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七节 情感障碍 第八节 意志障碍 第九节 动作及行为障碍

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心理学院门教研室:精神医学王莹教师姓名:讲师专业技术职称:精神病学基础课程名称: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心理学院 教研室 : 精神医学 教 师 姓 名 : 王 莹 专业技术职称 : 讲 师 课 程 名 称 : 精神病学基础 授 课 学 期 :2013~ 2014 学年秋季学期

中文精神病学基础课程名称英文Basis of psychiatry授课对象2010级精神卫生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东二5教室第7教学周周三第3-4小节第五章精神症状学第七节情感障碍授课章节第八节意志障碍第九节动作及行为障碍教学目标:1.掌握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鉴别;意志障碍和动作、行为障碍的特征。教学目标2.熟悉焦虑、恐惧、意志增强(缺乏)、木僵、绒默症的概念和临床表现。与要求3.了解违症、刻板动作(言语)模仿动作(言语)强迫、作态的症状特点。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熟悉情感、动作及行为障碍。教学重点:1.情感高涨(低落)淡漠、意志增强(缺乏)、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与不协调教学重点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临床表现;与难点教学难点:1.关于本书中一些概念与其他教材有冲突的解析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录像教学法、讨论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教材:《精神病学基础》、江开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第1版教材与教具教具:光盘、课件、多媒体情感障碍-affectivedisorder;情感高涨-elation;专业词汇情感低落-depression;焦虑-anxiety:违症-negativism
课程名称 中 文 精神病学基础 英 文 Basis of psychiatry 授课对象 2010 级 精神卫生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7 教学周 周三 第 3-4 小节 上课教室 东二 5 教室 授课章节 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七节 情感障碍 第八节 意志障碍 第九节 动作及行为障碍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1.掌握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 鉴别;意志障碍和动作、行为障碍的特征。 2.熟悉焦虑、恐惧、意志增强(缺乏)、木僵、缄默症的概念和临床表现。 3.了解违拗症、刻板动作(言语)、模仿动作(言语)、强迫、作态的症状特点。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熟悉情感、动作及行为障碍。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1. 情感高涨(低落)、淡漠、意志增强(缺乏)、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与不协调 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1.关于本书中一些概念与其他教材有冲突的解析。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录像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精神病学基础》、江开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第 1 版 教具:光盘、课件、多媒体 专业词汇 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情感高涨-elation; 情感低落-depression;焦虑-anxiety;违拗症-negativism

引言部分:5分钟90分钟基本部分:(25分钟)第七节情感障碍一、情感性质改变《10分钟)《8分钟)二、情感波动性改变《7分钟)三、情感协调性改变第八节情志障碍(35分钟)《5分钟)一、意志增强教学内容《5分钟)二、意志减弱与三、意志缺乏《5分钟)时间分配《5分钟》四、矛盾意向《5分钟)五、意向倒错《5分钟)六、犹豫不决七、易暗示性《5分钟》(30分钟)第九节动作及行为障碍《10分钟)一、精神运动性兴奋二、精神运动性抑制三、其他特殊症状5分钟结束部分:教案正文目的教法时间注解授课内容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5 分钟 基本部分: 90 分钟 第七节 情感障碍 (25 分钟) 一、情感性质改变 〈10 分钟〉 二、情感波动性改变 〈8 分钟〉 三、情感协调性改变 〈7 分钟〉 第八节 情志障碍 (35 分钟) 一、意志增强 〈5 分钟〉 二、意志减弱 〈5 分钟〉 三、意志缺乏 〈5 分钟〉 四、矛盾意向 〈5 分钟〉 五、意向倒错 〈5 分钟〉 六、犹豫不决 〈5 分钟〉 七、易暗示性 〈5 分钟〉 第九节 动作及行为障碍 (30 分钟) 一、精神运动性兴奋 〈10 分钟〉 二、精神运动性抑制 三、其他特殊症状 结束部分: 5 分钟

第七节情感障碍心境:是较为持久、强度不太大的心理状态,是在-段时间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情感:是指与社会活动相联系的内心体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复杂而高级的心理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通过讲解情绪: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为保存种族和维持生使学生能命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常伴有明显的够掌握基植物神经反应等躯体功能相应变化。本概念情感作为一种心理过程也同样具有某一特征:1、情感的倾向性:指一个人的情感指向了什么2、情感的稳定性:指情感活动的稳定程度而言。与学生共同讨论情感3、情感的深刻性:指情感活动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低落与情感淡漠、协调为中普遍性和深入程度。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与4、情感的效能性:情感有鼓舞人们行动的作用。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5、情感的适度性:兴奋的鉴别要点。6、情感的可诱发性:7、情感的协调性:常见的情感障碍有:一、情感性质的改变(一)情感高涨(Elation)指情感活动在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内持续增高。常见表现有:1、喜悦:指情感的显著高扬,表现为自我感觉良好,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表情丰富、案例法、10°生动、喜笑颜开、眉飞色舞,对外界任何事物都感兴讲授法趣,说话与动作相应增多,常带有夸大色彩。由于与环境间的统一性保持完好,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这种情感高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有时可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惹、多不持久,很快转怒为喜。见于躁狂症。2、狂喜:表现为极度欢乐,常带有神秘色彩,令人难以理解,多无思维奔逸和动作增多,可有轻度意识障碍。又称销魂状态。见于癫痫、急性躁狂症及麻醉剂成瘾者。3、欣快: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十分满意、幸福愉快,但不生动,不伴有相应的言语和动作的增多,对疾病无自知力,给人以呆傻、愚鑫、幼稚的感觉。如伴有通过讲解轻度兴奋、调皮的行为、浅薄的谈谐,以玩笑的口气回答严肃的问题等表现时称该谐性欣快。见于脑器质使学生能性精神障碍。够熟悉专(二)情感低落:以持续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的业术语与情绪低落为特征。常见于抑郁症和各种原因所致的抑大众话得
第七节 情感障碍 心境:是较为持久、强度不太大的心理状态,是在 一段时间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情感:是指与社会活动相联系的内心体验,随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复杂而高级的心理状态, 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情绪: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为保存种族和维持生 命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常伴有明显的 植物神经反应等躯体功能相应变化。 情感作为一种心理过程也同样具有某一特征: 1、情感的倾向性:指一个人的情感指向了什么 2、情感的稳定性:指情感活动的稳定程度而言。 3、情感的深刻性:指情感活动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 为中普遍性和深入程度。 4、情感的效能性:情感有鼓舞人们行动的作用。 5、情感的适度性: 6、情感的可诱发性: 7、情感的协调性: 常见的情感障碍有: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一)情感高涨(Elation) 指情感活动在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内持续增 高。常见表现有: 1、喜悦:指情感的显著高扬,表现为自我感觉 良好,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表情丰富、 生动、喜笑颜开、眉飞色舞,对外界任何事物都感兴 趣,说话与动作相应增多,常带有夸大色彩。由于与 环境间的统一性保持完好,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这 种情感高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有时可表现为情绪不 稳、易激惹、多不持久,很快转怒为喜。见于躁狂症。 2、狂喜:表现为极度欢乐,常带有神秘色彩,令人 难以理解,多无思维奔逸和动作增多,可有轻度意识 障碍。又称销魂状态。见于癫痫、急性躁狂症及麻醉 剂成瘾者。 3、欣快: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十分满意、幸福愉快, 但不生动,不伴有相应的言语和动作的增多,对疾病 无自知力,给人以呆傻、愚蠢、幼稚的感觉。如伴有 轻度兴奋、调皮的行为、浅薄的诙谐,以玩笑的口气 回答严肃的问题等表现时称诙谐性欣快。见于脑器质 性精神障碍。 (二)情感低落:以持续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的 情绪低落为特征。常见于抑郁症和各种原因所致的抑 通过讲解 使学生能 够掌握基 本概念 通过讲解 使学生能 够熟悉专 业术语与 大众话得 案例法、 讲授法 10′ 与学生共同讨论情感 低落与情感淡漠、协调 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与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 兴奋的鉴别要点

郁状态。区别“神(三)焦虑(Anxiety)经病”与是一种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健康或安全及其它不良后“精神果的心境。正常人在预期不利或执行无把握的任务时病"也会出现相应的焦虑现象。病态的焦虑是在缺乏客观因素或充分根据的情况下出现烦躁不安、坐立不安、紧张恐惧,认为自己的健康江河日下,困扰的问题日趋复杂,无法解决,以致搔首顿足、抓胸拍臂、喉声叹气、煌煌不可终日,大祸将临之感。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和疑病观念。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Panicattack)。常见于焦虑性神经症,更案例法、年期抑郁状态及神经衰弱。讲授法(四)恐惧:(phobia)是指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表现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通过讲解二、情感波动性的改变使学生能(一)情感淡漠(Apathy)够熟悉情指患者对外界任何刺激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即使感高涨、面对与自己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无动于。对周情感低围事物漠不关心,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或缺如。面部表落、焦虑、情呆板、冷淡。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恐惧的概(二)情感不稳:表现为情感反应(喜、怒、哀、念。愁等)极易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到另一极端,显得8'喜怒无常,变化莫测。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癫痫)。(三)易激惹:表现为极易因小事儿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持续时间一般短暂。患者易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四)情感爆发: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爆发性情感障碍。以哭笑无常、叫喊吵骂、打人毁物通过案例区别情感淡案例法、等为主要表现。见于分离型瘾症。漠与情感低落的鉴别。讲授法(五)病理性激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强烈而较短暂的情感障碍,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与残酷的暴行,以致严重地伤害别人,事后出现遗忘症。见于癫痫、精神分裂症及脑外伤性精神障碍。三、情感协调性改变(一)情感倒错:患者的情感反应与当时处境和思维内容不相称或相反。如亲人死亡时不悲反喜,遇高兴事时反而痛哭流递等。见于精神分裂症。(二)情感幼稚:指成年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变得幼稚,缺乏理性控制反映迅速而强烈,没有节制
郁状态。 (三)焦虑(Anxiety) 是一种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健康或安全及其它不良后 果的心境。正常人在预期不利或执行无把握的任务时 也会出现相应的焦虑现象。病态的焦虑是在缺乏客观 因素或充分根据的情况下出现烦躁不安、坐立不安、 紧张恐惧,认为自己的健康江河日下,困扰的问题日 趋复杂,无法解决,以致搔首顿足、抓胸拍臂、唉声 叹气、惶惶不可终日,大祸将临之感。常伴有植物神 经功能紊乱症状和疑病观念。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又 称惊恐发作(Panic attack)。常见于焦虑性神经症,更 年期抑郁状态及神经衰弱。 (四)恐惧:(phobia) 是指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表 现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 紊乱症状。 二、情感波动性的改变 (一)情感淡漠(Apathy) 指患者对外界任何刺激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即使 面对与自己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无动于衷。对周 围事物漠不关心,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或缺如。面部表 情呆板、冷淡。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情感不稳:表现为情感反应(喜、怒、哀、 愁等)极易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到另一极端,显得 喜怒无常,变化莫测。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癫 痫)。 (三)易激惹:表现为极易因小事儿引起较强烈的 情感反应,持续时间一般短暂。患者易生气、激动、 愤怒,甚至大发雷霆。 (四)情感爆发: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一种 爆发性情感障碍。以哭笑无常、叫喊吵骂、打人毁物 等为主要表现。见于分离型癔症。 (五)病理性激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强烈而较 短暂的情感障碍,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与残酷 的暴行,以致严重地伤害别人,事后出现遗忘症。见 于癫痫、精神分裂症及脑外伤性精神障碍。 三、情感协调性改变 (一)情感倒错:患者的情感反应与当时处境和思 维内容不相称或相反。如亲人死亡时不悲反喜,遇高 兴事时反而痛哭流涕等。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情感幼稚:指成年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 变得幼稚,缺乏理性控制 反映迅速而强烈,没有节制 区别“神 经病”与 “精神 病” 通过讲解 使学生能 够熟悉情 感高涨、 情感低 落、焦虑、 恐惧的概 念。 案例法、 讲授法 案例法、 讲授法 8’ 通过案例区别情感淡 漠与情感低落的鉴别

和掩盖。见于瘾症和痴呆。(三)表情到错:指表情与内心体验不一致。(四)矛盾情感:患者同时体验到两种相反的情感。第八节意志障碍意志过程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达到既定目的而采取的自觉行动,包括自觉地确定行动的目的、案例法、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其行动以实现予定目的的心理现讲授法象。意志受情感的影响,也是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的7'结果,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图片、常见意志障碍有:视频为引(一)意志增强:指患者的意志活动具有病态的顽导,引起固性,在病态情感或妄想支配下,顽固地支持某些行案例法、学生好奇为。如抑郁症患者的顽固自杀企图与行为:被害妄想讲授法心和兴者的反复诉讼上告;嫉妒妄想者对其配偶的跟踪影视案例教学行为等。趣,从而法、视频(二)意志减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主动性要对本章乐多媒体教求与行动,常与情感淡漠或情绪低落有关。对任何事于学习!学法、讲物缺乏兴趣,对处境无所要求,对今后没有打算,室授法内间,整日卧或呆坐、呆立、生活懒散,需要督促通过视频、案例矛盾意或照料、护理。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向、意向倒错、易暗示性的特征。(三)意志缺之:惠者表现动机缺之乏和本能需要显著减退和消失,在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只是5'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四)矛盾意向:表现为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相反的意向和情感。(五)意向倒错:病人的某些活动或行为使人感到难以理解,与一般常情相违背或为常人所不允许。如:病人吃大小便等,见于SCH青春型。(六)犹豫不决:表现为遇事缺乏果断性,常常反复考虑,不知如何是好。(七)易暗示性:指患者缺乏主观意向,其思想和行为常常受别人的言行影响,受别人的暗示支配,自已不加分析思考,盲目服从。常见于瘾症、催眠状态,也见于正常人。第九节动作及行为障碍常见的动作行为障碍有:(一)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整个精神活动增强而言,5'分协调性与不协调性两类。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指与患者当时的思维、情感状态协调一致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并和所处环境关系密切,动作和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易被人理解,即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一致的
和掩盖。见于癔症和痴呆。 (三)表情到错:指表情与内心体验不一致。 (四)矛盾情感:患者同时体验到两种相反的情感。 第八节 意志障碍 意志过程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达到既定 目的而采取的自觉行动,包括自觉地确定行动的目的、 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其行动以实现予定目的的心理现 象。意志受情感的影响,也是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的 结果,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常见意志障碍有: (一)意志增强:指患者的意志活动具有病态的顽 固性,在病态情感或妄想支配下,顽固地支持某些行 为。如抑郁症患者的顽固自杀企图与行为;被害妄想 者的反复诉讼上告;嫉妒妄想者对其配偶的跟踪影视 行为等。 (二)意志减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主动性要 求与行动,常与情感淡漠或情绪低落有关。对任何事 物缺乏兴趣,对处境无所要求,对今后没有打算,室 内徘徊,整日卧或呆坐、呆立、生活懒散,需要督促 或照料、护理。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 (三)意志缺乏:患者表现动机缺乏和本能需要显 著减退和消失,在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只是 得过且过,随遇而安。 (四)矛盾意向:表现为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 相反的意向和情感。 (五)意向倒错:病人的某些活动或行为使人感到 难以理解,与一般常情相违背或为常人所不允许。如: 病人吃大小便等,见于 SCH 青春型。 (六)犹豫不决:表现为遇事缺乏果断性,常常反 复考虑,不知如何是好。 (七)易暗示性:指患者缺乏主观意向,其思想和 行为常常受别人的言行影响,受别人的暗示支配,自 己不加分析思考,盲目服从。常见于癔症、催眠状态, 也见于正常人。 第九节 动作及行为障碍 常见的动作行为障碍有: (一)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整个精神活动增强而言, 分协调性与不协调性两类。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指与患者当时的思 维、情感状态协调一致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并和所处 环境关系密切,动作和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 易被人理解,即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一致的。 以图片、 视频为引 导,引起 学生好奇 心和兴 趣,从而 对本章乐 于学习! 案例法、 讲授法 案例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 法、视频 多媒体教 学法、讲 授法 7’ 5’ 5’ 通过视频、案例矛盾意 向、意向倒错、易暗示 性的特征

如轻躁狂症的兴奋。还焦虑状态的坐立不安、搓手顿5'足:与激动情绪相联系的心因性兴奋也属于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不协调,动作和行为的增多同当时的思维、情感5'状态不一致,缺乏目的和意义,单调而杂乱,令人费解。(二)精神运动性抑制是整个精神活动的减低。动5作、行为与言语同时减少,缺乏主动性,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1、木僵:指动作行为和言语动作的完全抑制或5'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严重的木僵称僵住。轻者称亚木僵状态。2、蜡样屈曲:常在精神分裂症木僵的基础上出木僵的四种分类及如现,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成任何姿态,毫不拒抗,那5'何区别四种木僵。怕是极不舒服的姿势,也可长时间保持不变。如患者僵卧在床上,抽去头下枕头后,仍持续在好似枕着枕头的姿势躺着,即使很长时间也不自动约正,称空气枕头。3、默症:患者绒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有时可以手示意。见于瘾症及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三)其他特殊症状通过讲解10*1、违劫症:患者对所有外来盼时或要求的一种使学生能不自主的拒抗,并非有意的不合作。分主动性抗拒与够熟悉动被动性抗拒两型。2、刻板动作:作及行为指患者机械刻板地重复某一单调动作,常与刻板障碍分类言语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颈张型。及各症状3、模仿症(Echopraxia)表现。患者毫无目的的、简单地模仿他人的言语、动作、表情或姿势等,完全是一种机械式的自动性动作。并非戏谱行为。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4、作态(Mannerism)患者做出一些愚鑫而幼稚的动作和姿态,如作鬼脸、摄咀、尖调说话、用足尖走路等。又称矫饰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12*
如轻躁狂症的兴奋。还焦虑状态的坐立不安、搓手顿 足;与激动情绪相联系的心因性兴奋也属于协调性精 神运动性兴奋。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整个精神 活动不协调,动作和行为的增多同当时的思维、情感 状态不一致,缺乏目的和意义,单调而杂乱,令人费 解。 (二)精神运动性抑制是整个精神活动的减低。动 作、行为与言语同时减少,缺乏主动性,对外界刺激 反应迟钝。 1、木僵:指动作行为和言语动作的完全抑制或 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严重的木僵称僵住。 轻者称亚木僵状态。 2、蜡样屈曲:常在精神分裂症木僵的基础上出 现,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成任何姿态,毫不拒抗,那 怕是极不舒服的姿势,也可长时间保持不变。如患者 僵卧在床上,抽去头下枕头后,仍持续在好似枕着枕 头的姿势躺着,即使很长时间也不自动纠正,称空气 枕头。 3、缄默症: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有 时可以手示意。见于癔症及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三)其他特殊症状 1、违拗症:患者对所有外来吩咐或要求的一种 不自主的拒抗,并非有意的不合作。分主动性抗拒与 被动性抗拒两型。 2、刻板动作: 指患者机械刻板地重复某一单调动作,常与刻板 言语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颈张型。 3、模仿症(Echopraxia) 患者毫无目的的、简单地模仿他人的言语、动作、 表情或姿势等,完全是一种机械式的自动性动作。并 非戏谑行为。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4、作态(Mannerism) 患者做出一些愚蠢而幼稚的动作和姿态,如作鬼脸、 摄咀、尖调说话、用足尖走路等。又称矫饰症。多见 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通过讲解 使学生能 够熟悉动 作及行为 障碍分类 及各症状 表现。 5’ 5’ 5’ 5’ 5’ 10’ 12’ 木僵的四种分类及如 何区别四种木僵

8掌握主动违劫、被动违的鉴别点。教案附页
掌握主动 违拗、被 动违拗的 鉴别点。 8’ 教 案 附 页

教师参考:《精神病学》,沈渔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李凌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精神病学简明教程》,姜佐宁北京:科学出版社《变态心理学》第9版,主译:汤震宇邱鹤飞2005年7月第1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教学参考资料社学生参考:专业书籍:《精神医学》,王祖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专业期刊: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有关网址:中国心理治疗师,中华精神卫生网思考题:1、如何理解情感的性质改变、波动性障碍和情感的协调性改变?2、谈谈你所见过的动作及行为障碍?思考题与作业:1、概述情感障碍的分类?作业2、试述情感低落和情感淡漠的概念及其鉴别?3、简述意志障碍的分类?【上好本次课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或应具备的条件】其它说明【本人想说明的其它情况或问题】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课后对自己在本次课中的综合表现、感受体会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教训,以及后续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如:本次课教法设计的实施情况、学生听课情况与反应如何、时间分配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讲透、下次课需要重复强调的要点或如何改进等)【要求手写(非打印版)】
教学 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 《精神病学》,沈渔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精神病学》,李凌江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精神病学简明教程》,姜佐宁 北京:科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第 9 版,主译:汤震宇 邱鹤飞 2005 年 7 月第 1 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 学生参考: 专业书籍:《精神医学》,王祖承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专业期刊: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有关网址:中国心理治疗师,中华精神卫生网 思考题与 作业 思考题:1、如何理解情感的性质改变、波动性障碍和情感的协调性改变? 2、谈谈你所见过的动作及行为障碍? 作 业:1、概述情感障碍的分类? 2、试述情感低落和情感淡漠的概念及其鉴别? 3、简述意志障碍的分类? 其它说明 【上好本次课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或应具备的条件】 【本人想说明的其它情况或问题】 教 学 效 果 与 课 后 分 析 【课后对自己在本次课中的综合表现、感受体会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教训,以 及后续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如:本次课教法设计的实施情况、学生听课情况与反应如何、时间分配 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讲透、下次课需要重复强调的要点或如何改进等】 【要求手写(非打印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四节 注意障碍 第五节 记忆障碍 第六节 智能障碍.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十节 意识障碍 第十一节 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 第十二节 精神障碍综合征.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Psychiatry.pdf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肠内肠外营养(Enteral nutrition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医院膳食(hospital patient diet).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营养状况评价(Nutritional Assessment).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Dietary pattern and dietary guideline).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矿物质(minerals).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能量与维生素概述(Energy、vitamins).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碳水化合物与脂类 carbohydrate and 1ipids.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蛋白质(Protein).ppt
- 石河子大学:《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绪论(medical nutrition).ppt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食物成分表(100g食部,共281种食物).docx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09 特殊人群的营养(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12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含参考答案).doc
- 《医学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11 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含参考答案).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神经影像学基础 第三节 神经电生理学基础.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精神症状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感知觉障碍 第三节 思维障碍.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三 实验性研究 四 理论性研究 第三节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实施过程 第四节 国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第五节 精神障碍的遗传流行病学.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遗传学基础 一 医学遗传学基本概念 二 精神障碍的遗传学研究 三 遗传咨询.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病因学 第二节 致病因素的分类 第三节 病因的分析与确定.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精神病学发展 第三节 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病因学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概念 第二节 致病因素的分类.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精神病学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 精神病学发展.doc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实践项目设计与实践指导书.pdf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情绪稳定剂.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抗抑郁药.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抗焦虑药.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2012年).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遗传学基础).ppt
- 《精神病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神经影像学基础).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