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法讲稿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62
文件大小:15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1 语法的定义 §2 语法的性质 §2 语法学的种类 §1 语法单位 §2 句法成分 §1 词类的划分 §2 实词 §3 虚词 §4 词类小结 §5 词的兼类和活用 §1 短语及其分类 §2 短语的结构类 §3 短语的功能类 §4 多义短语 §5 短语小结 §1 主语 谓语 §2 动语 宾语 §3 定语 §4 状语 §5 补语 §6 中心语 §7 独立语 §8 句法成分小结 §1 句类和句型 §2 句类 §3 句型 §4 几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 §5 变式句和省略句 §6 句子分析小结 §1 复句中分句主语的同异和隐现 §2 复句和关联词语 §3 复句的两大类型 §4 联合复句 §5 偏正复句 §6 多重复句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语法一语法概说81语法的定义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另外也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它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学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汇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外也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是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的系统性。82语法的性质a抽象性b稳固性c民族性

一 语法概说 §1 语法的定义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 律;另外也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它是对客观存在的语 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 构成、词汇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 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 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外也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是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 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的系统性。 §2 语法的性质 a 抽象性 b 稳固性 c 民族性 语法

82语法学的种类描写语法一种描写语言中使用的语法结构的方法,不对它们的社会作用进行价值判断这类语法在语言学中很普通,它是调查所有的口语、书面语材料、并对其所包含的模式进行详细描述的标准的实践活动。教学语法为教授外语、或为加强对母语的了解而特别设计的书籍。这样的“教授语法”在学校中其为广泛,以致许多人对“语法”这一术语,仅知其一个意思:语法书。规范语法重点讲述用法不一致的结构,综合归纳社会上正确的语言用法规则的手册这种语法在18、19世纪对欧美的语言学的观念具有建设性的影响。其影响在今日的许多书籍中仍随处可见,例如:亨利·沃森福勒(1858一1933)所著《现代英语用法词典》参考语法旨在尽可能广泛的语法说明,以便能成为那些醉心于证实语法事实的人们的参考书(与词典作为“参考词汇”颇为相似)。20世纪初期,一些北欧的语法学家编著了一些此类型的手册:最著名的有:丹麦语法学家奥托·叶斯泊森(1860一1943)的七卷本的《现代英语语法》(1909一1949)和伦道夫·夸克(1920一)的《英语综合语法》等。理论语法研究的不是个别语言,并!,它要确定为了进行任何一种语法分析哪些概念是必要的,以及它们怎样能在人类语言研究中前后一贯地运用。因而,在语言共性的研究中,它是中心概念。岑天的结构义和生成语法学等就属此列。传统语法这术语常用来概括语言学成为科学之前、语法研究那一阶段的方法和观念。这里所说的“传统”已有2000多年之久,包括了古希腊和罗马语法学者、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及18世纪的规范语法学者们的著作。要总括如此众多的研究方法是困难的可语言学家们总是取这一术语的贬义,即指对语法研究来说是不科学的研究方法:依照拉宁语来分析语言而无视经验的事实。但是,现代研究方法中使用的许多基本概念,在那些早期著作中已能发现;另外,作为语言学思想史的一部分,传统语法的研究,在今天,又引起了新的关注

§2 语法学的种类 描写语法 一种描写语言中使用的语法结构的方法,不对它们的社会作用进行价值判断。 这类语法在语言学中很普通,它是调查所有的口语、书面语材料、并对其所包含的模 式进行详细描述的标准的实践活动。 教学语法 为教授外语、或为加强对母语的了解而特别设计的书籍。这样的“教授语法” 在学校中甚为广泛,以致许多人对“语法”这一术语,仅知其一个意思:语法书。 规范语法 重点讲述用法不一致的结构,综合归纳社会上正确的语言用法规则的手册。 这种语法在18、19世纪对欧美的语言学的观念具有建设性的影响。其影响在今日的许 多书籍中仍随处可见,例如:亨利·沃森·福勒(1858—1933)所著《现代英语用法 词典》。 参考语法 旨在尽可能广泛的语法说明,以便能成为那些醉心于证实语法事实的人们的 参考书(与词典作为“参考词汇”颇为相似)。20世纪初期,一些北欧的语法学家编 著了一些此类型的手册;最著名的有:丹麦语法学家奥托·叶斯泊森(1860—1943) 的七卷本的《现代英语语法》(1909—1949)和伦道夫·夸克(1920— )的《英语 综合语法》等。 理论语法 研究的不是个别语言,并且,它要确定为了进行任何一种语法分析哪些概念 是必要的,以及它们怎样能在人类语言研究中前后一贯地运用。因而,在语言共性的 研究中,它是中心概念。今天的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学等就属此列。 传统语法 这一术语常用来概括语言学成为科学之前、语法研究那一阶段的方法和观念。 这里所说的“传统”已有2000多年之久,包括了古希腊和罗马语法学者、文艺复兴时 期的作家及18世纪的规范语法学者们的著作。要总括如此众多的研究方法是困难的, 可语言学家们总是取这一术语的贬义,即指对语法研究来说是不科学的研究方法:依 照拉丁语来分析语言而无视经验的事实。但是,现代研究方法中使用的许多基本概念, 在那些早期著作中已能发现;另外,作为语言学思想史的一部分,传统语法的研究, 在今天,又引起了新的关注

二语法单位与句法成分81.语法单位(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4)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组合组合语素词→实短语工现句子从语素到词到短语,其间都存在一个组合关系,即较大的单位由较小的单位组合而成,但这些较小的单位与句子之间则是一个实现关系,即词和短语加上个句调后,实现为语言运用单位一一句子。复句由两个以上分句组成。分句是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言单位

二 语法单位与句法成分 §1 语法单位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 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4)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组合 组合 语素 词 短语 实 句子 现 从语素到词到短语,其间都存在一个组合关系,即较大的单位由较小的单位 组合而成,但这些较小的单位与句子之间则是一个实现关系,即词和短语加上一 个句调后,实现为语言运用单位——句子。 复句由两个以上分句组成。分句是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言单位

82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短语结构)的组成成分。汉语的短语和句子(即除开语调后剩下的复杂短语结构)是由较小的语言单位逐层组装起来的,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可以定出不同的句法成分。大致有八种:(1)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如“他的态度很坚决。(2)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部分,如“院子王净得很。(3)宾语,是谓语的一部分(句子没有宾语的除外),是述语所支配和关涉的对象,如“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4)述语(动语),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和关涉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如“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5)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如“我的母亲很好。(6)状语,是为请谓词(动词和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的修饰语,如“全体同学都到了。(7)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如“刘翔跑得快。“(8)中心语,指短语中分布上等同于整个短语的那个中心成分,如“数不清”中的“数”,其分布功能(作述语)等同于整个短语。中心语在句法分析实质上是一个中介性的句法成分

§2 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短语结构)的组成成分。汉语的短语和句子 (即除开语调后剩下的复杂短语结构)是由较小的语言单位逐层组装起来的, 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可以定出不同的句法成分。大致有八种: (1)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如“他的态度很坚决。” (2)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部分,如“院子干净得很。 ” (3)宾语,是谓语的一部分(句子没有宾语的除外),是述语所支配和关涉 的对象,如“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 (4)述语(动语),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和关涉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如 “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5)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如“我的母亲很好。” (6)状语,是为谓词(动词和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的修饰语,如“全 体同学都到了。” (7)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如“刘翔跑得 快。 ” (8)中心语,指短语中分布上等同于整个短语的那个中心成分,如“数不 清”中的“数”,其分布功能(作述语)等同于整个短语。中心语在句法分析 实质上是一个中介性的句法成分

三词类S1词类的划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一)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表现在:(1)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能否充当句法成分以及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是不同类的词会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如“太阳、打击、高兴,一(个)”,等等。(2)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即哪些实词可以和哪些实词组合,怎样组合组合起来表示什么关系,哪些词不能同哪些词组合,这里区分的是实词的不同类别。如“太阳”与“高兴”,后者可以与“不”组合,前者则不能,由此可见“太阳”和“高兴”属于不同的实词类别。(3)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即虚词能与哪些实词和短语组合,表示什么关系,这里区分的是虚词的不同类别。如“正在”和“着”,虽然都能与动词“吃”组合,但两者的分布位置不同,“正在”出现在动词的前面,“着”则只能依附于动词之后

三 词类 §1 词类的划分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 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一)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表现在: (1)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能否充当句法成分以及能充当什么 句法成分。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是不同类的词会充当不同的句法成 分。如“太阳、打击、高兴,一(个)”,等等。 (2)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即哪些实词可以和哪些实词组合,怎样组合, 组合起来表示什么关系,哪些词不能同哪些词组合,这里区分的是实词的不 同类别。如“太阳”与“高兴”,后者可以与“不”组合,前者则不能,由 此可见“太阳”和“高兴”属于不同的实词类别。 (3)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即虚词能与哪些实词和短语组合,表示什 么关系,这里区分的是虚词的不同类别。如“正在”和“着”,虽然都能与 动词“吃”组合,但两者的分布位置不同,“正在”出现在动词的前面, “着”则只能依附于动词之后

(二)词的形态词的形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指构形形态,指能引起词的语法功能发生变化的形态,如重叠,“研究”可重叠为“研究研究”,但语法功能发生变化,“研究”可以接宾语,“研究研究”则不能:二是指构词形态,指能表明词的概念范畴或引起词的概念意义发生变化的形态,如凡以“子”为词缀构成的词,通常是名词,“罩子、凿子”等均属此列,这里的词缀“子”就成为一个名词的标记。同时,“罩子、凿子”与词根“罩、凿”在概念意义上也存在区别,即词缀“子”也引起了概念意义的变化。汉语里的名词性词缀多属此类。(三)词的意义这单的意义,指的是语法上同类别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不同于词汇意义或概念意义。如名词通常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风、马、牛”的词汇意义虽然不同,但可以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意义。功能和形态分别是句法和词法形式,意义专指语法意义。语法研究应该遵循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划分词类时以形式为主要依据,同时也要兼顾意义上的不同。意义不能成为语法研究的主要依据,得不到形式验证的意义没有任何意义

(二)词的形态 词的形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指构形形态,指能引起词的语法功能发生变化 的形态,如重叠,“研究”可重叠为“研究研究”,但语法功能发生变化, “研究”可以接宾语,“研究研究”则不能;二是指构词形态,指能表明词的 概念范畴或引起词的概念意义发生变化的形态,如凡以 “子”为词缀构成的 词,通常是名词,“罩子、凿子”等均属此列,这里的词缀“子”就成为一个 名词的标记。同时,“罩子、凿子”与词根“罩、凿”在概念意义上也存在区 别,即词缀“子”也引起了概念意义的变化。汉语里的名词性词缀多属此类。 (三)词的意义 这里的意义,指的是语法上同类别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不同于词汇意 义或概念意义。如名词通常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形 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风、马、牛”的词汇意义虽然不同,但可以概括出 “事物”的共同意义。 功能和形态分别是句法和词法形式,意义专指语法意义。语法研究应该遵 循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划分词类时以形式为主要依据,同时 也要兼顾意义上的不同。意义不能成为语法研究的主要依据,得不到形式验 证的意义没有任何意义

82实词(一)名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其主要语法特点有:(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2)一般能用数量词组修饰,但一般不能加副词,如“不”(3)名词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例外的如表示周遍性的“人人有责、事事关心”中的“人人、事事”等)。(4)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如“在上海、对于同志,对人”等(5)表示人的名词后边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名词中比较特殊的是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时间名词除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如“上海今天下雨了”。处所名词通常能作“在、到、往”(动词)的宾语并且能用“哪儿”提问、用“这儿。那儿”指代,如“中国、亚洲、里屋”,等等

§2 实词 (一)名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其主要语 法特点有: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 (2)一般能用数量词组修饰,但一般不能加副词,如“不”。 (3)名词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例外的如表示周遍性 的“人人有责、事事关心”中的“人人、事事”等)。 (4)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如“在上海、对于同志,对人”等。 (5)表示人的名词后边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个 体,也可以是群体。 名词中比较特殊的是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 ● 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 时间名词除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 如“上海今天下雨了”。 处所名词通常能作“在、到、往”(动词)的宾语并且能用“哪儿”提问、 用“这儿。那儿”指代,如“中国、亚洲、里屋”,等等

方位名词方位词有单纯和合成两种,前者如“上、下、里、外、内、左、右”等,后者如“之上、之下、以东、以西”等。单纯方位词通常都是黏着的,附着在别的词或短语上,组成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或短语,如“屋里、开会前”等,合成方位词大部分则比较自由。(二)动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里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其主要语法特点有:(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2)能用副词“不”或“没有/没”修饰,除表示心理活动和某些能愿动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3)多数可以加“了、着、过”等助词表示时态,如“说了”表示完成态,“说着”是进行态,“说过”是经验态。(4)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上或时量少)。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动词中比较特殊的是趋向动词和能愿动词,以及判断动词“是

● 方位名词 方位词有单纯和合成两种,前者如“上、下、里、外、内、左、右”等, 后者如“之上、之下、以东、以西”等。单纯方位词通常都是黏着的,附着 在别的词或短语上,组成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或短语,如“屋里、开会 前”等,合成方位词大部分则比较自由。 (二)动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里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其主要语法特点 有: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能用副词“不”或“没有/没”修饰,除表示心理活动和某些能愿动词 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加“了、着、过”等助词表示时态,如“说了”表示完成 态,“说着”是进行态,“说过”是经验态。 (4)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上或 时量少)。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 动词中比较特殊的是趋向动词和能愿动词,以及判断动词“是

判断动词“是”“是”放在主语和宾语之间有多种作用:a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如“狼是动物。b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如“这孩子是双眼皮。C表示事物的存在。如“靠墙是一张书桌。判断动词“是”与副词“是”不同,后者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之前,如“他是走了”,此处的“是”通常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有时它也与句未语气词“的”配合构成“是的”格式,只表示一般的肯定,不重读。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表必要:要、应该、应、应当表意愿:肯、敢、要、愿

● 判断动词“是” “是”放在主语和宾语之间有多种作用: a 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如“狼是动物。” b 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如“这孩子是双眼皮。” c 表示事物的存在。如“靠墙是一张书桌。” 判断动词“是”与副词“是”不同,后者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之前,如 “他是走了”,此处的“是”通常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 能省略。有时它也与句末语气词“的”配合构成“是. .的”格式,只表示 一般的肯定,不重读。 ● 能愿动词 也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 观意愿。 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 表必要:要、应该、应、应当 表意愿:肯、敢、要、愿

趋向动词趋向动词除有一般动词的特点之外,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充当补语。如:来去、上下、进、出过回开起上来、下去、进来、出去、过来、回去(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其语法特点如下:(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如“看/清楚、走/快了”。(2)性质形容词大多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则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3)不能带宾语。少数兼属动词的形容词,作动词时可以带宾语。(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法与状态形容词相同。(5)有些性质形容词渴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6)有些形容词能修饰动词,如“大大叫、快装快卸

● 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除有一般动词的特点之外,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充当补语。如: 来、去、上、下、进、出、过、回、开、起 上来、下去、进来、出去、过来、回去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其语法特点如下: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部分形容词也能 作补语,如“看/清楚、走/快了”。 (2)性质形容词大多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 词,则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3)不能带宾语。少数兼属动词的形容词,作动词时可以带宾语。 (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法与状态形容词相同。 (5)有些性质形容词渴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 (6)有些形容词能修饰动词,如“大嚷大叫、快装快卸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