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五(题目)

习题15.11.求下列极限:dx(1) lim1+x2+α2α-→0Jodx(2) lim1++1 +2.设f(x,y)当y固定时,关于x在[a,b]上连续,且当y→yo-时,它关于y单调增加地趋于连续函数$(x),证明lim f"f(x, y)dx = 1'o(x)dx 3.利用交换积分顺序的方法计算下列积分:1)xb -xa-dx1(b>a>0);sinlInx)Inx(2) JeinI+asinx dx(1>a>0):"1-asinxsinx4.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 I(y)=["e-ydx;y.cosxydx;(2) I(y)=1(3) F(t)=Jdxjmsin(x2+y2-1°)dy。5.设I(y)=[(x+y)f(x)dx,其中f为可微函数,求I"(y)。6.设F(y)=["f(x)ly-x|dx(a1);(2) J'in(1-2αcosx+α)dx (αk1);(3) J1n(a’ sin’x+b° cos x)dx 。9.证明:第二类椭圆积分
习 题 15.1 1. 求下列极限: (1) ∫ + → + + α α α 1 0 2 2 0 1 lim x dx ; (2) ∫ ⎟ ⎠ ⎞ ⎜ ⎝ ⎛ + + →∞ 1 0 1 1 lim n n n x dx 。 2. 设 f (x, y) 当 y 固定时,关于 x在[a,b]上连续,且当 y → y0 − 时,它关于 单 调增加地趋于连续函数 y φ(x) ,证明 ∫ = ∫ → − b a b a y y lim f (x, y)dx (x)dx 0 φ 。 3. 利用交换积分顺序的方法计算下列积分: (1) ( 0) ln 1 sin ln 1 0 > > − ⎟ ⎠ ⎞ ⎜ ⎝ ⎛ ∫ dx b a x x x x b a ; (2) (1 0) 1 sin sin 1 sin ln 2 0 > > − + ∫ a x dx a x a x π 。 4.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 ∫ − ; 2 2 ( ) y y x y I y e dx (2) ∫ = 2 cos ( ) y y dx x xy I y ; (3) ∫ ∫ 。 + − = + − x t x t t F(t) dx sin(x y t )dy 2 2 2 0 2 5. 设 = ∫ + ,其中 为可微函数,求 y I y x y f x dx 0 ( ) ( ) ( ) f I′′( y)。 6. 设 F( y) f (x) | y x | dx (a b) ,其中 为可微函数,求 。 b a = − ∫ a x dx a π ; (2) ln(1 2 cos ) (| | 1) ; 0 2 − + < ∫ α α α π x dx (3)∫ + 2 0 2 2 2 2 ln( sin cos ) π a x b x dx 。 9.证明:第二类椭圆积分 1

E(k)k'sin"tdt(0 0。研究函数yf(x)-dbI(y)= [Jox?+y2的连续性。习题15.21.证明下列含参变量反常积分在指定区间上一致收敛:++ sin2xe-adx,0≤αsαo;+ cosxy,dx,y≥a>0;(1)「(2)x?+yx+α(3)(txsinx*cosoxdx,a≤α≤b。2.说明下列含参变量反常积分在指定区间上非一致收敛:xsinox(1) Cdx,00上连续,反常积分[*tf(t)dt当=a与=b时都收敛,证明f"f()dt关于在[a,b]上一致收敛。4.讨论下列含参变量反常积分的一致收敛性:(15 24 在 2 0(2) [e-(-a'dx, 在(I) a0;(II))p>0;(4)fe- sinxdx,在(I)α≥αo>0;(I)α>0;cosxdx在(0,+o)上连续。5. 证明函数F(α)=[xasinx6. 确定函数 FO)=I (-)d的连续范围。7. 设[t"f(x)dx存在。证明f(x)的 Laplace变换F(s)=[e-f(x)dx在[0,+o0)2
( ) 1 sin (0 1) 2 0 2 2 = − 0。研究函数 ∫ + = 1 0 2 2 ( ) ( ) dx x y yf x I y 的连续性。 习 题 15.2 1. 证明下列含参变量反常积分在指定区间上一致收敛: (1)∫ +∞ 0 +2 2 cos dx x y xy , y ≥ a > 0; (2)∫ +∞ − 0 + sin 2 e dx x x αx α ,0 ≤ α ≤ α 0 ; (3) ∫ , +∞ 0 4 x sin x cosαxdx a ≤α ≤ b 。 2.说明下列含参变量反常积分在指定区间上非一致收敛: (1)∫ +∞ 0 + 2 (1 ) sin dx x x x α α ,0 0上连续,反常积分∫ 当 +∞ 0 t f (t)dt λ λ = a与λ = b 时都收敛,证明 ∫ +∞ 0 t f (t)dt λ 关于λ 在[a,b]上一致收敛。 4.讨论下列含参变量反常积分的一致收敛性: (1)∫ +∞ 0 cos dx x xy ,在 y ≥ y0 > 0; (2)∫ ,在(I) +∞ −∞ − − e dx x 2 ( α ) a 0 p > 0 (4)∫ ,在(I) +∞ − 0 e sin xdx αx α ≥ α 0 > 0;(II)α > 0; 5.证明函数 ∫ +∞ = 1 cos ( ) dx x x F α α 在(0,+∞)上连续。 6.确定函数 ∫ − − = π 0 π 2 ( ) sin ( ) dx x x x F y y y 的连续范围。 7.设∫ 存在。证明 的 Laplace 变换 在[ +∞ 0 f (x)dx f (x) ∫ +∞ − = 0 F(s) e f (x)dx sx 0, + ∞) 2

上连续。cosx8.证明函数I(t)=[J。 1+(o+)d在(-0,+0)上可微。J'e"dy,计算["e"-e9.利用-"-e-dx(b>a>0)。YX10. 利用sin bx-sin axI'cos rydy,计算Je-m inbx-sinaxd(p>0,xb>a>0)。dxdx元11.利用(n为正整数)。(a>0),计算I,(a + x*)n+)a+x2-2a arctan ox dx .12. 计算g(α)=x?/x2-113.设f(x)在[0,+oo)上连续,且limf(x)=0,证明(t" (ax)-f(bx)dx= f(0)ng(a,b>0)。xae1元V元14.(1)利用e-rdy推出 L(c)= [t"eydy(c>0);22(2)利用积分号下求导的方法引出业-2L,以此推出与(1)同样的结果:dcay2_b并计算dy(a>0,b>0)。ecosBx15.利用e-(a*)dt =计算J-dx(α>0)。α2+x?5α?+x习题15.31.计算下列积分:dx(1) (Vx-xdx:(2)/3-cosxdx(3)(n>0);(4)(n>m>0);-dx1+xn/1-xO sin'xcos? xdx ;(6)dx;(7) J."x"e" dx (m,n>0);(8)('xp-l(1-x")g-l dx(p,q,n>0)。2.证明{*"edx=-1(n为正整数),并推出lime-dx=1。nn3.证明r(s)在s>0上可导,且r(s)=(xe"Inxdx。进一步证明((s)=Jt"x'e*(Inx)"dx (n≥1)。4.证明limI(s)=+00。3
上连续。 8.证明函数 ∫ +∞ + + = 0 2 1 ( ) cos ( ) dx x t x I t 在(−∞,+∞) 上可微。 9.利用 ∫ − − − = − b a xy ax bx e dy x e e ,计算∫ +∞ − − − 0 dx x e e ax bx (b > a > 0)。 10.利用 ∫ = − b a xydy x bx ax cos sin sin ,计算 ∫ +∞ − − 0 sin sin dx x bx ax e px ( , )。 p > 0 b > a > 0 11.利用∫ +∞ = 0 + 2 a x 2 a dx π (a > 0 ),计算 ∫ +∞ + + = 0 2 1 ( ) n n a x dx I (n为正整数)。 12.计算 ∫ +∞ − = 1 2 2 1 arctan ( ) dx x x x g α α 。 13.设 f (x) 在[0,+∞)上连续,且 lim ( ) = 0 →+∞ f x x ,证明 a b dx f x f ax f bx (0)ln ( ) ( ) 0 = − ∫ +∞ (a,b > 0 )。 14.(1)利用 0 2 2 π = ∫ +∞ − e dy y 推出 y c c y L c e dy e 2 0 2 ( ) 2 2 2 − +∞ − − = = ∫ π (c > 0); (2)利用积分号下求导的方法引出 L dc dL = −2 ,以此推出与(1)同样的结果, 并计算∫ +∞ − − 0 2 2 e dy y b ay (a > 0, b > 0 )。 15.利用 2 2 0 ( 2 2 ) 1 x e dt t x + = ∫ +∞ − + α α ,计算 ∫ +∞ + = 0 2 2 cos dx x x J α β (α > 0)。 习 题 15.3 1. 计算下列积分: (1) ∫ − 1 0 2 x x dx; (2)∫ − π 0 3 cos x dx ; (3) ∫ − 1 0 1n n x dx (n > 0); (4) ∫ +∞ − 0 + 1 1 dx x x n m (n > m > 0); (5) dx x x ∫ +∞ 0 + 2 4 (1 ) ; (6)∫ 2 0 2 1 7 sin cos π x xdx ; (7) ∫ ( ); (8) ( )。 +∞ − 0 x e dx n m x m, n > 0 ∫ − − − 1 0 1 1 x (1 x ) dx p n q p, q, n > 0 2. 证明 ⎟ ⎠ ⎞ ⎜ ⎝ ⎛ = Γ ∫ +∞ − n n e dx n x 1 1 0 (n为正整数),并推出lim 1。 0 = ∫ +∞ − →∞ e dx n x n 3. 证 明 在 上可导,且 。进一步证明 ( )。 Γ(s) s > 0 ∫ +∞ − − Γ′ = 0 1 (s) x e ln xdx s x ( ) ∫ +∞ − − Γ = 0 ( ) 1 (s) x e ln x dx n s x n n ≥ 1 4. 证明 Γ = +∞ →+∞ lim (s) s 。 3

5.计算InF(x)dx 。6.设Q=((x,y,2)|x2+y+21)。确定正数p,使得反常重积分dxdydz-x? -u2-22)p收敛。并在收敛时,计算I的值。7.设Q=(x,y,z)/x≥0,y≥0,z≥0)。确定正数α,β,,使得反常重积分dxdydz[ = J1+xα+yB+z收敛。并在收敛时,计算1的值。8.计算I = [x" y"-(1 -x- y)p- dxdy ,D其中D是由三条直线x=0,y=0及x+y=1所围成的闭区域,mn,p均为大于0的正数。元9.证明[2tan"xdx=(|αk1)。2cosCT210.证明dpsin@元+A(0<α<2,0<k<1)。-1+kcospα+cOso1+ksing元11.设0<h<1,正整数n≥3。证明["-)dA2 (号)4
5. 计算∫ Γ 。 1 0 ln (x)dx 6.设Ω = {(x, y,z) | x 2 + y 2 + z 2 ≤ 1}。确定正数 p ,使得反常重积分 ( ) ∫∫∫ Ω − − − = p x y z dxdydz I 2 2 2 1 收敛。并在收敛时,计算 I 的值。 7.设Ω = {(x, y,z) | x ≥ 0, y ≥ 0,z ≥ 0}。确定正数α, β ,γ ,使得反常重积分 ∫∫∫ Ω + + + = α β γ x y z dxdydz I 1 收敛。并在收敛时,计算 I 的值。 8.计算 ∫∫ − − − = − − D m n p I x y x y dxdy 1 1 1 (1 ) , 其中 D是由三条直线 x = 0, y = 0 及 x + y = 1所围成的闭区域, 均为 大于 0 的正数。 m, n, p 9.证明 2 2cos tan 2 0 απ π π α = ∫ xdx (|α |< 1)。 10.证明 π α π ϕ ϕ ϕ ϕ α π α 2 sin 1 1 1 1 1 cos 1 cos sin 0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k k k d (0 < α < 2, 0 < k < 1)。 11.设0 ≤ h < 1,正整数n ≥ 3。证明 ( ) ( ) t dt h n n h n 2 2 1 0 2 3 2 2 (1 ) Γ Γ − ≥ − − ∫ π 。 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四(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四(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三(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三(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二(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二(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一(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一(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九(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九(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八(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八(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七(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七(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六(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六(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五(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五(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五(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六(题目).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习题十六(解答).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一章 集合与映射 1.1 集合 1.2 映射与函数.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二章 数列极限 2.1 实数系的连续性 2.2 数列极限.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二章 数列极限 2.3 无穷大量 2.4 收敛准则.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 3.1 函数极限 3.2 连续函数.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三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 3.3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阶 3.4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四章 微分 4.1 微分和导数 4.2 导数的意义和性质.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四章 微分 4.3 导数四则运算和反函数求导法则.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四章 微分 4.4 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及其应用.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四章 微分 4.5 高阶导数和高阶微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5.1 微分中值定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5.2 L'Hospital法则.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5.3 Taylor公式和插值多项式.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5.4 函数的Taylor公式及其应用.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五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5.5 应用举例.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六章 不定积分 6.1 不定积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六章 不定积分 6.2 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六章 不定积分 6.3 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及其应用.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