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三 实验性研究 四 理论性研究 第三节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 第四节 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第五节 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8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三 实验性研究 四 理论性研究 第三节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 第四节 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第五节 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教案首页精神病学基础中文课程名称英文Basis of psychiatry授课对象2010级精神卫生专业本科层次2学时课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东二2教室第3教学周周五第_3-4小节第三章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第二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三实验性研究授课章节四理论性研究第三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第四节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第五节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教学目标:熟悉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教学目标了解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概况与要求教学要求:熟悉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教学重点: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与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举例法、图解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照片)与手段教学重点中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主要通过幻灯片形式以及讲授方法为学生讲授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主要通过幻灯片及照片图解的方式为学生讲授教材:精神病学基础,主编江开达,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教材与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具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专业词汇偏倚(bias):评定者间信度(inter-raterreliability)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精神病学基础 英 文 Basis of psychiatry 授课对象 2010 级 精神卫生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3 教学周 周五第 3-4 小节 上课教室 东二 2 教室 授课章节 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三 实验性研究 四 理论性研究 第三节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 第四节 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第五节 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熟悉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 了解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概况 教学要求:熟悉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 教学难点: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举例法、图解法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照片) 教学重点中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主要通过幻灯片形式以及讲授方法为学生讲授; 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主要通过幻灯片及照片图解的方式为学生讲授。 教材与 教具 教材:精神病学基础,主编江开达,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7 月第一版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专业词汇 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 偏倚(bias);评定者间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

引言部分:复习上节课所讲内容,介绍这节课所讲内容5分钟73分钟基本部分:(10分钟)第二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三、实验性研究《7分钟)《3分钟)教学内容四、理论性研究与第三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30分钟)(23分钟)时间分配第四节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第五节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10分钟)结束部分:总结这节课所讲内容,提示下节课所讲内容,要求学生做好课下预习与复习。2分钟教案正文教法时间注解授课内容目的1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复习上节课所讲内容,介绍这节课所讲内容 5 分钟 基本部分: 73 分钟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0 分钟) 三、实验性研究 〈7 分钟〉 四、理论性研究 〈3 分钟〉 第三节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 (30 分钟) 第四节 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23 分钟) 第五节 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 (10 分钟) 结束部分:总结这节课所讲内容,提示下节课所讲内容,要求学生做好课下预习与复习。 2 分钟

10'通过讲解案例教学三实验性研究使学生能法、视频多媒体教够掌握流实验性研究(expeimentalstudies)又称流行7'行病学研学法、讲病学实验。授法究方法实验性研究具备四个基本特征:设立对照组;随机分组;人为干预;前瞻追踪。3缺少任一特征的实验性研究均称为类实验。实验性研究多用于验证病因,评价预防措施,考核药物疗效等。四、理论性研究包括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和理论流行病学30'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是在已知某疾病的流行过程,影响流行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制约关系的基础上,用数学表达式定量地阐述流行过程的特征,并以实际的流行过程进行检验和修正,从而建立了流行过程的理论,并促进流行机制和理论的发展第三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实施过程调查设计中的有关问题首先要制订严密的设计方案15'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范围(包括哪些病种),调查的单位(以个人或以住户或以团体为单位)和调查的内容。3.确定抽样框架(samplingframe),抽样方法和调查程序

三、 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expeimental studies)又称流行 病学实验。 实验性研究具备四个基本特征:设立对照组;随 机分组;人为干预;前瞻追踪。 缺少任一特征的实验性研究均称为类实验。 实验性研究多用于验证病因,评价预防措施,考 核药物疗效等。 四、 理论性研究 包括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和理论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是在已知某疾病的流行过程、 影响流行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制约关系的基础上,用 数学表达式定量地阐述流行过程的特征,并以实际的 流行过程进行检验和修正,从而建立了流行过程的理 论,并促进流行机制和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实施过程 一、 调查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首先要制订严密的设计方案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范围(包括哪些病种),调查的单位(以 个人或以住户或以团体为单位)和调查的内容。 3.确定抽样框架(sampling frame),抽样方法 和调查程序。 通过讲解 使学生能 够掌握流 行病学研 究方法 案例教学 法、视频 多媒体教 学法、讲 授法 10′ 7′ 3′ 30′ 15′

4.明确诊断标准5.各种调查工具(instrument)及表格(schedule)的制订,并对各种工具进行评价。评价工具的标准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需要一个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的筛查工具,对调查人群作一初步筛选,然后对筛选阳性者进一步明确诊断。1.可靠性(信度):是对测定工具所测定结果的稳定性的度量影响工具可靠性的三大因素:测定内容、测定时间和测定人(1)重测信度:相隔一段时间,再用同一工具测定同一组调查对象,比较两次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2)评定人员之间的一致性:不同评定人员对同一组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评定,看其一致的程度。测定评定人员一致性的方法有配对一致率,卡帕值,组内相关系数等。2.真实性(效度):是指工具所测结果与真实情况的吻合程度,也就是测定工具的准确性。教案正文去时间授课内容教法注解自的

4.明确诊断标准 5.各种调查工具(instrument)及表格(schedule) 的制订,并对各种工具进行评价。 二、 评价工具的标准 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需要一个敏感性、特异 性均较高的筛查工具,对调查人群作一初步筛选,然 后对筛选阳性者进一步明确诊断。 1.可靠性(信度):是对测定工具所测定结果的 稳定性的度量。 影响工具可靠性的三大因素:测定内容、测定时 间和测定人 (1)重测信度:相隔一段时间,再用同一工具测 定同一组调查对象,比较两次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 (2)评定人员之间的一致性:不同评定人员对同 一组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评定,看其一致的程度。测定 评定人员一致性的方法有配对一致率,卡帕值,组内 相关系数等。 2.真实性(效度):是指工具所测结果与真实情 况的吻合程度,也就是测定工具的准确性。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测定效度包括两个成分,即灵敏度(发现真阳性的效率)和特异度(发现真阴性的效率)(1)灵敏度(真阳性率):有病而被筛查出的(2)特异度(真阴性率):无病而被判无病的15(3)假阴性率:有病而被判为无病的(4)假阳性率:无病而被判为有病的三实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1.在确立调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编写调查手册或指南,印刷各种调查表格。2.确定调查人员并组织培训3.收集调查地区社会人口学资料。4.做好调查组织工作。要与调查地区的行政领导取得联系,并做好各方面的宜传工作,使群众了解调查的意义,取得配合。5.做预调查,熟悉调查程序。通过试点调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后,开始全面调查通过讲解案例法、23'6.做好经济预算。使学生能讲授法四、一致性检验够了解精神疾病流尽管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行病学研究概况多为标准化的,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不一致。1.卡帕值:是在去除机遇一致概率之后,实际观察到的一致概率与理论的一致概率之比值。2.组内相关系数:是主要用于评定连续性资料(定

测定效度包括两个成分,即灵敏度(发现真阳性 的效率)和特异度(发现真阴性的效率)。 (1)灵敏度(真阳性率) :有病而被筛查出的 (2)特异度(真阴性率) :无病而被判无病的 (3)假阴性率:有病而被判为无病的 (4)假阳性率:无病而被判为有病的 三、 实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在确立调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编写调查手册 或指南,印刷各种调查表格。 2.确定调查人员并组织培训。 3.收集调查地区社会人口学资料。 4.做好调查组织工作。要与调查地区的行政领导 取得联系,并做好各方面的宜传工作,使群众了 解调查的意义,取得配合。 5.做预调查,熟悉调查程序。通过试点调查,发 现问题,总结经验后,开始全面调查。 6.做好经济预算。 四、 一致性检验 尽管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 多为标准化的,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不一致。 1.卡帕值:是在去除机遇一致概率之后,实际观 察到的一致概率与理论的一致概率之比值。 2.组内相关系数:是主要用于评定连续性资料(定 通过讲解 使学生能 够了解精 神疾病流 行病学研 究概况 案例法、 讲授法 15′ 23′

量资料)的一致性检验方法。第四节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近年来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展很快,主要因为有了国际通用的诊断分类系统,标准化精神状况检查工具、词汇,并应用了当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研究设计上重视了社会人口学、生态学、社会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对精神疾病的影响。1958年: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之后1.在一些省市曾进行过多次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但由于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不统一,调查结果之间可比性较差。1982年:为与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接轨.80年代中国引进了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工具和诊断标准,并由WHO在北京举办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讲习班,全国12单位组成协作组,于1982年在中国实施了第一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1993年实施了第二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一、1982年全国12地区和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教案正文授课内容教法时间注解目的

量资料)的一致性检验方法。 第四节 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近年来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展很快,主要因 为有了国际通用的诊断分类系统,标准化精神状况检 查工具、词汇,并应用了当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 研究设计上重视了社会人口学、生态学、社会环境及 社会心理因素等对精神疾病的影响。 1958 年: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之后, 在一些省市曾进行过多次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但由 于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不统一,调查结果之间可比性 较差。 1982 年:为与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接轨, 80 年代中国引进了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工具和诊断标 准,并由 WHO 在北京举办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讲习 班,全国 12 单位组成协作组,于 1982 年在中国实施 了第一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1993 年:实施了第二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 查。 一、1982 年全国 12 地区和 1993 年全国 7 地区精神 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1.精神障碍总患病率2.几种主要精神障碍患病率各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二在全国两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协作调查之后,未参加协作的一些省市地区参照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了本地区调查。老年期痴果和老年抑郁症流行病学研究1.老年期痴呆患病率10通过讲解案例法、使学生能讲授法2.老年期痴呆随访研究够了解精3.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神障碍的遗传流行4.老年抑郁症随访研究病学情况第五节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任务:1.所研究精神障碍是否有家族聚集性。2.研究精神障碍家族聚集性产生的原因。3.精神障碍在家系中的传递方式。4.提出精神障碍的预防策略和措施。群体研究:研究环境与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包括发病率在时间、地点、出生季节、胎次等的变化,以及比较疾病易感基因在病例与对照分布的关联。-家族聚集性研究判断标准:1.患者亲属的患病率或发病率高于对

1.精神障碍总患病率 2.几种主要精神障碍患病率 二、 各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在全国两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协作调查之后,未 参加协作的一些省市地区参照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 学调查方法开展了本地区调查。 三、 老年期痴呆和老年抑郁症流行病学研究 1.老年期痴呆患病率 2.老年期痴呆随访研究 3.老年抑郁症患病率 4.老年抑郁症随访研究 第五节 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 任务:1.所研究精神障碍是否有家族聚集性。2. 研究精神障碍家族聚集性产生的原因。3.精神障碍在 家系中的传递方式。4.提出精神障碍的预防策略和措 施。 一、 群体研究:研究环境与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 用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包括发病率在时间、地点、出生季节、胎次等的 变化,以及比较疾病易感基因在病例与对照分布的关 联。 二、 家族聚集性研究 判断标准:1.患者亲属的患病率或发病率高于对 通过讲解 使学生能 够了解精 神障碍的 遗传流行 病学情况 案例法、 讲授法 10′

照亲属或普通人群。2.有家族史患者亲属的发病率高于随机人群患者亲属。3.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4.数量性状亲属对之间的相关大于非亲属对。三、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用于区分遗传和非遗传病因寄养子研究是通过比较寄养子与其同胞及其生身父母某疾病或性状的相似性和与其寄养同胞或养父母的相似性,可以研究在某种疾病或性状发生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对作用的大小。四、遗传方式的研究:由于实际遗传方式较复杂采取简单化模型,即证实单位点的存在易感基因的定位五、近年来应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来进行疾病基因定位。六、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与环境相联系,基因可能影响个体对高危环境的选择、修饰机体对环境因子的易感性教案附页

照亲属或普通人群。2.有家族史患者亲属的发病率高 于随机人群患者亲属。3.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 越高。4.数量性状亲属对之间的相关大于非亲属对。 三、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用于区分遗传和非遗传病 因 寄养子研究是通过比较寄养子与其同胞及其生身 父母某疾病或性状的相似性和与其寄养同胞或养父母 的相似性,可以研究在某种疾病或性状发生中遗传因 素与环境因素相对作用的大小。 四、 遗传方式的研究:由于实际遗传方式较复杂, 采取简单化模型,即证实单位点的存在。 五、 易感基因的定位 近年来应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来进行疾病基因 定位。 六、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遗传与环境相联系,基因可能影响个体对高危环 境的选择、修饰机体对环境因子的易感性。 教 案 附 页

教师参考:《精神病学》,沈渔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李凌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精神病学简明教程》,姜佐宁北京:科学出版社《变态心理学》第9版,主译:汤震宇邱鹤飞2005年7月第1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教学参考资料社学生参考:专业书籍:《精神医学》,王祖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专业期刊: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有关网址:中国心理治疗师,中华精神卫生网思考题:1、如何理解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2、谈谈你所见过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思考题与作业作业:1、请简述进行精神症状、心理和社会因素测量时的注意事项?2、精神障碍遗传流行病学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哪些问题?其它说明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

教学 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 《精神病学》,沈渔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精神病学》,李凌江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精神病学简明教程》,姜佐宁 北京:科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第 9 版,主译:汤震宇 邱鹤飞 2005 年 7 月第 1 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 学生参考: 专业书籍:《精神医学》,王祖承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专业期刊: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有关网址:中国心理治疗师,中华精神卫生网 思考题与 作业 思考题:1、如何理解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 2、谈谈你所见过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作 业:1、请简述进行精神症状、心理和社会因素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2、精神障碍遗传流行病学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哪些问题? 其它说明 教 学 效 果 与 课 后 分 析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