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5.2 中心极限定理

删除标识福昕编辑器福昕PDF编第5.2节中心极限定理福PDF编辑器福昕PDF编一、问题的引入二、中心极限定理三、例题分析富听PDF编辑器福昕PDF编辑器四、小结福昕PDF编辑器福昕PDF编辑器
第5.2节 中心极限定理 一、问题的引入 二、中心极限定理 三、例题分析 四、小结 https://editor.foxitsoftware.cn?MD=shanchu

一、问题的引入·例如对某物的长度进行测量,在测量时有许多随机因素影响测量的结果.如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使测量产生误差X;测量者观察时视线所产生的误差X:测量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X;显然这些误差是微小的、随机的,而且相互没有影响.测量的总误差是上述各个因素产生的误差之和,即ZX,沈阳师范大学ShenYangNiomalUnive
• 例如对某物的长度进行测量, 在测量时有许 多随机因素影响测量的结果.如温度和湿度等 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 使测量产生误差X1 ; 测量者观察时视线所产生的误差X2 ; 测量者心 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X3 ; .显然 这些误差是微小的、随机的, 而且相互没有影 响. 测量的总误差是上述各个因素产生的误差 之和, 即∑Xi . 一、问题的引入

很一般地,在研究许多随机因素产生的总影响时多可以归结为研究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问题.而通常这种和的项数都很大.因此,需要构造一个项数越来越多的随机变量和的序列:Zx,n = 1,2,....i=1·我们关心的是当n一→o时,随机变量和>X的极限分布是什么?由于直接研究>X,的极限分布不方便,故先将其标准化为≥x,- ElZXi=l=7Y>Xi=l再来研究随机变量序列Y,的极限分布沈阳师范大学ShenYang Normal Unsive
• 一般地, 在研究许多随机因素产生的总影响时, 很 多可以归结为研究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 问题, 而通常这种和的项数都很大. 因此, 需要构造 一个项数越来越多的随机变量和的序列: , 1,2,. 1 = = X n n i i • 我们关心的是当n→∞时, 随机变量和∑Xi的极限分 布是什么? 由于直接研究∑Xi的极限分布不方便, 故 先将其标准化为: − = = = = n i i n i i n i i n D X X E X Y 1 1 1 再来研究随机变量序列{Yn }的极限分布

定理林德伯格-列维中心极限定理(Lindberg-levi)「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定理二(De Moivre-Laplace)【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沈阳ShenYang Normal Univenst
定 理 一 林德伯格-列维中心极限定理 [ 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 ] 定 理 二 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 [ 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 ] (Lindberg-levi) (De Moivre-Laplace)

中心极限定理1、林德伯格-列维(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设随机变量X,X2,,X,.相互独立,服从同一分布,且具有数学期望和方差:E(X,)=μ,D(X)=2>0(k=1,2,),则随机变量之和的1ZX,-EZZx,-nμXkk=l标准化变量 Y,= k=17ngZDXk=l沈阳师范大学ShenYang Noemal Univen
二. 中心极限定理 (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 则随机变量之和的 同一分布 且具有数学期望和方差: 设随机变量 相互独立 服 从 ( ) 0 ( 1,2, ), , ( ) , , , , , , 2 1 2 = = = D X k E X X X X k k n − = = = = n k k n k k n k k n D X X E X Y 1 标准化变量 1 1 n X n n k k − = =1 1、林德伯格-列维

的分布函数F.(x)对于任意x满足Zxx-nμk=1lim F,(x) = lim P≤xn->8nNng2 dt = @Φ(x)12元上述定理表明:当n→8o,随机变量序列Y,的分布函数收敛于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沈阳师范大学ShentangNomal Univesth
− = = → → x n X n F x P F x x n k k n n n n 1 lim ( ) lim 的分布函数 ( ) 对于任意 满足 上述定理表明: . , 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当 n → 随机变量序列Yn 的分布函数收敛于 − − = = x t e dt (x). 2π 1 2 2

上述定理意义:只要{X,}独立同分布,期望和方差存在,不管原来的分布rZX是什么,只要n充分大,就可以用正态分布去逼近i=l上述定理表明:ZX,-nμk=1~ N(0,1)VnoZX, ~ N(nu,no?k=1沈阳师范大学ShentangNiomal Univesth
上述定理意义: 1 , , , , n n i i X n X = 只要 独立同分布 期望和方差存在 不管原来的分布 是什么 只要 充分大 就可以用正态分布去逼近 ~ (0,1) 1 N n X n n k k − = 上述定理表明: ( ) 2 1 X ~ N n,n n k k =

例1用机器包装白糖,每袋重量为随机变量,期望值为100g,标准差为10g.一箱内装100袋白糖求一箱白糖质量大于10200g的概率解设x,表示第i袋白糖的重量,i=12;则一箱白糖的重量X=乙X,其中X相互独立,且EX, = 100, DX, = 102 =100100100,DX =D>X,=100DX, =10000EX = EX, =100EX, = 10000,i=li=1由林德伯格-列维中心极限定理可知:X~N(10000,10000)P(X >10200} =1- P(X ≤10200)200X-10000=1-P~ 1-Φ(2)= 1-0.9772 = 0.02281100100沈阳师范大学SnenYangNormalUr
例1 用机器包装白糖,每袋重量为随机变量, 期 望值为100g, 标准差为10g.一箱内装100袋白糖, 求一箱白糖质量大于10200g的概率. 解 设Xi表示第i袋白糖的重量,i =1, 2, ,100 . 则一箱白糖的重量X 100 1 i i X = = ,其中Xi相互独立,且 100 100 1 1 100 10000, 100 10000. i i i i i i EX E X EX DX D X DX = = = = = = = = 由林德伯格-列维中心极限定理可知: (10000,10000) a X N P X P X { 10200} 1 { 10200} = − 10000 200 1 1 (2) 1 0.9772 0.0228. 100 100 X P − = − − = − = 2 100 , 10 100 EX DX i i = = =

练习:将一颗般子连掷100次,则点数之和不少于500的概率是多少?解设X,为第i次掷出的点数,1,2,...,100,则Xj...,Xio0独立同分布35,D(X)= E(X2)-[E(X)E(X)==,122由林德伯格-列维中心极限定理可知:7500-100x1002= 1 -Φ(8.78) ~ 0P(ZX, ≥500) ~1 -Φ35i=110.12沈阳师范大学ShenYangNoemal Unsi
练习: 将一颗骰子连掷100次,则点数之和不少 于500的概率是多少? 解 设Xi为第i 次掷出的点数, i=1,2,.,100, 则 X1 ,., X100独立同分布. 12 35 , ( ) ( ) ( ) 2 7 ( ) 2 2 E Xi = D Xi = E Xi − E Xi = − − = 12 35 10 2 7 500 100 { 500} 1 100 i 1 P Xi =1−(8.78) 0 由林德伯格-列维中心极限定理可知:

2棣莫佛一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设 X~ B(n,P) (O<p<1)的,则对于任意x,恒有X-np-e 2 dt = Φ(x).lim P≤xn00Vnp(1- p)上述定理表明:正态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当n充分大时,可以利用该定理来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沈阳师范大学ShenYang Noemal Univen
( ) 2 2 ~ , (0 1) , , 1 lim e d ( ). (1 ) 2π t x n X B n p p x X np P x t x np p − → − − = = − 设 的 则 对于任意 恒有 2. 棣莫佛-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 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 上述定理表明: 正态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 当n充分大 时, 可以利用该定理来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5.1 大数定律.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1 数学期望.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4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3 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特征 4.2 方差.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6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5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4 条件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3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2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1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5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2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1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的概念.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6 事件的独立性.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5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4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3.1 统计量及其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3.2 正态总体条件下的抽样分布(去答案).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1 引言 6.2 总体与样本.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参数估计 7.1 点估计.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参数估计 7.2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参数估计 7.3 区间估计.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假设检验 8.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概念.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假设检验 8.2 单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Higher Mathematic(二上,任课教师:杨淑辉).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期末总复习.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第1章 函数、极限、连续.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章 导数与微分、第3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函数、极限、连续 1.1 预备知识 1.2 函数.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函数、极限、连续 1.3 数列的极限.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函数、极限、连续 1.4 函数的极限.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函数、极限、连续 1.5 极限的运算法则.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函数、极限、连续 1.6 极限存在准则及两个重要极限.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函数、极限、连续 1.7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函数、极限、连续 1.8 函数的连续性.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