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2
文件大小:317.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汉英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口译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汉英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翻译理论与实践》既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必修课程,又是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重要课程。通过讲授翻译基本理论,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和分析,以及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类文体的语篇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能力。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使学生将其认知和感悟到的翻译规律、技巧等知识内在化,经历一个从知识到能力的形成过程,从而逐步培养准确接受、转换、发出信息的能力,即学生不仅能够准确接受和记忆信息,还能够对其进行分析、综合和提取,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听众/读者的情况,用另一种语言传达、传播信息,从而完成跨语际、跨文化的信息传播和交流。该课程是全国各外语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的一个研究方向,更是必考科目。学时:总计128学时(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部分64学时,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部分32学时,口译理论与实践部分32学时)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汉翻译课程名称: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课程号:09401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64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技巧和重要的翻译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英汉翻译实践为主,进行大量的课外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译文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二、课程的内容及学生分配教学环节课时安排讲上实习题讨论实验课程设毕业设计(论其合课课机习计它课课文)计564464 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既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必修课程,又是培养复合型翻 译人才的重要课程。通过讲授翻译基本理论,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和 分析,以及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 类文体的语篇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能力。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使学生将其认知和感悟到的翻译规 律、技巧等知识内在化,经历一个从知识到能力的形成过程,从而逐步培养准确接受、转换、发出 信息的能力,即学生不仅能够准确接受和记忆信息,还能够对其进行分析、综合和提取,然后在理 解的基础上,根据听众/读者的情况,用另一种语言传达、传播信息,从而完成跨语际、跨文化的信 息传播和交流。该课程是全国各外语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 语言学硕士点的一个研究方向,更是必考科目。 学时: 总计128学时(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部分64学时,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部分32学时,口译理 论与实践部分32学时)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汉翻译 课程名称: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课 程 号:094012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 时:64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技巧和重 要的翻译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英汉翻译实践为主,进行大量的课外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 翻译水平和译文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及学生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 课 习题 课 讨论 课 实验 课 上 机 实 习 课程设 计 毕业设计(论 文) 其 它 合 计 56 4 4 64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数:4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总体介绍英汉翻译课程,翻译的定义、性质和分类以及中国翻译简史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翻译的定义和性质、中国翻译简史第二章翻译的过程和标准(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认知翻译过程,了解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中西方翻译标准第三章汉英语言语文化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比英汉语言语在词汇、句法和修辞方面的差异,认识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研究英汉翻译对策,提高翻译水平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第四章词的翻译技巧与文学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12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语篇中词义的确定技巧,了解文学文体的特征与翻译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大量文学文体材料的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词义的引申第五章句子翻译的基本技巧与政论文翻译(建议学时数:10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掌握句子翻译的基本方法:顺序、逆序和重组法;通过大量实践熟悉政论文体的特征与翻译中的注意事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组法第六章从句与长句翻译技巧及科技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18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长句翻译的分句法和合句法,以及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翻译,通过实践熟悉科技文体的特征和翻译中的注意事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定语从句的翻译第七章成语翻译与应用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10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成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通过实践熟悉应用文体的特征和翻译中的注意事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成语翻译第八章语篇翻译与广告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语篇翻译观得基本思想以及翻译中得基本技巧,通过实践和实例分析熟悉广告文体的特征及翻译策略。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广告翻译第九章英汉诗歌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英语诗歌与汉语诗歌的异同,通过名篇译例分析,了解诗歌翻译的基本技巧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英诗汉译赏析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总体介绍英汉翻译课程,翻译的定义、性质和分类以 及中国翻译简史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翻译的定义和性质、中国翻译简史 第二章 翻译的过程和标准(建议学时数:2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认知翻译过程,了解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中西方翻译标准 第三章 汉英语言语文化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2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比英汉语言语在词汇、句法和修辞方面的差异,认识文 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研究英汉翻译对策,提高翻译水平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第四章 词的翻译技巧 与文学文体翻译 (建议学时数:12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语篇中词义的确定技巧,了解文学文体的特征与翻译中的注 意事项,通过大量文学文体材料的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词义的引申 第五章 句子翻译的基本技巧与政论文翻译(建议学时数:10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掌握句子翻译的基本方法:顺序、逆序和重组法;通过大 量实践熟悉政论文体的特征与翻译中的注意事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组法 第六章 从句与长句翻译技巧及科技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18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长句翻译的分句法和合句法,以及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 同位语从句的翻译,通过实践熟悉科技文体的特征和翻译中的 注意事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定语从句的翻译 第七章 成语翻译与应用文体翻译 (建议学时数:10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成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通过实践熟悉应用文体的特 征和翻译中的注意事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成语翻译 第八章 语篇翻译与广告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2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语篇翻译观得基本思想以及翻译中得基本技巧,通过实践 和实例分析熟悉广告文体的特征及翻译策略。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广告翻译 第九章 英汉诗歌对比与翻译 (建议学时数:2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英语诗歌与汉语诗歌的异同,通过名篇译例分析,了解诗 歌翻译的基本技巧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英诗汉译赏析

三、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英汉翻译教程王宏印辽宁师大出版社,2002。2.参考书: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新英汉翻译教程温秀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文化与翻译郭建中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五、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以翻译技能训练为主,适当渗透有关翻译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基本翻译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课外翻译实践集合课堂分析讲评,提高英汉翻译能力,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六、责任认定:大纲制(修)订者:王治江.大纲审定者:张轶前,大纲批准者:王显志.大纲责任校对:韩进宝5、制(修)订日期:2005年8月8日汉英翻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汉英翻译课程名称: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课程号:094013课程类型:专业课学时:32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先修课程:英汉翻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本课程系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在”英汉翻译课"开设之后,基础理论讲授过的情况下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介绍汉英翻译的性质:从母语译成外语的翻译活动已属于分析性活动,其教学必须以双语对比研究为基础,它是一门"智能课,而不是"技能课"。同时使学生弄清英汉翻译与汉英翻译的不同之处,随后作大量的单句或长篇练习。二、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环节课时安排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课上机其它合计201232

三、教材及参考书 1. 教 材:英汉翻译教程 王宏印 辽宁师大出版社,2002。 2. 参考书: 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实用翻译教程 冯庆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新英汉翻译教程 温秀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文化与翻译 郭建中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五、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以翻译技能训练为主,适当渗透有关翻译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基本翻译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大 量的课外翻译实践集合课堂分析讲评,提高英汉翻译能力,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六、责任认定 . 大纲制(修)订者:王治江 . 大纲审定者:张轶前 . 大纲批准者:王显志 . 大纲责任校对:韩进宝 5、 制(修)订日期:2005年8月8日 汉英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汉英翻译 课程名称: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课 程 号 : 094013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 时:32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英汉翻译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本课程系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是在"英汉 翻译课"开设之后,基础理论讲授过的情况下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介绍汉英 翻译的性质:从母语译成外语的翻译活动已属于分析性活动,其教学必须以双语对比研究为基础, 它是一门"智能课",而不是"技能课"。同时使学生弄清英汉翻译与汉英翻译的不同之处,随后作大量 的单句或长篇练习。 二、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20 12 32

第一章引言(建议学时数:1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部分总体介绍汉英翻译课程【教学内容】:翻译理论简介(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翻译标准第二章汉英翻译常见错误分析(建议学时数:1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翻译中常见的错误,分门别类,归纳分析,从而引以为戒【教学内容】:误译分析【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避免汉英误译的对策第三章汉英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6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比,找出汉英两种语言类似或接近的地方及诸多差异研究汉英翻译对策,提高翻译水平【教学内容:英汉语言的差异及翻译对策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英汉语言句子层次上的差异及翻译对策第四章汉英文化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4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简述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译者的文化素养【教学内容】:汉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第五章文法、逻辑、修辞与翻译(建议学时数:4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法、逻辑、修辞与翻译的关系【教学内容】:三者与翻译的关系:文法是决定译文通不通顺的问题,逻辑是看译文对不对的问题,而修辞则是管译文好不好的问题。【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法与翻译如何让译文符合英文文法第六章词语的翻译(建议学时数:12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从汉英词语间的差异研究分析入手,透过语言现象,进而讨论支配语言现象差异的文化特征,探讨翻译对策。【教学内容】:多义词、歧义词、虚词等常见难以翻译的语言现象。【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多义词、歧义词的翻译对策第七章句子翻译中的分与合(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部分的教学自的和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句子的分译和合译翻译方法【教学内容】:汉语的长句、难句及复杂句子的理解与翻译【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汉语句子的分译与合译第八章应用文的翻译(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讨论商贸函电及日常应用文的英译问题。【教学内容】:商贸函电及邀请信、申请信、推荐信、证明信等的行文方式和用语特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邀请信、申请信及商贸函电翻译对策三、教材及参考书

第一章 引言 (建议学时数:1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部分总体介绍汉英翻译课程 【教学内容】:翻译理论简介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翻译标准 第二章 汉英翻译常见错误分析(建议学时数:1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翻译中常见的错误,分门别类,归纳分析,从而引以为戒 【教学内容】:误译分析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避免汉英误译的对策 第三章 汉英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6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比,找出汉英两种语言类似或接近的地方及诸多差异, 研究汉英翻译对策,提高翻译水平 【教学内容】:英汉语言的差异及翻译对策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英汉语言句子层次上的差异及翻译对策 第四章 汉英文化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4 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简述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译者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汉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第五章 文法、逻辑、修辞与翻译(建议学时数:4 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法、逻辑、修辞与翻译的关系 【教学内容】:三者与翻译的关系:文法是决定译文通不通顺的问题,逻辑是看译文对不对的问 题,而修辞则是管译文好不好的问题。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法与翻译;如何让译文符合英文文法 第六章 词语的翻译(建议学时数:12 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汉英词语间的差异研究分析入手,透过语言现象,进而讨论 支配语言现象差异的文化特征,探讨翻译对策。 【教学内容】:多义词、歧义词、虚词等常见难以翻译的语言现象。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多义词、歧义词的翻译对策 第七章 句子翻译中的分与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句子的分译和合译翻译方法。 【教学内容】:汉语的长句、难句及复杂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汉语句子的分译与合译 第八章 应用文的翻译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讨论商贸函电及日常应用文的英译问题。 【教学内容】:商贸函电及邀请信、申请信、推荐信、证明信等的行文方式和用语特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邀请信、申请信及商贸函电翻译对策 三、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许建平清华大学出版社2、参考书:《汉英翻译教程基础》陈宏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包惠南外文出版社2004《汉译英口译翻译教程》吴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四、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双语在句法和语义体系上的差异,巩固所学翻译理论,发展学生用外语表达思想的技巧和艺术,提高汉英翻译能力。五、责任认定6、大纲制(修)订者:田翠芸7、大纲审定者:张轶前8、大纲批准者:王显志9、大纲责任校对:康有金韩进宝10.制(修)订日期:2006年1月7日《口译训练》课程教学大级课程名称:口译训练英文名称:InterpretationTraining学时:3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限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即席翻译能力。通过听译、视译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交替传译技巧,学会口译记录,学会处理数字和语言难点,能够迅速抓住全文大意和线索,胜任外事、科技、商贸、对外交流工作中的口译任务。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共32学时,除了对口译理论和技巧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外,主要以实践为主。理论和技巧部分主要参考《口译教程》,以学生自学为主。实践部分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内外的新闻实事,讲话,访谈节目等。Unit1Skillsintnecomprehensionphase1.Getting the message through listening2.Logical analysis3. Memory in interpreting4. Note-taking5.Coping tactics in comprehensionUnit2SkillsintheReformulationPhase1. Public speaking2. Figure interpreting3. Fidelity in interpreting4.Reconstruction skills5. Coping tactics in reformulationUnit3SkillsinAnalysis

1、教 材:《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许建平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汉英翻译教程基础》陈宏薇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3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包惠南 外文出版社 2004 《汉译英口译翻译教程》吴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四、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双语在句法和语义体系上的差异,巩固所学翻译理论,发展学生用外语表达思想的 技巧和艺术,提高汉英翻译能力。 五、责任认定 6、 大纲制(修)订者:田翠芸 7、 大纲审定者:张轶前 8、 大纲批准者:王显志 9、 大纲责任校对:康有金` 韩进宝 10、 制(修)订日期:2006年1月7日 《口译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口译训练 英文名称:Interpretation Training 学 时:3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限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即席翻译能力。通过听译、视 译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交替传译技巧,学会口译记录,学会处理数字和语言难点,能够迅速抓住 全文大意和线索,胜任外事、科技、商贸、对外交流工作中的口译任务。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32学时,除了对口译理论和技巧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外,主要以实践为主。理论和技巧 部分主要参考《口译教程》,以学生自学为主。实践部分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内外的新闻实事,讲 话,访谈节目等。 Unit 1 Skills in tne comprehension phase 1.Getting the message through listening 2. Logical analysis 3. Memory in interpreting 4. Note-taking 5. Coping tactics in comprehension Unit 2 Skills in the Reformulation Phase 1. Public speaking 2. Figure interpreting 3. Fidelity in interpreting 4. Reconstruction skills 5. Coping tactics in reformulation Unit 3 Skills in Analysis

1.Discourseanalysis2.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3. Enhancement of interpreter's language abilities4.Acquisition of extra-linguisticknowledge5.Sight translation6.Professional codeof ethics三、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口译教程》林郁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参考书目:《走进口译一欧盟亚欧口译项目多媒体教学资料》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中级口译教程》梅德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实用口译手册》钟述孔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中国翻译》中国译协编辑部选编《论英汉翻译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COUNT MEIN Longman GroupUKLimited 1982CHINADAILYTIMES等报刊杂志。高级口译现场实录,如研讨会录像带以及录音带,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电视录像,历届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外长记者招待会、国家领导人互访等。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非笔试考试。学生将翻译的内容录在录音带上完成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考成绩占70%。五、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大纲》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以教师为主导,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等),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五、责任认定:大纲制(修)订者:张雪玉:大纲审定者:张轶前:大纲批准者:、王显志.大纲责任校对:韩进宝《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翻译理论与实践》既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必修课程,又是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重要课程。通过讲授翻译基本理论,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和分析,以及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类文体的语篇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能力。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使学生将其认知和感悟到的翻译规律、技巧等知识内在化,经历一个从知识到能力的形成过程,从而逐步培养准确接受、转换、发出信息的能力,即学生不仅能够准确接受和记忆信息,还能够对其进行分析、综合和提取,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听众/读者的情况,用另一种语言传达、传播信息,从而完成跨语际、跨文化的信

1. Discourse analysis 2.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3. Enhancement of interpreter’s language abilities 4. Acquisition of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5. Sight translation 6. Professional code of ethics 三、教材及参考书 1.教 材: 《口译教程》林郁如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参考书目: 《走进口译—欧盟亚欧口译项目多媒体教学资料》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中级口译教程》梅德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实用口译手册》钟述孔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中国翻译》 中国译协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COUNT ME I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2 CHINA DAILY, TIMES 等报刊杂志。 高级口译现场实录, 如研讨会录像带以及录音带,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电视录像,历届两会总 理记者招待会、外长记者招待会、国家领导人互访等。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非笔试考试。学生将翻译的内容录在录音带上完成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 30%,期考成绩占70%。 五、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大纲》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以教师为主导,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 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教师要采用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等),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 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五、责任认定 . 大纲制(修)订者:张雪玉 . 大纲审定者: 张轶前 . 大纲批准者: 王显志 . 大纲责任校对: 韩进宝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既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必修课程,又是培养复合型翻 译人才的重要课程。通过讲授翻译基本理论,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和 分析,以及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 类文体的语篇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能力。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使学生将其认知和感悟到的翻译规 律、技巧等知识内在化,经历一个从知识到能力的形成过程,从而逐步培养准确接受、转换、发出 信息的能力,即学生不仅能够准确接受和记忆信息,还能够对其进行分析、综合和提取,然后在理 解的基础上,根据听众/读者的情况,用另一种语言传达、传播信息,从而完成跨语际、跨文化的信

息传播和交流。该课程是全国各外语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的一个研究方向,更是必考科目。学时:总计128学时(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部分64学时,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部分32学时,口译理论与实践部分32学时)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汉翻译课程名称: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课程号:09401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64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技巧和重要的翻译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英汉翻译实践为主,进行大量的课外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译文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二、课程的内容及学生分配教学环节课时安排上讲讨论实验实合习题课程设毕业设计(论其课课机习它计课课计文)564464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总体介绍英汉翻译课程,翻译的定义、性质和分类以及中国翻译简史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翻译的定义和性质、中国翻译简史第二章翻译的过程和标准(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认知翻译过程,了解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中西方翻译标准第三章汉英语言语文化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比英汉语言语在词汇、句法和修辞方面的差异,认识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研究英汉翻译对策,提高翻译水平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息传播和交流。该课程是全国各外语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 语言学硕士点的一个研究方向,更是必考科目。 学时: 总计128学时(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部分64学时,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部分32学时,口译理 论与实践部分32学时)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汉翻译 课程名称: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课 程 号:094012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 时:64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技巧和重 要的翻译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英汉翻译实践为主,进行大量的课外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 翻译水平和译文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及学生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 课 习题 课 讨论 课 实验 课 上 机 实 习 课程设 计 毕业设计(论 文) 其 它 合 计 56 4 4 64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数:4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总体介绍英汉翻译课程,翻译的定义、性质和分类以 及中国翻译简史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翻译的定义和性质、中国翻译简史 第二章 翻译的过程和标准(建议学时数:2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认知翻译过程,了解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中西方翻译标准 第三章 汉英语言语文化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2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比英汉语言语在词汇、句法和修辞方面的差异,认识文 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研究英汉翻译对策,提高翻译水平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第四章词的翻译技巧与文学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12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语篇中词义的确定技巧,了解文学文体的特征与翻译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大量文学文体材料的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词义的引申第五章句子翻译的基本技巧与政论文翻译(建议学时数:10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掌握句子翻译的基本方法:顺序、逆序和重组法:通过大量实践熟悉政论文体的特征与翻译中的注意事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组法第六章从句与长句翻译技巧及科技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18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长句翻译的分句法和合句法,以及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翻译,通过实践熟悉科技文体的特征和翻译中的注意事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定语从句的翻译第七章成语翻译与应用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10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成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通过实践熟悉应用文体的特征和翻译中的注意事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成语翻译第八章语篇翻译与广告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语篇翻译观得基本思想以及翻译中得基本技巧,通过实践和实例分析熟悉广告文体的特征及翻译策略。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广告翻译第九章英汉诗歌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英语诗歌与汉语诗歌的异同,通过名篇译例分析,了解诗歌翻译的基本技巧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英诗汉译赏析三、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英汉翻译教程王宏印辽宁师大出版社,2002。2.参考书: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新英汉翻译教程温秀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文化与翻译郭建中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五、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词的翻译技巧 与文学文体翻译 (建议学时数:12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语篇中词义的确定技巧,了解文学文体的特征与翻译中的注 意事项,通过大量文学文体材料的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词义的引申 第五章 句子翻译的基本技巧与政论文翻译(建议学时数:10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掌握句子翻译的基本方法:顺序、逆序和重组法;通过大 量实践熟悉政论文体的特征与翻译中的注意事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组法 第六章 从句与长句翻译技巧及科技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18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长句翻译的分句法和合句法,以及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 同位语从句的翻译,通过实践熟悉科技文体的特征和翻译中的 注意事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定语从句的翻译 第七章 成语翻译与应用文体翻译 (建议学时数:10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成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通过实践熟悉应用文体的特 征和翻译中的注意事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成语翻译 第八章 语篇翻译与广告文体翻译(建议学时数:2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语篇翻译观得基本思想以及翻译中得基本技巧,通过实践 和实例分析熟悉广告文体的特征及翻译策略。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广告翻译 第九章 英汉诗歌对比与翻译 (建议学时数:2 学时)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英语诗歌与汉语诗歌的异同,通过名篇译例分析,了解诗 歌翻译的基本技巧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英诗汉译赏析 三、教材及参考书 1. 教 材:英汉翻译教程 王宏印 辽宁师大出版社,2002。 2. 参考书: 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实用翻译教程 冯庆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新英汉翻译教程 温秀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文化与翻译 郭建中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五、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以翻译技能训练为主,适当渗透有关翻译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基本翻译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课外翻译实践集合课堂分析讲评,提高英汉翻译能力,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六、责任认定:大纲制(修)订者:王治江:大纲审定者:张轶前:大纲批准者:王显志:大纲责任校对:韩进宝5、制(修)订日期:2005年8月8日汉英翻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汉英翻译课程名称: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课程号:094013课程类型:专业课学时:32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先修课程:英汉翻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本课程系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在"英汉翻译课"开设之后,基础理论讲授过的情况下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介绍汉英翻译的性质:从母语译成外语的翻译活动已属于分析性活动,其教学必须以双语对比研究为基础,它是一门"智能课,而不是"技能课"。同时使学生弄清英汉翻译与汉英翻译的不同之处,随后作大量的单句或长篇练习。二、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环节课时安排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课上机其它合计322012第一章引言(建议学时数:1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部分总体介绍汉英翻译课程【教学内容】:翻译理论简介【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翻译标准第二章汉英翻译常见错误分析(建议学时数:1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翻译中常见的错误,分门别类,归纳分析,从而引以为戒【教学内容】:误译分析【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避免汉英误译的对策第三章汉英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6学时)

以翻译技能训练为主,适当渗透有关翻译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基本翻译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大 量的课外翻译实践集合课堂分析讲评,提高英汉翻译能力,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六、责任认定 . 大纲制(修)订者:王治江 . 大纲审定者:张轶前 . 大纲批准者:王显志 . 大纲责任校对:韩进宝 5、 制(修)订日期:2005年8月8日 汉英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汉英翻译 课程名称: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课 程 号 : 094013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 时:32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英汉翻译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本课程系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是在"英汉 翻译课"开设之后,基础理论讲授过的情况下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介绍汉英 翻译的性质:从母语译成外语的翻译活动已属于分析性活动,其教学必须以双语对比研究为基础, 它是一门"智能课",而不是"技能课"。同时使学生弄清英汉翻译与汉英翻译的不同之处,随后作大量 的单句或长篇练习。 二、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20 12 32 第一章 引言 (建议学时数:1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部分总体介绍汉英翻译课程 【教学内容】:翻译理论简介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翻译标准 第二章 汉英翻译常见错误分析(建议学时数:1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对翻译中常见的错误,分门别类,归纳分析,从而引以为戒 【教学内容】:误译分析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避免汉英误译的对策 第三章 汉英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6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比,找出汉英两种语言类似或接近的地方及诸多差异研究汉英翻译对策,提高翻译水平【教学内容】:英汉语言的差异及翻译对策【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英汉语言句子层次上的差异及翻译对策第四章汉英文化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4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简述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译者的文化素养【教学内容】:汉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第五章文法、逻辑、修辞与翻译(建议学时数:4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法、逻辑、修辞与翻译的关系【教学内容】:三者与翻译的关系:文法是决定译文通不通顺的问题,逻辑是看译文对不对的问题,而修辞则是管译文好不好的问题。【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法与翻译;如何让译文符合英文文法第六章词语的翻译(建议学时数:12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从汉英词语间的差异研究分析入手,透过语言现象,进而讨论支配语言现象差异的文化特征,探讨翻译对策。【教学内容】:多义词、歧义词、虚词等常见难以翻译的语言现象。【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多义词、歧义词的翻译对策第七章句子翻译中的分与合(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部分的教学自的和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句子的分译和合译翻译方法。【教学内容】:汉语的长句、难句及复杂句子的理解与翻译【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汉语句子的分译与合译第八章应用文的翻译(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讨论商贸函电及日常应用文的英译问题。【教学内容】:商贸函电及邀请信、申请信、推荐信、证明信等的行文方式和用语特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邀请信、申请信及商贸函电翻译对策三、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许建平清华大学出版社2、参考书:《汉英翻译教程基础》陈宏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包惠南外文出版社2004《汉译英口译翻译教程》昊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四、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双语在句法和语义体系上的差异,巩固所学翻译理论,发展学生用外语表达思想的技巧和艺术,提高汉英翻译能力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比,找出汉英两种语言类似或接近的地方及诸多差异, 研究汉英翻译对策,提高翻译水平 【教学内容】:英汉语言的差异及翻译对策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英汉语言句子层次上的差异及翻译对策 第四章 汉英文化对比与翻译(建议学时数:4 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简述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译者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汉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第五章 文法、逻辑、修辞与翻译(建议学时数:4 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法、逻辑、修辞与翻译的关系 【教学内容】:三者与翻译的关系:文法是决定译文通不通顺的问题,逻辑是看译文对不对的问 题,而修辞则是管译文好不好的问题。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文法与翻译;如何让译文符合英文文法 第六章 词语的翻译(建议学时数:12 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汉英词语间的差异研究分析入手,透过语言现象,进而讨论 支配语言现象差异的文化特征,探讨翻译对策。 【教学内容】:多义词、歧义词、虚词等常见难以翻译的语言现象。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多义词、歧义词的翻译对策 第七章 句子翻译中的分与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句子的分译和合译翻译方法。 【教学内容】:汉语的长句、难句及复杂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汉语句子的分译与合译 第八章 应用文的翻译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讨论商贸函电及日常应用文的英译问题。 【教学内容】:商贸函电及邀请信、申请信、推荐信、证明信等的行文方式和用语特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邀请信、申请信及商贸函电翻译对策 三、教材及参考书 1、教 材:《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许建平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汉英翻译教程基础》陈宏薇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3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包惠南 外文出版社 2004 《汉译英口译翻译教程》吴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四、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双语在句法和语义体系上的差异,巩固所学翻译理论,发展学生用外语表达思想的 技巧和艺术,提高汉英翻译能力

共1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