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词汇部分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现代汉语教案(词汇部分)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汉 语 言 文 学 教 育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现 代 汉 语 教 案 (词 汇 部 分)

现代汉语教案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语文、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与要求:1、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明确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了解关于语言、汉语、汉语方言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掌握学好现代汉语的方法;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各方面的知识。2、通过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懂得分析语音结构规律,深刻理解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树立规范化意识。掌握朗读的技巧,具备说好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的能力。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和用词能力,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3、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理论素养、较高的汉语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成为师范类实用型人才提供必2
2 现 代 汉 语 教 案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理 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讲 授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 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大力推广普通话, 促进汉语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语文、科学研究 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 明确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了解关于语言、汉语、汉语方言的一些最基本 的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掌握学好现代 汉语的方法;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各方面的 知识。 2、通过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懂得分析语音结构规律,深刻理解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的重要意义,树立规范化意识。掌握朗读的技巧,具备说好普通话和推广 普通话的能力。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和用词能力,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 律,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语文教学 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3、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理论素养、较高的汉语文 化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成为师范类实用型人才提供必

要的知识准备。教学原则:1、贯彻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阐明国家的有关政策,使学生深刻理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促进汉语规范化,促进现代汉语健康地发展。2、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社会上运用语言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教材的重点,使学生学了现代汉语的理论和知识,真正能够用来指导自已的语言实践。3、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巧,必须加强课内外的练习。练习方式力求多样化,练习时间必须确有保证。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是启发式的,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贯彻“少而精”和“讲练结合”的原则,着重给学生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的内容和方法,练习多样化,有时可以练代讲,以讨论代讲,力求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学时分配:本课程开设90学时,各部分学时分配比例大约为:绪论4%,语音22%,文字9%,词汇16%,语法38%,修辞11%。讲授和课内练习的时间总比例为2:1。en
3 要的知识准备。 教学原则: 1、贯彻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阐明国家的有 关政策,使学生深刻理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促进汉语规范化, 促进现代汉语健康地发展。 2、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运 用语言的实际、社会上运用语言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教材的重点,使 学生学了现代汉语的理论和知识,真正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 3、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巧, 必须加强课内外的练习。练习方式力求多样化,练习时间必须确有保证。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应是启发式的,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贯彻“少 而精”和“讲练结合”的原则,着重给学生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精心 设计课内外练习的内容和方法,练习多样化,有时可以练代讲,以讨论代 讲,力求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 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设 90 学时,各部分学时分配比例大约为:绪论 4%,语音 22%, 文字 9%, 词汇 16%,语法 38%,修辞 11%。讲授和课内练习的时间总比 例为 2: 1

第四章 词 汇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学知识,正确辨析和解释词义的能力,提高词语运用的能力,丰富语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语素、词、构词法、词义,掌握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了解熟语。[教学重点]语素与词、字的区别,词的构成及词的结构类型,词义的性质及词义的构成,义项的构成和义素的分析,同义词的辨析,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词汇的发展变化,词汇的规范化。【教学难点]语素的分类,叠音词与重叠式合成词的区别,词义的概括性,词的基本义与原始意义的区别,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异同,义素与义素分析,语义场,互补义场与极性义场,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课件演示[教学时数]14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一、词汇词汇文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4
4 第四章 词 汇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学习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汇 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学知识,正确辨 析和解释词义的能力,提高词语运用的能力,丰富语汇。要求学生熟练掌 握语素、词、构词法、词义,掌握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的规范 化,了解熟语。 [教学重点] 语素与词、字的区别,词的构成及词的结构类型,词义的 性质及词义的构成,义项的构成和义素的分析,同义词的辨析,基本词汇 与一般词汇的关系,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词汇的发展变化,词汇的 规范化。 [教学难点] 语素的分类,叠音词与重叠式合成词的区别,词义的概 括性,词的基本义与原始意义的区别,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异同,义素 与义素分析,语义场,互补义场与极性义场,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 [教学时数]14 学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一、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

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日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曹雪芹的词汇”、“《红楼梦》的词汇”等等。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林和树的关系。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就不能造句子。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就一种语言来讲,它的词汇越丰富越发达,语言本身也就越丰富越发达,表现力也就越强。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首先就因为它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就一个人来讲,他掌握的词越多,他的词汇就越丰富,也就越能确切地表达思想。因此,每个人都要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为达到这个自的就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词汇,有意识地自觉地积累词汇。积累词汇的方法,一是深入生活,在丰富的语言生活中有意识地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二是认真阅读古代的、现代的、文艺的、政论的、科技的各种作品,从中取语言营养:三是加强写作实践,熟悉、掌握各种类型的词汇。一般地说,通过上述方法会使个人的词汇丰富起来。二、词汇单位(一)语素“语素”是由英语morpheme翻译而来的,也可以译成“词素”。比较而言,用“语素”这一名称更好一些,因为语素的划分可以先于词,词素的划分必须后于词,而汉语中词和短语的划界,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可此可彼或两难的现象。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的作用和职能主要就是构词。因此,从总体上看,语素是一种构词单位,尽管自由语素也可以单独成词、自由运用。如果说词和固定短语是使用单位,那么语素就是备用单位。例如“人”,是一个语素①它的语音形式是“ren35”,②它的意义是“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人”这个语素就是1和②的结合,表明其具有①的读音②的意义,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牡丹”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5
5 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日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 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如“曹雪芹的词汇”、“《红楼梦》的词汇”等等。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 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林和树的关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就不 能造句子。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 进行交际的。 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 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就一种语言来讲,它的词汇越丰 富越发达,语言本身也就越丰富越发达,表现力也就越强。现代汉语是世 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首先就因为它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 就一个人来讲,他掌握的词越多,他的词汇就越丰富,也就越能确切 地表达思想。因此,每个人都要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 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词汇,有意识地自觉地积累词汇。积累词汇的方法,一 是深入生活,在丰富的语言生活中有意识地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 二是认真阅读古代的、现代的、文艺的、政论的、科技的各种作品,从中 汲取语言营养;三是加强写作实践,熟悉、掌握各种类型的词汇。一般地 说,通过上述方法会使个人的词汇丰富起来。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语素”是由英语 morpheme 翻译而来的,也可以译成“词素”。比较 而言,用“语素”这一名称更好一些,因为语素的划分可以先于词,词素 的划分必须后于词,而汉语中词和短语的划界,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可此可 彼或两难的现象。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 小的语言单位。语素的作用和职能主要就是构词。因此,从总体上看,语 素是一种构词单位,尽管自由语素也可以单独成词、自由运用。如果说词 和固定短语是使用单位,那么语素就是备用单位。例如“人”,是一个语素, ①它的语音形式是“ren35”,②它的意义是“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 动的高等动物”,“人”这个语素就是①和②的结合,表明其具有①的读音 ②的意义,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牡丹”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

“mu214dan”,意义是“一种落叶灌木或这种植物的花”。它们都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单位。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如“人、学、老、习、妇、话、他、呢”等,也有两个音节的,如“枇杷、玲珑、蜻蜓、玫魂、圆、沙发”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东不拉、萨其马、蒙太奇、苏维埃、阿斯匹林、歇斯底里、羽绒服、物理学家、英特纳雄耐尔”。双音节语素有一部分是从外语借来的,三音节和三音节以上的语素大都是从外语借来的。确定语素的方法主要是替代法。所谓替代法,就是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也就是对某个语言片段(一般是双音节)的各个成分进行同类替换。比如:清洁清楚清白清爽清洁圣洁纯洁整洁经过替换,可以发现,清、洁这两个语言单位都可以在不改变基本语义的情况下,分别同其他相关的语素组合。所以可以确定:这两个语言单位都是语素。在使用替代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一个双音节的或多音节的语言片段,在替换时必须是两个或多个成分同时都可以分别被替换,否则这种替换法是不符合要求的。比如:蜘蛛:喜蛛檐蛛蜘蛛:蜘蜘X“蜘×”这样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不存在的,所以说,“蜘”不是语素,只是一个音节。“蛛”在“喜蛛”、檐蛛中是语素,但“蜘”和“蛛”合起来还是一个语素。其次,在替换时,必须保持结构单位意义的基本一致。替代后的语素义同原来语言片段的语义要有一定的联系。比如:马虎:老虎猛虎幼虎雄虎马虎:马车马蹄马尾马匹这样的替代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马虎”中的“马”和“虎”同“马车”、“老虎”中的“马”和“虎”在意义上并没有什么联系,无法保持结构单位的基本一致。其实,两者的读音也不一样。“马虎”的“虎”必须读6
6 “mu214dan”,意义是“一种落叶灌木或这种植物的花”。它们都是最小的 音义结合体,再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单位。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如“人、学、老、习、妇、话、 他、呢”等,也有两个音节的,如“枇杷、玲珑、蜻蜓、玫魂、囫囵、沙 发”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东不拉、萨其马、蒙太奇、苏 维埃、阿斯匹林、歇斯底里、羽绒服、物理学家、英特纳雄耐尔”。双音节 语素有一部分是从外语借来的,三音节和三音节以上的语素大都是从外语 借来的。 确定语素的方法主要是替代法。所谓替代法,就是用已知语素替代有 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也就是对某个语言片段(一般是双音节) 的各个成分进行同类替换。比如: 清洁清楚 清白清爽 清洁圣洁 纯洁整洁 经过替换,可以发现,清、洁这两个语言单位都可以在不改变基本语 义的情况下,分别同其他相关的语素组合。所以可以确定:这两个语言单 位都是语素。在使用替代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一个双音节的或多音节的语言片段,在替换时必须是两个或多 个成分同时都可以分别被替换,否则这种替换法是不符合要求的。比如: 蜘蛛:喜蛛 檐蛛 蜘蛛:蜘× 蜘× “蜘×”这样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不存在的,所以说,“蜘”不 是语素,只是一个音节。“蛛”在“喜蛛”、檐蛛中是语素,但“蜘”和“蛛” 合起来还是一个语素。 其次,在替换时,必须保持结构单位意义的基本一致。替代后的语素 义同原来语言片段的语义要有一定的联系。比如: 马虎: 老虎 猛虎 幼虎 雄虎 马虎: 马车 马蹄 马尾 马匹 这样的替代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马虎”中的“马”和“虎”同“马 车”、“老虎”中的“马”和“虎”在意义上并没有什么联系,无法保持结 构单位的基本一致。其实,两者的读音也不一样。“马虎”的“虎”必须读

轻声。“马虎”是一个双音节的语素,表达的意思是“草率、疏忽大意”这一点,还可以从词的书写形式上得到证明:因为“马虎”有时也可写作“马糊”。既然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那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是不能随意拆开的,一旦拆开,要么不能表示任何意义,比如拆开的“蜻”和“蜓”、“吩”和“吋”等等,要么表示毫无联系的另外的意义。比如“伶俐”作为一个双音节的语素是不能拆开的,“伶”和“俐”拆开后,“伶”只有形、音而没有义。当然,“伶”也可以组成“伶人”、“名伶”,但这个“伶”是指唱戏的演员,是一个语素,同“伶俐”的“伶”没有什么关系。此外,“伶”又可以作为音节构成“伶仃”“伶传(ping55)”(形容孤独)等联绵语素,一起表示“孤独”的意思,而这两个联绵语素中的“伶”也是不能自由替换的。至于成语“伶牙俐齿”这样拆开现象,可以这样解释:这种分离是有限的,两个音节虽然分开但互相呼应,双方仍然处在同一个沿用至今定型的组合之中。音译外来词的情况也是如此,比如“坦克”这个词是一个语素,一旦拆开,“坦”表示“平坦”,“克”表示“战胜”,同“坦克”这种功防兼备的武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同样,“吉”和“普”、“沙”和“发”也都不能拆开。所以说,语素是不能切分的最小的意义结合体。为了弄清语素是怎样构成单词的,需要对语素进行分类。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出各种类型,如按音节多少,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从语素的音节构成看,可以分成两类: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以语素的组合能力(成句或构词能力)为标准的分类,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此外,还可以从语素组合所处的位置看,可以分为两种: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从语素组合成词的替换能力看,可以分为两类:可替换语素和不可替换语素。从语素在词中所起的作用看,可以将语素分为表义语素和别义语素等等。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比如:人、马、走、看、大、好、子、头,啊、呀、读、哦等。单音节语素写出来并不一定就是一个汉字,像鸟儿、花儿,眼儿、画儿也是单音节语素,但写出来是两个汉字。不过
7 轻声。“马虎”是一个双音节的语素,表达的意思是“草率、疏忽大意”。 这一点,还可以从词的书写形式上得到证明:因为“马虎”有时也可写作 “马糊”。 既然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那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 语素都是不能随意拆开的,一旦拆开,要么不能表示任何意义,比如拆开 的“蜻”和“蜓”、“吩”和“咐”等等,要么表示毫无联系的另外的意义。 比如“伶俐”作为一个双音节的语素是不能拆开的,“伶”和“俐”拆开后, “伶”只有形、音而没有义。当然,“伶”也可以组成“伶人”、“名伶”, 但这个“伶”是指唱戏的演员,是一个语素,同“伶俐”的“伶”没有什 么关系。此外,“伶”又可以作为音节构成“伶仃”、“伶俜(ping55)”(形 容孤独)等联绵语素,一起表示“孤独”的意思,而这两个联绵语素中的 “伶”也是不能自由替换的。至于成语“伶牙俐齿”这样拆开现象,可以 这样解释:这种分离是有限的,两个音节虽然分开但互相呼应,双方仍然 处在同一个沿用至今定型的组合之中。 音译外来词的情况也是如此,比如“坦克”这个词是一个语素,一旦 拆开,“坦”表示“平坦”,“克”表示“战胜”,同“坦克”这种功防兼备 的武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同样,“吉”和“普”、“沙”和“发”也都不能 拆开。所以说,语素是不能切分的最小的意义结合体。 为了弄清语素是怎样构成单词的,需要对语素进行分类。 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出各种类型,如按音节多少,可分为单音 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从语素的音节构成看,可以分成两类:单音节语素 和多音节语素。以语素的组合能力(成句或构词能力)为标准的分类,可 以把语素分为两种: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此外,还可以从语素组合所处的位置看,可以分为两种:定位语素和 不定位语素。从语素组合成词的替换能力看,可以分为两类:可替换语素 和不可替换语素。从语素在词中所起的作用看,可以将语素分为表义语素 和别义语素等等。 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比如:人、马、走、看、大、好、 子、头,啊、呀、诶、哦等。单音节语素写出来并不一定就是一个汉字, 像鸟儿、花儿,眼儿、画儿也是单音节语素,但写出来是两个汉字。不过

儿化语素当分为两类:鸟儿、花儿是单音节语素的单纯词,眼儿、画儿是由两个语素组合而成的单音节合成词。多音节语素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是双音节的,大致有四种情况:联绵语素,音译语素,拟声语素,叠音语素。联绵语素大都是古代汉语遗留下来,一般不宜拆升来理解。根据读音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类:双声:跨枇杷仓促玲珑参差盼吋叠韵:迥混沌蜻蜓玫魂荡漾烂漫其他:垃圾杜鹃珊瑚吻图玛瑙魁梧少数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的联绵语素,比如辗转、辗铲、子了等,由于数量较少,不必专列一类,可以归为双声或叠韵。音译语素主要是借自印欧语,尤其是英语的,比如:尼龙、色拉、雷送等:但也包括借自国内少数民族语言的,比如:喇嘛、阿、戈壁、哈达、格格等。拟声语素可以分为两种,模拟自然界声音的可以称为象声语素,比如:扑通、滴答、哗啦、咯岐等;模拟人类自已的声音,可以称为感叹语素,比如:哎哟、喔晴、嘟、嘀咕等。叠音语素都是重叠音节而构成的语素。比如:孜孜、瀑瀑、宗综、猩猩、頔、姥姥等。孜、瀑、浣、猩、、姥都是没有意义的音节,不能单独使用。多音节语素还有两类,一类是自由的音译语素,再一类是粘着的形容词生动形式后缀:音译语素:东不拉萨其马蒙大奇苏维埃阿斯匹林歇斯底里生动后缀:不愣登咕咙咚不溜秋里胡哨在语素的分类中,以语素的组合能力(成句或构词能力)为标准的分类,最有实用价值。根据这个标准,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自由语素是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自由语素,自由语素是既能够独立成词,又能同别的语素自由构词的语素。例如:山:山脉山峰山涧冰山江山80
8 儿化语素当分为两类:鸟儿、花儿是单音节语素的单纯词,眼儿、画儿是 由两个语素组合而成的单音节合成词。 多音节语素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是双音节的,大致有四种情况:联绵 语素,音译语素,拟声语素,叠音语素。 联绵语素大都是古代汉语遗留下来,一般不宜拆开来理解。根据读音 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类: 双声:踌躇 枇杷 仓促 玲珑 参差 吩咐 叠韵:徘徊 混沌 蜻蜓 玫魂 荡漾 烂漫 其他:垃圾 杜鹃 珊瑚 囫囵 玛瑙 魁梧 少数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的联绵语素,比如辗转、辘轳、孑孓等,由于 数量较少,不必专列一类,可以归为双声或叠韵。 音译语素主要是借自印欧语,尤其是英语的,比如:尼龙、色拉、雷 达等;但也包括借自国内少数民族语言的,比如:喇嘛、阿訇、戈壁、哈 达、格格等。 拟声语素可以分为两种,模拟自然界声音的可以称为象声语素,比如: 扑通、滴答、哗啦、咯吱等;模拟人类自己的声音,可以称为感叹语素, 比如:哎哟、喔唷、嘟哝、嘀咕等。 叠音语素都是重叠音节而构成的语素。比如:孜孜、潺潺、淙淙、猩猩、 蛐蛐、姥姥等。孜、潺、淙、猩、蛐、姥都是没有意义的音节,不能单独 使用。 多音节语素还有两类,一类是自由的音译语素,再一类是粘着的形容 词生动形式后缀: 音译语素:东不拉 萨其马 蒙大奇 苏维埃 阿斯匹林 歇斯底里 生动后缀:不愣登 咕咙咚 不溜秋 里胡哨 在语素的分类中,以语素的组合能力(成句或构词能力)为标准的分 类,最有实用价值。根据这个标准,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自由语素和粘 着语素 自由语素是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自由语素,自由语素是既能够独立 成词,又能同别的语素自由构词的语素。例如: 山:山脉 山峰 山涧 冰山 江山

看:看法看齐查看偷看美:美观美妙美好完美鲜美现代汉语里还有一些能够独立成词,但一般不能同别的语素构成合成词的单音节语素,尤其是一些表示语气和感叹的语素。比如:吗、吧、哩、呗、呐、啦、喽、哼、哦、噢、哇、嘿、嗨、哼、哑、嘛、喔、哟、、唛、、嘘、吓、曜、喷、嘻、喝、、误等。(这类语素有时可以重叠构词,但一般不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构词,“哇哇叫,嘿嘿笑”)这类语素在现代汉语中数量有限,所占比率很小。粘着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叫粘着语素,粘着语素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器:器材器官器皿兵器仪器悉:悉心悉数获悉熟悉得悉乎乎:胖乎乎热乎乎乎乎傻乎乎蒙蒙:灰蒙蒙雾蒙蒙蒙蒙亮蒙蒙细雨以上两种语素组成新词时表示词的基本意义成为该词的词根。另有一类粘着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文叫词缀。阿(阿Q阿爸阿姨)子(桌子椅子)性(党性原则性)者(学者记者)家(音乐家、艺术家)员(运动员、资料员)儿(信儿、哪儿)有些语素在某些义项上可以独立成词,但在另一些义项上意义已经类化,其自由度已降低,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呈现定位、粘着的趋势,正在成为一种类词缀。比如:角:英语角恋爱角换房角股票角热:出国热气功热英语热电脑热意识:申奥意识基层意识创新意识名牌意识现代汉语里的语素,多数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演变来的。由于汉语的词逐渐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古代汉语的许多词(自由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变成构词成分成为粘着语素,例如“习、妇、牧、谋”等,它们只是在一些文言格式和成语或其他熟语中仍然被当作词用,如“习以为常、妇皆9
9 看:看法 看齐 查看 偷看 美:美观 美妙 美好 完美 鲜美 现代汉语里还有一些能够独立成词,但一般不能同别的语素构成合成 词的单音节语素,尤其是一些表示语气和感叹的语素。比如:吗、吧、哩、 呗、呐、啦、喽、哼、哦、噢、哇、嘿、嗨、哼、呸、嚇、喔、哟、咄、 咦、嗤、嘘、吓、嚯、啧、嘻、喝、嗬、诶等。(这类语素有时可以重叠构 词,但一般不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构词,“哇哇叫,嘿嘿笑”)这类语素在现 代汉语中数量有限,所占比率很小。 粘着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叫粘着语素,粘着语素只能同别的语 素组合成词。例如: 器:器材 器官 器皿 兵器 仪器 悉:悉心 悉数 获悉 熟悉 得悉 乎乎:胖乎乎 热乎乎 蔫乎乎 傻乎乎 蒙蒙:灰蒙蒙 雾蒙蒙 蒙蒙亮 蒙蒙细雨 以上两种语素组成新词时表示词的基本意义成为该词的词根。 另有一类粘着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 些附加的意义,又叫词缀。 阿(阿 Q 阿爸 阿姨) 子(桌子 椅子 ) 性(党性 原则性) 者(学者 记者) 家(音乐家、艺术家) 员(运动员、资料员) 儿(信儿、 哪儿) 有些语素在某些义项上可以独立成词,但在另一些义项上意义已经类 化,其自由度已降低,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呈现定位、粘着的趋势,正 在成为一种类词缀。比如: 角:英语角 恋爱角 换房角 股票角 热:出国热 气功热 英语热 电脑热 意识:申奥意识 基层意识 创新意识 名牌意识 现代汉语里的语素,多数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演变来的。由于汉语的词 逐渐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古代汉语的许多词(自由语素)在现代汉语中 变成构词成分成为粘着语素,例如“习、妇、牧、谋”等,它们只是在一 些文言格式和成语或其他熟语中仍然被当作词用,如“习以为常、妇孺皆

知、足智多谋、以牧为生(文言格)”等。(二)词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例如:“小黄和小张去跑步了”。“小黄、小张、去、跑步”都能够单说,可以单独做句法成分,余下的“和”、“了”能单独起语法作用,即可以单用,也是词。所以句子中的自由语素只要不与别的语素组词,便都是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一一一词,粘着语素单用时也可以是词,“小”在“小黄、小张”中是词缀,属粘着语素,单用时是词。不论自由语素还是粘着语素都可以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内部一般不能再加进别的造句成分,即使两个自由语素组成的词也不能分开。确定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词,关键就看该单位是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形式。如果只看是不是最小的,那么语素比词更小,但语素不能独立运用:如果只看能不能独立运用,那么短语也可以,但短语不是最小的;所以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单位是不是词,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观察。首先,除了少数异读词以外,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而单一的,比如“血”“给”作为语素既可以读成xue51、ji214,也可以读成xue214、gei214,但一日构成词以后,其读音是固定而单一的。比如:血(xue214)肉模糊、血(xue214)淋淋,血(xue51)色素、血(xue51)小板:给(i214)予、供给(ji214),给(gei214)以,交给(gei214)。由此可见,语素进入词以后,语音是确定的。其次,词的意义是明确而融合的。有相当一部分词的意义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有的语素义缺损了,如:千净、质量,有的转化了,如:于金、笔墨,有的融合了,如:眼红(差慕而妒忌)、眼热(差慕而希望得到)而所有这些词义都是在词这级单位土体现出来的,它们同语素义既有关又不同,所以说词义都是整体而融合的。再次,词的功能是定型而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功能类型只有到词这一级才完全定型下来。实词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10
10 知、足智多谋、以牧为生(文言格)”等。 (二)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 运用的语言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 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例如:“小黄和小张去跑步了”。“小黄、小 张、去、跑步”都能够单说,可以单独做句法成分,余下的“和”、“了”能 单独起语法作用,即可以单用,也是词。所以句子中的自由语素只要不与 别的语素组词,便都是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词,粘着语素单用时也可 以是词,“小”在“小黄、小张”中是词缀,属粘着语素,单用时是词。不 论自由语素还是粘着语素都可以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内部一般不能再加进别的造句成分, 即使两个自由语素组成的词也不能分开。 确定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词,关键就看该单位是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 运用的语言形式。如果只看是不是最小的,那么语素比词更小,但语素不 能独立运用;如果只看能不能独立运用,那么短语也可以,但短语不是最 小的;所以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单位是不是词,可以从三个角 度加以观察。 首先,除了少数异读词以外,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而单一的,比如“血”、 “给”作为语素既可以读成 xue51、ji214,也可以读成 xue214、gei214, 但一旦构成词以后,其读音是固定而单一的。比如:血(xue214)肉模糊、 血(xue214)淋淋,血(xue51)色素、血(xue51)小板;给(ji214)予、 供给(ji214),给(gei214)以,交给(gei214)。由此可见,语素进入词 以后,语音是确定的。 其次,词的意义是明确而融合的。有相当一部分词的意义不是语素义 的简单相加:有的语素义缺损了,如:干净、质量,有的转化了,如:千 金、笔墨,有的融合了,如:眼红(羡慕而妒忌)、眼热(羡慕而希望得到), 而所有这些词义都是在词这级单位土体现出来的,它们同语素义既有关又 不同,所以说词义都是整体而融合的。 再次,词的功能是定型而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功能类型只有到词这一 级才完全定型下来。实词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文字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语音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大纲 Lecture and Eloquence.pdf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8 口语交际教学.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7 作文教学.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 语文综合性学习.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0 绪论.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语文教材研究.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 阅读教学.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语文教学设计.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演变发展.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 中学语文教师.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授课教案 The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pdf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pdf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曹禺的话剧.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鲁迅的小说创作.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巴金的小说.ppt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语法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修辞部分.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音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文字(汉字)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词汇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法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义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绪论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语音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文字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词汇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语法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修辞习题(无答案).doc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安少龙).doc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编 先秦文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