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九章 卤代烃

第九章卤代烃 学习要求: 1、了解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 2、掌握肉代烷的化学性质: 3、掌握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 4、掌握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的化学性质: 5、掌握卤代烃的制法, 6、了解一些重要的卤代烃的用途: 7、了解有机氟化物。 卤代烃是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RCH-H →RCH,-X X=CI Br I 自然界中存在极少,主要是人工合成的。 R-X因C-X键是极性键,性质较活泼,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转化成各种其他 类型的化合物,所以卤代烃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起着桥梁 的作用。同时卤代烃在工业、农业、医药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由此 可见,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 §9一1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一、分类 1.按分子中所含卤原子的数目,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2.按分子中卤原子所连烃基类型,分为: 卤代烷烃R-CH-X 卤代烯烃 R-CH=CH-X 乙烯式 R-CH=CH-CH.-X 烯丙式 R-CH=C1(CH2)n-X≥2 孤立式 X 卤代芳烃CCHX 93
·93· 第九章 卤 代 烃 学习要求: 1、了解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 2、掌握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3、掌握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 4、掌握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的化学性质; 5、掌握卤代烃的制法; 6、了解一些重要的卤代烃的用途; 7、了解有机氟化物。 卤代烃是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R-X 因 C-X 键是极性键,性质较活泼,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转化成各种其他 类型的化合物,所以卤代烃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起着桥梁 的作用。同时卤代烃在工业、农业、医药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由此 可见,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 § 9—1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一、分类 1.按分子中所含卤原子的数目,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2.按分子中卤原子所连烃基类型,分为: 卤代烷烃 R-CH2-X 卤代烯烃 R-CH=CH-X 乙烯式 R-CH=CH-CH2-X 烯丙式 R-CH=CH(CH2)n-X ≥2 孤立式 卤代芳烃 RCH2 H RCH2 X X = Cl Br I 自然界中存在极少,主要是人工合成的。 X CH2X

3.按卤素所连的碳原子的类型,分为: R-CH2-X R2CH-X R;C-X 伯肉代烃 仲卤代烃 叔肉代烃 一级肉代烃(1) 二级卤代烃(2~) 三级肉代烃(3) 二、命名 简单的卤代烃用普通命名或俗名,(称为卤代某烃或某基卤) CHCI 三氯甲烷(氯仿) CH2=CH-CHBr烯丙基溴 CH3CH2CH2CI 正丙基氯 S—CH2CI氯化苄 (CH2CHCI 异丙基氯 (苄基氯) (CH3)3CBr 叔丁基溴 复杂的卤代烃用系统命名法(把卤素作为取代基) 编号一般从离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取代基的列出按“顺序规则”小的基团 先列出。 例如: CH3-CH2-CH-CH-CH 3-甲基2氯戊烷 HaC CI CH3-CH2-CH-CH-CH-CH-CHs 3甲基5氯庚烷√ CHs CI 3氯-5甲基庚烷× CH,-CH-CH,CH-CH,-CH 4甲基2氯己烷 c CH3 3氯4溴已烷 3溴4氯己烷× 卤代烯烃命名时,以烯烃为母体,以双键位次最小编号 CHz=CH-CH-CHz-CI 3甲基4氯丁烯V CHa 2甲基1氯3丁烯× cH6 4-甲基5氯环己烯 94
·94· 3.按卤素所连的碳原子的类型,分为: 二、命名 简单的卤代烃用普通命名或俗名,(称为卤代某烃或某基卤) 复杂的卤代烃用系统命名法(把卤素作为取代基) 编号一般从离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取代基的列出按“顺序规则”小的基团 先列出。 例如: 卤代烯烃命名时,以烯烃为母体,以双键位次最小编号。 R-CH2 -X R2CH-X R3C-X 仲卤代烃 叔卤代烃 一级卤代烃( °) 二级卤代烃(2°) 三级卤代烃(3°) 伯卤代烃 1 CHCl3 CH3CH2CH2Cl CH3 2CHCl (CH3)3CBr ( ) CH2 =CH-CH2Br CH2Cl 烯丙基溴 氯化苄 (苄基氯) 三氯甲烷(氯仿) 正丙基氯 异丙基氯 叔丁基溴 CH3-CH2 -CH-CH-CH3 H3C Cl 3- 甲基-2- 氯戊烷 CH3-CH2 -CH-CH2 -CH-CH2 -CH3 CH3 Cl CH3 -CH-CH2 -CH-CH2 -CH3 Cl CH3 CH3 -CH2 -CH-CH-CH2 -CH3 Br Cl 甲基 氯庚烷 氯 甲基庚烷 -5- -5- 3- 3- 4-甲基 -2- 氯己烷 氯 溴己烷 溴 氯己烷 3- 3- -4- -4- × × CH2= CH-CH-CH2 -Cl CH3 3-甲基 氯 丁烯 2-甲基 氯 -3-丁烯 -4- × -1- -1- Cl CH3 4 -甲基 -5- 氯环己烯

卤代芳烃命名时,以芳烃为母体。侧链卤代芳烃命名时,卤原子和芳环都 作为取代基。 三、同分异构现象 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比相应的烷烃的异构体要多,例如,一卤代烃除 了碳干异构外,还有卤原子的位置异构。 §9一2卤代烷 一、物理性质 1.一般为无色液体。 2.卤代烷的蒸气有毒。 3.沸点: ①较相应的烷烃高 ②随着C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③RI>RBr>RCI>RF ④直链异构体沸点最高,支链越多沸点降低。 相同C原子数1°RX>2°RX>3°RX 4.比重:大于相同C的烷烃。RC1、RF1 5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二、光谱性质 1.红外光谱 碳卤键的吸收频率是随着卤素原子量的增加而减小的。 C一F键的化合物其吸收带频率在1400~1000cm': CC1键的化合物其吸收带频率在800~600cm': C一Br键的化合物其吸收带频率在600~500cm': C一I键的化合物其吸收带频率靠近500cm': .95
·95· 卤代芳烃命名时,以芳烃为母体。侧链卤代芳烃命名时,卤原子和芳环都 作为取代基。 三、同分异构现象 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比相应的烷烃的异构体要多,例如,一卤代烃除 了碳干异构外,还有卤原子的位置异构。 § 9—2 卤 代 烷 一、 物理性质 1.一般为无色液体。 2.卤代烷的蒸气有毒。 3.沸点: ① 较相应的烷烃高。 ② 随着 C 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③ RI>RBr>RCl>RF ④ 直链异构体沸点最高,支链越多沸点降低。 相同 C 原子数 1°RX > 2°RX > 3°RX 4.比重:大于相同 C 的烷烃。RCl、RF<1; RI、RBr>1 5.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二、 光谱性质 1.红外光谱 碳卤键的吸收频率是随着卤素原子量的增加而减小的。 C—F 键的化合物其吸收带频率在 1400~1000cm-1 ; C—Cl 键的化合物其吸收带频率在 800~600cm-1 ; C—Br 键的化合物其吸收带频率在 600~500cm-1 ; C—I 键的化合物其吸收带频率靠近 500cm-1 ;

2.核磁共振 由于卤素电负性比碳大,因此,在卤代烷中使直接与卤原子相连的碳和邻 近碳上质子的屏蔽降低: ①质子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6值大于烷烃。 ②随着卤代烷中卤原子电负性的增加其化学位移也增加。 HC-F:4~4.5: HCC1:34: HC-Br:2.5~4: HC-1:2~4: 三、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活泼,且主要发生在C一X键上。因: ①分子中C一X键为极性共价键d心?碳带部分正电荷,易受带正电 荷或孤电子对的试剂的进攻。 卤代烷: CH,CH2-CI CH;CHzBr CH;CH2-I CH;CH 偶极矩(D) 2.05 2.03 1.91 0 ②分子中C一X键的键能(C一F除外)都比C一H键小。 键 C-H C-C1 C-Br C-I 键能KJ/mol 414 339 285 218 故C一X键比C一H键容易断裂而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一)、亲核取代反应 Rx+:Mu>RNu+X· u=HO、RO、-CN、NH、ONO2 :Nu一亲核试剂。由亲核试剂进攻引起的取代反应称为亲核取代反应(用 S表示)。 1.水解反应 RCH-X+NeOH本,RCH,DH+Nax 1°加NaOH是为了加快反应的进行,是反应完全。 2°此反应是制备醇的一种方法,但制一般醇无合成价值,可用于制取引入 ·96
·96· 2.核磁共振 由于卤素电负性比碳大,因此,在卤代烷中使直接与卤原子相连的碳和邻 近碳上质子的屏蔽降低: ① 质子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δ值大于烷烃。 ② 随着卤代烷中卤原子电负性的增加其化学位移也增加。 HC—F: 4~4.5; HC—Cl: 3~4; HC—Br: 2.5~4; HC—I: 2~4; 三、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活泼,且主要发生在 C—X 键上。因: ① 分子中 C—X 键为极性共价键 ,碳带部分正电荷,易受带正电 荷或孤电子对的试剂的进攻。 ② 分子中 C—X 键的键能(C—F 除外)都比 C—H 键小。 键 C—H C—Cl C—Br C—I 键能 KJ/mol 414 339 285 218 故 C—X 键比 C—H 键容易断裂而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一)、亲核取代反应 RX + :Nu RNu + X – Nu = HO-、RO-、-CN、NH3、- ONO2 :Nu——亲核试剂。由亲核试剂进攻引起的取代反应称为亲核取代反应(用 SN表示)。 1.水解反应 1°加 NaOH 是为了加快反应的进行,是反应完全。 2°此反应是制备醇的一种方法,但制一般醇无合成价值,可用于制取引入 Cδ Xδ 卤代烷: 偶极矩μ(D) CH3CH2 -Cl CH3CH2 -Br CH3CH2 -I CH3CH3 2.05 2.03 1.91 0 RCH2 -X + NaOH RCH2OH + NaX 水

OH比引入卤素困难的醇。 2.与氰化钠反应 RCH NaCN RCH,CN NaX 腊 1°反应后分子中增加了一个碳原子,是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 2°CN可进一步转化为-C00H,-C0NH等基团。 3.与氨反应 R:X+NHO量)→RNH,+NH,X 4.与醇钠(RONa)反应 R-X RONa 一RQR+Nax R-X一般为1°X,(仲、叔卤代烷与醇钠反应时,主要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 烃)。 5.与AgNO一醇溶液反应 R-X+AgNO,醇,RONO2+AgX 硝酸酯 此反应可用于鉴别卤化物,因卤原子不同、或烃基不同的卤代烃,其亲核 取代反应活性有差异。详见Ps之解释。 卤代烃的反应活性为: RC-X RCH-X RCH-X R-I R-Br R-C1 叔卤代烷>仲卤代烷之伯卤代烷 时温下沉淀 加热才能沉淀 上述反应都是由试剂的负离子部分或未共用电子对去进攻C一X键中电子云 密度较小的碳原子而引起的。这些进攻试剂都有较大的电子云密度,能提供一 .97
·97· OH 比引入卤素困难的醇。 2.与氰化钠反应 1°反应后分子中增加了一个碳原子,是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 2°CN 可进一步转化为–COOH,-CONH2等基团。 3.与氨反应 4.与醇钠(RONa)反应 R-X 一般为 1°RX,(仲、叔卤代烷与醇钠反应时,主要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 烃)。 5.与 AgNO3—醇溶液反应 此反应可用于鉴别卤化物,因卤原子不同、或烃基不同的卤代烃,其亲核 取代反应活性有差异。详见 P226之解释。 卤代烃的反应活性为: R3C-X > R2CH-X > RCH2-X R-I > R-Br > R-Cl 上述反应都是由试剂的负离子部分或未共用电子对去进攻 C—X 键中电子云 密度较小的碳原子而引起的。这些进攻试剂都有较大的电子云密度,能提供一 RCH2X + NaCN RCH2CN + NaX 醇 腈 R-X + NH3 R-NH2 + NH4X (过量) R-X + R'ONa R-O R' + NaX 醚 R-X + AgNO3 R-O NO2 + AgX 醇 硝酸酯 叔卤代烷 仲卤代烷 伯卤代烷 R-I 时温下沉淀 加热才能沉淀 > >

对电子给C一X键中带正电荷的碳,也就是说这些试剂具有亲核性,我们把这种 能提供负离子的试剂称为亲核试剂。由亲核试剂的进攻而引起的取代反应称为 亲核取代反应。简称为S(S一取代、N一亲核的)。 反应通式如下: R-L :Nu →R-Nu+L RCH2X +OH →RCH-OH+X 反应物亲核试剂 产物离去基团 (底物)进攻基团 (二)消除反应 从分子中脱去一个简单分子生成不饱和键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用E表示。 卤代烃与aOH(kOH)的醇溶液作用时,脱去卤素与B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而 生成烯烃。 R-CH-CH+NOH度R-CH-CH+尚X+H,O R-CH-CH-CH.CH-R KOHR-CH-CH-CH-CH-R 2NaX+2HO HX X H -X +2Na0HZ通◇+2NaX+2H0 X HB' 1)消除反应的活性: 3°RX>2°RX>1°RX 2)2°、3°Rx脱卤化氢时,遵守扎依采夫(Say2eff)规则一即主要 产物是生成双键碳上连接烃基最多的烯烃。例如: ·98
·98· 对电子给 C—X 键中带正电荷的碳,也就是说这些试剂具有亲核性,我们把这种 能提供负离子的试剂称为亲核试剂。由亲核试剂的进攻而引起的取代反应称为 亲核取代反应。简称为 SN(S—取代、N—亲核的)。 反应通式如下: (二)消除反应 从分子中脱去一个简单分子生成不饱和键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用 E 表示。 卤代烃与 NaOH(kOH)的醇溶液作用时,脱去卤素与β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而 生成烯烃。 1)消除反应的活性: 3°RX > 2°RX > 1°RX 2) 2°、3°RX 脱卤化氢时,遵守扎依采夫(Sayzeff)规则——即主要 产物是生成双键碳上连接烃基最多的烯烃。例如: RCH2X + -OH RCH2 -OH + X - R - L + Nu R - Nu + L - : 反应物 (底物) 亲核试剂 进攻基团 产物 离去基团 R-CH-CH2 + NaOH R-CH=CH2 + NaX + H2O H X 醇 H X R-CH-CH-CH-CH-R KOHX H 醇 R-CH=CH-CH=CH-R + 2NaX + 2H2O X X H H β β' + 2NaOH + 2NaX + 2H2O 乙醇

KOH.CH,CH.CH-CHCH+CHCH CHCH-CH 69% 31% cHe98o里c40e+CHCLOL-OL CH3 Br 71% 299% CH3 人CH 主 次 极少 消除反应与取代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同时进行的,为竞争反应,哪种产 物占优则与反应物结构和反应的条件有关。这将在第十章中讨论。 (三)与金属的反应 卤代烃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有机金属化合物一金属原子直接与 碳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 1.与金属镁的反应 R-X+E无水乙酷RMeX X=CI、Br 格林尼亚Grignard)试剂 简称格氏试剂,1900年发现(29岁) 格氏试剂的结构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RMg、MgX、(RMgX)。多种成 分形成的平横体系混合物,一般用MgX表示。 乙醚的作用是与格氏试剂络合成稳定的溶剂化物,[既是溶剂,又是稳定化 剂(见Pm)]。 苯、四氢呋喃(T亚)和其他醚类也可作为溶剂。 飞_g键是极性很强的键,电负性C为2.5,g为1.2,所以格氏试剂非 常活泼,能起多种化学反应。 .99
·99· 消除反应与取代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同时进行的,为竞争反应,哪种产 物占优则与反应物结构和反应的条件有关。这将在第十章中讨论。 (三)与金属的反应 卤代烃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有机金属化合物——金属原子直接与 碳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 1.与金属镁的反应 格氏试剂的结构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 R2Mg、MgX、(RMgX)n 多种成 分形成的平横体系混合物,一般用 RMgX 表示。 乙醚的作用是与格氏试剂络合成稳定的溶剂化物,[既是溶剂,又是稳定化 剂(见 P227)]。 苯、四氢呋喃(THF)和其他醚类也可作为溶剂。 键是极性很强的键,电负性 C 为 2.5,Mg 为 1.2,所以格氏试剂非 常活泼,能起多种化学反应。 CH3 Cl CH3 KOH,乙醇 CH3 CH3 CH3 CH3 CH3 CH2 + + 主 次 极少 CH3CH2CH2CHCH3 CH3CH2CH=CHCH3 + CH3CH2CH2CH=CH2 Br KOH, 69% 31% 乙醇 CH3CH2 -C-CH3 CH3 Br KOH,乙醇 CH3CH=C CH3CH2CH=CH2 CH3 CH3 + 71% 29% R-X + Mg RMgX 无水乙醚 格林尼亚( )试剂 简称格氏试剂,1900年发现(29岁) Grignard X = Cl 、Br C Mg δ δ

1)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作用 HOH→RH+ OLRH+海R RMgX+ RC=CgRH+海&=CR 新的格氏试剂,很有用 上述反应是定量进行的,可用于有机分析中测定化合物所含活泼氢的数量目 (叫做活泼氢测定发)。 CHMg+AH→CH1+A 定量的 测定甲烷的体积,可推算出 所含活泼氢的个数。 格氏试剂遇水就分解,所以,在制备和使用格氏试剂时都必须用无水溶剂和 干燥的容器。操作要采取隔绝空气中湿气的措施。 在利用MgX进行合成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含活泼氢的化合物。 2)与醛、酮、酯、二氧化碳、环氧乙烷等反应 MgX与醛、酮、酯、二氧化碳、环氧乙烷等反应,生成醇、酸等一系列化 合物。所以gX在有机合成上用途极广。格林尼亚因此而获得1912年的诺贝 尔化学奖(41岁)。 3)用与合成其它有机金属化合物 3RMgCl AlCl3R3Al 3MgCl2 2RMgCI CdCl-R:Cd 2MgCla 2.与金属钠的反应(urt2武兹反应) R4Sn 4MgCl2 2R-X+2Na一R-R+2Nax 此反应可用来从卤代烷制备含偶数碳原子,结构对称的烷烃(只适用于同 100
·100· 1) 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作用 上述反应是定量进行的,可用于有机分析中测定化合物所含活泼氢的数量目 (叫做活泼氢测定发)。 格氏试剂遇水就分解,所以,在制备和使用格氏试剂时都必须用无水溶剂和 干燥的容器。操作要采取隔绝空气中湿气的措施。 在利用 RMgX 进行合成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含活泼氢的化合物。 2) 与醛、酮、酯、二氧化碳、环氧乙烷等反应 RMgX 与醛、酮、酯、二氧化碳、环氧乙烷等反应,生成醇、酸等一系列化 合物。所以 RMgX 在有机合成上用途极广。格林尼亚因此而获得 1912 年的诺贝 尔化学奖(41 岁)。 3) 用与合成其它有机金属化合物 2.与金属钠的反应(Wurtz 武兹反应) 2R—X + 2 Na R—R + 2NaX 此反应可用来从卤代烷制备含偶数碳原子,结构对称的烷烃(只适用于同 RMgX + R'COOH R-H + Mg OCOR X HOH R-OH HX R-C CH R-H + Mg X X R-H + Mg X C CR R-H + Mg OR X R-H + Mg OH X ' ' ' ' 新的格氏试剂,很有用 CH3MgI + A-H CH4 + AI 定量的 测定甲烷的体积,可推算出 所含活泼氢的个数。 3RMgCl + AlCl3 2RMgCl + CdCl 2 R2Cd + 2MgCl 2 4RMgCl + SnCl4 R4Sn + 4MgCl2 R3Al + 3MgCl2

一伯卤代烷,不同烷基无实用价值)。 3.与金属锂反应 卤代烷与金属锂在非极性溶剂(无水乙醚、石油醚、苯)中作用生成有机锂 化合物: C4H,X+2山石油感,C,山+LX 1)有机锂的性质与格氏试剂很相似,反应性能更活泼,遇水、醇、酸等即 分解。故制备和使用时都应注意被免。 2)有机锂可与金属卤化物作用生成各种有机金属化合物。 3)重要的有机锂试剂一 二烷基铜锂(一个很好的烷基化剂)。 制备: 2Ri+CM无水Z莲硅R,Cui+LiI 二烷基铜锂 用途:制备复杂结构的烷烃' R2CuLi RX →R一R+RCu+LiX R可是1只283。RX最好是1° 也可是不活泼的卤代烃如RCH=CHX 例如: (CH3)2CuLi CH3(CH2)3CH2I →CH(CH4CH+CHjCu+Lil 98% CHcuic →◇ycHs+cH,Cu+iC 75% (CH;CH:CH-)CuLi CHx(CH2);CH,Br CH.CH2CHCH2CH2CH2CH-CH CH3 3-甲基辛烷84% 此反应叫做科瑞(Corey)一郝思(House)合成法。 ·101·
·101· 一伯卤代烷,不同烷基无实用价值)。 3.与金属锂反应 卤代烷与金属锂在非极性溶剂(无水乙醚、石油醚、苯)中作用生成有机锂 化合物: 1)有机锂的性质与格氏试剂很相似,反应性能更活泼,遇水、醇、酸等即 分解。故制备和使用时都应注意被免。 2)有机锂可与金属卤化物作用生成各种有机金属化合物。 3)重要的有机锂试剂 二烷基铜锂(一个很好的烷基化剂)。 制备: 用途:制备复杂结构的烷烃′ 例如: 此反应叫做科瑞(Corey)—— 郝思(House)合成法。 C4H9X + 2 Li C4H9Li + LiX 石油醚 2RLi + CuI R2CuLi + Li I 无水乙醚 二烷基铜锂 R2CuLi + R'X R R' + RCu + LiX 可是 最好是 也可是不活泼的卤代烃如 RCH=CHX R 1°、2°、3 ° R'X 1° (CH3 )2CuLi + CH3 (CH2 )3CH2 I CH3 (CH2 )4CH3 + CH3Cu + LiI 98% (CH3 )2CuLi + Cl CH3 + CH3Cu + LiCl 75% (CH3CH2CH-)2CuLi CH3 CH3 (CH2 ) 3CH2Br CH3CH2CHCH2CH2CH2CH2CH3 CH3 3-甲基辛烷 84%

(四)卤代烷的还原反应 卤代烷可以被还原为烷烃,还原剂采用氢化锂铝。反应只能在无水介质中进 行。 R-X+LiAH→R-H D HCH LAID.C CI 79%光学活性 §9一3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是一类重要反应,由于这类反应可用于各种官能团的 转变以及碳碳键的形成,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因此,对其反应历程 的研究也就比较充分。 在亲核取代反应中,研究得最多的是卤代烷的水解,在反应的动力学、立体 化学,以及卤代物的结构,溶剂等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等都有不少的资料。根据 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及许多实验表明,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是按两种历程进行 的。即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2反应)和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1反应)。 一、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2反应) 实验证明:伯卤代烷的水解反应为S2历程。 RCH2Br OH- RCH-OH Br V=K[RCH2Br ][OH] V=水解速度 K=水解常数 因为RCH.Br的水解速率与RCH.Br和OH的浓度有关,所以叫做双分子亲核 取代反应(S2反应)。 1.反应机理 一不完成(新键的形成和旧键的断裂同步进行),无中间体生成,经过一个 不稳定的“过渡态”。 ·102
·102· (四)卤代烷的还原反应 卤代烷可以被还原为烷烃,还原剂采用氢化锂铝。反应只能在无水介质中进 行。 § 9—3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是一类重要反应,由于这类反应可用于各种官能团的 转变以及碳碳键的形成,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因此,对其反应历程 的研究也就比较充分。 在亲核取代反应中,研究得最多的是卤代烷的水解,在反应的动力学、立体 化学,以及卤代物的结构,溶剂等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等都有不少的资料。根据 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及许多实验表明,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是按两种历程进行 的。即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反应)和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反应)。 一、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反应) 实验证明:伯卤代烷的水解反应为 SN2 历程。 因为 RCH2Br 的水解速率与 RCH2Br 和 OH -的浓度有关,所以叫做双分子亲核 取代反应(SN2 反应)。 1.反应机理 一不完成(新键的形成和旧键的断裂同步进行),无中间体生成,经过一个 不稳定的“过渡态”。 R X + LiAlH4 R H CH Cl CH3 CH CH3 D + LiAlD4 THF 79%光学活性 RCH2Br + OH - RCH2OH + Br - V = K[ RCH2Br ] [ OH - ] V = K = 水解速度 水解常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分析化学讲义)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二章 烷烃.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三章 单烯烃.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分析化学讲义)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一章 绪论.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分析化学讲义)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分析化学讲义)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分析化学讲义)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分析化学讲义)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分析化学讲义)第一章绪论.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无机化学讲义)第十三章 镧系和锕系元素.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分析化学讲义)第三章 滴定分析.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无机化学讲义)第十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无机化学讲义)第十二章 过渡元素.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无机化学讲义)第十一章 卤素及氧族元素.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无机化学讲义)第九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无机化学讲义)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无机化学讲义)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无机化学讲义)第六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五章 脂环烃.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六章 对映异构.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七章 芳烃.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十二章 羧酸.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十一章 醛和酮.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十章 醇、酚、醚.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物理化学讲义)第一章 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有机化学讲义)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物理化学讲义)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物理化学讲义)第五章 化学平衡.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物理化学讲义)第四章 溶液(Solution).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物理化学讲义)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物理化学讲义)第七章 电化学 第二部分 电解与极化作用(electrolysis and polarization).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物理化学讲义)第六章 相平衡(Phase equilibrium).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物理化学讲义)第七章 电化学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可逆电池(Reversible Cell).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物理化学讲义)第七章 电化学 第一部分 电解质溶液(Electrolytic Solution).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物理化学讲义)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物理化学讲义)第十章 胶体.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无机化学)试卷1(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