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授课教案(汉英翻译)第二章 汉英翻译中常见的误译(2/2)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7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授课教案(汉英翻译)第二章 汉英翻译中常见的误译(2/2)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NameoftheCourse:E-CTranslationWeek: TwoLecture:TwoAbstractTitle/topicUnit TwoTranslation Norms and Process【Contents】■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翻译标准(Norm)■第二节当代西方的翻译标准(Norm)■第三节翻译过程(Process)■第四节对译者的要求(Requirement)[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翻译标准(Norm)■第二节当代西方的翻译标准(Norm)■第三节翻译过程(Process)Details【SectionOne】从“信、达、雅”到忠实、通顺■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将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代替严复的旧形式“信、达、雅”。■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等。即如鲁迅所说“保持着原作风姿”。■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如鲁迅所说之“力求其易解"。忠实、通顺之祥解■内容上忠实于原文,并不是说只要在立场、观点、内在精神上大致符合原文就算完成翻译的任务了。我们是说,首先要看全局,然后,在全局符合原文的前提下,要做到局部问题上也要符合原文。局部与全局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即他们既相矛盾,又相辅相成。■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存在作品内容上全局与局部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矛盾。在二者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应着重内容上与原文一致,不应强求语言外壳上与原文一致,也不应过分强调风格与原文一致。忠实、通顺之间的关系及“雅”的作用■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也就谈不到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作的内容与风格,通顺也失去了作用,使译文成为编篡、杜撰或乱译。■忠实是翻译标准中的首要问题。■作到以上两点也不够,还要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力求语言的精练优美。(“雅”)【SectionTwo】

Name of the Course: E-C Translation Week: Two Lecture: Two Abstract Title/topic Unit Two Translation Norms and Process 【Contents】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翻译标准(Norm) ▪ 第二节 当代西方的翻译标准(Norm) ▪ 第三节 翻译过程(Process) ▪ 第四节 对译者的要求(Requiremen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翻译标准(Norm) ▪ 第二节 当代西方的翻译标准(Norm) ▪ 第三节 翻译过程(Process) Details 【Section One】 从“信、达、雅”到忠实、通顺 ▪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将翻译标准概括为“忠 实、通顺”四个字,代替严复的旧形式“信、达、雅”。 ▪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 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等。即如鲁迅所说“保持着 原作风姿”。 ▪ 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如鲁迅所说之“力求其易 解”。 忠实、通顺之祥解 ▪ 内容上忠实于原文,并不是说只要在立场、观点、内在精神上大致符合原文 就算完成翻译的任务了。我们是说,首先要看全局,然后,在全局符合原文 的前提下,要做到局部问题上也要符合原文。局部与全局有矛盾的一面又有 统一的一面。即他们既相矛盾,又相辅相成。 ▪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存在作品内容上全局与局部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内容 和语言形式的矛盾。在二者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应着重内容上与原文一致, 不应强求语言外壳上与原文一致,也不应过分强调风格与原文一致。 忠实、通顺之间的关系及“雅”的作用 ▪ 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也就谈不到忠实; 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作的内容与风格,通顺也失去了作用,使译文成为编 篡、杜撰或乱译。 ▪ 忠实是翻译标准中的首要问题。 ▪ 作到以上两点也不够,还要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力求语言的精练优美。(“雅”) 【Section Two】

泰特勒的三原则和“信、达、雅■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英国人)(Alexander Fraser Tyler)的《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Translation)发表于1790年,早于严复赴英留学,而严氏三原则于泰氏三原则有相通之处,所以有人认为严复受泰勒的影响。·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具有相同的特性。·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自然。等值论·费道罗夫的等值"论(Fedorov)·本世纪50年代前苏联人费道罗夫1953年出版翻译理论概要,是前苏联第一部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理论的专著。中国大陆将其学说概括为等值论”或“等值翻译”。·(巴尔胡达罗夫说“完全的等值翻译与其说是现实,不如说是理想。”·两项原则:(i)翻译的目的是尽量确切地使不懂原文的读者了解原作:(i)“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在翻译时必须把原作的思想恰如它在原文里那样明确而完整地传达给读者”。同时这也就是说,“翻译必须符合用以进行翻译的语言的全民标准。这是使译文容易为读者了解和接受的首要条件。”奈达的“动态对等"的提出■奈达的“动态对等”论(美国)·(Dr.EugeneANida)(金阴、谭载喜等)·就《圣经》的翻译目标而言,翻译(translating)的定义是:■“翻译是在译入语中做出与出发语的讯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equivalents),首先是在意义上,其次是在文体上。”·“自然的"指对等形式(equivalentforms)不论是在形式上(专用名等不可避免的除外),还是在意义上都不应该是“外国的”。这就是说,好的翻译不应该使人到它的非土生土长的来源。■两者不可兼顾时,意义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奈达的“动态对等”的发展■60、70年代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论,认为翻译的原则不去求两种语言形式上的相当(formalcorrespondence),而在求译文受众与原文受众在反应上的基本一致(其前提是译文与原文传达了同样的信息或者说具有同样的内容,译文受众与原文受众达到了同样的理解)。■后80年代有所发展,认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使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可能地要求形式的对等”。(notonlytheequivalentcontentofmessage,but,in sofaras possible,theequivalence ofform.)

泰特勒的三原则和“信、达、雅” ▪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英国人) ▪ (Alexander Fraser Tyler) 的 «论 翻 译 的原 则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发表于1790年,早于严复赴英留学,而严氏三原则于泰氏三原则有 相通之处,所以有人认为严复受泰勒的影响。 • 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具有相同的特性。 • 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自然。 等值论 ▪ 费道罗夫的“等值”论 (Fedorov) ▪ 本世纪50年代前苏联人费道罗夫1953年出版 翻译理论概要 ,是前苏联第一 部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理论的专著。中国大陆将其学说概括为“等值论”或 “等值翻译”。 ▪ (巴尔胡达罗夫说“完全的等值翻译与其说是现实,不如说是理想。” ▪ 两项原则:(ⅰ)翻译的目的是尽量确切地使不懂原文的读者了解原作;(ⅱ) “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 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在翻译时必须把原作的思想恰如它在 原文里那样明确而完整地传达给读者”。同时这也就是说,“翻译必须符合用以 进行翻译的语言的全民标准。这是使译文容易为读者了解和接受的首要条件。” 奈达的“动态对等”的提出 ▪ 奈达的“动态对等”论 (美国) ▪ (Dr. Eugene A Nida) (金隄、谭载喜等) ▪ 就«圣经»的翻译目标而言,翻译(translating)的定义是: ▪ “翻译是在译入语中做出与出发语的讯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equivalents), 首先是在意义上,其次是在文体上。” ▪ “自然的”指对等形式(equivalent forms)不论是在形式上(专用名等不可避免 的 除外),还是在意义上都不应该是“外国的”。这就是说,好的翻译不应该 使人 到它的非土生土长的来源。 ▪ 两者不可兼顾时,意义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 奈达的“动态对等”的发展 ▪ 60、70年代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论,认为翻译的原则不 去求两种语言形式上的相当(formal correspondence),而在求译文受众与原文 受众在反应上的基本一致(其前提是译文与原文传达了同样的信息或者说具有 同样的内容,译文受众与原文受众达到了同样的理解)。 ▪ 后80年代有所发展,认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翻译要求“不 但是使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可能地要求形式的对等”。(not only the equivalent content of message, but, in so far as possible, the equivalence of form. )

纽马克的文本“等值论■纽马克的“文本中心”论(英国人)■(PeterNewmark)1988年出版翻译教科书(ATextbookofTranslation)■理论特点:■一是密切结合现代翻译活动的实际。■二是密切结合翻译的实践。■三是重视译文受众。■四是重视文本(text)。这一点被认为是纽马克理论架构的支柱。■他说: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者所意想的方式迁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纽马克“等值论”之祥解·与语言的表达功能(expressivefunction)相对应的是表达型”文本,包括(1)抒情诗、短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等严肃的实于想象的文学作品。(2)权威性的声明。(3)自传、散文、私人通信。,与语言的信息功能(informativefunction)相对应的是“信息型文本,其主题有科技、工商、经济等。其格式有教科书、报告、论文、备忘录、记录等。·与语言的召唤功能(vocativefunction)相对应的是“召唤型”文本,包括说明书、宣传品、通俗小说(目的是卖书、娱人)。■“表达型”文本适用“语义翻译”,(或作“任意翻译”semantictranslation),“信息型”文本和“召唤型”文本适用“交际翻译”(或作“交流翻译”communicativetranslation)。他认为等效问题因文本而异,对译品的评价,纽马克同样认为要因文本而异。■(奈达说“翻译就是译意"Translatingmeanstranslatingmeaning)【SectionThree】理解的步骤■主要通过原文的上下文来进行。对原文作透彻的理解是确切翻译的基础和关键。须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语言现象(UnderstandingLinguisticPhenomenon)■译者必须上下有联系地理解原文的词汇含义,句法结构和惯用法等。如:1)Suddenlywentlimp牵拉下来■2.理解逻辑关系(Understandinglogicrelations)■3.理解原文所涉及的事物(Understandingaffairs(events)involves)■特有的事物,历史背景,典故或专门术语等关于理解的典型译例1)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To eatno fish:一个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酥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忠诚,拒绝遵守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to...”表示"忠诚”的意思。■Toplaythegame和toplayfair(规规矩矩地比赛)同文。因此转义为"公平对待”,“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等。■2)"..leopard-spotpolicy”“豹斑"式的种族隔离政策

纽马克的文本“等值论” ▪ 纽马克的“文本中心”论(英国人) ▪ (Peter Newmark)1988年出版 翻译教科书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 理论特点: ▪ 一是密切结合现代翻译活动的实际。 ▪ 二是密切结合翻译的实践。 ▪ 三是重视译文受众。 ▪ 四是重视文本(text)。这一点被认为是纽马克理论架构的支柱。 ▪ 他说: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者所意想的方式迁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 言)。 纽马克“等值论”之祥解 ▪ 与语言的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相对应的是“表达型”文本,包括(1) 抒情诗、短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等严肃的实于想象的文学作品。(2)权威 性的声明。(3)自传、散文、私人通信。 ▪ 与语言的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相对应的是“信息型”文本,其主题有 科技、工商、经济等。其格式有教科书、报告、论文、备忘录、记录等。 ▪ 与语言的召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相对应的是“召唤型”文本,包括说明书、 宣传品、通俗小说(目的是卖书、娱人)。 ▪ “表达型”文本适用“语义翻译”,(或作“任意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信息型” 文本和“召唤型”文本适用 “交际翻译”(或 作“交流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他认为等效问题因文本而异,对译品的评价,纽马克同样认为要 因文本而异。 ▪ (奈达说“翻译就是译意”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 【Section Three】 理解的步骤 ▪ 主要通过原文的上下文来进行。对原文作透彻的理解是确切翻译的基础和关 键。须注意以下几点: ▪ 1. 理解语言现象(Understanding Linguistic Phenomenon) ▪ 译者必须上下有联系地理解原文的词汇含义,句法结构和惯用法等。如: ▪ 1) Suddenly went limp 耷拉下来 ▪ 2. 理解逻辑关系(Understanding logic relations) ▪ 3. 理解原文所涉及的事物 (Understanding affairs (events) involves) ▪ 特有的事物,历史背景,典故或专门术语等 关于理解的典型译例 ▪ 1)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 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 ▪ To eat no fish: 一个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酥教徒为了表示对政 府忠诚,拒绝遵守 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 “to.” 表示“忠诚”的意思。 ▪ To play the game 和 to play fair(规规矩矩地比赛)同文。因此转义为“公平对 待”,“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等。 ▪ 2) “.leopard-spot policy” “豹斑”式的种族隔离政策

表达与直译■就是译者把自己从原文所理解的内容用本民族语重新表达(述)出来。表达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以及对译文语言的修养程度。(一)直译(word-for-wordtranslation/literaltranslation):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的民族,地方色彩等。但它不等于死译,硬译。Nothingcouldbedone:不能译成:无事可以被做·而应为:无事可做。Wesawanacrobatstandingonhishead·而不是:我们看见一个杂技演员正站在他的头上。:而应为:正倒立意译及其经典译例■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时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该采用意译法。意译要求译文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并非乱译(notranslationatrandom)。如成语或典故.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s must dive deep·不入虎穴,爲得虎子。-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come·说曹操,曹操到。- Let Georges do it!·让别人去伤这个脑筋吧!It'sall Greek tome!·我全然不懂。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关系■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实,完善,精密。直译和意译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运用的,两种方法都有其限度,过犹不及,直译就会变成另人不解或不可卒读的死译或硬译:意译就会变成随意发挥或随意伸缩的胡译乱译。■翻译时必须采用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直译和意译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忠实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殊途同归,互不排斥,互不矛盾。译者须善于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少。■鲁迅曾提到“归化”与“洋化”即指“意译”与“直译”。校核■校核是理解与表达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译文语言进一步推敲的阶段

表达与直译 ▪ 就是译者把自己从原文所理解的内容用本民族语重新表达(述)出来。表达的 好坏主要取决于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以及对译文语言的修养程度。 ▪ (一)直译 (word-for-word translation/literal translation) :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 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 的比喻,形象的民族,地方色彩等。但它不等于死译,硬译。 ▪ Nothing could be done. ▪ 不能译成:无事可以被做 ▪ 而应为:无事可做。 ▪ We saw an acrobat standing on his head. ▪ 而不是:我们看见一个杂技演员正站在他的头上。 ▪ 而应为:正倒立 意译及其经典译例 ▪ 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时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该 采用意译法。意译要求译文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并非乱译 (no translation at random)。如成语或典故: ▪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s must dive deep.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come. ▪ 说曹操,曹操到。 ▪ Let Georges do it! ▪ 让别人去伤这个脑筋吧! ▪ It’s all Greek to me! ▪ 我全然不懂。 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关系 ▪ 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 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 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实,完善,精密。直译和意译都只是在 一定条件下运用的,两种方法都有其限度,过犹不及,直译就会变成另人不解 或不可卒读的死译或硬译;意译就会变成随意发挥或随意伸缩的胡译乱译。 ▪ 翻译时必须采用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直译和意译 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忠实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殊途同归,互不排 斥,互不矛盾。译者须善于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少。 ▪ 鲁迅曾提到“归化”与“洋化”即指“意译”与“直译”。 校核 ▪ 校核是理解与表达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译文语言进 一步推敲的阶段

【SectionFour】对译者的要求.要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要有刻骨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有较高的汉语水平.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本民族语和外语水平).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实的文化知识(还要注意不断吸收和丰实各种基础知识)?习翻译理论,经常进行翻译实践【SummaryoftheLecture】Today we have mainly studied the norms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hewest,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he requirement on translator. We should payour attention on the norms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 andtranslationprocess.【HomeworkaftertheLecture】Review the content we have studied, prepare an oral report on theimportant anddifficult pointofthelecture

【Section Four】 对译者的要求 ⚫ 要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 ⚫ 要有刻骨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 要有较高的汉语水平 ⚫ 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本民族语和外语水平) ⚫ 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实的文化知识(还要注意不断吸收和丰实各种基 础知识) ⚫ 习翻译理论,经常进行翻译实践 【Summary of the Lecture】 Today we have mainly studied the norms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he requirement on translator. We should pay our attention on the norms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translation process. 【Homework after the Lecture】 Review the content we have studied, prepare an oral report on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of the lecture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