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5
文件大小:134.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教案首页精神病学基础中文课程名称英文Basis of psychiatry授课对象2010级精神卫生专业本科层次_4学时课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东二5、2教室第12_教学周周三、五第_3-4小节第十六章躯体治疗第一节药物治疗概述第四节心境稳定剂授课章节第二节抗精神病药物第五节抗焦虑药物第三章抗抑郁药第六节电抽搐治疗教学目标:1.掌握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不良反应和处理。教学目标2.熟悉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与要求3.了解各类药物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复习《精神药理学》中所学内容教学重点:1.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不良反应和处理;教学重点2.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不良反应和处理与难点教学难点:1.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录像教学法、讨论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教材:《精神病学基础》、江开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第1版教材与教具教具:光盘、课件、多媒体精神药物-psychotropicdrugs;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s;抗抑郁药专业词汇-antidepressants;心境稳定剂-moodstabilizers;抗焦虑药物-anxiolytics2分钟引言部分:195分钟基本部分:(3分钟)第一节药物治疗概述(50分钟)第二节抗精神病药物《4分钟)一、分类教学内容二、作用机制10分钟)与《10分钟)三、 临床应用《19分钟)时间分配四、不良反应和处理《7分钟)五、药物间相互作用(50分钟)第三节抗抑郁药一、分类《3分钟)二、作用机制《7分钟)《10分钟)三、临床应用《22分钟)四、不良反应和处理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精神病学基础 英 文 Basis of psychiatry 授课对象 2010 级 精神卫生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4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12 教学周 周三、五第 3-4 小节 上课教室 东二 5、2 教室 授课章节 第十六章 躯体治疗 第一节 药物治疗概述 第四节 心境稳定剂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物 第五节 抗焦虑药物 第三章 抗抑郁药 第六节 电抽搐治疗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1.掌握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不良反应和处理。 2.熟悉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 3.了解各类药物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复习《精神药理学》中所学内容。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1.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不良反应和处理; 2.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不良反应和处理。 教学难点:1.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及时有效的处理。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录像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精神病学基础》、江开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第 1 版 教具:光盘、课件、多媒体 专业词汇 精 神 药 物 -psychotropic drugs ; 抗精神病药物 -antipsychotics ;抗抑郁药 -antidepressants;心境稳定剂-mood stabilizers;抗焦虑药物-anxiolytics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2 分钟 基本部分: 195 分钟 第一节 药物治疗概述 (3 分钟)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物 (50 分钟) 一、分类 〈4 分钟〉 二、作用机制 〈10 分钟〉 三、临床应用 〈10 分钟〉 四、不良反应和处理 〈19 分钟〉 五、药物间相互作用 〈7 分钟〉 第三节 抗抑郁药 (50 分钟) 一、分类 〈3 分钟〉 二、作用机制 〈7 分钟〉 三、临床应用 〈10 分钟〉 四、不良反应和处理 〈22 分钟〉

五、药物间相互作用《8分钟)(45分钟)第四节心境稳定剂《5分钟)一、作用机制二、临床应用《20分钟)三、不良反应和处理《20分钟)(35分钟)第五节5抗焦虑药物《10分钟)一、临床应用二、不良反应和处理《25分钟)(12分钟)第六节电抽搐治疗3分钟结束部分:教案正文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五、药物间相互作用 〈8 分钟〉 第四节 心境稳定剂 (45 分钟) 一、作用机制 〈5 分钟〉 二、临床应用 〈20 分钟〉 三、不良反应和处理 〈20 分钟〉 第五节 抗焦虑药物 (35 分钟) 一、临床应用 〈10 分钟〉 二、不良反应和处理 〈25 分钟〉 第六节 电抽搐治疗 (12 分钟) 结束部分: 3 分钟

第九章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第一节概述通过讲解精神疾病的治疗可分为主要治疗与辅助治疗两大3'使学生熟类,前者包括精神治疗和躯体治疗,后者是指包括工悉精神疾作、劳动、娱乐、体育等措施的康复治疗。病药物治精神药物在传统上按其临床作用特点分为:疗的概1、抗精神病药物述、分类2、抗抑郁药物3、心境稳定剂4、抗焦虑药物。第二节抗精神病药物一、分类(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DA受体阻断剂。代表药物是氯丙嗪和氟哌定醇。50'(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通过讲解充分发挥1.5-HT和DA受体拮抗剂(利培酮);2.多受体作用药(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使学生掌多媒体的4'二、作用机制:握抗精神优势,使抗精神病药的主要治疗作用与其抗多巴胺作用病药物作用图像讲有关,临床实践表明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的大小与其对多巴胺受体(D2)阻断作用呈线性相关。新一代的用机制、解,以讲抗精神病药物对5-HT和DA受体都有阻断作用,因此适应证和述法为主增加了抗精神病作用,减少副作用。禁忌证。线,结合抗精神病药物的几个主要受体的阻断作用特点:视频。10'1.DA受体阻断作用:中脑一大脑皮质通路和中脑一边缘系统通路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结节一漏斗系统通路的影响可导致内分泌和代谢的改变;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影响导致锥体外系的副反应。2.5-HT受体阻断作用:5一HT2A受体。3.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4.胆碱能受体阻断作用:M1受体。三、临床应用:(一)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还用于治疗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尤其适用于兴奋躁动、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明显的患者,对抑郁、木僵、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的疗效不明显。2.禁忌症: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严重感染、重症肌无力及药物过敏者禁用。妊娠早期、年老体弱、白细胞减少症、青光眼易发生低血压反应者慎用。10

第九章 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 第一节 概述 精神疾病的治疗可分为主要治疗与辅助治疗两大 类,前者包括精神治疗和躯体治疗,后者是指包括工 作、劳动、娱乐、体育等措施的康复治疗。 精神药物在传统上按其临床作用特点分为: 1、抗精神病药物 2、抗抑郁药物 3、心境稳定剂 4、抗焦虑药物。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物 一、分类 (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DA 受体阻断剂。代表药 物是氯丙嗪和氟哌定醇。 (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1.5-HT 和 DA 受体拮抗剂(利培酮); 2.多受体作用药(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 二、作用机制: 抗精神病药的主要治疗作用与其抗多巴胺作用 有关,临床实践表明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的大小与其 对多巴胺受体(D2)阻断作用呈线性相关。新一代的 抗精神病药物对 5-HT 和 DA 受体都有阻断作用,因此, 增加了抗精神病作用,减少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的几个主要受体的阻断作用特 点: 1.DA 受体阻断作用:中脑—大脑皮质通路和中脑 —边缘系统通路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结节—漏斗系 统通路的影响可导致内分泌和代谢的改变;黑质纹状 体通路的影响导致锥体外系的副反应。 2.5-HT 受体阻断作用:5-HT2A 受体。 3.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 4.胆碱能受体阻断作用:M1 受体。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预防精神 分裂症的复发,还用于治疗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尤其适用于兴奋躁动、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明显的 患者,对抑郁、木僵、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的疗效 不明显。 2.禁忌症: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严重感 染、重症肌无力及药物过敏者禁用。妊娠早期、年老 体弱、白细胞减少症、青光眼易发生低血压反应者慎 用。 通过讲解 使学生熟 悉精神疾 病药物治 疗的概 述、分类 通过讲解 使学生掌 握抗精神 病药物作 用机制、 适应证和 禁忌证。 充分发挥 多媒体的 优势,使 用图像讲 解,以讲 述法为主 线,结合 视频。 3′ 50′ 4′ 10′ 10′

教案正文授课内容教法去时间注解目的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二)用法和用量因为在上学期《精神药1.药物的选择:各种抗精神病药的治疗效果相仿。充分发挥理学》课程中已经讲解根据患者临床珍现,参考药物对精神症状的作用谱(见通过讲解多媒体的了抗精神病药物所以表),选择自己熟悉的药物,既往治疗效应与家庭中同病者的治疗效应均可作为选药的参考。使学生掌!优势,使在《精神病学》的课程2.急性期治疗:首次发作,首次起病或复发,加握抗精神用图像、中重点讲解各教科书剧患者的治疗。视频讲病药物用或不同学者关于某些维持治疗: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复发。法用量、解,以讲用药的不同观点和处四、不良反应和处理:理方法。不良反应述法为主1、锥体外系症状:线,结合和处理。①急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青少年,特别是带有氟19'案例教学基的抗精神病药尤易引起,多在服药数日内发生,表法、录像现为眼、面、口、颈、躯干肌的局部性肌痉挛所致的以图片、教学法。3'怪异表现,常见的有动眼危象、颈面征等。肌注氢溴酸东著碱0.3~0.5mg后,症状可迅速缓解。视频和案②静坐不能:发生率达20~40%,以中年女性为多,例进行逐且多发生于用药的第2~3周,表现有烦躁不安,不能一讲解和静坐或静卧、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走,可伴有不自主鉴别。运动。治疗同急性肌张力不全,亦可试用安定或心得3'安。③类帕金森综合征:十分常见,以女性和老年患者易发生,以动作缓慢或者运动不能、静止性震额及肌张力增高为特征。抗胆碱能药物有效。以上症状是可逆性的,如停药或减药后可消失。④迟发性运动障碍:系长期大剂量服药抗精神病药引起的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一般在服药3个月才可能发生,发生率为15%40%,女性多于男性患2'者。2、其他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恶性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副作用。多为大量服药后出现,表现有高热,震颤,肌强直,吞咽困难等锥体外系症状,心动过速、出汗,排尿困难、血压波动等植物神经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意识障碍。3'(2)癫痫发作:抗精神病药物能诱发癫痫,如氯丙嗪,氯氮平等。3、自主神经副作用:抗胆碱能的副作用,如口干、视力模糊、排尿困难及便秘等。4、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催乳素分泌增加。体重增加。5、精神方面副作用:过度镇静,2'6、其他副作用:肝脏的损害,心电图改变,粒细胞缺乏7、过量中毒:最早的征象是激越或意识混浊。2

(二)用法和用量 1.药物的选择:各种抗精神病药的治疗效果相仿。 根据患者临床珍现,参考药物对精神症状的作用谱(见 表),选择自己熟悉的药物,既往治疗效应与家庭中同 病者的治疗效应均可作为选药的参考。 2.急性期治疗:首次发作,首次起病或复发,加 剧患者的治疗。 维持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可以显著减 少复发。 四、不良反应和处理: 1、锥体外系症状: ①急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青少年,特别是带有氟 基的抗精神病药尤易引起,多在服药数日内发生,表 现为眼、面、口、颈、躯干肌的局部性肌痉挛所致的 怪异表现,常见的有动眼危象、颈面征等。肌注氢溴 酸东莨菪碱 0.3~0.5mg 后,症状可迅速缓解。 ②静坐不能:发生率达 20~40%,以中年女性为多, 且多发生于用药的第 2~3 周,表现有烦躁不安,不能 静坐或静卧、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走,可伴有不自主 运动。治疗同急性肌张力不全,亦可试用安定或心得 安。 ③类帕金森综合征:十分常见,以女性和老年患者易 发生,以动作缓慢或者运动不能、静止性震颤及肌张 力增高为特征。抗胆碱能药物有效。以上症状是可逆 性的,如停药或减药后可消失。 ④迟发性运动障碍:系长期大剂量服药抗精神病药 引起的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一般在服药 3 个 月才可能发生,发生率为 15%~40%,女性多于男性患 者。 2、其他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恶性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副作用。多为大量 服药后出现,表现有高热,震颤,肌强直,吞咽困难 等锥体外系症状,心动过速、出汗,排尿困难、血压 波动等植物神经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意识障碍。 (2)癫痫发作:抗精神病药物能诱发癫痫,如氯丙 嗪,氯氮平等。 3、自主神经副作用:抗胆碱能的副作用,如口干、 视力模糊、排尿困难及便秘等。 4、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催乳素分泌增加。体重增加。 5、精神方面副作用:过度镇静, 6、其他副作用:肝脏的损害,心电图改变,粒细胞 缺乏 7、过量中毒:最早的征象是激越或意识混浊。 通过讲解 使学生掌 握抗精神 病药物用 法用量、 不良反应 和处理。 以图片、 视频和案 例进行逐 一讲解和 鉴别。 充分发挥 多媒体的 优势,使 用图像、 视频讲 解,以讲 述法为主 线,结合 案例教学 法、录像 教学法。 19′ 3′ 3′ 2′ 3′ 2′ 2′ 因为在上学期《精神药 理学》课程中已经讲解 了抗精神病药物,所以 在《精神病学》的课程 中重点讲解各教科书 或不同学者关于某些 用药的不同观点和处 理方法

教案正文授课内容教法去时间注解目的

4′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增加三7'通过讲解1充分发挥因为在上学期《精神药环类抗抑郁药的血药浓度。抗酸药影像抗精神病药物使学生熟多媒体的理学》课程中已经讲解的吸收。吸烟可降低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的血药浓度。悉抗精神优势,使了抗精神病药物所以六、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病药物相用图像、在《精神病学》的课程1、氯丙嗪2、奋乃静3、氟奋乃静4、氟哌定醇5、互作用、视频讲3'中重点讲解各教科书五氟利多6、舒比利7、氯氮平8、利培酮9、奥氮平10、喹硫平常用的抗「解,以讲或不同学者关于某些述法为主精神病药用药的不同观点和处第三节抗抑郁药理方法。物。线,结合目前的抗抑郁药分为四类:TCAsMAOIs案例教学SSRIs其他法、录像50°因为在上学期《精神药一、三环类抗抑郁药(TCA):(一)作用机制:TCA抗抑郁作用机理尚未TCA教学法。理学》课程中已经讲解阻断胺泵、减少突触前膜对生物胺的回收,特别是减通过讲解了抗抑郁药物,所以在少(NE)和5一HT的回收,使突触后受体部位有效神使学生熟《精神病学》的课程中经递质的浓度增高,起到抗抑郁作用。悉和掌握重点讲解各教科书或(二)临床应用:抗抑郁药3'不同学者关于某些用1、适应症与禁忌症:主要适用于内因性抑郁症及的作用机药的不同观点和处理其它疾病中出现的抑郁症状。还可用于治疗症及惊恐方法。制、临床发作。严重心、肝、肾疾患和青光眼患者禁用,老年、孕妇、前列腺肥大及癫痫患者慎用。应用、不2、药物的选择:丙咪嗪镇静作用弱,适用于儿童6'良反应及遗尿症:阿米替林镇静作用和抗焦虑作用强:多虑平处理。抗抑郁作用弱;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的有效药物。3、用法及剂量:治疗剂量为50~200mg/d。TCA的镇静作用出现最早,继之为饮食和行为方面的进步,一般在2~4周后才出现情绪改善。应用时,采取剂时递增法,于取得治疗效应后,继续应用治疗剂量治疗4~6周,然后递减至半量维持治疗6个月。(三)不良反应及其处理:1、抗胆碱能副作用:以外周性抗胆碱能副作用为常见,如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老年患者中可导致尿潴留,肠麻痹等。2、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镇静作用:诱发癫痫:3、心血管副作用:对血压的影响和对心脏的毒性较大,可引起心肌损害,应密切观察心律及心电图变化。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等。4、性方面的副作用:引起性功能障碍(阳痿、射精障碍、性快感丧失)5、体重增加:6'(四)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卡马西平、酒精、吸烟、口服避孕药、苯妥英、苯巴比妥可使TCAs血药浓度降低

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增加三 环类抗抑郁药的血药浓度。抗酸药影像抗精神病药物 的吸收。吸烟可降低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的血药浓度。 六、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 1、氯丙嗪 2、奋乃静 3、氟奋乃静 4、氟哌定醇 5、 五氟利多 6、舒比利 7、氯氮平 8、利培酮 9、奥氮平 10、喹硫平 第三节 抗抑郁药 目前的抗抑郁药分为四类:TCAs MAOIs SSRIs 其他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一)作用机制:TCA 抗抑郁作用机理尚未 TCA 阻断胺泵、减少突触前膜对生物胺的回收,特别是减 少(NE)和 5—HT 的回收,使突触后受体部位有效神 经递质的浓度增高,起到抗抑郁作用。 (二)临床应用: 1、适应症与禁忌症: 主要适用于内因性抑郁症及 其它疾病中出现的抑郁症状。还可用于治疗症及惊恐 发作。严重心、肝、肾疾患和青光眼患者禁用,老年、 孕妇、前列腺肥大及癫痫患者慎用。 2、药物的选择:丙咪嗪镇静作用弱,适用于儿童 遗尿症;阿米替林镇静作用和抗焦虑作用强;多虑平 抗抑郁作用弱;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的有效药物。 3、用法及剂量:治疗剂量为 50~200mg/d。TCA 的镇静作用出现最早,继之为饮食和行为方面的进步, 一般在 2~4 周后才出现情绪改善。应用时,采取剂时 递增法,于取得治疗效应后,继续应用治疗剂量治疗 4~6 周,然后递减至半量维持治疗 6 个月。 (三)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1、抗胆碱能副作用:以外周性抗胆碱能副作用为 常见,如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和体位性 低血压,老年患者中可导致尿潴留,肠麻痹等。 2、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镇静作用;诱发癫痫; 3、心血管副作用:对血压的影响和对心脏的毒性 较大,可引起心肌损害,应密切观察心律及心电图变 化。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等。 4、性方面的副作用:引起性功能障碍(阳痿、射 精障碍、性快感丧失) 5、体重增加: (四)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卡马西平、酒精、吸 烟、口服避孕药、苯妥英、苯巴比妥可使 TCAs 血药浓 度降低。 通过讲解 使学生熟 悉抗精神 病药物相 互作用、 常用的抗 精神病药 物。 通过讲解 使学生熟 悉和掌握 抗抑郁药 的作用机 制、临床 应用、不 良反应及 处理。 充分发挥 多媒体的 优势,使 用图像、 视频讲 解,以讲 述法为主 线,结合 案例教学 法、录像 教学法。 7′ 3′ 50′ 3′ 6′ 6′ 因为在上学期《精神药 理学》课程中已经讲解 了抗精神病药物,所以 在《精神病学》的课程 中重点讲解各教科书 或不同学者关于某些 用药的不同观点和处 理方法。 因为在上学期《精神药 理学》课程中已经讲解 了抗抑郁药物,所以在 《精神病学》的课程中 重点讲解各教科书或 不同学者关于某些用 药的不同观点和处理 方法

2'教案正文授课内容时间注解目的教法

2′ 2′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新型抗抑郁药通过讲解1充分发挥因为在上学期《精神药() SSRIs:使学生熟多媒体的4理学》课程中已经讲解被称为抗抑郁“五朵金花”的氟西汀、帕罗西汀、悉和掌握优势,使了抗抑郁药物,所以在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是20世纪80年代末抗抑郁药用图像、《精神病学》的课程中出现的一类新型抗抑郁药。它们属于选择性5羟色的作用机视频讲重点讲解各教科书或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具有共同的药理作用,抑制、临床解,以讲不同学者关于某些用制5羟色胺突触前膜的再摄取,进而提高突触间隙的5一HT浓度,达到抗抑郁作用。由于这些特点,SSRIs应用、不述法为主药的不同观点和处理在保持了经典抗抑郁药疗效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由于方法。良反应及线,结合作用于其他受体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案例教学4不同的药物对5羟色胺的选择性和抑制强度有法、录像区别,在对5羟色胺回收的抑制强度上,舍曲林、教学法。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较强。对受体作用的选择性是导致治疗中产生副反应的原因,如与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与胆碱能受体结合,产生抗胆碱能反应,导致口干、便秘、青光眼加重:与组胺受体结合,引起嗜睡和肥胖等。五种药物中,西酰普兰对这些受体的亲和力最低,舍曲林、氟西汀和2'帕罗西汀对受体的影响较大,副反应相对较多。对于上述5种不同的药物,应根据病情、药理作用的不同加以选用,合理使用,趋利避害,坚持用药个体化原则,避免盲目用药。以氟西汀为例,此药不仅有抗抑郁、振奋情绪作2'用,对治疗强迫症也有效。治疗方法简便,每日早餐后服1粒。主要的副作用在服药后1周内明显,以后逐渐适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腹泻。其他副作用为兴奋、焦虑、口干、多汗、头痛,白天嗜睡,晚上失眠、便秘及性功能障碍等。本药可减轻体重及降低血糖。对肝、肾功能不良者,4'老年人应慎用,对儿童、孕妇、哺乳妇女、癫痫及有药物过敏史者应禁用。此类药物及三环类药物均不能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如需药时,要停药至少2周以上,而氟西汀则需停5周~7周。(二)其他递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物1、曲唑酮和奈法唑酮:阻滞5-HT受体,抑制5-HT的再摄取。副作用为嗜睡、视物模糊和乏力等。2、米氮平:除了有抗抑郁的作用外,还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3、文拉法新:对5-HT和NE双重阻滞。起效快4一7天见效。4、安非他酮:又称布普品

新型抗抑郁药 (一)SSRIs: 被称为抗抑郁“五朵金花”的氟西汀、帕罗西汀、 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 出现的一类新型抗抑郁药。它们属于选择性 5 羟色 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具有共同的药理作用,抑 制 5 羟色胺突触前膜的再摄取,进而提高突触间隙 的 5-HT 浓度,达到抗抑郁作用。由于这些特点,SSRIs 在保持了经典抗抑郁药疗效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由于 作用于其他受体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不同的药物对 5 羟色胺的选择性和抑制强度有 区别,在对 5 羟色胺回收的抑制强度上,舍曲林、 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较强。对受体作用的选择性是导 致治疗中产生副反应的原因,如与肾上腺素能受体作 用,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与胆碱能受体结合,产 生抗胆碱能反应,导致口干、便秘、青光眼加重;与 组胺受体结合,引起嗜睡和肥胖等。五种药物中,西 酞普兰对这些受体的亲和力最低,舍曲林、氟西汀和 帕罗西汀对受体的影响较大,副反应相对较多。 对于上述 5 种不同的药物,应根据病情、药理作 用的不同加以选用,合理使用,趋利避害,坚持用药 个体化原则,避免盲目用药。 以氟西汀为例,此药不仅有抗抑郁、振奋情绪作 用,对治疗强迫症也有效。治疗方法简便,每日早餐 后服 1 粒。主要的副作用在服药后 1 周内明显,以后 逐渐适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 食、腹泻。其他副作用为兴奋、焦虑、口干、多汗、 头痛,白天嗜睡,晚上失眠、便秘及性功能障碍等。 本药可减轻体重及降低血糖。对肝、肾功能不良者, 老年人应慎用,对儿童、孕妇、哺乳妇女、癫痫及有 药物过敏史者应禁用。 此类药物及三环类药物均不能与单胺氧化酶抑制 剂合用,如需药时,要停药至少 2 周以上,而氟西汀 则需停 5 周~7 周。 (二)其他递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物 1、曲唑酮和奈法唑酮:阻滞 5-HT 受体,抑制 5-HT 的再摄取。副作用为嗜睡、视物模糊和乏力等。 2、米氮平:除了有抗抑郁的作用外,还有镇静 和抗焦虑作用。 3、文拉法新:对 5-HT 和 NE 双重阻滞。起效快 4-7 天见效。 4、安非他酮:又称布普品。 通过讲解 使学生熟 悉和掌握 抗抑郁药 的作用机 制、临床 应用、不 良反应及 处理。 充分发挥 多媒体的 优势,使 用图像、 视频讲 解,以讲 述法为主 线,结合 案例教学 法、录像 教学法。 4′ 4′ 2′ 2′ 4′ 因为在上学期《精神药 理学》课程中已经讲解 了抗抑郁药物,所以在 《精神病学》的课程中 重点讲解各教科书或 不同学者关于某些用 药的不同观点和处理 方法

211'1'教案正文授课内容教法时间注解目的

2′ 1′ 1′ 1′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