(x)=lnx的数值表:0. 7x0. 40. 50.60.80.9In x0. 916291-0.693147-0.510826-0.3566750.105361-0.223144(1)以(0.5,0.6)为节点,用线性插值计算1n0.52的近似值;(2)以0.4,0.5,0.6为节点,用抛物插值计算ln0.52的近似值;3.已知二次式f(x)在x=0,1,2的值分别为-0.81,0.19,3.19,求(x)的零点、极"f(x)dx值点、x=1处导数和积分4.求插值基函数l(x),使满足指定条件:(1) 1(1)=1, 1'()=1(0)= I(0)=1(2)=1(2)= 0(2) I(0)=1, 1(0)=l(0)=I(1)= I"(1)= 0(3) 7(0)=1, 1(0)=(0)=1()=0.5设f(x)=x-2x2+x-1,计算均差:(1)[2°,2′], [2°,2′,..,2'], [2°,2′,,2°](1)f[0,1], [1,2,,6], [0,1,..,6]6.已知y=f(x)的数值如下:
1 第 2 章 插值法 习题 2 1 作出通过插值点(-1.00,3.00),(2.00,5.00),(3.00,7.00)的抛物插值多项式 并计算 2 L (2.1) . 2 给出 f x x ( ) ln 的数值表: x 0.4 0.5 0.6 0.7 0.8 0.9 ln x -0.916291 -0.693147 -0.510826 -0.356675 -0.223144 -0.105361 (1)以0.5, 0.6 为节点,用线性插值计算ln 0.52 的近似值; (2)以0.4, 0.5, 0.6 为节点,用抛物插值计算ln 0.52 的近似值; 3.已知二次式 f x( ) 在 x 0,1, 2 的值分别为-0.81,0.19,3.19,求 f x( ) 的零点、极 值点、 x 1处导数和积分 2 0 f x dx ( ) 4.求插值基函数l x( ) ,使满足指定条件: (1)l l l l l l (1) 1, (1) (0) (0) (2) (2) 0 (2)l l l l l (0) 1, (0) (1) (1) (1) 0. (3)l l l l (0) 1, (0) (0) (1) 0. 5 设 5 2 f x x x x ( ) 2 1 ,计算均差: (1) 0 1 0 1 5 0 1 6 f f f [2 , 2 ], [2 , 2 , , 2 ], [2 , 2 , , 2 ] (1) f f f [0,1], [1, 2, , 6], [0,1, , 6] 6.已知 y f x ( ) 的数值如下:

1250X(1)32121474-20-11x(2)154524y求牛顿插值多项式N,(x).又若x=3时y=30,求N(x).7给出下列函数表:01235x,4f(x,)-75-42665128(1)做出均差表;(2)写出牛顿插值多项式(3)若f(x)=20,则x=?8给出下列函数表:x0. 20.30. 4f(x)0.03998930.08987850.159318f(x)0.399680.5975720.789782(1)以0.2,0.3)为节点,用埃尔米特插值计算H,(0.27);(2)以(0.3,0.4)为节点,用埃尔米特插值计算H,(0.36),9求出满足插值条件f(2.0)=0.6,f(3.0)=1.3,f(3.0)=0.9的二次埃尔米特插值多2
2 (1) (2) 求牛顿插值多项式 3 N x( ) .又若 x 3时 y 30,求 4 N x( ) . 7 给出下列函数表: i x 0 1 2 3 4 5 ( )i f x -7 -4 5 26 65 128 (1)做出均差表; (2)写出牛顿插值多项式. (3)若 f x( ) 20 ,则 x ? 8 给出下列函数表: x 0.2 0.3 0.4 ( )i f x 0.0399893 0.0898785 0.159318 ( )i f x 0.39968 0.597572 0.789782 (1)以0.2, 0.3 为节点,用埃尔米特插值计算 3 H (0.27) ; (2)以0.3, 0.4 为节点,用埃尔米特插值计算 3 H (0.36) . 9 求出满足插值条件 f f f (2.0) 0.6, (3.0) 1.3, (3.0) 0.9 的二次埃尔米特插值多 x 0 1 2 5 y 2 3 12 147 x -2 -1 0 1 y 15 4 5 24

项式H,(x),并计算f(2.2)的近似值10做出满足插值条件f(-1)=0,f(O)=1.0,f(1)=0,f(1)=0的三次插值多项式H(x),并计算f(0.5)的近似值11求一个次数不高于4次的插值多项式P(x),使它满足P(0) = P(0) = 0, P (I) = -0.5, P (2) = -2.0, P(2)= 212给出函数表:X1. 051.101.151.202.122.202.172. 32Ji构造分段性线插值函数,计算f(1.075)和f(1.175)的近似值13.已知y=f(x)的数值如下表所示:96. 293.0100.0104.2108.7x11.3812.8014.7017.0719.91V构造分段性线插值函数,计算f(102)的近似值,并估计误差14:利用f(x)=e的如下已知值,计算e0.8并估计误差:f(-1)=0.367 879, f(0) =1, f()= 2.718 282(1)利用分段线性插值法:(2)利用分段三次插值法;(3)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已知S(-1)=f(-1),S(I)=f(1)3
3 项式 2 H x( ) ,并计算 f (2.2) 的近似值. 10 做出满足插值条件 f f f f ( 1) 0, (0) 1.0, (1) 0, (1) 0 的三次插值多项式 3 H x( ) ,并计算 f (0.5) 的近似值. 11 求一个次数不高于 4 次的插值多项式 4 P x( ) ,使它满足 4 4 4 4 4 P P P P P (0) (0) 0, (1) 0.5, (2) 2.0, (2) 2 12 给出函数表: i x 1.05 1.10 1.15 1.20 i y 2.12 2.20 2.17 2.32 构造分段性线插值函数,计算 f (1.075) 和 f (1.175) 的近似值. 13.已知 y f x ( ) 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x 93.0 96.2 100.0 104.2 108.7 y 11.38 12.80 14.70 17.07 19.91 构造分段性线插值函数,计算 f (102) 的近似值,并估计误差. 14 . 利 用 ( ) x f x e 的 如 下 已 知 值 , 计 算 0.8 e 并 估 计 误 差 : f f f ( 1) 0.367 879, (0) 1, (1) 2.718 282. (1)利用分段线性插值法; (2)利用分段三次插值法; (3)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已知 S f S f ( 1) ( 1), (1) (1).

15给定如下插值条件和端点条件M。=0,M,=0,试构造三次样条插值函数.1. 11.21. 41.5X0. 2yi00. 40. 516.已知y=f(x)的函数值如下:0. 250.300. 39x,0.450.53yi0.500 00.547 70.624 50.670 80.728 0求三次样条插值函数S(x),使满足端点条件:(1)S(0.25)=1.0000,S(0.53)=0.6868;(2)S"(0.25)=-2,S"(0.53)=-0.647917.已知函数y=f(x)的数值如下:x01234N-70-81956求三次样条插值函数S(x),使满足边界条件:(1) S(0)=0, S(4)=48 :(2) S(0)=0,S"(4)=24.4
4 15 给定如下插值条件和端点条件 0 3 M M 0, 0 ,试构造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i x 1.1 1.2 1.4 1.5 i y 0.2 0 0.4 0.5 16.已知 y f x ( ) 的函数值如下: i x 0.25 0.30 0.39 0.45 0.53 i y 0.500 0 0.547 7 0.624 5 0.670 8 0.728 0 求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S(x),使满足端点条件: (1) S S (0.25) 1.000 0, (0.53) 0.686 8 ; (2) S S (0.25) 2, (0.53) 0.647 9. 17.已知函数 y f x ( ) 的数值如下: x 0 1 2 3 4 y -8 -7 0 19 56 求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S x( ) ,使满足边界条件: (1) S S (0) 0, (4) 48 ; (2) S S (0) 0, (4) 2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0903220310)第4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习题).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0903220310)第6章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习题).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0903220310)第5章 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习题).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0903220310)第1-9章各章习题答案汇总.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0903220310)第9章 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习题).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0903220310)第8章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习题).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研究生试卷1(解答).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研究生试卷2(解答).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研究生试卷1(试题).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研究生试卷2(试题).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大纲 Numerical Analysis(研究生).docx
- 《高等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7th Edition,Dennis D. Wackerly、William Mendenhall III、Richard L. Scheaffer.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初等矩阵、定理.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组.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矩阵初等变换、矩阵的等价.pdf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初等变换求逆、解矩阵方程.pdf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5、统计量三大分布图形描绘.doc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1、古典概型的计算.doc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3、计算数学期望与方差.doc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2、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doc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0903220310)第3章 拟合与逼近(习题).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0903220310)第1章 绪论(习题).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2/2).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2/2).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1/2).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2/2).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1/2).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4/4).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1/2).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3/4).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1/4).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拟合与逼近(3/3).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非线性方程求根的数值解法.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拟合与逼近(2/3).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插值法(4/5).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插值法(5/5).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插值法(3/5).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插值法(2/5).pdf
- 《数值计算》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2/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