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Psychiatry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精神病学基础课程编号:y480225英文名称:BasicPsychiatry课程属性:必修课学分:4学时:56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精神卫生方向)专业一、课程简介精神病学基础是研究与精神疾病发病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诊断、治疗方法的医学基础学科,包括与精神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的神经解剖学、神经生化学、神经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内分泌学和遗传学等基础医学理论、精神疾病的症状学、分类学、诊断学和评定量表等。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在神经解剖、神经生化、内分泌生理、病理及遗传学等诸方面均有特殊要求,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亦均有别于驱体疾病。精神医学基础始终贯穿着精神科的特殊性,把与精神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病因、病理、生理、解剖基础作为重点,正确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学生通过精神病学基础学习,应能掌握精神疾病的发病基础、发病原因、发病形式和发展规律,掌握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生化改变和精神病理现象,掌握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方法,为精神医学临床实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总课时为56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必要的讨论、观看录像资料、案例分析、临床见习。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环节课时安排讲课实践课上机其它合计习题课讨论课401656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熟悉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精神病学发展相关知识。2.能力培养:能够熟练区分精神病学相关概念的区别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重点】精神病学、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及精神卫生的概念。【难点】精神病学相关概念的鉴别第二单元:精神障碍病因学(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障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熟悉病因及发病机理的概念。了解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病因的分析与确定。2.能力培养:能够从病因学方面对精神障碍进行分析研究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精神病学基础 课程编号: y480225 英文名称:Basic Psychiatry 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 时:56 学 分:4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精神卫生方向)专业 一、课程简介 精神病学基础是研究与精神疾病发病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诊断、治疗方法的医 学基础学科,包括与精神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的神经解剖学、神经生化学、神经病理学、病理生理 学、内分泌学和遗传学等基础医学理论、精神疾病的症状学、分类学、诊断学和评定量表等。由于 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在神经解剖、神经生化、内分泌生理、病理及遗传学等诸方面均有特殊要求, 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亦均有别于躯体疾病。精神医学基础始终贯穿着精神科的特殊性, 把与精神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病因、病理、生理、解剖基础作为重点,正确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 表现和诊断方法。 学生通过精神病学基础学习,应能掌握精神疾病的发病基础、发病原因、发病形式和发展规 律,掌握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生化改变和精神病理现象,掌握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方法,为 精神医学临床实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总课时为56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必要的讨论、观看录像资 料、案例分析、临床见习。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40 16 56 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熟悉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精神病学发展相关知 识。 2.能力培养:能够熟练区分精神病学相关概念的区别。 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重点】 精神病学、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及精神卫生的概念。 【难点】 精神病学相关概念的鉴别。 第二单元:精神障碍病因学(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障碍 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熟悉病因及发病机理的概念。了解各因素的相 互作用以及病因的分析与确定。 2.能力培养:能够从病因学方面对精神障碍进行分析研究

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重点】精神障碍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难点】各类因素的关系进解,第三单元: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的概念,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熟悉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了解国际上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情况。2.能力培养:能够进行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重点】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的概念,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难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讲授第四单元: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医学遗传学基本概念。熟悉精神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神经影像学技术,精神障碍的神经生化改变,脑电图及多导睡眠图的相关知识。了解遗传咨询,精神疾病的脑结构及脑功能改变,精神障碍的神经内分泌改变,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眼球运动检测技术及经颅磁刺激技术的相关知识,精神疾病的动物模型。2.能力培养:能够从神经生物学方面对精神障碍进行分析研究。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重点】医学遗传学概念。【难点】神经电生理方法的讲授。第五单元:精神症状学【建议学时数:16学时(理论8学时、实践课8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动作及行为障碍、意识障碍以及自知力障碍的相关内容。熟悉注意障碍、意志障碍的相关内容,精神障碍的综合征。2.能力培养:能够对精神障碍患者从知、情、意三方面进行症状诊断。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录像法【重点】认知、情感情绪及意志行为方面的症状。【难点】相关症状的鉴别,精神障碍的综合征。第六单元:精神障碍的检查【建议学时数:8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课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科医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与基本技能,精神状态检查。熟悉采集精神科病史的方法,精神科诊断过程。了解精神科住院病历的书写,2.能力培养:能够进行精神科的精神检查和体格检查操作。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重点】 精神障碍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难点】 各类因素的关系讲解。 第三单元: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的概念,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熟悉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实施 过程,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了解国际上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情况。 2.能力培养:能够进行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 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重点】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的概念,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难点】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讲授。 第四单元: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掌握医学遗传学基本概念。熟悉精神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神经影像学技术,精神障碍的 神经生化改变,脑电图及多导睡眠图的相关知识。了解遗传咨询,精神疾病的脑结构及脑功能改 变,精神障碍的神经内分泌改变,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眼球运动检测技术及经颅磁刺激技术 的相关知识,精神疾病的动物模型。 2.能力培养:能够从神经生物学方面对精神障碍进行分析研究。 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重点】 医学遗传学概念。 【难点】 神经电生理方法的讲授。 第五单元:精神症状学〔建议学时数:16学时(理论8学时、实践课8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掌握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动作及行为障碍、意识障碍以及自 知力障碍的相关内容。熟悉注意障碍、意志障碍的相关内容,精神障碍的综合征。 2.能力培养:能够对精神障碍患者从知、情、意三方面进行症状诊断。 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录像法 【重点】 认知、情感情绪及意志行为方面的症状。 【难点】 相关症状的鉴别,精神障碍的综合征。 第六单元:精神障碍的检查〔建议学时数:8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课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科医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与基本技能,精神状态检查。 熟悉采集精神科病史的方法,精神科诊断过程。了解精神科住院病历的书写。 2.能力培养:能够进行精神科的精神检查和体格检查操作。 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重点】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与基本技能,采集精神科病史的方法【难点】进行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的基本方法。第七单元:精神障碍的诊断【建议学时数:6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课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障碍诊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方法,精神症状的量化评估技术。熟悉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估,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了解精神障碍的实验室诊断。2.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重视病人的心理状况并能做一些相应的检查,对常见的精神疾病能做出大致的诊断,并且了解各种常见于精神疾病的实验室和心理学诊断方法的适应症和检查结果分析。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重点】面谈检查的技巧;病史采集应包括的内容;精神状况检查的内容。【难点】各种评定量表的选择与结果分析。第八单元: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障碍的分类及分类原则,掌握精神障碍的标准化诊断程序;熟悉国内外所使用的诊断、分类系统(ICD-10、CCMD-3、DSM-4)。2.能力培养:理解和掌握精神障碍的分类及分类原则,理解制定精神障碍的分类的原因及作用并运用精神障碍诊断、分类系统(ICD-10、CCMD-3、DSM-4)进行诊断操作,培养学生能够对精神障碍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培养开放的、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培养学生按标准化程序对精神病疾病进行诊断的能力。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案例教学法。【重点】精神障碍的分类及分类原则,精神障碍的分类与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难点】精神障碍的标准化诊断程序的理解与掌握。第九单元: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建议学时数:6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课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障碍治疗的特点及主要方法,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常用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原则。熟悉精神障碍的治疗发展。了解精神障碍的治疗问题和发展趋势。2.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掌握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并能正确处理和识别这些药物所致的副作用。3.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法、讲授法,观看录像【重点】精神障碍治疗的特点及主要方法,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常用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原则。【难点】在临床工作中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及其应用。三、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综合成绩中,期未考试成绩占70%,平时作业占30%
【重点】 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与基本技能,采集精神科病史的方法。 【难点】 进行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的基本方法。 第七单元:精神障碍的诊断〔建议学时数:6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课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障碍诊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方法,精神症状的量化评估技术。熟悉药物疗效和 不良反应的评估,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了解精神障碍的实验室诊断。 2.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重视病人的心理状况并能做一些相应的检查,对常见的 精神疾病能做出大致的诊断,并且了解各种常见于精神疾病的实验室和心理学诊断方法的适应症和 检查结果分析。 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重点】 面谈检查的技巧;病史采集应包括的内容;精神状况检查的内容。 【难点】 各种评定量表的选择与结果分析。 第八单元: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建议学时数: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障碍的分类及分类原则,掌握精神障碍的标准化诊断程序;熟悉国内外所 使用的诊断、分类系统(ICD-10、CCMD-3、DSM-4)。 2.能力培养:理解和掌握精神障碍的分类及分类原则,理解制定精神障碍的分类的原因及作用, 并运用精神障碍诊断、分类系统(ICD-10、CCMD-3、DSM-4)进行诊断操作,培养学生能够对精 神障碍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培养开放的、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培养学生按标准化程序对精神病疾病进行诊断的能力。 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案例教学法。 【重点】 精神障碍的分类及分类原则,精神障碍的分类与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难点】 精神障碍的标准化诊断程序的理解与掌握。 第九单元: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建议学时数:6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课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掌握精神障碍治疗的特点及主要方法,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常用的药物治疗、心理治 疗及物理治疗原则。熟悉精神障碍的治疗发展。了解精神障碍的治疗问题和发展趋势。 2.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掌握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抗精神 病药物,并能正确处理和识别这些药物所致的副作用。 3.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法、讲授法,观看录像 【重点】 精神障碍治疗的特点及主要方法,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常用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 原则。 【难点】 在临床工作中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及其应用。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闭卷考试,综合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作业占30%

四、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精神病学基础》,江开达,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1版2.参考书:《精神病学》,郝伟,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6版;《精神病学》,李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临床精神病学》,张聪沛,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1版;《精神病学》,沈渔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5版;《精神病病例精粹》,王学义,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精神病理学》,许又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精神药理学》,刘吉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1版
四、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精神病学基础》,江开达,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第1版; 2.参考书: 《精神病学》,郝伟,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6版; 《精神病学》,李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临床精神病学》,张聪沛,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第1版; 《精神病学》,沈渔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5版; 《精神病病例精粹》,王学义,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精神病理学》,许又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 《精神药理学》,刘吉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1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肠内肠外营养(Enteral nutrition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医院膳食(hospital patient diet).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营养状况评价(Nutritional Assessment).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Dietary pattern and dietary guideline).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矿物质(minerals).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能量与维生素概述(Energy、vitamins).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碳水化合物与脂类 carbohydrate and 1ipids.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蛋白质(Protein).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绪论(medical nutrition).ppt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食物成分表(100g食部,共281种食物).docx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9 特殊人群的营养(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12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11 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10 社区营养(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8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7 植物化学物(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6 矿物质(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5 维生素(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4 能量(含参考答案).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十节 意识障碍 第十一节 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 第十二节 精神障碍综合征.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四节 注意障碍 第五节 记忆障碍 第六节 智能障碍.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七节 情感障碍 第八节 意志障碍 第九节 动作及行为障碍.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神经影像学基础 第三节 神经电生理学基础.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感知觉障碍 第三节 思维障碍.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三 实验性研究 四 理论性研究 第三节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 第四节 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第五节 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遗传学基础 一 医学遗传学基本概念 二 精神障碍的遗传学研究 三 遗传咨询.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病因学 第二节 致病因素的分类 第三节 病因的分析与确定.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精神病学发展 第三节 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病因学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概念 第二节 致病因素的分类.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 精神病学发展.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实践项目设计与实践指导书.pdf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情绪稳定剂.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抗抑郁药.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抗焦虑药.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2012年).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