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Blood pressure

第三节血压Blood pressure
第三节 血压 Blood pressure

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一(一)血压(Blood Pressure)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动脉血压随心脏舒缩而发生周期性变化。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
一、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 (一)血压(Blood Pressure):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 的侧压力,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 动脉血压随心脏舒缩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

☆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最高值★☆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当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达最低值☆脉压(pulsepressure)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 pressure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平均动脉压约=舒张压+1/3脉压Y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最高值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当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达最低值 ☆脉压(pulse pressure)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 pressure)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约=舒张压+1/3脉压

(二)血压的形成·前提:足够的血液充盈·重要因素:-心脏射血:把血液推入动脉-外周阻力:使血液不至于全部流至外周,有部分暂时留在大动脉内,形成对血管的压力·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Y
• 前提:足够的血液充盈 • 重要因素: –心脏射血:把血液推入动脉 –外周阻力:使血液不至于全部流至外 周,有部分暂时留在大动脉内,形成 对血管的压力 • 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二)血压的形成

左心室每次收缩时向主动脉内射出60~80ml血液,大约只有1/3流至外周,其余约2/3被暂时贴存在主动脉和大动脉内,使主动脉和大动脉进一步扩张,形成较高的收缩压。心室收缩时释放的能量中有一部分以势能的形式贴存在弹性贮器血管的管壁中,在心室舒张时,大血管弹性回缩,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血液持续流动,以维持一定的舒张压。·左心室的间断射血变为动脉内的连续血流;同时使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远小于左心室内的波动幅度。,当血液从主动脉流向外周时,因不断克服血管对血流的阻力而消耗能量,血压也就逐渐降低。在各段血管中,而压降落的幅度与该段而管对而流的阻力的大小成正比。V?
• 左心室每次收缩时向主动脉内射出60~80ml血液,大约 只有1/3流至外周,其余约2/3被暂时贮存在主动脉和大 动脉内,使主动脉和大动脉进一步扩张,形成较高的收 缩压。 • 心室收缩时释放的能量中有一部分以势能的形式贮存在 弹性贮器血管的管壁中,在心室舒张时,大血管弹性回 缩,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血液持续流动,以维持一定 的舒张压。 • 左心室的间断射血变为动脉内的连续血流;同时使每个 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远小于左心室内的波动 幅度。 • 当血液从主动脉流向外周时,因不断克服血管对血流的 阻力而消耗能量,血压也就逐渐降低。在各段血管中, 血压降落的幅度与该段血管对血流的阻力的大小成正比

(三)影响血压的因素1、每搏输出量:-每博输出量个(心率和外周阻力不变)→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多→收缩压↑个一动脉血压个,血流向外周的速度加快一舒张压个程度不大-脉压个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三)影响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 –每博输出量↑ (心率和外周阻力不变) →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多→收缩压↑↑ –动脉血压↑,血流向外周的速度加快→ 舒张压↑程度不大 –脉压↑ 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三)影响血压的因素2、心率:- HR个 (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一→心动周期缩短→舒张期缩短→动脉流向外周的血液少,存留多一→舒张压个个,收缩压个(不明显)→脉压←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三)影响血压的因素 2、心率: –HR↑(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 心动周期缩短→舒张期缩短→动脉流向 外周的血液少,存留多→舒张压↑↑, 收缩压↑(不明显)→脉压↓ 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三)影响血压的因素3、外周阻力(受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及血粘滞度影响)一外周阻力个(心输出量不变)一→舒张期血液向外周流速一→留在主动脉血量个→舒张压个个,收缩压个(不明显)→脉压↓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1
3、外周阻力 (受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及血粘滞度影响): –外周阻力↑(心输出量不变)→舒张期 血液向外周流速↓→留在主动脉血量↑ →舒张压↑↑ ,收缩压↑(不明显) →脉压↓ (三)影响血压的因素 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三)影响血压的因素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4-弹性→血管可扩张性小→收缩压个,舒张压一→脉压个。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循环血量或血管容量个一→血压
4、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弹性↓→血管可扩张性小→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循环血量↓或血管容量↑ →血压↓。 (三)影响血压的因素

(四)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1、正常值(以肱动脉为准):-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 mmHg-脉压:30~40 mmHg1mmHg=0.133kPa1kPa=7. 5mmHg
(四)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1、正常值(以肱动脉为准): –收缩压:90~139mmHg –舒张压:60~89 mmHg –脉压:30~40 mmHg 1mmHg=0.133kPa 1kPa=7.5mmHg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临终关怀 hospice care.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饮食与营养.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病情观察和危重病的管理 第一节 病情观察 第二节 危重患者的管理.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病情观察和危重病的管理 第三节 常用急救技术.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0章 饮食与营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医院饮食 第三节 营养状况的评估 第四节 患者的一般饮食护理.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7章 休息与活动.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0章 饮食与营养 第五节 特殊饮食护理.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5章 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5章 疼痛患者的护理.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1章 排泄 第一节 排尿护理.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6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管理 第一节 病情观察 第二节 危重症患者的管理.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1章 排泄 第二节 排便护理.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8章 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6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管理 第三节 常用急救技术(洗胃法、人工呼吸器).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6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管理 第三节 常用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7章 临终护理.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Nursing.docx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颌面解剖 Stomatology.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牙拔除术.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Pulse.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给药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局部给药.ppt
- 《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of nursing(华北理工大学:邢凤梅).pdf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十一章 护理理论(2/2).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十一章 护理理论(1/2).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十二章 健康教育.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九章 护理程序(3/3).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七章 护理工作中人际沟通.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九章 护理程序(1/3).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九章 护理程序(2/3).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六章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四章 成长与发展(2/2).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五章 压力与适应(1/2).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五章 压力与适应(2/2).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三章 需要与文化(2/2)、第四章 成长与发展(1/2).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一章 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1/2).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一章 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2/2).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三章 需要与文化(1/2).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doc
- 《护理学导论》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九章 护理程序(2/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