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6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删除标识福昕编辑器福PDF编83.6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福PDF编辑器问题的引入一所P二、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福昕PDF编辑器福PDF编辑器三、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四、小结福昕PDF编辑器福昕PDF编辑器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三、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四、小结 一、问题的引入 §3.6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1 https://editor.foxitsoftware.cn?MD=shanchu

*复习引入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及其概率,对应确定Y的所有可能取值和概率连续型随机变量1.定理法①y=g(x)严格单调、连续;②y值域(c,d);③x=h(y)是y=g(x)的反函数fx[h(y)]-| h(y) , c<y<dfr(y) =[0,其它.①Y 的分布函数 Fy(y);② F'(y)= f,(y)2.分布函数法Fy(y)= P(g(X)≤y)= (r)<Jx(x)dxJg(x)≤)
*复习引入 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所有可能取值及其概率,对应确定Y 的所有可能取值和概率. 连续型随机变量 1.定理法 ① y g x = ( ) 严格单调、连续; ② y 值域( , ) c d ; ③ x h y = ( )是 y g x = ( ) 的反函数 ' [ ( )] | ( ) |, ( ) 0, X Y f h y h y c y d f y = 其它. 2.分布函数法 ①Y 的分布函数 ( ) F y Y ; ② ( ) ( ). F y f y Y Y = ( ) ( ) { ( ) } ( ) Y X g x y F y P g X y f x dx = =

*知识框架1.Z=X+Y:fz(2)= ( f(x,z-x)dxfz(z)= ( f(z-y, y)dyX与Y相互独立fz(2) = ( fx(x)fr(z -x)dxfz(z)= ( fx(z-y)fr(y)dy2. Z = max(X,Y)Fmax (z)= P[max(X,Y)≤z) = P(X ≤z,Y ≤z)= P(X≤z)P(Y≤z) = Fx(2)Fy(2)3. Z = min(X,Y)Fmin(z)=1-[1- Fx(z)]I[1- F(z)]Fmin(z)= P(min(X,Y)≤z)=1-P(min(X,Y)> z)=1-P(X>z,Y>z)=1-P(X>z)P[Y>z)
*知识框架 1. Z X Y = + : ( ) ( , ) + − = − Z f z f x z x dx ( ) ( , ) + − = − Z f z f z y y dy X 与Y 相互独立 ( ) ( ) ( ) Z X Y f z f x f z x dx + − = − ( ) ( ) ( ) Z X Y f z f z y f y dy + − = − 2. Z X Y = max( , ) F z P X Y z max ( ) max( , ) = = P X z Y z , = P X z P Y z ( ) ( ) = F z F z X Y 3. Z X Y = min( , ) min ( ) 1 [1 ( )][1 ( )] F z F z F z = − − − X Y min ( ) min( , ) 1 min( , ) 1 , 1 F z P X Y z P X Y z P X z Y z P X z P Y z = = − = − = −

一、问题的引入有一大群人,令X和Y分别表示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Z表示该人的血压,并且已知Z与X,Y的函数关系 Z = g(X,Y),如何通过X,Y的分布确定Z的分布为了解决类似的问题下面我们讨论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沈阳师范大学ShenYangNoemal Univenit
. , ( , ), , , , , 分布确定 的分布 的函数关系 如何通过 的 年龄和体重 表示该人的血压 并且已知 与 有一大群人 令 和 分别表示一个人的 Z X Y Z g X Y X Y Z Z X Y = 为了解决类似的问题下面 我们讨论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一、问题的引入 2

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例1 设(X,Y)的联合分布列如下,P79-例121X0.20.10.20.10.30.1求(1)Z, = X +Y;(2)Z, = XY;(3)Z, = max(X,Y)的分布列沈阳师范大学3ShenYangNoemal Unsivenit
X Y 0 1 2 0.2 0.1 0.2 2 1 P79-例1 例1 设 (X,Y)的联合分布列如下, 0.1 0.3 0.1 (1) ; 求 Z1 = X +Y (2) ; Z2 = XY (3) max( , ) . Z3 = X Y 的分布列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3

Y12OX0.20.10.220.10.30.1解(1)Z,=X+Y可能的取值为1,2,3,4共四个值,相应的概率为P[Z, = 1) = P[X = 1,Y = 0) = 0.2P[Z, = 2) = P[X = 1,Y =1) + P[X = 2,Y = 0)= 0.1+0.1= 0.2P[Z, = 3) = P[X = 2,Y =1)+P(X =1,Y = 2)= 0.3+0.2= 0.5P[Z, = 4) = P[X = 2,Y = 2) = 0.1洗阳师范大学ShenYang Normal Un
解 (1) Z X Y 1 = + 可能的取值为 1,2,3,4 共四个值,相应的概率为 2 P Z P X Y 1 = = = = = 1 1, 0 0.2 1 2 1, 1 2, 0 0.1 0.1 0.2 P Z P X Y P X Y = = = = + = = = + = 1 3 2, 1 1, 2 0.3 0.2 0.5 P Z P X Y P X Y = = = = + = = = + = P Z P X Y 1 = = = = = 4 2, 2 0.1 X Y 0 1 2 10.2 0.1 0.2 0.1 0.3 0.1

Y102X0.10.20.220.10.30.1(2)Z,=XY可能的取值为0,1,2,4,相应的概率为P[Z, = 0)= P(X = 1,Y = 0)+ P(X = 2,Y = 0) = 0.2 +0.1= 0.3PZ, = 1) = P(X =1,Y = 1) = 0.1P[Z, = 2) = P(X = 2,Y =1)+ P[X = 1,Y = 2) = 0.3+0.2 = 0.5P[Z, = 4) = P[X = 2,Y = 2) = 0. 1洗阳师范大学ShenYangNormalUniv
(2) Z XY 2 = 可能的取值为 0,1,2,4,相应的概率为 2 X Y 0 1 2 10.2 0.1 0.2 0.1 0.3 0.1 P Z P X Y P X Y 2 = = = = + = = = + = 0 1, 0 2, 0 0.2 0.1 0.3 P Z P X Y 2 = = = = = 1 1, 1 0.1 P Z P X Y P X Y 2 = = = = + = = = + = 2 2, 1 1, 2 0.3 0.2 0.5 P Z P X Y 2 = = = = = 4 2, 2 0.1

Y102X0.20.10.220.10.30.1(3)Z,=max(X,Y)可能的取值为1,2,相应的概率为P(Z, =1) = PX =1,Y = 0}+P[X = 1,Y =1)= 0.2+0.1= 0.3P[Z, = 2) = 1 - P(Z, =1) =1 -0.3 = 0.7洗阳师范大学ShenYangNoemal Unsivenit
2 X Y 0 1 2 10.2 0.1 0.2 0.1 0.3 0.1 (3) Z X Y 3 = max{ , }可能的取值为 1,2,相应的概率为 P Z P X Y P X Y 3 = = = = + = = = + = 1 1, 0 1, 1 0.2 0.1 0.3 P Z P Z 3 3 = = − = = − = 2 1 1 1 0.3 0.7

结论若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为P(X =x,Y = y;} = Pj, i,j= 1,2,.",则随机变量函数 Z = g(X,Y)的分布律为P(Z = zk) = P(g(X,Y) = zh)py,k = 1,2,....-zk=g(xiyj)沈阳师范大学ShenYangNoemal Univenit
结论 若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为 P{X = x ,Y = y } = p , i, j = 1,2, , i j ij 则随机变量函数 Z = g(X,Y )的分布律为 { } { ( , ) } k k P Z = z = P g X Y = z , 1,2, . ( ) = = = p k k i j z g x y ij 7

单选题O3设置1分设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X,Y)的概率分布如下,Y231X00.20.10.210.10.30.1).则 P[min(X,Y = O}C)0. 2B) 0. 30. 4D) 0. 5A)公沈阳师范大学ShentangNiomal Univesth
A B C D 提交 设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 , ) X Y 的概率分布如下, Y X 1 2 3 0 0.2 0.1 0.2 1 0.1 0.3 0.1 则 P X Y {min{ , } 0} = ( ). A) 0.2 B) 0.3 C) 0.4 D)0.5 单选题 1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5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4 条件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3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2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1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5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2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1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的概念.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6 事件的独立性.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5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4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3 随机事件的概率.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2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试验和样本空间.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8章 假设检验.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7章 参数估计.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5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第6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2 方差.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3 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4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1 数学期望.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5.1 大数定律.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5.2 中心极限定理.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3.1 统计量及其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3.2 正态总体条件下的抽样分布(去答案).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1 引言 6.2 总体与样本.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参数估计 7.1 点估计.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参数估计 7.2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参数估计 7.3 区间估计.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假设检验 8.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概念.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假设检验 8.2 单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Higher Mathematic(二上,任课教师:杨淑辉).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期末总复习.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第1章 函数、极限、连续.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章 导数与微分、第3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函数、极限、连续 1.1 预备知识 1.2 函数.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