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11 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含参考答案)

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1、下列属于食物中毒的疾病是A.痫疾B.消化不良C.长期摄人低剂量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D.有毒蜂蜜中毒E.急性酒精中毒2、从临床表现来看,感染型与中毒型食物中毒最大的区别在于A.有无恶心、呕吐B.有无腹痛、腹泻C.病死率不同D.有无体温升高E.潜伏期不同3、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A.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病人出现C.有一定潜伏期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E.有无体温升高4、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夏秋季,主要是由于A.夏季食物易受污染B.进食熟肉类食品多C.人口流动性大D.气温较高,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E.生熟交叉污染5、由食品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是A.河豚鱼中毒B.木薯中毒C.毒蕈中毒D.肉毒中毒E.发芽马铃薯中毒6、无论发生次数还是中毒人数,在我国占食物中毒总数第一位的是A.细菌性食物中毒B.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C.化学性食物中毒D.霉变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 1、下列属于食物中毒的疾病是 A. 痢疾 B. 消化不良 C. 长期摄人低剂量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 D. 有毒蜂蜜中毒 E. 急性酒精中毒 2、从临床表现来看,感染型与中毒型食物中毒最大的区别在于 A.有无恶心、呕吐 B.有无腹痛、腹泻 C.病死率不同 D.有无体温升高 E.潜伏期不同 3、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A.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 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病人出现 C.有一定潜伏期 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E.有无体温升高 4、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夏秋季,主要是由于 A.夏季食物易受污染 B.进食熟肉类食品多 C.人口流动性大 D.气温较高,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 E.生熟交叉污染 5、由食品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是 A.河豚鱼中毒 B.木薯中毒 C.毒蕈中毒 D.肉毒中毒 E.发芽马铃薯中毒 6、无论发生次数还是中毒人数,在我国占食物中毒总数第一位的是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C.化学性食物中毒 D.霉变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E.真菌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7、下列属于食物中毒范畴的是A.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B.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C.特异体质引起的过敏性变态反应D.食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食品引起的急性胃肠炎E.长期少量摄人有毒食物引起的慢性中毒8、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高发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A.沙门菌食物中毒B.肉毒杆菌食物中毒C.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E.葡萄球菌食物中毒9、下列哪项为食物中毒A.饮用水被污染而引起的重金属中毒B.服用药物不当而引起的中毒C.冒险食用河豚鱼引起的中毒D.中毒性细菌性疾E.毛蚶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10、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述哪种食物而引起A.有毒食物B.腐败变质的食物C.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D.动物性食物E.植物性食物11、下列哪一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典型的毒素型食物中毒A.沙门菌食物中毒B.变形杆菌食物中毒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E.真菌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 7、下列属于食物中毒范畴的是 A.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B.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C.特异体质引起的过敏性变态反应 D.食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食品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E.长期少量摄人有毒食物引起的慢性中毒 8、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高发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 A.沙门菌食物中毒 B.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C.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D.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E.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9、下列哪项为食物中毒 A.饮用水被污染而引起的重金属中毒 B.服用药物不当而引起的中毒 C.冒险食用河豚鱼引起的中毒 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E.毛蚶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 10、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述哪种食物而引起 A.有毒食物 B.腐败变质的食物 C.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 D.动物性食物 E.植物性食物 11、下列哪一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典型的毒素型食物中毒 A.沙门菌食物中毒 B.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D.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E.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12、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A.蔬菜、水果B.豆类及其制品C.谷类D.肉类、奶类及其制品E.植物油类13、在湿热100℃时,杀灭肉毒梭菌芽胞所需的时间为A.2hB.3hC.4hD.5hE.6h14、在我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A.肉制品B.豆制品C.罐头食品D.自制发酵食品E.鱼制品15、在我国肉毒梭菌中毒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A.山东B.湖北C.上海D.新疆E.广西16、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是A.肠毒素B.内毒素C.外毒素D.致呕毒素E.致泻毒素17、发生食物中毒后,恶心、呕吐症状较为明显的是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C.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D.肉毒食物中毒E.葡萄球菌食物中毒18、肉毒梭菌毒素主要侵犯A.肝脏B.感觉神经C.肾脏D.运动神经E.循环系统19、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米粉)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可能原因是A.沙门菌属B.副溶血性弧菌C.葡萄球菌肠毒素D.肉毒梭菌毒素E.变形杆菌20、引起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主要污染来源是A.家畜、家禽B.野生动物C.海产品D.苍蝇E.带菌者21、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是A.奶及奶制品B.蛋及蛋制品C.家庭自制豆制品D.海产品E.罐头食品22、副溶血性弧菌最适生长的含盐浓度为A.0.5%B.3.5%C.7.5%D.9.5%E.10.5%23、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细菌
E.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12、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 A.蔬菜、水果 B.豆类及其制品 C.谷类 D.肉类、奶类及其制品 E.植物油类 13、在湿热 100℃时,杀灭肉毒梭菌芽胞所需的时间为 A.2h B.3h C.4h D.5h E.6h 14、在我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 A.肉制品 B.豆制品 C.罐头食品 D.自制发酵食品 E.鱼制品 15、在我国肉毒梭菌中毒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 A.山东 B.湖北 C.上海 D.新疆 E.广西 16、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是 A.肠毒素 B.内毒素 C.外毒素 D.致呕毒素 E.致泻毒素 17、发生食物中毒后,恶心、呕吐症状较为明显的是 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D.肉毒食物中毒 E.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8、肉毒梭菌毒素主要侵犯 A.肝脏 B.感觉神经 C.肾脏 D.运动神经 E.循环系统 19、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米粉)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可能原因是 A.沙门菌属 B.副溶血性弧菌 C.葡萄球菌肠毒素 D.肉毒梭菌毒素 E.变形杆菌 20、引起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主要污染来源是 A.家畜、家禽 B.野生动物 C.海产品 D.苍蝇 E.带菌者 21、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是 A.奶及奶制品 B.蛋及蛋制品 C.家庭自制豆制品 D.海产品 E.罐头食品 22、副溶血性弧菌最适生长的含盐浓度为 A.0.5% B.3.5% C.7.5% D.9.5% E.10.5% 23、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细菌

A.产生致呕吐毒素B.产生内毒素C.对组织的侵袭力D.迅速繁殖E.产生外毒素24、引起葡萄球食物中毒的污染源常为A.海产品B.野生动物C.鼠类、苍蝇D.家禽、家畜E.带有化脓性病灶的厨师25、引起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是A.剩饭、米糕B.奶及奶制品C.家庭自制豆制品D.肉类及其制品E.罐头食品26、何种细菌可引起“神奈川”现象A.沙门菌属B.变形杆菌C.葡萄球菌D.副溶血性弧菌E.蜡样芽胞杆菌27、肉毒毒素的毒性为A.胃脏毒性B.肝肾毒性C.心肺毒性D.神经毒性E.血液毒性28、葡萄球菌肠毒素中耐热性最强的是A.A型B.B型C.C型D.D型E.E型29、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A.罐头食品B.海产品及盐渍食品C.奶及奶制品E.剩米饭、凉糕D.家庭自制豆制品30、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A.肉类及制品B.海产品C.淀粉类食物D.自制发酵食品E.饮料31、对醋较为敏感的细菌是A.副溶血性弧菌B.沙门菌C.葡萄球菌D.变形杆菌E.蜡样芽胞杆菌32、对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体检B.食用前彻底加热C.屠宰过程中严格遵守卫生要求D.应用抗氧化剂E.低温保存食物33、在含盐培养基上可以生长的细菌是A.副溶血性弧菌B.葡萄球菌C.变形杆菌D.大肠杆菌E.沙门菌属
A.产生致呕吐毒素 B.产生内毒素 C.对组织的侵袭力 D.迅速繁殖 E.产生外毒素 24、引起葡萄球食物中毒的污染源常为 A.海产品 B.野生动物 C.鼠类、苍蝇 D.家禽、家畜 E.带有化脓性病灶的厨师 25、引起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是 A.剩饭、米糕 B.奶及奶制品 C.家庭自制豆制品 D.肉类及其制品 E.罐头食品 26、何种细菌可引起“神奈川”现象 A.沙门菌属 B.变形杆菌 C.葡萄球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蜡样芽胞杆菌 27、肉毒毒素的毒性为 A.胃脏毒性 B.肝肾毒性 C.心肺毒性 D.神经毒性 E.血液毒性 28、葡萄球菌肠毒素中耐热性最强的是 A.A 型 B.B 型 C.C 型 D.D 型 E.E 型 29、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 A.罐头食品 B.海产品及盐渍食品 C.奶及奶制品 D.家庭自制豆制品 E.剩米饭、凉糕 30、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 A.肉类及制品 B.海产品 C.淀粉类食物 D.自制发酵食品 E.饮料 31、对醋较为敏感的细菌是 A.副溶血性弧菌 B.沙门菌 C.葡萄球菌 D.变形杆菌 E.蜡样芽胞杆菌 32、对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体检 B.食用前彻底加热 C.屠宰过程中严格遵守卫生要求 D.应用抗氧化剂 E.低温保存食物 33、在含盐培养基上可以生长的细菌是 A.副溶血性弧菌 B.葡萄球菌 C.变形杆菌 D.大肠杆菌 E.沙门菌属

34、对肉毒毒素中毒的患者A.应尽早使用多价抗毒血清B.应尽早使用抗生素C.积极治疗腹痛、腹泻D.纠正电解质平衡的素乱E.可使用硫代硫酸钠35、肉毒毒素的特点是A.不耐热,100℃,10min~20min可破坏B.不耐酸,加醋可破坏C.进入体内可被胰蛋白酶灭活D.中毒后可导致患者体温升高E.中毒患者病死率较低36、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包括:A.EPECB.ETECC.EHECD.EIECE.以上都是37、河豚毒素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可被破坏A.日晒B.盐腌C.煮沸D.加碱处理E.加酸处理38、真菌毒素的特点是A.分子结构复杂B.对热稳定,一般的加热温度不被破坏C.引起的中毒无季节性、地区性D.反复接触,机体可产生抗体E.抗生素治疗有效39、关于赤霉病麦食物中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由镰刀菌感染麦子所致B.患者形似醉酒,俗称“醉谷病”C.毒素对热稳定,一般的加热不被破坏D.用碱处理后不能完全破坏毒素E.以上都是40、对霉变甘蔗中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引起中毒的毒素是一种神经毒
34、对肉毒毒素中毒的患者 A.应尽早使用多价抗毒血清 B.应尽早使用抗生素 C.积极治疗腹痛、腹泻 D.纠正电解质平衡的紊乱 E.可使用硫代硫酸钠 35、肉毒毒素的特点是 A.不耐热,100℃,10min~20min 可破坏 B.不耐酸,加醋可破坏 C.进入体内可被胰蛋白酶灭活 D.中毒后可导致患者体温升高 E.中毒患者病死率较低 36、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包括: A.EPEC B.ETEC C.EHEC D.EIEC E.以上都是 37、河豚毒素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可被破坏 A.日晒 B.盐腌 C.煮沸 D.加碱处理 E.加酸处理 38、真菌毒素的特点是 A.分子结构复杂 B.对热稳定,一般的加热温度不被破坏 C.引起的中毒无季节性、地区性 D.反复接触,机体可产生抗体 E.抗生素治疗有效 39、关于赤霉病麦食物中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由镰刀菌感染麦子所致 B.患者形似醉酒,俗称“醉谷病” C.毒素对热稳定,一般的加热不被破坏 D.用碱处理后不能完全破坏毒素 E.以上都是 40、对霉变甘蔗中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引起中毒的毒素是一种神经毒

B.霉变甘蔗不易鉴别,故易引起中毒C.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D.有特效的药物治疗E.病人预后良好41、赤霉病麦食物中毒患者主要症状有A.形似醉酒,俗称“醉谷病”B.意识障碍C.早期昏迷D.血压下降明显E.呼吸麻痹42、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或组织是A.皮肤、腮B.肝脏、心脏C.卵巢、肝脏D.腮、鳍E.鱼卵、肝脏43、关于河豚毒素,正确的是:A.鱼肉无毒B.以卵巢毒性最大,肝脏次之C.对热不稳定,加热可分解D.盐腌或日晒能破坏E.pH<7时可被破坏44、河豚毒素首先作用于A.运动神经B.感觉神经C.呼吸中枢D.肝脏E.肾脏45、河豚毒素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可被破坏A.日晒B.盐腌C.煮沸D.加碱处理:E.加酸处理46、河豚毒素的毒作用机制是A.刺激胃肠粘膜、引起恶心、呕吐B.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产生腹泻C.阻断神经兴奋的传导D.刺激迷走神经,通过呕吐中枢,引起呕吐E.抑制乙酰胆碱脂酶的活性47、食用新鲜河豚鱼,除应先去头、放血,除内脏、皮外,还应做何处理方可食用A.盐腌8hB.曝晒24hC.用小苏打处理24hD.用酒泡24hE.反复蒸煮2h48、河豚毒素的靶器官是A.神经系统B.肝脏C.肾脏D.血液E.胃肠
B.霉变甘蔗不易鉴别,故易引起中毒 C.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 D.有特效的药物治疗 E.病人预后良好 41、赤霉病麦食物中毒患者主要症状有 A.形似醉酒,俗称“醉谷病” B.意识障碍 C.早期昏迷 D.血压下降明显 E.呼吸麻痹 42、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或组织是 A.皮肤、腮 B.肝脏、心脏 C.卵巢、肝脏 D.腮、鳍 E.鱼卵、肝脏 43、关于河豚毒素,正确的是: A.鱼肉无毒 B.以卵巢毒性最大,肝脏次之 C.对热不稳定,加热可分解 D.盐腌或日晒能破坏 E.pH<7 时可被破坏 44、河豚毒素首先作用于 A.运动神经 B.感觉神经 C.呼吸中枢 D.肝脏 E.肾脏 45、河豚毒素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可被破坏 A.日晒 B.盐腌 C.煮沸 D.加碱处理 E.加酸处理 46、河豚毒素的毒作用机制是 A.刺激胃肠粘膜、引起恶心、呕吐 B.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产生腹泻 C.阻断神经兴奋的传导 D.刺激迷走神经,通过呕吐中枢,引起呕吐 E.抑制乙酰胆碱脂酶的活性 47、食用新鲜河豚鱼,除应先去头、放血,除内脏、皮外,还应做何处理方可食 用 A.盐腌 8h B.曝晒 24h C.用小苏打处理 24h D.用酒泡 24h E.反复蒸煮 2h 48、河豚毒素的靶器官是 A.神经系统 B.肝脏 C.肾脏 D.血液 E.胃肠

49、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的特点是A.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B.潜伏期长,可长达数天C.一般患者都可出现发烧,体温达39℃D.心跳加快、血压上升E.毛细血管、支气管收缩50、毒蕈中毒的常见原因A.加热不彻底B.未加碱破坏有毒成分C.误食D.有害化学物质污染E.不恰当的保藏方法51、三氧化二砷食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为A.抗生素B.美蓝C.氢氧化铁D.二巯基丙磺酸钠E.亚硝酸异戊酯52、治疗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物是A.美蓝B.二巯基丙醇C.亚硝酸异戊酯D.硫代硫酸钠E.亚硝酸钠53、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机制是A.与胺作用形成亚硝胺B.使亚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C.转化为硝酸盐D.抑制乙酰胆碱酯酶E.溶血54、治疗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最佳方案是A.美蓝+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B.美蓝+维生素C+葡萄糖C.亚硝酸异戊酯+维生素C+葡萄糖D.亚硝酸异戊酯+美蓝+维生素CE.维生素C+葡萄糖+硫代硫酸钠55、“肠原性青紫症”发生于A.含氰武植物中毒B.毒草中毒C.有机磷中毒D.亚硝酸盐食物中毒E.鲜黄花菜中毒56、变质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高,其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A.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数B.有致癌危险性C.引起溶血
49、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的特点是 A.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 B.潜伏期长,可长达数天 C.一般患者都可出现发烧,体温达 39℃ D.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E.毛细血管、支气管收缩 50、毒蕈中毒的常见原因 A.加热不彻底 B.未加碱破坏有毒成分 C.误食 D.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E.不恰当的保藏方法 51、三氧化二砷食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为 A.抗生素 B.美蓝 C.氢氧化铁 D.二巯基丙磺酸钠 E.亚硝酸异戊酯 52、治疗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物是 A.美蓝 B.二巯基丙醇 C.亚硝酸异戊酯 D.硫代硫酸钠 E.亚硝酸钠 53、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机制是 A.与胺作用形成亚硝胺 B.使亚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C.转化为硝酸盐 D.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E.溶血 54、治疗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最佳方案是 A.美蓝+维生素 C+硫代硫酸钠 B.美蓝+维生素 C+葡萄糖 C.亚硝酸异戊酯+维生素 C+葡萄糖 D.亚硝酸异戊酯+美蓝+维生素 C E.维生素 C+葡萄糖+硫代硫酸钠 55、“肠原性青紫症”发生于 A.含氰甙植物中毒 B.毒蕈中毒 C.有机磷中毒 D.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E.鲜黄花菜中毒 56、变质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高,其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 A.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 B.有致癌危险性 C.引起溶血

D.抑制食欲E.引起神经麻痹57、亚硝酸钠加入肉制品内的作用是A.防氧化B.着色C.增味D.发色E.防霉变58、工业酒精兑制的假酒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成分是A.乙醇B.氢氰酸C.甲醛D.杂醇油E.甲醇59、对甲醇毒作用最敏感的部位是A.听神经B.视神经C.肝脏D.肾脏E.心脏60、甲醇对人致死量是A.40gB.30gC.20ggD.10gE.5g61、毒鼠强的靶器官是A.血液B.肾脏C.生殖器D.神经E.肝脏62、引起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有毒物质是A.植物红细胞凝集素B.类秋水仙碱C.3-硝基丙酸D.皂素E.龙葵素63、引起含氰武植物中毒的常见食物有A.变质银耳B.鲜黄花菜C.马铃薯D.花生仁E.苦杏仁64、食物中毒调查的目的主要是A.查清潜伏期及发病中毒人数B.查清中毒的人数及发病症状C.查清中毒食物及其残留情况D.查清是否为食物中毒及中毒原因E.查清责任者并收集处罚依据65、食物中毒调查时一般询问进餐者什么时间范围内的食谱A.6hB.12hC.24hD.48hE.72h66、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是A.GB.G2C.BD.B2E.M67、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靶器官是A.肾脏B.骨骼C.卵巢D.肝脏E.神经系统68、我国规定哪种食品中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BA.玉米B.大米C.花生D.婴儿代乳食品E.豆类69、黄曲霉毒素毒性属于
D.抑制食欲 E.引起神经麻痹 57、亚硝酸钠加入肉制品内的作用是 A.防氧化 B.着色 C.增味 D.发色 E.防霉变 58、工业酒精兑制的假酒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成分是 A.乙醇 B.氢氰酸 C.甲醛 D.杂醇油 E.甲醇 59、对甲醇毒作用最敏感的部位是 A.听神经 B.视神经 C.肝脏 D.肾脏 E.心脏 60、甲醇对人致死量是 A.40g B.30g C.20g D.10g E.5g 61、毒鼠强的靶器官是 A.血液 B.肾脏 C.生殖器 D.神经 E.肝脏 62、引起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有毒物质是 A.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B.类秋水仙碱 C.3-硝基丙酸 D.皂素 E.龙葵素 63、引起含氰甙植物中毒的常见食物有 A.变质银耳 B.鲜黄花菜 C.马铃薯 D.花生仁 E.苦杏仁 64、食物中毒调查的目的主要是 A.查清潜伏期及发病中毒人数 B.查清中毒的人数及发病症状 C.查清中毒食物及其残留情况 D.查清是否为食物中毒及中毒原因 E.查清责任者并收集处罚依据 65、食物中毒调查时一般询问进餐者什么时间范围内的食谱 A.6h B.12h C.24h D.48h E.72h 66、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是 A.G1 B.G2 C.B1 D.B2 E.M1 67、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靶器官是 A.肾脏 B.骨骼 C.卵巢 D.肝脏 E.神经系统 68、我国规定哪种食品中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 Bl A.玉米 B.大米 C.花生 D.婴儿代乳食品 E.豆类 69、黄曲霉毒素毒性属于

A.基本无毒B.低毒C.中等毒D.条件有毒E.剧毒70、黄曲霉毒素急性毒性最敏感的动物是A.豚鼠B.大白鼠C.鸭雏D.猫E.猪71、食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居民中A.乳腺癌高发B.食管癌高发C.肝癌高发D. 结肠癌高发E.肺癌高发72、黄曲霉毒素特性有:A.对许多动物有强烈毒性,属于超剧毒级毒物B.急性毒性中,最敏感的动物是鸭C.小剂量长期摄入,动物出现生长障碍D.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地区人群肝癌高发E.以上都是73、我国婴儿代乳食品的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为A. ≤20 μg / kgB. ≤10 μg / kg C. ≤5μg/kgD.≤2μg/kgE.不得检出74、黄曲霉毒素可由什么霉菌产生A.褚曲霉B.烟曲霉C.寄生曲霉D.青霉E.杂色曲霉75、何种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为严重A.大米和麦子B.玉米和花生C.动物食品E.调味品D.果蔬类76、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何种措施最为重要A.通风B.低温C.干燥D.防霉E.射线照射77、200吨花生油被黄曲霉毒素污染,急需去毒,首选措施为A.兑入其他油B.白陶土吸吋C.加碱去毒D.紫外线照射E.加酸78、黄曲霉毒素的特点是A.在强碱中分解B.在中性溶液中稳定C.易溶于油中D.耐高热E.以上都是79、体内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主要部位是B.胃A.肝脏C.肾脏D.睡液腺E.小肠
A.基本无毒 B.低毒 C.中等毒 D.条件有毒 E.剧毒 70、黄曲霉毒素急性毒性最敏感的动物是 A.豚鼠 B.大白鼠 C.鸭雏 D.猫 E.猪 71、食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居民中 A.乳腺癌高发 B.食管癌高发 C.肝癌高发 D.结肠癌高发 E.肺癌高发 72、黄曲霉毒素特性有: A.对许多动物有强烈毒性,属于超剧毒级毒物 B.急性毒性中,最敏感的动物是鸭雏 C.小剂量长期摄入,动物出现生长障碍 D.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地区人群肝癌高发 E.以上都是 73、我国婴儿代乳食品的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为 A.≤20μg/kg B.≤10μg/kg C.≤5μg/kg D.≤2μg/kg E.不得检出 74、黄曲霉毒素可由什么霉菌产生 A.褚曲霉 B.烟曲霉 C.寄生曲霉 D.青霉 E.杂色曲霉 75、何种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为严重 A.大米和麦子 B.玉米和花生 C.动物食品 D.果蔬类 E.调味品 76、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何种措施最为重要 A.通风 B.低温 C.干燥 D.防霉 E.γ射线照射 77、200 吨花生油被黄曲霉毒素污染,急需去毒,首选措施为 A.兑入其他油 B.白陶土吸咐 C.加碱去毒 D.紫外线照射 E.加酸 78、黄曲霉毒素的特点是 A.在强碱中分解 B.在中性溶液中稳定 C.易溶于油中 D.耐高热 E.以上都是 79、体内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主要部位是 A.肝脏 B.胃 C.肾脏 D.唾液腺 E.小肠

80、能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B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AE.维生素 B281、为阻断仲胺和亚硝酸盐合成亚硝胺,应同时给予A.维生素 BB.维生素 CC.维生素 B12D.叶酸E.维生素B282、N-亚硝基化合物特性:A.可在人体内合成B.是强致癌物C.通过胎盘、乳汁使子代发生肿瘤D.加热煮沸时可促进其分解E.以上都是83、农药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径有:A.农药喷酒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B.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C.生物富集作用D.运输和贮存中混放E.以上都是84、对胆碱酯酶有可逆性抑制作用的农药是A.有机氯B.有机磷C.氨基甲酸酯类D.有机砷E.有机汞85、我国已禁止使用的农药是A.内吸磷B.敌百虫C.有机氯农药D.乐果E.马拉硫磷A2型题(案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1、某厂公共食堂,员工食用凉拌熟食3h后出现腹痛、腹泻、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发现有一位厨师的手指有化脓性伤口。该厂员工可能是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C.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80、能阻断 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 B1 B.维生素 C C.维生素 D D.维生素 A E.维生素 B2 81、为阻断仲胺和亚硝酸盐合成亚硝胺,应同时给予 A.维生素 B B.维生素 C C.维生素 B12 D.叶酸 E.维生素 B2 82、 N-亚硝基化合物特性: A.可在人体内合成 B.是强致癌物 C.通过胎盘、乳汁使子代发生肿瘤 D.加热煮沸时可促进其分解 E.以上都是 83、农药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径有: A.农药喷洒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 B.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 C.生物富集作用 D.运输和贮存中混放 E.以上都是 84、对胆碱酯酶有可逆性抑制作用的农药是 A.有机氯 B.有机磷 C.氨基甲酸酯类 D.有机砷 E.有机汞 85、我国已禁止使用的农药是 A.内吸磷 B.敌百虫 C.有机氯农药 D.乐果 E.马拉硫磷 A2 型题(案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1、某厂公共食堂,员工食用凉拌熟食 3h 后出现腹痛、腹泻、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并发现有一位厨师的手指有化脓性伤口。该厂员工可能是 A.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10 社区营养(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8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7 植物化学物(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6 矿物质(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5 维生素(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4 能量(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3 碳水化合物(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2 脂肪(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1 蛋白质(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实验指导(共六个实验).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授课教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考试大纲(五年制临床本科生使用).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Medical Nutrition.doc
- 《外科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烧伤科)烧伤 burn surgery.ppt
- 《外科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泌尿)泌尿外科讲稿.ppt
- 《外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朱立仓).doc
-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十章 髓腔应用解剖与开髓.ppt
-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七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概述.ppt
-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感染牙髓的治疗方法.ppt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12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9 特殊人群的营养(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食物成分表(100g食部,共281种食物).docx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绪论(medical nutrition).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蛋白质(Protein).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碳水化合物与脂类 carbohydrate and 1ipids.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能量与维生素概述(Energy、vitamins).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矿物质(minerals).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Dietary pattern and dietary guideline).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营养状况评价(Nutritional Assessment).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医院膳食(hospital patient diet).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肠内肠外营养(Enteral nutrition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