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6 事件的独立性

1.6事件的独立性目录CONTENTS两个事件的独立性独立与互斥三个事件的独立性伯努利概型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1.6 事件的独立性 目录 CONTENTS 两个事件的独立性 独立与互斥 三个事件的独立性 伯努利概型

4既发热又干咳的病人患“非典”的概率为5%;仅发热的病人患“非典”的概率为3%;仅于咳的病人患“非典”的概率为1%;无上述现象而被确诊为“非典”患者的概率为0.01%对25000人检查,既发热又干咳的病人为250人,仅发热的病人为500人,仅干咳的病人为1000人,求(1)某人患“非典”的概率;(2)被确诊为“非典”的患者是仅发热的病人的概率解A,=【既发热又干咳的,A,=仅发热的人}A,={仅干咳的人},A={无明显症状的人)B={确诊患了“非典”}5315002501000232500.01P(B)=0.001593X250001001002500025000100250001003500X25000100P(A, / B)=0.376650.001593
4 既发热又干咳的病人患“非典”的概率为 5%;仅发热的病人患“非典”的概率为 3%; 仅干咳的病人患“非典”的概率为 1%;无上述现象而被确诊为“非典”患者的概率为 0.01%. 对 25000 人检查,既发热又干咳的病人为 250 人, 仅发热的病人为 500 人, 仅干咳的病人为 1000 人,求 (1)某人患“非典”的概率;(2)被确诊为“非典” 的患者是仅发热的病人的概率. 解 A1 ={既发热又干咳的}, A2 ={仅发热的人}, A3 ={仅干咳的人}, A4 ={无明显症状的人} B={确诊患了“非典”} 250 5 500 3 1000 1 23250 0.01 ( ) 0.001593 25000 100 25000 100 25000 100 25000 100 P B 2 500 3 25000 100 ( | ) 0.37665 0.001593 P A B

O3单选题设置1分已知A,B为随机事件,P(A)≠P(B)>O,BCA,下面式子中成立的有()个,(2)(1) P(A| B)=1(3) P(B/A)=1 (4) P(A|B)=0P(BI A)= 0(B) 2(A) 1(C) 3(D) 4B提交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A B C D 提交 已知 A B, 为随机事件, P A P B ( ) ( ) 0 , B A ,下面式子中成立的有( )个. (1)P A B ( | ) 1 = (2) P B A ( | ) 0 = (3)P B A ( | ) 1 = (4)P A B ( | ) 0 = (A) 1 (B) 2 (C) 3 (D) 4 单选题 1分

单选题O3设置1分4. 设P(A)=α,P(B)=b,P(AUB)=,则 P(B-A)= ( )(B) a- b(A) a(1 - b)(C) c-a(D) a(1 -c)提交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A B C D 提交 4.设 P(A) = a , P(B) = b , P(A B) = c ,则 P B A ( ) =( ). (A) a(1− b) (B) a − b (C) c a (D) a(1− c) 单选题 1分

问题导引问题1:如何判别事件组相互独立?问题1:独立与互斥是否有关系?问题2:伯努利概型的特征?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问题导引 问题1:如何判别事件组相互独立? 问题1:独立与互斥是否有关系? 问题2:伯努利概型的特征?

*知识框架多个事件独立P(AB)= P(A)P(B),A与B.A与B.A与B相互独立P(BC)= P(B)P(C),P(AC)= P(A)P(C) 两个事件独立P(ABC) = P(A)P(B)P(C)A,B相互独立←P(AB)=P(A)P(B)事件A.B.C是独立的I伯努利试验随机试验的可能结果只有A与A,其中P(A)= P, P(A)=1- p= q独立地重复n次伯努利试验伯努利概型定理n重伯努利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B(k;n,p)=c,pq-*,其中q=1-p.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知识框架

引例1盒子里有大小均匀的5个球,其中三个红球,两个蓝球,依次取两个球:记A={第1次取到红球},B=第2次取到红球不放回有放回21P(BIA)324P(B|A)=15P(B) = P(A)P(B|A) + P(A)P(B|A)3P(B)32 33 215554+54=5P(B) ± P(BIA)P(B) P(BIA)事件A的发生,事件A的发生,不影响事件B发生的概率。影响事件B发生的概率。P(AB) = P(A)P(B)P(BA) = P(B)仓
P(B A) = P(B) P(AB) = P(A)P(B) 引例1 盒子里有大小均匀的5个球,其中三个红球,两个蓝球, 依次取两个球:记A={第1次取到红球}, B={第2次取到红球} 不放回 有放回

两个事件的独立性定义设A,B是两事件,如果满足等式P(AB) = P(A) P(B)则称事件A,B相互独立.简称A,B独立结论两事件独立,是指其中一事件的发生与另一事件的发生无关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 , , . ( ) ( ) ( ) , , 则称事件 相互独立 简称 独立 设 是两事件 如果满足等式 A B A B P AB P A P B A B = 定义 两个事件的独立性 结论 两事件独立,是指其中一事件的发生与另一 事件的发生无关

注意:1.必然事件Q与与任何事件都是是相互独立的经验法:其中一个事件发生与否不影响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定义法:: P(AB)=P(A)P(B)判断方法P(A) > 0, P(BA) = P(B)等价定义或P(B) > 0, P(AB) = P(A)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注意: 1. 必然事件 与与任何事件都是是相互独立的. ( ) ( ) ( ) ( ) 0, ( ) ( ) ( ) 0, ( ) ( ) P AB P A P B P A P B A P B P B P A B P A = = = 经验法:其中一个事件发生与否不影响 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定义法: 判断方法 等价定义 或

独立与互斥两事件相互独立与两事件互斥的关系两事件相互独立 P(AB)= P(A)P(B))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两事件互斥AB=O例如若 P(A)B21AB则 P(AB) = P(A)P(B)A由此可见两事件相互独立,但两事件不互斥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两事件相互独立 P ( A B ) = P ( A ) P ( B ) 两事件互斥 A B = A B , 2 1 , ( ) 2 1 若 P(A) = P B = AB 则 P(AB) = P(A)P(B). 例如 由此可见两事件相互独立,但两事件不互斥. 两事件相互独立与两事件互斥的关系. 二者之间没 有必然联系 独立与互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5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4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3 随机事件的概率.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2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试验和样本空间.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8章 假设检验.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7章 参数估计.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5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第6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4章 数字特征.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Higher Mathematic(二).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Advance Algebra 2.pdf
-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精选)无约束规划方法.pdf
-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doc
-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pdf
- 北京大学:《群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共六章,物理学院:李新征).pdf
- 《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二次型 9.4 主轴问题.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的概念.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1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2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5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1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2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3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4 条件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5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6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2 方差.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3 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4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1 数学期望.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5.1 大数定律.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5.2 中心极限定理.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3.1 统计量及其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3.2 正态总体条件下的抽样分布(去答案).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