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课件_第五章第三节课件

5.3直线及其方程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定义空间直线可看成两平面的交线7P,: Ax+By+Cz+D, = 0P 2 : A,x+B,y+C2z+ D, = 0Pi Ax+By+Cz+D = 011i A,x+B,J+C,z+ D, = 00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5.3直线及其方程 定义 空间直线可看成两平面的交线. 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二、方向向量的定义:如果一非零向量平行于71一条已知直线,这个向量称XMxM.为这条直线的方向向量0yM,(xo, Jo,zo),M(x,y,z),X" MI L,M,Mll ss =(m, n, p),M,M={x- Xo,y- yo,z- zo?
方向向量的定义: 如果一非零向量平行于 一条已知直线,这个向量称 为这条直线的方向向量. // 二、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

x- xo -y- yoZ-Z0直线的对称式方程mnpx- Xo0 - z- 30 = ty- Jomnp直线的一组方向数ix=x,+mtiy=yo +nt方向向量的余弦称为直线的方向余弦I z = zo + pt直线的参数方程
直线的对称式方程 令 直线的一组方向数 方向向量的余弦称为 直线的方向余弦. 直线的参数方程

例1求经过 M (Xi, J1,可), M, (X2, J2,2)两点的直线方程解因为直线过 M,M,两点因此可取M,M,作为直线的方向向量s = M,M, =(x2 - Xi,y2 - 1,z2 - zf}由点向式即得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Xi - y-yi - z- ziX2 - Xi y2- Ji72 - 7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例1 求经过 两点的直线方程 解 因为直线过 两点 因此可取 作为直线的方向向量 由点向式即得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例2用对称式方程及参数方程表示直线ix+v+z+1=0i2x - +3z+4=0解一用点向式在直线上任取一点(xo,yo,zo)i yo +zo +2 = 0取 x=1 iyo - 3zo - 6= 0解得 yo=0, zo=-2点坐标(1,0,-2)
例2 用对称式方程及参数方程表示直线 解一 用点向式 在直线上任取一点 取 解得 点坐标

因所求直线与两平面的法向量都垂直取 $=nj nz= {4,- 1,-3),0z+2x- 1_y- 0对称式方程4-3-1i x =1+4t参数方程iy=-t11 z = - 2 - 3t解二用两点式已求出一点(1,0,-2)再求出一点
因所求直线与两平面的法向量都垂直 取 对称式方程 参数方程 解二 用两点式 已求出一点 再求出一点

x+z=0令=-1得2x+3z=-5解得x= 5,z =- 5点坐标(5,-1,-5),z + 2y- 0x- 1所求直线方程为4- 3- 1ix =1+4t参数方程iy=-t1z = -2 - 3tix+y+z+1=0解三由i2x-y+3z+4=0
令 得 解得 点坐标 所求直线方程为 参数方程 解三 由

3x+4z+5=0两式相加得1(4z + 55)p x:31代入方程组得(z. + 2)y=31(4z + 5)x3即称为投影方程(z. + 2)3实际上这就是所求直线的参数方程52x+V37T对称式方程4- 31
两式相加得 代入方程组得 即 ——称为投影方程 实际上这就是所求直线的参数方程 对称式方程

例3 一直线过点A(2,-3,4),且和轴垂直柜交,求其方程解因为直线和V轴垂直相交所以交点为B(0.-3,0)取 s = BA = {2, 0, 4):y+3z - 4x- 2 所求直线方程024由以上几例可见,求直线方程的思路、步骤:两定一一定点、定向
解 所以交点为 取 所求直线方程 由以上几例可见,求直线方程的思路、步骤: 两定——定点、定向

例4求过点A(1,2,一2),且通过直线Lx- 22-2y+1=的平面方程31解设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n由题设知点 M(2,-1,2) 为直线L上一点其方向向量 =3i+i-k由于所求平面通过点A及Lp n^ AM=i- 3j+4kpn=$'AM
例4 求过点A ( 1 , 2 ,-2 ) ,且通过直线 L 的平面方程 解 设所求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题设知点 为直线L上一点 其方向向量 由于所求平面通过点A及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课件_第五章第四节课件.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书籍教材PDF电子版(第二版,编著: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pdf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参数估计 §6.1 点估计的几种方法.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参数估计 §6.2 点估计的评价标准.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4.2 特征函数.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4.1 随机变量序列的两种收敛性.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4.3 大数定律.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4.4 中心极限定理(带墨迹).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1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2 边际分布与随机变量的独立性.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3 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4 多维随机变量的特征数.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5 条件分布与条件期望.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2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 常用离散分布.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6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7 分布的其它特征数.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习题课).ppt
- 华东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课件_第五章第二节课件.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课件_第五章第一节课件(数量积和向量积).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课件_第五章第一节课件.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课件_6.7方向导数与梯度.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课件_6.6微分法在几何上的应用.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课件_6.5隐函数求导.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课件_6.4复合求导.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课件_6.3全微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课件_6.2偏导数.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课件_6.1多元函数的概念、极限和连续.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课件_7.6对坐标曲线积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课件_7.5对弧长的曲线积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课件_D10_3三重积分.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课件_二重积分计算.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课件_二重积分概念.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课件_重积分的应用.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课件_8.4函数展开成幂级数.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课件_8.3幂级数.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课件_8.2数项级数及审敛法.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课件_8.1常数项级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