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二次型 5.1 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第5章二次型$ 5. 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5.2标准形$5.3唯一性$5.4正定二次型2
第5章 二次型 2 §5.1 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5.2 标准形 §5.3 唯一性 §5.4 正定二次型

S5.1 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5.1 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3

第五章二次型S5.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学习目标1.二次型的矩阵定义2.矩阵的合同定义3.二次型的等价定义4.非退化线性替换的定义和作用
第五章 二次型 §5.1 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学习目标 3. 二次型的等价定义 4. 非退化线性替换的定义和作用 1.二次型的矩阵定义 2.矩阵的合同定义

第五章二次型二次型的历史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串二次型的系统研究是从18世纪开始的起源于对二次曲线/面的分类问题的讨论1801年,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德]:引进了二次型的正定、负定、半正定和半负定等术语。柯西(Augustin Louis Cauchy)[法]:当方程是标准型时,二次曲面用二次项的符号来进行分类不太清楚,在化简成标准型时,为何总是得到同样数目的正项和负项。西尔维斯特(JamesJoseph Sylvester)[英]:给出了n个变数的二次型的惯性定律,但没有证明。雅可比(Carl Gustav Jacob Jacobi)[德] :重新发现和证明了这个定律
第五章 二次型 二次型的历史 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系统研究是从 18 世纪开始的 起源于对二次曲线/面的分类问题的讨论 1801年, 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德]: 引进了二次型的正定、负定、半正定和半负定等术语 。 柯西(Augustin Louis Cauchy)[法]: 当方程是标准型时, 二次曲面用二次项的符号来进行分 类不太清楚,在化简成标准型时,为何总是得到同样数目的正 项和负项 。 西尔维斯特(James Joseph Sylvester)[英]: 给出了n个变数的二次型的惯性定律, 但没有证明。 雅可比(Carl Gustav Jacob Jacobi)[德]: 重新发现和证明了这个定律

第五章二次型二次型的历史顺治1644-1662康熙1662-1723雍正1723-1736乾隆1736-1796嘉庆1796-1821道光1821-1851咸丰1851-1862同治1862-1875光绪1875-1908高斯[德](1777.4.30~1855.2.23)宣统1908-1911
高斯[德] (1777.4.30~1855.2.23) 顺治1644-1662 康熙1662-1723 雍正1723-1736 乾隆1736-1796 嘉庆1796-1821 道光1821-1851 咸丰1851-1862 同治1862-1875 光绪1875-1908 宣统1908-1911 第五章 二次型 二次型的历史

第五章二次型二次型的历史顺治1644-1662康熙1662-1723雍正1723-1736乾隆1736-1796嘉庆1796-1821道光1821-1851咸丰1851-1862同治1862-1875光绪1875-1908柯西[法](1789.8.21~1857.5.23)宣统1908-1911
顺治1644-1662 康熙1662-1723 雍正1723-1736 乾隆1736-1796 嘉庆1796-1821 道光1821-1851 咸丰1851-1862 同治1862-1875 光绪1875-1908 宣统1908-1911 第五章 二次型 二次型的历史 柯西[法] (1789.8.21~1857.5.23)

第五章二次型二次型的历史顺治1644-1662康熙1662-1723雍正1723-1736乾隆1736-1796嘉庆1796-1821道光1821-1851咸丰1851-1862同治1862-1875光绪1875-1908雅可比[德]1804.12.10~1851.2.18宣统1908-1911
顺治1644-1662 康熙1662-1723 雍正1723-1736 乾隆1736-1796 嘉庆1796-1821 道光1821-1851 咸丰1851-1862 同治1862-1875 光绪1875-1908 宣统1908-1911 雅可比[德] (1804.12.10~1851.2.18) 第五章 二次型 二次型的历史

第五章二次型二次型的历史顺治1644-1662康熙1662-1723雍正1723-1736乾隆1736-1796嘉庆1796-1821道光1821-1851咸丰1851-1862同治1862-1875光绪1875-1908西尔维斯特[英(1814.9.3~1897.3.15)宣统1908-1911
第五章 二次型 二次型的历史 顺治1644-1662 康熙1662-1723 雍正1723-1736 乾隆1736-1796 嘉庆1796-1821 道光1821-1851 咸丰1851-1862 同治1862-1875 光绪1875-1908 宣统1908-1911 西尔维斯特[英] (1814.9.3~1897.3.15)

启示二次型的发展经历了几代数学家的努力,在数学发展之路上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向前迈进
启 示 二次型的发展经历了几代数学家的努力,在数学 发展之路上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向前迈进

第五章二次型二次型的几何背景x =ucos@- v sin@y=usinp -cospmu? + nv2 = 1ax2 + 2bxy + cy2 = 1Cq2mu(x, y)(u,v)60
ax2 + 2bxy + cy2 = 1 mu 2 + nv 2 = 1 第五章 二次型 二次型的几何背景 x = ucos − v sin y = usin − v cos a b b c (x, y) x y m 0 0 n (u, v) u v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二次型 5.3 唯一性.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Advance Algebra(二).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授课教案 Advance Algebra(二).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不定积分 5.4 分部积分法.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不定积分 5.3 换元积分法.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不定积分 5.2 积分法(2/2)第二换元积分法.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不定积分 5.2 积分法(1/2)第一换元积分法.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不定积分 5.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不定积分 4.2 积分法(2/2)分部积分法.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不定积分 4.2 积分法(1/2)换元分法.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不定积分 4.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不定积分 4.4 反常积分.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不定积分 4.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3.6 泰勒(Taylor)公式.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3.4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3.7 曲率.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3.5 曲线的凹凸性及函数作图.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3.4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3.3 泰勒公式.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3.2 洛必达法则.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二次型 5.2 标准形.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二次型 5.4 正定二次型.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线性空间 6.2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简单性质.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线性空间 6.3 维数、基底与坐标.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线性空间 6.4 基变换与坐标变换.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线性空间 6.5 线性子空间.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线性空间 6.6 子空间的交与和.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线性空间 6.7 子空间的直和.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线性空间 6.8 线性空间的同构.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线性变换 7.1 线性变换的定义.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线性变换 7.2 线性变换的运算.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线性变换 7.3 线性变换的矩阵.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线性变换 7.4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线性变换 7.5 对角矩阵.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线性变换 7.6 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线性变换 7.7 不变子空间.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欧氏空间 9.1 定义与基本性质.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欧氏空间 9.2 标准正交基.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欧氏空间 9.3 欧氏空间同构.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欧氏空间 9.4 正交变换.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