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中、英文版)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中文教案第1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1 页共 82 页 电路 中文教案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性质课程进度1-2/80主干课教案版本修订日期2012-9-12012年第2版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了解电路的作用与组成:电路模型的形成。理解电压、电流、电动势等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理解功率的概念与电路中能量的平衡关系。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绪论10(分钟)2.参考方向1)概念10(分钟)2)应用15(分钟)3.功率1)概念、计算10(分钟)2)应用20(分钟)4 .能量15(分钟)5.电路元件1)基本概念10(分钟)2)有源、无源元件5(分钟)6.总结5(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重点: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2.难点:关联、非关联;电路中电位的计算。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课堂练习:参考方向的相关题目。2.复习大学物理的电荷守恒原理、欧姆定律。3.课后习题:1-1,2(a),3黄辉教案撰写人教案审核人课程组课程负责人黄辉第2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2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1-2/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 目的:了解电路的作用与组成:电路模型的形成。理解电压、电流、电动势等基本 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理解功率 的概念与电路中能量的平衡关系。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绪论 10(分钟) 2.参考方向 1)概念 10(分钟) 2)应用 15(分钟) 3.功率 1)概念、计算 10(分钟) 2)应用 20(分钟) 4.能量 15(分钟) 5.电路元件 1)基本概念 10(分钟) 2)有源、无源元件 5(分钟) 6.总结 5(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2.难点:关联、非关联;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课堂练习:参考方向的相关题目。 2.复习大学物理的电荷守恒原理、欧姆定律。 3.课后习题: 1-1, 2(a), 3 教案撰写人 黄辉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进度3-4/80课程性质主干课教案版本2012年第2版修订日期2012-9-1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电阻、电源元件的特性。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复习上讲内容5(分钟)2.电阻元件1)概念10(分钟)2)应用20(分钟)3.电压源和电流源1)概念10(分钟)2)应用20(分钟)4.受控源1)概念10(分钟)2)应用20(分钟)5.总结5(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重点:电阻元件、电源元件的特性2.难点:电流源、受控源概念的建立。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复习欧姆定律,与加以关联、非关联方向的表达式比较。2.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是否能相互等效?为什么?3.课后习题:1-4,5,7,10,16黄辉黄辉教案撰写人教案审核人课程组课程负责人第3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3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3-4/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一、 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目的: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电阻、电源元件的特性。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复习上讲内容 5(分钟) 2.电阻元件 1)概念 10(分钟) 2)应用 20(分钟) 3.电压源和电流源 1)概念 10(分钟) 2)应用 20(分钟) 4.受控源 1)概念 10(分钟) 2)应用 20(分钟) 5.总结 5(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电阻元件、电源元件的特性 2.难点:电流源、受控源概念的建立。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复习欧姆定律,与加以关联、非关联方向的表达式比较。 2.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是否能相互等效?为什么? 3. 课后习题:1- 4, 5, 7, 10,16 教案撰写人 黄辉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进度5-6/80课程性质主干课教案版本修订日期2012-9-12012年第2版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理解电路等效的意义;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等效的应用,叠加定理。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复习上讲内容5(分钟)2.基尔霍夫定律1)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定律(1)基本概念10(分钟)(2)应用20(分钟)2)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定律(1)基本概念10(分钟)(2)应用20(分钟)10(分钟)3.电路的等效变换的含义4.电阻的等效变换15(分钟)5.电阻的串并联5(分钟)6.总结5(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重点:等效的含义、手段;基尔霍夫定律2,难点:基尔霍夫定律的推广应用。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等效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外电路而言还是对任意的外电路而言?2: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为什么不能相互等效?3:课后习题:1-17,1-19,2-4教案撰写人黄辉教案审核人课程组课程负责人黄辉第4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4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5-6/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 目的:理解电路等效的意义;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等效的应用,叠加定 理。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复习上讲内容 5(分钟) 2.基尔霍夫定律 1)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定律 (1)基本概念 10(分钟) (2)应用 20(分钟) 2)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定律 (1)基本概念 10(分钟) (2)应用 20(分钟) 3.电路的等效变换的含义 10(分钟) 4.电阻的等效变换 15(分钟) 5.电阻的串并联 5(分钟) 6.总结 5(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等效的含义、手段;基尔霍夫定律 2.难点:基尔霍夫定律的推广应用。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 等效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外电路而言还是对任意的外电路而言? 2.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为什么不能相互等效? 3. 课后习题:1-17, 1-19, 2-4 教案撰写人 黄辉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进度课程性质7-8/80主干课修订日期2012-9-1教案版本2012年第2版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介绍Y-△变换,电源的串并联,实际电源的模型及等效,输入电阻。2.掌握电路等效的分析方法。3,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复习上讲内容5(分钟)15(分钟)2.电阻的Y-△变换推导3.电阻的Y-△变换应用15(分钟)4.电源的串并联等效15(分钟)5.实际电源的模型及等效25(分钟)20(分钟)6.输入电阻7.总结5(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重点:Y-变换应用、实际电源的模型及等效、输入电阻。2.难点:输入电阻。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复习复习惠更斯电桥平衡。2.课后习题:2-5,6,11.12,13,1516教案撰写人黄辉教案审核人课程负责人课程组黄辉第5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5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7-8/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目的:介绍 Y-Δ变换,电源的串并联,实际电源的模型及等效,输入电阻。 2.掌握电路等效的分析方法。 3.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复习上讲内容 5(分钟) 2.电阻的 Y-Δ变换推导 15(分钟) 3.电阻的 Y-Δ变换应用 15(分钟) 4.电源的串并联等效 15(分钟) 5.实际电源的模型及等效 25(分钟) 6.输入电阻 20(分钟) 7. 总结 5(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Y-Δ变换应用、实际电源的模型及等效、输入电阻。 2.难点:输入电阻。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 复习复习惠更斯电桥平衡。 2. 课后习题:2-5, 6, 11, 12,13, 15 ,16 教案撰写人 黄辉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性质课程进度9-10/80主干课教案版本修订日期2012-9-12012年第2版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了解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的思路、列写电路方程的依据、电路的独立方程数目。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2.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复习上讲内容5(分钟)2.电路的图20(分钟)3.电路一般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依据25(分钟)4,电路方程的独立方程数30(分钟)15(分钟)5.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方法、解题步骤6.总结5(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重点:支路电流法。2.难点:电路方程的独立方程数的理解。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自学图论的相关知识。2.课后习题:3-3,5,7教案撰写人黄辉教案审核人课程组黄辉课程负责人第6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6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9-10/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目的:了解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的思路、列写电路方程的依据、电路的独立方程数 目。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 2.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复习上讲内容 5(分钟) 2.电路的图 20(分钟) 3.电路一般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依据 25(分钟) 4.电路方程的独立方程数 30(分钟) 5.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方法、解题步骤 15(分钟) 6.总结 5(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支路电流法。 2.难点:电路方程的独立方程数的理解。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 自学图论的相关知识。 2. 课后习题:3-3, 5, 7 教案撰写人 黄辉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进度课程性质11-12/80主干课教案版本修订日期2012-9-12012年第2版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熟练掌握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复习上讲内容10(分钟)25(分钟)2.网孔电流法的思想方法3.网孔电流法的解题步骤15(分钟)15(分钟)4.网孔电流法中的一些特殊处理5.回路电流法30(分钟)6.总结5(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重点: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求解电路的一般步骤。2.难点:需要特殊处理的电路在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的处理方式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含无伴电流源、受控源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的列写。2.课后习题:3-10,12,14教案撰写人黄辉教案审核人课程组课程负责人黄辉第7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7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11-12/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目的:熟练掌握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复习上讲内容 10(分钟) 2.网孔电流法的思想方法 25(分钟) 3.网孔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15(分钟) 4.网孔电流法中的一些特殊处理 15(分钟) 5.回路电流法 30(分钟) 6.总结 5(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求解电路的一般步骤。 2.难点:需要特殊处理的电路在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的处理方式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含无伴电流源、受控源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的列写。 2.课后习题:3-10, 12, 14 教案撰写人 黄辉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进度课程性质主干课13-14/80教案版本2012年第2版修订日期2012-9-1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一1:目的:讲授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2,掌握结点电压法的分析方法、叠加定理。3.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复习上讲内容10(分钟)2.结点电压法的思想方法25(分钟)15(分钟)3.结点电压法的解题步骤4.结点电压法中的一些特殊处理15(分钟)5.叠加定理30(分钟)6.总结5(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重点: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2.难点:用叠加定理的原始形式解决“黑匣子"问题。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思考需要特殊处理的电路在结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的处理方式:两种方法的对偶关系的理解。2.课后习题:3-15(b),18(b),4-1,2,4(2)教案撰写人黄辉教案审核人课程组课程负责人黄辉第8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8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13-14/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一、 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目的:讲授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 2.掌握结点电压法的分析方法、叠加定理。 3.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 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复习上讲内容 10(分钟) 2.结点电压法的思想方法 25(分钟) 3.结点电压法的解题步骤 15(分钟) 4.结点电压法中的一些特殊处理 15(分钟) 5.叠加定理 30(分钟) 6.总结 5(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 2.难点:用叠加定理的原始形式解决“黑匣子”问题。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思考需要特殊处理的电路在结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的处理方式;两种方法的对偶 关系的理解。 2.课后习题:3-15(b), 18(b),4-1, 2, 4(2) 教案撰写人 黄辉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进度15-16/80课程性质主干课教案版本2012年第2版修订日期2012-9-1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理解替代定理;熟练掌握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并具备运用这些方法分析电路的能力。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三、 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复习上讲内容5(分钟)2.替代定理20(分钟)3.戴维宁定理的基本内容10(分钟)4.戴维宁定理的证明15(分钟)5.戴维宁定理的运用45(分钟)6.开路电压、等效电阻的求法的小结7.总结5(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重点: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及运用。2.难点:开路电压、等效电阻的求法。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由电源等效,从戴维宁定理推导诺顿定理。2.课后习题:4-7,8,10,12教案撰写人黄辉教案审核人课程组课程负责人黄辉第9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9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15-16/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 目的:理解替代定理;熟练掌握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并具备运用这些方法分析 电路的能力。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三、 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复习上讲内容 5(分钟) 2.替代定理 20(分钟) 3.戴维宁定理的基本内容 10(分钟) 4.戴维宁定理的证明 15(分钟) 5.戴维宁定理的运用 45(分钟) 6.开路电压、等效电阻的求法的小结 7.总结 5(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及运用。 2.难点:开路电压、等效电阻的求法。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由电源等效,从戴维宁定理推导诺顿定理。 2.课后习题:4-7, 8, 10, 12 教案撰写人 黄辉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性质课程进度17-18/80主干课教案版本修订日期2012-9-12012年第2版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下),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复习戴维宁定理,学习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掌握戴维宁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复习戴维宁定理1)提问戴维宁定理内容5(分钟)2)含受控源电路等效内阻的求法5(分钟)3)戴维宁定理应用举例10(分钟)2.诺顿定理20(分钟)1)短路电流的求法10(分钟)2)求短路电流时的注意事项3)等效电路中电流源的参考方向问题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最大功率传输的匹配条件20(分钟)2)最大功率传输的功率问题30(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重点:戴维宁定理开路电压和输入电阻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传输条件及传输功率;2,难点:戴维宁定理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及运用。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总结比较直流模块各类分析方法和定理,得出它们更适宜分析的电路类型。2.课后习题4-16,17。教案撰写人教案审核人课程负责人黄辉马晓春课程组第10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10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17-18/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下),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目的:复习戴维宁定理,学习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 掌握戴维宁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3.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复习戴维宁定理 1)提问戴维宁定理内容 5(分钟) 2)含受控源电路等效内阻的求法 5(分钟) 3)戴维宁定理应用举例 10(分钟) 2.诺顿定理 1)短路电流的求法 20(分钟) 2)求短路电流时的注意事项 10(分钟) 3)等效电路中电流源的参考方向问题 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最大功率传输的匹配条件 20(分钟) 2)最大功率传输的功率问题 30(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戴维宁定理开路电压和输入电阻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传输条件及传输功率; 2.难点:戴维宁定理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及运用。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总结比较直流模块各类分析方法和定理,得出它们更适宜分析的电路类型。 2.课后习题 4-16,17。 教案撰写人 马晓春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正弦交流电路习题课.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互感三相非正弦习题课(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互感三相非正弦习题课.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一阶电路习题课(题目).pdf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讲 直流电路.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讲 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分析方法.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讲 叠加原理、戴维宁定律.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讲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分析、谐振电路.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讲 一阶RC稳态电路.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14讲 电动机.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讲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RLC串联交流电路.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讲 三相交流电路、电路暂态过程.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12讲 变压器.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讲 戴维南定律、正弦交流电概念.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讲 电路基础(一阶暂态电路三要素法).pptx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讲 复阻抗电路、正弦交流电路功率因数.pptx
- 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教程,基于MATLAB语言).pdf
-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主讲:邱瑞昌).pdf
-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pdf
-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控制电机.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4 电路定理(含解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8 相量法(含解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9 一般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含解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10 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稳态电路(含解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11 三相电路(含解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11 三相电路(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10 具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稳态电路(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9 一般正弦稳态电路分析(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8 相量法(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ch4 电路定理(题目).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8-17 非线性.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7-16 二端口.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6-15 回路电流结点电压.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5-15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回路电流.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4-14 网络函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3-14 拉氏反变换+拉氏电路求解.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2-14 拉氏变换+反变换.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1-7 冲激响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0-7 阶跃响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9-7 二阶零输入响应+全响应.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