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一(解答)

第十一章第1节4. (1) S° =(x,y)x>0,y± 0); aS = (x,y)x =0或x >0, y=0);S=(x,y)x≥0)(2) S° = (x, )0x)(2) D= (x, y,2)] x >0, y >0,z >0);(3) D=(x,y,2) r? ≤x? +y2 +2 ≤r2(4) D=(x, y,2)[≤x? +y2, x? +y2 +0)2. f(x):(1+x2)23. f(x)=x2 +2x, z(x,y)=x+/y-14.(1)不存在;(2)不存在;(3)不存在;(4)极限存在为零,提示:利用平均值不等式x4 +x*+v8x4 + y8128,,8ro33
第十一章 第 1 节 4. (1) = { } (x, y) x > 0, y ≠ 0 D S ; ∂ S = {(x, y) x = 0或x > 0, y = 0}; S = { } (x, y) x ≥ 0 . (2) {( , ) 0 1} 2 2 = x y x} 2 2 ; (2) D = { } (x, y,z) x > 0, y > 0,z > 0 ; (3) { } 2 2 2 2 2 D = (x, y,z) r ≤ x + y + z ≤ R ; (4) {( , , ) , 0} 2 2 2 2 D = x y z z ≤ x + y x + y ≠ . 2. 2 3 2 (1 ) 1 ( ) x f x + = . 3. f (x) x 2x , 2 = + z(x, y) = x + y −1. 4. (1) 不存在;(2)不存在;(3)不存在; (4)极限存在为零. 提示: 利用平均值不等式 = + 3 4 8 x y 3 8 8 4 4 8 4 1 3 2 1 2 1 x y x x y ≥ + + . 1

7.(1)1;(2)+0;(3)(4)2;(5)1;(6)0;(7)+00;(8)02.8.(1)两个二次极限存在为0,二重极限不存在;(2)两个二次极限存在分别为1和-1,二重极限不存在;(3)两个二次极限不存在,二重极限存在为0。11.提示:利用Lagrange中值定理f(x)-f(y)=f"()(x-y)12. 提示: 利用[f(x,J)-f(xo, yo)≤[(x,)-(x, yo)+[f(x,o)-f(xo,o)第3节3. 提示: (1-,1-)- f(1-,1-1)→+82n1/2nn5.(1)提示:任取一点(xo,yo),由,limf(x,y)=+,可知存在R>0,当x +y >R2,成立 f(x,J)>f(xo,y)。f(x,y)在紧集(x,)x2 +y≤R)上必定取到最小值,且此最小值就是它在R?上的最小值;(2)提示:任取(xo,yo),设f(xo,yo)>0,由,limf(x,y)=0,可知存在R>0,当x? +y>R?,成立 f(x,y)0,当x2+>R,成立f(x,J)>(xo,o),+则f(x,J)在紧集((x,)x2+y2≤R2)上必定取到最小值,且此最小值就是它在R2上的最小值。6.提示:单位球面是R”上的紧集,设f在单位球面上的最小最大值分别为a和b,再利用f(x)=xx8.提示:设seaD,证明对任意点列()(x,eD,x→s),点列(f(x))收敛且极限只与s有关,而与点列(xn)的选取无关,记该极限为g(s),令XEDF()=[(x)XeaD'(g(x)再证明了在D连续。2
7. (1)1;(2)+ ∞ ;(3) 2 1 ;(4)2 ;(5)1;(6)0 ;(7)+ ∞ ;(8)0 . 8. (1) 两个二次极限存在为0 ,二重极限不存在; (2)两个二次极限存在分别为1和−1,二重极限不存在; (3)两个二次极限不存在,二重极限存在为0 。 11. 提示:利用 Lagrange 中值定理 f (x) − f ( y) = f '(ξ )(x − y). 12.提示: 利用 f (x, y) − f (x0 , y0 ) ≤ f (x, y) − f (x, y0 ) + ( , ) ( , ). 0 0 0 f x y − f x y 第 3 节 3. 提示: − − ) − 2 1 ,1 2 1 (1 n n f − − ) → +∞ 1 ,1 1 (1 n n f . 5.(1)提示:任取一点(x0 , y0 ) ,由 = +∞ + →+∞ lim ( , ) 2 2 f x y x y ,可知存在 ,当 ,成立 。 在紧集 R > 0 2 2 2 x + y > R ( , ) ( , ) 0 0 f x y > f x y f (x, y) {( , ) } 2 2 2 x y x + y ≤ R 上必 定取到最小值,且此最小值就是它在 2 R 上的最小值; (2)提示:任取(x0 , y0 ) ,设 f (x0 , y0 ) > 0 ,由 lim ( , ) 0 2 2 = + →+∞ f x y x y ,可知存在 , 当 ,成立 ,则 在紧集 R > 0 2 2 2 x + y > R ( , ) ( , ) 0 0 f x y 0 2 2 2 x + y > R ( , ) ( , ) 0 0 f x y > f x y f (x, y) {( , ) } 2 2 2 x y x + y ≤ R 上必定取到最小值,且此最小值就是它在 2 R 上的最小值。 6.提示:单位球面是 n R 上的紧集,设 在单位球面上的最小最大值分别为 和 ,再利用 f a b ⎟ ⎟ ⎠ ⎞ ⎜ ⎜ ⎝ ⎛ = x x f (x) x f 。 8. 提示: 设ς ∈ ∂D , 证明对任意点列{xn } ( xn ∈ D , → ς n x ), 点列{ 收敛, 且极限只与 f (xn )} ς 有关, 而与点列{xn }的选取无关, 记该极限为 g(ς ) , 令 ⎩ ⎨ ⎧ ∈ ∂ ∈ = g x x D f x x D f x ( ) ( ) ( ) ~ , 再证明 f ~在 D 连续。 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一(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九(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九(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八(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八(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七(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七(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六(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六(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五(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五(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四(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四(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三(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三(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二(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二(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一(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二(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二(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三(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三(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四(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四(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五(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五(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六(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六(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一章 集合与映射 1.1 集合 1.2 映射与函数.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二章 数列极限 2.1 实数系的连续性 2.2 数列极限.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二章 数列极限 2.3 无穷大量 2.4 收敛准则.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 3.1 函数极限 3.2 连续函数.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 3.3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阶 3.4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四章 微分 4.1 微分和导数 4.2 导数的意义和性质.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四章 微分 4.3 导数四则运算和反函数求导法则.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四章 微分 4.4 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及其应用.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四章 微分 4.5 高阶导数和高阶微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5.1 微分中值定理.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