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繁体中文)

《古代漢語》教學大網一、说明(一)課程性質“古代汉语“課是汉語言文學尊業的一門带有工具性質的基。古代汉語是在學生學智了現代语的基上,為學督中國古代文學、瞭解中國古代優秀文化傅统,徒事中學语文教學興研究而开設的。(二)教學目的“古代漢語"課的教學目標是要培學生關讀古代典籍的基本能力及事文言文教的能力。學生通這門的學督,掌握古漢語的一些最基本的理知識,能借助工具書比较顺利地護古代典籍;能勝任中學的文言文教學。(三)教學内容及學時敷1.本程使用王力主编《古代汉》第一、二、三、四册,中華書局出版最新版本。2.古代漢語的教學内容主要包括文選无護和知識介绍大部分,雨部分所占的課時為6:4。文選部分的教學旨在增强學生封古漢語的感性知識,護授内容主要是先秦丽漢的典乾作品。基知識的教學旨在使學生瞭解古漢語的基本规律、特點和研究方法,護授内容包括文字、音韻、词、丶修辟及诗词格律等。時敷(105)序號内容課堂學时實践學時敷1绪2293第一罩元第一章《左傅》31第二章通(怎查字典書421第三章通古今词羲的翼同(二)51.50.5第四章通(三)罩音词、復音词、同義E63.1第五章通(四)词的本羲和引申羲75.52.5第二罩元第一章文選·《國策》842第二章通(五)漢字的造90.51.5第三章通(六)古今字、體字、繁簡字9310第三罩元第一章文選《語》、《禮記》111.50.5第二章通(七)判断句,也字121.50.5第三章通(八)叙述句,矣字、爲字131.50.5第四章通(九)否定句,否定词14 1.50.5第五章通(十)疑周句,疑周词154.51.5第四罩元第一章文選:《孟子》2116第二章通(十一)词類的活用
《古代漢語》教學大綱 一、說明 (一)課程性質 "古代漢語"課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帶有工具性質的基礎課。古代漢語是在學生學習了現代漢 語的基礎上,為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瞭解中國古代優秀文化傳統,從事中學語文教學與研究而開設 的。 (二)教學目的 "古代漢語"課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學生閱讀古代典籍的基本能力及從事文言文教學的能力。學生 通過這門課的學習,掌握古漢語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論知識,能夠借助工具書比較順利地閱讀古代典 籍;能夠勝任中學的文言文教學。 (三)教學內容及學時數 1.本課程使用王力主編《古代漢語》第一、二、三、四冊,中華書局出版最新版本。 2.古代漢語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文選閱讀和知識介紹兩大部分,兩部分所占的課時為6︰4。文選 部分的教學旨在增強學生對古漢語的感性知識,講授內容主要是先秦兩漢的典範作品。基礎知識的 教學旨在使學生瞭解古漢語的基本規律、特點和研究方法,講授內容包括文字、音韻、詞彙、訓 詁、修辭及詩詞格律等。 序號 內容 學時數( 105 ) 課堂學時數 實踐學時數 1 緒論 2 2 第一單元 第一章 《左傳》 9 3 3 第二章 通論(一) 怎樣查字典辭書 1 4 第三章 通論(二) 古今詞義的異同 2 1 5 第四章 通論(三) 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1.5 0.5 6 第五章 通論(四)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3. 1 7 第二單元 第一章 文選·《戰國策》 5.5 2.5 8 第二章 通論(五)漢字的構造 4 2 9 第三章 通論(六)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1.5 0.5 10 第三單元 第一章 文選·《論語》、《禮記》 9 3 11 第二章 通論(七)判斷句,也字 1.5 0.5 12 第三章 通論(八)敘述句,矣字、焉字 1.5 0.5 13 第四章 通論(九)否定句,否定詞 1.5 0.5 14 第五章 通論(十)疑問句,疑問詞 1.5 0.5 15 第四單元 第一章 文選:《孟子》 4.5 1.5 16 第二章 通論(十一)詞類的活用 2 1

第三章通(十二)人代词,指示代词,者字,171所字第五罩元第一章文選《墨子》《莊子》《老子》5318《韓非子》《荀子》191.50.5第二章通(十三)連词、介词201第三章通(十四)句首句中语氣词,词頭·词尾2164第六罩元第一章文遥·《詩經》221.50.5第二章通(十五)《诗經》的用韻231.50.5第三章通(十六)雙聲韻和古音通假2452第七罩元第一章文選《楚》251.51.5第二章通(十七、十八)古書的注解(上、下)7530合計计(四)教學方式:1·本程以護授為主,注重護、翻,外辅尊難點、重點内容。受課程性實的限制,本課程以護授為主,實践内容主要是課堂護和翻,教師封背内容所進行的堂抽查;下發相配套的同步习题題、怖置外无護篇目,教師封习題和无篇目的完成情况進行課堂抽查;外辅尊難點、重點内容。實践的目的在於夯實學生的基知識,提高享生靈活谨用古汉語知識的能力,護古代典籍的基本能力及事文言文教享的能力。2·文遥部分的護授内容需要典而精要,授以解释字、词、句為主,突出常用词及語法现象的分析,重祝句意的疏通。護授篇目为25-35篇,怖置生翻澤的文選约20篇(段),精護约20篇(段)。3·古汉語知識部分重點護授有词巢·漢字造·語法·語音古書注解·古代文體常識、工具書的使用等實用性强的部分,古代文化常識部分指尊學生阅護自,诗词格律部分可以略去不護。其中語法约占40%,文字、词案·訓约占40%,音韻、修薛及工具書的介绍约占20%。(五)考核要求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探取百分制。總评成绩=平时成绩x50%+期末考試×50%。平时成绩=課程预×20%+程作業×40%+課外阅護×20%+中期考核×20%。2.考题設计重點考察常用词·词類活用六書·古今词的辨析、術語·概念音韻,重點篇目的默窝和翻聲等内容。題型可以有填空、名词解程、分析、答、默万、翻護、加票點等。其中客觀題占30%,主觀題占70%二、本文绪教學要點:1.什鹰是古代漢語;
17 第三章 通論(十二)人稱代詞,指示代詞,者字, 所字 1 18 第五單元 第一章 文選《墨子》《莊子》《老子》 《韓非子》《荀子》 5 3 19 第二章 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1.5 0.5 20 第三章 通論(十四)句首句中語氣詞,詞頭、詞尾 1 21 第六單元 第一章 文選·《詩經》 6 4 22 第二章 通論(十五)《詩經》的用韻 1.5 0.5 23 第三章 通論(十六)雙聲疊韻和古音通假 1.5 0.5 24 第七單元 第一章 文選·《楚辭》 5 2 25 第二章 通論(十七、十八)古書的注解(上、下) 1.5 1.5 合計 75 30 (四)教學方式: 1.本課程以講授為主,注重誦讀、翻譯,課外輔導難點、重點內容。受課程性質的限制,本課 程以講授為主,實踐內容主要是課堂誦讀和翻譯,教師對背誦內容所進行的課堂抽查;下發相配套 的同步練習題、佈置課外閱讀篇目,教師對練習題和閱讀篇目的完成情況進行課堂抽查;課外輔導 難點、重點內容。實踐的目的在於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古漢語知識的能力,閱 讀古代典籍的基本能力及從事文言文教學的能力。 2.文選部分的講授內容需要典範而精要,講授以解釋字、詞、句為主,突出常用詞及語法現象的分析,重視 句意的疏通。講授篇目為25-35篇,佈置學生翻譯的文選約20篇(段),精讀約20篇(段)。 3.古漢語知識部分重點講授有關詞彙、漢字構造、語法、語音、古書注解、古代文體常識、工具書的使用等 實用性強的部分,古代文化常識部分指導學生閱讀自學,詩詞格律部分可以略去不講。其中語法約占40%,文字、 詞彙、訓詁約占40%,音韻、修辭及工具書的介紹約占20%。 (五)考核要求 1.考核的方式及成績評定 考核採取百分制。總評成績=平時成績×50%+期末考試×50%。 平時成績=課程預習×20%+課程作業×40%+課外閱讀×20%+中期考核×20%。 2.考題設計 重點考察常用詞、詞類活用、六書、古今詞義的辨析、術語、概念、音韻,重點篇目的默寫和翻譯等內容。題 型可以有填空、名詞解釋、分析、簡答、默寫、翻譯、加標點等。其中客觀題占30%,主觀題占70%。 二、本文 緒 論 教學要點: 1.什麼是古代漢語;

2.學智古代漢語的目的、要求;3."古漢语"的基本内容;4.古代漢語的學智方法教學時敷:2時教學内容:1.什鹰是古代語;2.學古代漢語課的目的、要求;3."古代漢語"的基本内容;4.古代漢語的學智方法有教學要求:使學生瞭解什鹰是古代漢語,初步瞭解學习古代漢語的方法。考核要求:置述古代裸的性實、基本内容。第一元第一章文選《左傅》教學要點:1.文選,重點的字、词、句;2.賓語前置和省略句實例。教學时敷:12時教學内容:※《伯克段于》、※《奢桓公伐楚》、※《宫之奇假道》、※《蜀之武退秦》、※《寒叔哭師》※《秦音之戟》、《楚歸音知》、《祁奚賢》、《子産不毁鄉校》。注:其中標有※號者为精護篇目,其他為一般護篇目。教學要求:使學生背通亚默寫翻澤精護篇目,握每篇精護課文中的主要實词、虚词和特殊語法现象。考核要求:1.背通精護課文;2.翻精護文;3.掌握每篇精護課文中的主要實词、虚词和特殊語法現象。第二章通(一)怎查字典薛書
2.學習古代漢語的目的、要求; 3."古漢語課"的基本內容; 4.古代漢語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數: 2學時 教學內容: 1.什麼是古代漢語; 2.學習古代漢語課的目的、要求; 3."古代漢語"課的基本內容; 4.古代漢語的學習方法。 教學要求: 使學生瞭解什麼是古代漢語,初步瞭解學習古代漢語的方法。 考核要求: 簡述古代漢語課的性質、基本內容。 第一單元 第一章 文選《左傳》 教學要點: 1.文選,重點的字、詞、句; 2.賓語前置和省略句實例。 教學時數: 12學時 教學內容: ※《鄭伯克段于鄢》、※《齊桓公伐楚》、※《宮之奇諫假道》、※《燭之武退秦師》、※《蹇 叔哭師》、※《秦晉鞌之戰》、《楚歸晉知罃》、《祁奚薦賢》、《子產不毀鄉校》。 注:其中標有※號者為精講篇目,其他為一般講讀篇目。 教學要求: 使學生背誦並默寫翻譯精講篇目,握每篇精講課文中的主要實詞、虛詞和特殊語法現象。 考核要求: 1.背誦精講課文; 2.翻譯精講課文; 3.掌握每篇精講課文中的主要實詞、虛詞和特殊語法現象。 第二章 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

教學要點:检字法及種常用古漢語工具書的内容、體例。教學时敷:1時教學内容:1.查检工具的種方法:(1)音序字法;(2)部首字法;(3)肇割字法;(4)四角號碼字法。2.古漢語常用工具書介绍:(1)《漢語大字典》;(2)《漢语大词典》;(3)《薛海》;(4)《爵源》;(5)《说文解字》;(6)《词诠》;(7)《中國人名大典》;(8)《中國古今地名大爵典》教學要求:使學生瞭解常用的古代漢语語工具書,學會查检。考核要求:1.瞭解常用工具書,掌握工具書的编排方式、注音方式、释羲方式。2.说明主要工具青的性質、内容、作者、出版時間等,學會查梭。第三章通(二)古今词羲的翼同教要點:古今词羲翼同有三種情况:全同·迥别、微殊。學古代漢語,一定要樹立古今词羲發展變化的靡史觀點。教學时敷:3學時教學内容:1.古今词羲同的總體情况:
教學要點: 檢字法及幾種常用古漢語工具書的內容、體例。 教學時數: 1學時 教學內容: 1.查檢工具書的幾種方法: (1)音序檢字法; (2)部首檢字法; (3)筆劃檢字法; (4)四角號碼檢字法。 2.古漢語常用工具書介紹: (1)《漢語大字典》; (2)《漢語大詞典》; (3)《辭海》; (4)《辭源》; (5)《說文解字》; (6)《詞詮》; (7)《中國人名大辭典》; (8)《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 教學要求: 使學生瞭解常用的古代漢語工具書,學會查檢。 考核要求: 1.瞭解常用工具書,掌握工具書的編排方式、注音方式、釋義方式。 2.說明主要工具書的性質、內容、作者、出版時間等,學會查檢。 第三章 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 教學要點: 古今詞義異同有三種情況:全同、迥別、微殊。學古代漢語,一定要樹立古今詞義發展變化的歷 史觀點。 教學時數: 3學時 教學內容: 1.古今詞義異同的總體情況:

(1)古今词羲完全相同;(2)古今词羲完全不同;(3)古今词羲似同非同。2.古今词羲在圜方面的差翼:(1)词羲的大;(2)词羲的缩小;(3)词羲的博移。3.古今词羲在感情色彩方面的差翼。4.古今词羲在程度輕重方面的差。教學要求:使學生瞭解古今词羲的翼同亚能辨析古今常用词的翼同。考核要求:1.古今词羲的翼同,要特别注意微殊情况,亚能利用工具書瞭解古今词羲的细微差别。2.词羲的大、缩小、转移;3.古今词羲的感情色彩、程度輕重。第四章通(三)罩音词,復音词,同義词教學要點:1不可將古谨語中的爾固量音筋词当成現代谨語的一固音筋词。信是2.同羲词的辨辩析。教學时敷:2學時教内容:古代漢語以罩音词為主,現代漢語以多音節(主要是雙音词)為主,故不可将古代漢语中的罩音词认认為雙音词中的一个词素。復音词中要注意偏义復词罩纯聨绵词。教享要求:使學生明确,古代漢語以罩音词為主,現代漢语以多音節(主要是雙音词)為主。考核要求:要求學生掌握古代漢語罩音词、復音词、同羲词的特點,以提高護古文的水。第五章通(四)词的本羲和引申羲教學要點:1.词的本羲,本羲的探求方法;
(1)古今詞義完全相同; (2)古今詞義完全不同; (3)古今詞義似同非同。 2.古今詞義在範圍方面的差異: (1)詞義的擴大; (2)詞義的縮小; (3)詞義的轉移。 3.古今詞義在感情色彩方面的差異。 4.古今詞義在程度輕重方面的差異。 教學要求: 使學生瞭解古今詞義的異同並能夠辨析古今常用詞的異同。 考核要求: 1.古今詞義的異同,要特別注意微殊情況,並能利用工具書瞭解古今詞義的細微差別。2.詞義的 擴大、縮小、轉移; 3.古今詞義的感情色彩、程度輕重。 第四章 通論(三)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教學要點: 1.不可將古漢語中的兩個單音節詞當成現代漢語的一個雙音節詞。這是難點。 2.同義詞的辨析。 教學時數: 2學時 教學內容: 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代漢語以多音節(主要是雙音詞)為主,故不可將古代漢語中的單音 詞誤認為雙音詞中的一個詞素。複音詞中要注意偏義複詞與單純聯綿詞。 教學要求: 使學生明確,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代漢語以多音節(主要是雙音詞)為主。 考核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古代漢語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的特點,以提高閱讀古文的水準。 第五章 通論(四)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教學要點: 1.詞的本義,本義的探求方法;

2.词的引申羲,引申舆本羲的關係。教學时敷:4時教學内容:词的本羲是指词的本來意羲,引申羲是指由本羲派生發展出來的意羲。词的本羲十分重要,抓住了它就抓住了這个词的網。一般籍字形和文献材料来瞭解词的本羲。教學要求:使學生掌握什鹰是本羲、引申羲及分析词的本羲的方法考核要求:掌握分析词的本羲的方法,瞭解词的本羲舆引申羲之的關係。思考题:1.什魔是词的本羲和引申义?词羲引申有轰種方式?2.學习古漢語词案,為什廖要特别注意词的本羲?如何分析词的本羲?第二罩元第一章文選·《國策》教學要點:1.文遥護授;2.注意語法现現象的分析。教學時敷:8學時教學内容:※《證客孟營君》、※《趙威俊周弯使》、※《江乙對荆宣王》、《莊辛说楚襄王》、《鲁仲連羲不帝秦》、※《誓说趙太后》。教享要求:使學生背通翻精護篇目或段落;掌握文選中出現的常用词。考核要求:1.背精護篇目或段落;2.翻精護文。第二章通(五)漢字的構造教學要點:六書概念及例字、形聲字及其警符、意符
2.詞的引申義,引申義與本義的關係。 教學時數: 4學時 教學內容: 詞的本義是指詞的本來意義,引申義是指由本義派生、發展出來的意義。 詞的本義十分重要,抓住了它就抓住了這個詞的綱。一般憑藉字形和文獻材料來瞭解詞的本義。 教學要求: 使學生掌握什麼是本義、引申義及分析詞的本義的方法。 考核要求: 掌握分析詞的本義的方法,瞭解詞的本義與引申義之間的關係。 思考題: 1.什麼是詞的本義和引申義?詞義引申有幾種方式? 2.學習古漢語詞彙,為什麼要特別注意詞的本義?如何分析詞的本義? 第二單元 第一章 文選·《戰國策》 教學要點: 1.文選講授; 2.注意語法現象的分析。 教學時數: 8學時 教學內容: ※《馮諼客孟嘗君》、※《趙威後問齊使》、※《江乙對荊宣王》、《莊辛說楚襄王》、《魯仲 連義不帝秦》、※《觸讋說趙太后》。 教學要求: 使學生背誦翻譯精講篇目或段落;掌握文選中出現的常用詞。 考核要求: 1.背誦精講篇目或段落; 2.翻譯精講課文。 第二章 通論(五)漢字的構造 教學要點: 六書概念及例字、形聲字及其聲符、意符

教學时敷:6學時教學内容:1.六書的有知識;2.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搏注丶假借的特點。特别要注意形聲字的意符及部首的作用。3.文字學部首和检字法部首。4.常用部首及其表意功能教學要求:使學生掌握六書的定羲亚能用六青理分析常見的字3考核要求:1.掌握六的定羲;2.能用六書理分析一些常见字的结。第三章通(六)古今字、體字、繁簡字教學要點:古今字。教學时敷:2學時教擎内容:這三種字都於古書中形體有分歧的字。古今自、翼體字、繁簡字的不同特點。教擎要求:使學生瞭解什磨是古今字、翼體字、繁簡字。考核要求:區分什鹰是古今字·翼體字、繁簡字。第三罩元第一章文選·《語》、《禮記》教學要點:1.實词和常用虚词;2.判断句式;3.否定句式。教學時敷:12时
教學時數: 6學時 教學內容: 1.六書的有關知識; 2.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的特點。特別要注意形聲字的意符及部首的作用。 3.文字學部首和檢字法部首。 4.常用部首及其表意功能。 教學要求: 使學生掌握六書的定義並能夠用六書理論分析常見的字。 考核要求: 1.掌握六書的定義; 2.能夠用六書理論分析一些常見字的結構。 第三章 通論(六)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教學要點: 古今字。 教學時數: 2學時 教學內容: 這三種字都屬於古書中形體有分歧的字。古今自、異體字、繁簡字的不同特點。 教學要求: 使學生瞭解什麼是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考核要求: 區分什麼是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第三單元 第一章 文選·《論語》、《禮記》 教學要點: 1.實詞和常用虛詞; 2.判斷句式; 3.否定句式。 教學時數: 12學時

教學内容:《語》共计18篇:《學而》、《為政》、《裡仁》、《公治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黛》、※《先進》、※《颜渊》、※《子路》、※《惠周》、※《衡靈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禮記》共计7篇:《有子之言似夫子》、《戟于郎》、※《苛政猛於虎》、※《天同》、※《教學相長》、※《博學》、※《誠意》。教學要求:背、默寫、翻澤精護篇目,掌握文遥中的常用词。考核要求:1.翻精護篇目;2.背通部分精篇目或段落;3語言知識方面於重,随護粤牛切實堂握,逆能握此分析文中的包子。第二章通(七)判断句,也字教學要點:判断句的類型舆作用,副词充当判断時的兼词功能。教學时敷:2學時教學内容:判断句,也字:古代漢語判断句的主要特點是不用判断词。因此,對判断句中出現的"是”、“乃”、“即”、"非”、“為"等字的用法要有正确的韶識。判句的類型舆作用。煞句的也"字可分别用於因果句叙述句、祈使句、疑周句中。句中的"也"字可用於罩句主語筱、時間词筱或復句中第一分句筱,都是表示頔宕。教學要求:掌握常見的判断词的用法。考核要求:掌握判断句的類型舆作用。第三章通(八)叙述句,矣字、為字教學要點:敏述句的類型舆作用。教學时敷:2學時教學内容:
教學內容: 《論語》共計18篇:《學而》、《為政》、《裡仁》、《公冶長》、※《雍也》、※《述而》、 《泰伯》、《子罕》、《鄉黨》、※《先進》、※《顔淵》、※《子路》、※《憲問》、※《衛靈 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禮記》共計7篇:《有子之言似夫 子》、《戰于郎》、※《苛政猛於虎》、※《大同》、※《教學相長》、※《博學》、※《誠 意》。 教學要求: 背誦、默寫、翻譯精講篇目,掌握文選中的常用詞。 考核要求: 1.翻譯精講篇目; 2.背誦部分精講篇目或段落; 3.語言知識方面屬於重點,應讓學生切實掌握,並能據此分析文選中的句子。 第二章 通論(七)判斷句,也字 教學要點: 判斷句的類型與作用,副詞充當判斷詞時的兼詞功能。 教學時數: 2學時 教學內容: 判斷句,也字:古代漢語判斷句的主要特點是不用判斷詞。因此,對判斷句中出現 的"是"、"乃"、"即"、"非"、"為"等字的用法要有正確的認識。判斷句的類型與作用。煞句的"也"字可 分別用於因果句、敘述句、祈使句、疑問句中。句中的"也"字可用於單句主語後、時間詞後或複句中 第一分句後,都是表示頓宕。 教學要求: 掌握常見的判斷詞的用法。 考核要求: 掌握判斷句的類型與作用。 第三章 通論(八)敘述句,矣字、焉字 教學要點: 敘述句的類型與作用。 教學時數: 2學時 教學內容:

1.敏述句即動語句,主要是“餐包”、以“是”、“之”為復指志的餐語前置,被動句2."矣"是一個表示動熊的語氣词。3"爲"是兼词,指示代词兼語氣词(之十呢、啊或呀),有時候是介词兼代词(於十此),可以指代魔所舆人物,或指代比较物件。有时"為"是语氣词。教學要求:掌握雙賓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的特點,“矣"字、“為"字的用法。考核要求:掌握述句(尤其是其中的被勤句)的類型心第四章通(九)否定句,否定词教要點:常用的否定词,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教學时敷:2時教學内容: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表示否定必有否定。找出所文選中的有否定词的賓語前置句亚加以分析。教學要求:掌握常用否定词的用法。考核要求:解常用否定词的合羲,掌握否定句中語前置的规律。第五章通(十)疑句,疑周教要點:常用疑周句式、疑周句中的賓語前置。教擎时敷:2學时教學内容:疑間代词实語提前的规律。疑周词又分大類,即疑間代词興疑間語氣词。疑句代词有:離、敦、何、安、恶爲、胡、葛等;疑周語氣词有:乎、诸舆(繁)、邪(耶)、哉等。教學要求:掌握疑間代词和疑間氣词的用法,以疑間中的餐前置句最篇重要。考核要求:
1.敘述句即動詞謂語句,主要是"雙賓句"、以"是"、"之"為複指標志的賓語前置,被動句; 2."矣"是一個表示動態的語氣詞。 3."焉"是兼詞,指示代詞兼語氣詞(之+呢、啊或呀),有時候是介詞兼代詞(於+此),可以 指代處所與人物,或指代比較物件。有時"焉"是語氣詞。 教學要求: 掌握雙賓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的特點,"矣"字、"焉"字的用法。 考核要求: 掌握敘述句(尤其是其中的被動句)的類型。 第四章 通論(九)否定句,否定詞 教學要點: 常用的否定詞,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 教學時數: 2學時 教學內容: 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表示否定則必有否定詞。 找出所學文選中的有否定詞的賓語前置句並加以分析。 教學要求: 掌握常用否定詞的用法。 考核要求: 瞭解常用否定詞的含義,掌握否定句中賓語前置的規律。 第五章 通論(十)疑問句,疑問詞 教學要點: 常用疑問句式、疑問句中的賓語前置。 教學時數: 2學時 教學內容: 疑問代詞賓語提前的規律。疑問詞又分兩大類,即疑問代詞與疑問語氣詞。疑句代詞有:誰、 孰、何、安、惡、焉、胡、奚、曷等;疑問語氣詞有:乎、諸、與(歟)、邪(耶)、哉等。 教學要求: 掌握疑問代詞和疑問語氣詞的用法,以疑問句中的賓語前置句最為重要。 考核要求:

掌握常用疑周词的用法、轰種疑周的智惯句式、疑周句中的實語前置。第四元第一章文選:《孟子》教學要點:1.常用實词和虚词;2.特殊語法现象。3.人代词和指示代词。教學时敷:6學時教學内容:※《寡人之于國也》、※《齊桓文之事》、《文王之》、※《所調故國者》、《夫子當路于》、※《浒行》、《雞》、《陳仲子》、※《奔秋》、※《舜發於吠敏之中》。教學要求:背肯通、默寫、翻精護篇目亚掌握精護篇目中的常用词。考核要求:1.背部分精護篇目或段落;2.翻精護文。第二章通(十一)词類的活用教學要點:1.動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動用法;2.形容词、名词的意動用法;3.名词用作状语。教學時敷:3學時教學内容:词類的活用主要有:名词用如動词,動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動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動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動词用作状語。教學要求:使厚生真正理解词類活用,掌握各种词類活用的特點,亚能正确分析。考核要求:此部分為古語語法中一个重要周题,要求學生掌握各種词類活用的特點,能正确辨懿。第三章通(十二)人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掌握常用疑問詞的用法、幾種疑問的習慣句式、疑問句中的賓語前置。 第四單元 第一章 文選:《孟子》 教學要點: 1.常用實詞和虛詞;2.特殊語法現象。3.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 教學時數: 6學時 教學內容: ※《寡人之于國也》、※《齊桓晉文之事》、《文王之囿》、※《所謂故國者》、《夫子當路于 齊》、※《許行》、《攘雞》、《陳仲子》、※《弈秋》、※《舜發於畎畝之中》。 教學要求: 背誦、默寫、翻譯精講篇目並掌握精講篇目中的常用詞。 考核要求: 1.背誦部分精講篇目或段落; 2.翻譯精講課文。 第二章 通論(十一)詞類的活用 教學要點: 1.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 2.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 3.名詞用作狀語。 教學時數: 3學時 教學內容: 詞類的活用主要有:名詞用如動詞,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 法,名詞用作狀語,動詞用作狀語。 教學要求: 使學生真正理解詞類活用,掌握各種詞類活用的特點,並能正確分析。 考核要求: 此部分為古漢語語法中一個重要問題,要求學生掌握各種詞類活用的特點,並能正確辨認。 第三章 通論(十二)人稱代詞,指示代詞,者字,所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编 先秦文学.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安少龙).doc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修辞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语法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词汇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文字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语音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绪论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义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法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词汇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文字(汉字)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音讲稿.ppt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修辞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语法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词汇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文字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语音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部分.doc
-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pdf
-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pdf
- 《应用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藏语).pdf
- 《应用语言学》课程授课教案(藏语).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