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物
抗焦虑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理作用:a抗焦虑作用b镇静催眠作用c 抗惊厥作用d骨骼肌松弛作用
苯二氮卓类 药理作用: a 抗焦虑作用 b 镇静催眠作用 c 抗惊厥作用 d 骨骼肌松弛作用

适应证:一用于治疗各型神经症、各种失眠以及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禁忌证:一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药物依赖、妊娠头3个月、青光眼、重症肌无力、酒精及中枢抑制使用时应禁用。老年、儿童、分娩前及分娩中慎用。副作用为嗜睡、过度镇静、智力活动受影响、记忆力受损、运动的协调性减低等
适应证: –用于治疗各型神经症、各种失眠以及各种 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 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 禁忌证: –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 药物依赖、妊娠头3个月、青光眼、重症肌 无力、酒精及中枢抑制使用时应禁用。老 年、儿童、分娩前及分娩中慎用。 副作用 –为嗜睡、过度镇静、智力活动受影响、记 忆力受损、运动的协调性减低等

氯硝西洋【适应症】主要用于控制各型癫痫,尤其适用于失神发作、婴儿挛症、肌阵挛性、运动不能性发作等。【禁忌症】孕妇、妊娠期妇女、新生儿禁用
氯硝西泮 【适应症】 主要用于控制各型癫痫,尤其适用于失 神发作、婴儿痉挛症、肌阵挛性、运动不 能 性发作等。 【禁忌症】 孕妇、妊娠期妇女、新生儿禁用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开始用每次0.5mg,每日3次,每3天增加0.5~1m9,直到发作被控制或出现了不良反应为止。用量应个体化,成人最大量每日不要超过20mg。小儿常用量:10岁或体重30kg以下的儿童开始每日按体重0.01~0.03mg/kg,分2~3次服用,以后每3日增加0.25~0.5mg,至达到按体重每日0.1~0.2mg/kg或出现了不良反应为止。氯硝西的疗程应不超过3~6个月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开始用每次0.5mg,每日3次, 每3天增加0.5~1mg,直到发作被控制或出现了 不良反应为止。用量应个体化,成人最大量每日 不 要超过20mg。 小儿常用量:10岁或体重30kg以下的儿童开 始每日按体重0.01~0.03mg/kg,分2~3次 服 用,以后每3日增加0.25~0.5mg,至达到按 体 重每日0.1~0.2mg/kg或出现了不良反应为止。 氯硝西泮的疗程应不超过3~6个月

【不良反应】1,常见的不良反应:嗜睡、头昏、共济失调行为紊乱、异常兴奋、神经过敏易激惹(反常反应肌力减退。2较少发生的有行为障碍、思维不能集中、易暴怒(儿童多见)、精神错乱、幻觉、精神抑郁;皮疹或过敏、咽痛、发热或出血异常、瘀斑、或极度疲乏、乏力(血细胞减少)。3,需注意的有:行动不灵活、行走不稳、嗜睡开始严重,会逐渐消失;视力模糊、便秘、腹泻、排尿眩晕或头晕、头痛、气管分泌增多、恶心、障碍、语言不清
【不良反应】 1. 常见的不良反应:嗜睡、头昏、共济失调、 行为紊乱、异常兴奋、神经过敏易激惹(反常反应)、 肌力减退。 2. 较少发生的有行为障碍、思维不能集中、易 暴怒(儿童多见)、精神错乱、幻觉、精神抑郁; 皮疹或过敏、咽痛、发热或出血异常、瘀斑、或极 度疲乏、乏力(血细胞减少)。 3. 需注意的有:行动不灵活、行走不稳、嗜睡, 开始严重,会逐渐消失;视力模糊、便秘、 腹泻、 眩晕或头晕、头痛、气管分泌增多、恶心、 排尿 障碍、语言不清

【注意事项】1,对苯二氮卓药物过敏者,可能对本药过敏。2。本药可以通过胎盘及分泌入乳汁。3.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对本药异常敏感。4。老年人中板神经系统对本药较敏感,5.肝肾功能损害者能延长本药清除半衰期。6,癫痫患者突然停药可引起癫痫持续状态。7.严重的精神抑郁可使病情加重,甚至产生自杀倾向,应采取预防措施。8.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而成瘾,如长期使用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9.对本类药耐受量小的患者初用量宜小
【注意事项】 1. 对苯二氮卓药物过敏者,可能对本药过敏。 2. 本药可以通过胎盘及分泌入乳汁。 3. 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对本药异常敏感。 4. 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对本药较敏感。 5. 肝肾功能损害者能延长本药清除半衰期。 6. 癫痫患者突然停药可引起癫痫持续状态。 7. 严重的精神抑郁可使病情加重,甚至产生自杀倾向,应 采取预防措施。 8. 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而成瘾,如长期使用应逐渐减量, 不宜骤停。 9. 对本类药耐受量小的患者初用量宜小

以下情况慎用:1。严重的急性乙醇中毒,可加重中枢神经系统K抑制作用。2.重度重症肌无力,病情可能被加重。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因本品的抗胆碱能效应而使病情加重。4.低蛋白血症时,可导致易嗜睡难醒。5.多动症者可有反常反应。6,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可加重呼吸衰竭7,外科或长期卧床病人,咳嗽反射可受到抑制
以下情况慎用: 1. 严重的急性乙醇中毒,可加重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作用。 2. 重度重症肌无力,病情可能被加重。 3.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因本品的抗胆碱能效应 而使病情加重。 4. 低蛋白血症时,可导致易嗜睡难醒。 5. 多动症者可有反常反应。 6.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可加重呼吸衰竭。 7. 外科或长期卧床病人,咳嗽反射可受到抑制

【特殊人群用药】在妊娠三个月内,本药有增加胎儿致畸的危险妊娠后期用药影响新生儿中枢神经活动;分娩前及分娩时用药可导致新生儿肌张力较弱;孕妇应禁用。可分泌入乳汁,哺乳期妇女应禁用。儿童,尤其幼儿,长期应用有可能对躯体和神经发育有影响,应慎用;在新生儿可产生持续性中枢神经系抑制,应禁用。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对本品较敏感,用药易产生呼吸困难、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跳停止,应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在妊娠三个月内,本药有增加胎儿致畸的危险; 妊娠后期用药影响新生儿中枢神经活动;分娩 前 及分娩时用药可导致新生儿肌张力较弱;孕妇应 禁用。可分泌入乳汁,哺乳期妇女应禁用。 儿童,尤其幼儿,长期应用有可能对躯体和神 经发育有影响,应慎用;在新生儿可产生持续性 中 枢神经系抑制,应禁用。 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对本品较敏感,用药易产 生呼吸困难、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跳停止, 应 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1.与中板抑制药合用可增加呼吸抑制作用。2.与易成瘾和其他可能成瘾药合用时,成瘾的危险性增加。3.与酒及全麻药、可乐定、镇痛药、吩噻嗪类、单胺氧化酶A型抑制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可彼此增效,应调整用量。4.与抗高血压药和利尿降压药合用,可使降压作用增强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中枢抑制药合用可增加呼吸抑制作 用。 2.与易成瘾和其他可能成瘾药合用时,成 瘾的危险性增加。 3.与酒及全麻药、可乐定、镇痛药、吩噻 嗪类、单胺氧化酶A型抑制药和三环类抗抑郁 药合用时,可彼此增效,应调整用量。 4.与抗高血压药和利尿降压药合用,可使 降压作用增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抗抑郁药.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情绪稳定剂.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实践项目设计与实践指导书.pdf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 精神病学发展.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病因学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概念 第二节 致病因素的分类.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精神病学发展 第三节 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病因学 第二节 致病因素的分类 第三节 病因的分析与确定.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遗传学基础 一 医学遗传学基本概念 二 精神障碍的遗传学研究 三 遗传咨询.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三 实验性研究 四 理论性研究 第三节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 第四节 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第五节 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感知觉障碍 第三节 思维障碍.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神经影像学基础 第三节 神经电生理学基础.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七节 情感障碍 第八节 意志障碍 第九节 动作及行为障碍.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四节 注意障碍 第五节 记忆障碍 第六节 智能障碍.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十节 意识障碍 第十一节 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 第十二节 精神障碍综合征.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Psychiatry.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肠内肠外营养(Enteral nutrition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2012年).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遗传学基础).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神经影像学基础).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神经电生理学基础).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精神活动的神经科学基础(脑结构与精神活动).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psychiatry(主讲:彭焱).ppt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教学大纲 Summary of Neurology.pdf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 概述 第一节 帕金森病 第二节 小舞蹈病 第三节 肝豆状核变性 第十三章 癫痫 概述 第一节 癫痫的分类 第二节 癫痫的诊断 第三节 癫痫的治疗.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五章 周围神经疾病 概述 第一节 脑神经疾病 第二节 脊神经疾病 第十七章 重症肌无力.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脊髓疾病 概述 第一节 急性脊髓炎 第三节 脊髓空洞症 第二节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一节 运动神经元病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第二节 脑梗死 第三节 脑出血.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第一节 意识障、第二节 认知障碍 第四节 痫性发作、第五节 眩晕与听觉障碍 第十节 共济、步态、不自主运动.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五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第七章 头痛.doc
- 《神经疾病概要》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第一节 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 第二节影像学检查 第三节电生理检查 第四节 TCD 第六节 神经肌肉活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