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7-16 二端口

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
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

学习目标1.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念,掌握其特点。2.熟悉二端口网络的方程 (Z、Y、H、T)及参数,能熟练地进行参数的计算。3.能对复杂的二端口网络进行分解,并进行复合网络参数的计算方法4.理解二端口网络等效的概念,掌握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的计算方法。5.理解两种典型的一端口: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的方程、参数及特点
学 习 目 标 1. 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念,掌握其特点。 2. 熟悉二端口网络的方程(Z、Y、H、T)及 参数,能熟练地进行参数的计算。 3. 能对复杂的二端口网络进行分解,并进行复 合网络参数的计算方法。 4. 理解二端口网络等效的概念,掌握二端口网 络的等效的计算方法。 5. 理解两种典型的二端口:回转器和负阻抗变 换器的方程、参数及特点

$ 16-1二端口网络
§16-1 二端口网络

二端口定义1在任意时刻:10梦不含流入端子1的电流=流出端子1’的电流独立源、流入端子2的电流=流出端子2’的电流附加电源i1'02本章介绍的二端口线性无源元件(R、L、M、C)+线性受控源不包含独立电源(运算法中:附加电源=0)
在任意时刻: 流入端子1 的电流=流出端子1’ 的电流 流入端子2 的电流=流出端子2’ 的电流 本章介绍的二端口: 线性无源元件(R、 L、 M、 C)+线性受控源 不包含独立电源(运算法中:附加电源=0) 1 i 2 i 2 i 1 i 不含 独立源、 附加电源 二端口定义

S 16-2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
§16-2 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

Y参数——定义N11. Y方程:02不含十[i, = Y,U, + Y2U,U独立源、i2附加电源i, - Y,U, + Y22U,1'0022.方程的矩阵形式:3168818-1613.Y参数[Yi Yi?Y:=[Y2] Y22]
不含 独立源、 附加电源 1. Y方程: 2.方程的矩阵形式: 3.Y参数 2 2 1 1 2 2 2 1 1 1 1 1 2 2 I Y U Y U I Y U Y U U1 + _ + U2_ 1 I 2 I 2 1 2 1 2 2 1 1 1 2 2 1 U U Y Y Y Y I I 2 1 U U Y 2 1 2 2 1 1 1 2 Y Y Y Y Y Y参数——定义

一求法Y参数0011[i, - Yu +Yi2'?02不含根据:U独立源、1, =Yi0 + Y22U,附加电源得:1'021aiYi11U1lU2=0输入导纳62驱动点导纳i,图aYU222L10,=01-0台L0,=0转移导纳:U图bULl0,=0
得: 2 2 1 1 2 2 2 1 1 1 1 1 2 2 I Y U Y U I Y U Y U U1 + _ + U2_ 1 I 2 I 1 0 1 11 2 U U I Y 0 根据: U1 + _ + _ U2 1 I 2 I 2 0 2 22 1 U U I Y 2 0 1 12 1 U U I Y 1 0 2 21 2 U U I Y U1 + _ + _ U2 1 I 2 I 图a 图b 输入导纳 驱动点导纳 转移导纳 0 0 0 不含 独立源、 附加电源 Y参数——求法

Y参数一元素之间的关系(1)线性R、L(M)、C元件构成的无源二端口:Y12-Y21因此,无源线性二端口只有3个参数独立。II11IUUU,U110I互易定理11Y2/U,u-010,=0(2)结构上对称的二端口Yii=Y22Y11-Y22(电气上)对称的二端口
因此,无源线性二端口只有3个参数独立。 (1)线性R、L(M)、C元件构成的无源二端口: U1 + _ + _ U2 1 I 2 I 2 0 1 12 1 U U I Y 1 0 2 21 2 U U I Y U1 + _ + _ U2 1 I 2 I Y12 =Y21 互易定理 (2) 结构上对称的二端口 Y11 =Y22 Y11 =Y22 (电气上) 对称的二端口 Y参数——元素之间的关系

Z参数一一定义福1.11.Z方程:0210不含Y独立源、U, = Z.,i, + Z12i,U.附加电源[U, = Z,i, + Z22i,1'00212.方程的矩阵形式:U.]_[ZuZ12U, ][Z21Z2][Z1 Z12Z3.Z参数=Z21Z 22]Z=Y-14.Z参数与Y参数的关系:
不含 独立源、 附加电源 1. Z方程: 2.方程的矩阵形式: 3. Z参数 2 2 1 1 2 2 2 1 1 1 1 1 2 2 U Z I Z I U Z I Z I U1 + _ + U2_ 1 I 2 I 2 1 2 1 2 2 1 1 1 2 2 1 I I Z Z Z Z U U 2 1 I I Z 2 1 2 2 1 1 1 2 Z Z Z Z Z 4. Z参数与Y参数的关系: Z=Y -1 Z参数——定义

一求法Z参数11I02-U, = Z11/+ + Z12/不含根据:U.独立源、U, = Z21/ + Z,附加电源1'002°得:UZu1/L输入阻抗=02图a驱动点阻抗U,U2L22=1.li,=0u-iü-i1Z12二1t=0转移阻抗图bUZ2110i,=0
得: U1 + _ + U2_ 1 I 2 I 1 0 1 11 2 I I U Z 0 根据: U1 + _ + _ U2 1 I 2 I 2 0 2 22 1 I I U Z 2 0 1 12 1 I I U Z 1 0 2 21 2 I I U Z U1 + _ + _ U2 1 I 2 I 图a 图b 输入阻抗 驱动点阻抗 转移阻抗 0 0 0 2 2 1 1 2 2 2 1 1 1 1 1 2 2 U Z I Z I U Z I Z I 不含 独立源、 附加电源 Z参数——求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8-17 非线性.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4 电路定理(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8 相量法(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9 一般正弦稳态电路分析(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10 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稳态电路(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11 三相电路(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11 三相电路(含解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10 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稳态电路(含解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9 一般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含解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8 相量法(含解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4 电路定理(含解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中、英文版).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正弦交流电路习题课.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互感三相非正弦习题课(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互感三相非正弦习题课.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一阶电路习题课(题目).pdf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讲 直流电路.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讲 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分析方法.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讲 叠加原理、戴维宁定律.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讲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分析、谐振电路.pptx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6-15 回路电流结点电压.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5-15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回路电流.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4-14 网络函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3-14 拉氏反变换+拉氏电路求解.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2-14 拉氏变换+反变换.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1-7 冲激响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0-7 阶跃响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9-7 二阶零输入响应+全响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8-7 一阶全响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7-7 零输入.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6-7 初始条件.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5-13 非正弦.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4-12 三相功率.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3-12 对称三相计算2、不对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2-12 三相线相关系、对称计算1.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1-10 变压器、三相电路.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0-10 去耦计算.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9-10 互感、计算1.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8-9 正弦稳态功率2、谐振.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7-9 正弦稳态功率.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