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Modern Chinese Language(一)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Modern Chinese Language)、课程说明课程编号培养方案版本2020版05100020:05100030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Chinese Language开课学期学分第1-2学期6学分(每学期3学分)90学时(理论课总学时:75学时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学时/实践课总学时:15学时)课程类别学科专业教育必修课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无先行课程后续课程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课程于全有大纲执笔人谢茹大纲审定人于全有负责人1.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语言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相应的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能力与素养。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系统地了解、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规。课程目标2.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的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去理解、分析、探究相应的现代汉语现象或相关问题。课程目标3.能够认识和把握汉语国际教育的本质,能够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化观念,课程目标4.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的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教学解读与设计。1
1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05100020;05100030 培养方案版本 2020 版 课程名称 现代汉语 课程英文名称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开课学期 第 1-2 学期 学分 6 学分(每学期 3 学分) 学时 90 学时(理论课总学时:75 学时/实践课总学时:15 学时) 适用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教育必修课 教材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版。 先行课程 无 后续课程 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课程 负责人 于全有 大纲执笔人 谢茹 大纲审定人 于全有 1.课程性质 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语言理论为指 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理论 和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相应的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系统地了解、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 和法规。 课程目标 2.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的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去理解、 分析、探究相应的现代汉语现象或相关问题。 课程目标 3.能够认识和把握汉语国际教育的本质,能够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化观念。 课程目标 4.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的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第二 语言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教学解读与设计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系(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1)具有良好的汉语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汉字书写水平:(5)了解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文化工作的方3.学科素养课程目标1针、政策和法规,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主动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基本素质。(1)认知能力。主要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课程目标3维能力等认知能力。对汉语国际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把握能力。4.教学能力(2)教学设计、实施能力。主要指科学构建教学目标、深入研究教材、有效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驾驭汉课程目标4语的能力,借助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特点使用最优化教学策略的能力。深刻认识汉语国际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特殊性,充分运用专业6.综合育人本身的特色与优势,引导学生体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课程目标2并将之融入育人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审美观等。(2)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矩阵关系教学目标/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3毕业要求指标4毕业要求指标60.7课程目标10. 1课程目标20. 1课程目标30. 1课程目标4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90学时。其具体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支撑课程目标基本授课方法第一章绪论651讲授、讨论1、2、4第二章144语音讲授、讨论181、2、3、47第三章文字81讲授、讨论1、2、3、4112第四章词汇讲授、讨论131、2、3、44语法3026第五章讲授、案例教学、讨论1、2、3、43第六章修辞讲授、案例教学、讨论15121、2、3、42
2 3.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系 (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课程目标 3.学科素养 (1)具有良好的汉语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汉字书写 水平;(5)了解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文化工作的方 针、政策和法规,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主动获取和更新专业知 识的基本素质。 课程目标 1 4.教学能力 (1)认知能力。主要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 维能力等认知能力。对汉语国际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课程目标 3 (2)教学设计、实施能力。主要指科学构建教学目标、深入研 究教材、有效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驾驭汉 语的能力,借助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针对不同文化背景 的学生特点使用最优化教学策略的能力。 课程目标 4 6.综合育人 深刻认识汉语国际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特殊性,充分运用专业 本身的特色与优势,引导学生体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并将之融入育人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审美观等。 课程目标 2 (2)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矩阵关系 教学目标/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 3 毕业要求指标 4 毕业要求指标 6 课程目标 1 0.7 课程目标 2 0.1 课程目标 3 0.1 课程目标 4 0.1 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 90 学时。其具体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章次 内容 基本授课方法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支撑课程目标 第一章 绪论 讲授、讨论 6 5 1 1、2、4 第二章 语音 讲授、讨论 18 14 4 1、2、3、4 第三章 文字 讲授、讨论 8 7 1 1、2、3、4 第四章 词汇 讲授、讨论 13 11 2 1、2、3、4 第五章 语法 讲授、案例教学、讨论 30 26 4 1、2、3、4 第六章 修辞 讲授、案例教学、讨论 15 12 3 1、2、3、4

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现代汉语的实际能力与素养,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现代汉语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去正确理解、分析和把握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语言现象,为现代汉语相关内容的把握与实践奠定必要的基础。6.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现代汉语”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本科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就开始学习本课程,没有先修课程。其学习基础主要是本科学习前的基础语文教育课程所打下的基础。本课程是本科生学习“古代汉语”及“语言学概论”等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7.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使用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2)主要参考书目①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②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③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④符淮清:《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③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①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8.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基于现代汉语基础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采取讲授与必要的讨论相结合、讲授与必要的训练相结合等教学方法。授课中要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三点”式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本课程教学应注重现代汉语理论与现代汉语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分析、探究相应的现代汉语实践问题。3
3 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 有一定的应用现代汉语的实际能力与素养,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现代汉语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去正 确理解、分析和把握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语言现象,为现代汉语相关内容的把握与实践奠定必要 的基础。 6.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现代汉语”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本科学生 在入学第一学年就开始学习本课程,没有先修课程。其学习基础主要是本科学习前的基础语文教育课 程所打下的基础。本课程是本科生学习“古代汉语”及“语言学概论”等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 7.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2)主要参考书目 ①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②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③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④符淮清:《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⑥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⑦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基于现代汉语基础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采取讲授与必要的讨论相结合、讲授与必 要的训练相结合等教学方法。授课中要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三点” 式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本课程教学应注重现代汉语理论与现代汉语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 分析、探究相应的现代汉语实践问题

9.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本门课程第一学期的现代汉语1、第二学期的现代汉语2,均为考试课。考试课的成绩构成为:总成绩=平时成绩(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3:7。10.成绩评定方法(1)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本课程共有四种考核方式,分别是: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如下:考核方式课程目标考核内容系统地了解、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了解国家语言文课程目标1期末考试字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的分析、研究问题的课程目标2课堂提问方法,去理解、分析、探究相应的现代汉语现象或相关问题。课程目标3单元测验能够认识和把握汉语国际教育的本质,能够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化观念。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的分析、研究问题的课程目标4书面作业方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教学解读与设计。(2)成绩评定标准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课程成绩满分100分,及格分数线为60分。具体评分细则如下表所示。所占比例成绩构成评分依据课堂提问10%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平课时程书面作业10%按照学生书面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成总绩评单元测验10%按照学生应初步具备的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进行评分。成绩70%期末考试按照期末考试试卷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4
4 9. 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本门课程第一学期的现代汉语 1、第二学期的现代汉语 2,均为考试课。考试课的成绩构成为:总 成绩=平时成绩(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比 例为 3:7。 10.成绩评定方法 (1)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本课程共有四种考核方式,分别是: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如下: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系统地了解、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了解国家语言文 字方针、政策和法规。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2 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的分析、研究问题的 方法,去理解、分析、探究相应的现代汉语现象或相关问题。 课堂提问 课程目标 3 能够认识和把握汉语国际教育的本质,能够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化观念。 单元测验 课程目标 4 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的分析、研究问题的 方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教学解读与设计。 书面作业 (2)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 30%,期 末考试成绩占 70%。课程成绩满分 100 分,及格分数线为 60 分。具体评分细则如下表所示。 成绩构成 所占比例 评分依据 课 程 总 评 成 绩 平 时 成 绩 课堂提问 10%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书面作业 10% 按照学生书面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单元测验 10% 按照学生应初步具备的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进行评分。 期末考试 70% 按照期末考试试卷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1.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60-690-5990-10080-8970-79良中优及格不及格基本系统地了一般系统地了勉强系统地了1.系统地了系统地了解、不系统地了解、解、掌握现代汉掌握现代汉语解、掌握现代汉解、掌握现代汉解、掌握现代汉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与语的基本理论语的基本理论与的基本理论与语的基本理论语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了基础知识,了与基础知识,了与基础知识,了基础知识,了解基础知识,了解解国家语言文解国家语言文解国家语言文解国家语言文国家语言文字方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字方针、政策和字方针、政策字方针、政策和字方针、政策和针、政策和法规。法规。和法规。法规。法规。规。一般能够运用2.能够运用现能够运用现代基本能够运用勉强能够运用现不能够运用现现代汉语的基代汉语的基本汉语的基本理现代汉语的基代汉语的基本理代汉语的基本本理论、基本知理论、基本知识论、基本知识本理论、基本知论、基本知识与理论、基本知识识与基本的分与基本的分析、与基本的分基本的分析、研与基本的分析、识与基本的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去理解、析、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方研究问题的方析、研究问题的究问题的方法,分析、探究相应法,去理解、分的方法,去理方法,去理解、去理解、分析、法,去理解、分的现代汉语现析、探究相应的解、分析、探分析、探究相应探究相应的现代析、探究相应的象或相关问题。现代汉语现象究相应的现代的现代汉语现汉语现象或相关现代汉语现象问题。或相关问题。或相关问题。汉语现象或相象或相关问题。关问题。3.能够认识和能够认识和把基本能够认识一般能够认识勉强能够认识和不能够认识和和把握汉语国把握汉语国际握汉语国际教和把握汉语国把握汉语国际教把握汉语国际际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能育的本质,能际教育的本质,育的本质,能够教育的本质,不能够具备正确够具备正确的够具备正确的能够具备正确具备正确的语言能够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化观念。的语言文化观文化观念。语言文化观念。语言文化观的语言文化观念。念。念。5
5 11.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1. 系 统 地 了 解、掌握现代汉 语的基本理论 与基础知识,了 解国家语言文 字方针、政策和 法规。 系统地了解、 掌握现代汉语 的基本理论与 基础知识,了 解国家语言文 字方针、政策 和法规。 基本系统地了 解、掌握现代汉 语的基本理论 与基础知识,了 解国家语言文 字方针、政策和 法规。 一般系统地了 解、掌握现代汉 语的基本理论 与基础知识,了 解国家语言文 字方针、政策和 法规。 勉 强 系统地了 解、掌握现代汉 语的基本理论与 基础知识,了解 国家语言文字方 针、政策和法规。 不系统地了解、 掌握现代汉语 的基本理论与 基础知识,了解 国家语言文字 方针、政策和法 规。 2.能够运用现 代汉语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 与基本的分析、 研究问题的方 法,去理解、分 析、探究相应的 现代汉语现象 或相关问题。 能够运用现代 汉语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 与基本的分 析、研究问题 的方法,去理 解、分析、探 究相应的现代 汉语现象或相 关问题。 基本能够运用 现代汉语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 识与基本的分 析、研究问题的 方法,去理解、 分析、探究相应 的现代汉语现 象或相关问题。 一般能够运用 现代汉语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 识与基本的分 析、研究问题的 方法,去理解、 分析、探究相应 的现代汉语现 象或相关问题。 勉强能够运用现 代汉语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与 基本的分析、研 究问题的方法, 去理解、分析、 探究相应的现代 汉语现象或相关 问题。 不能够运用现 代汉语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 与基本的分析、 研究问题的方 法,去理解、分 析、探究相应的 现代汉语现象 或相关问题。 3.能够认识和 把握汉语国际 教育的本质,能 够具备正确的 语言文化观念。 能够认识和把 握汉语国际教 育的本质,能 够具备正确的 语言文化观 念。 基本能够认识 和把握汉语国 际教育的本质, 能够具备正确 的语言文化观 念。 一般能够认识 和把握汉语国 际教育的本质, 能够具备正确 的语言文化观 念。 勉强能够认识和 把握汉语国际教 育的本质,能够 具备正确的语言 文化观念。 不能够认识和 把握汉语国际 教育的本质,不 能够具备正确 的语言文化观 念

不能够运用现4.能够运用现能够运用现代基本能够运用一般能够运用勉强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代汉语的基本汉语的基本理现代汉语的基现代汉语基本代汉语的基本理理论、基本知识理论、基本知识论、基本知识本理论、基本知理论、基本知识论、基本知识与与基本的分析、与基本的分析、与基本的分识与基本的分与基本的分析、基本的分析、研研究问题的方研究问题的方析、研究问题析、研究问题的研究问题的方究问题的方法,法,在第二语言法,在第二语言的方法,在第方法,在第二语法,在第二语言在第二语言教学教学中进行相教学中进行相教学中进行相二语言教学中言教学中进行中进行相应的教应的教学解读应的教学解读进行相应的教相应的教学解应的教学解读学解读与设计。与设计。与设计。与设计。学解读与设读与设计。计。1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1)第一章:组织学生通过与普通话基本特点的比较,思考自己的家乡话与普通话主要有哪些异同,提高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2)第二章:通过对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结构等分析训练,提高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系统相关内容的认知能力与应用能力。(3)第三章:组织学生通过对有关现代汉字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相关认知能力与规范运用汉字的能力。(4)第四章:组织学生开展对现代汉语词汇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扼要做出相关分析、思考提高学生的相关知识运用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第五章: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词类、短语、单句、复句等分析训练,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相关内容的认知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6)第六章:通过对具体修辞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修辞的基本原则及修辞方法等相关内容的认知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6 4. 能够运用现 代汉语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 与基本的分析、 研究问题的方 法,在第二语言 教学中进行相 应的教学解读 与设计。 能够运用现代 汉语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 与基本的分 析、研究问题 的方法,在第 二语言教学中 进行相应的教 学解读与设 计。 基本能够运用 现代汉语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 识与基本的分 析、研究问题的 方法,在第二语 言教学中进行 相应的教学解 读与设计。 一般能够运用 现代汉语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 与基本的分析、 研究问题的方 法,在第二语言 教学中进行相 应的教学解读 与设计。 勉强能够运用现 代汉语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与 基本的分析、研 究问题的方法, 在第二语言教学 中进行相应的教 学解读与设计。 不能够运用现 代汉语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 与基本的分析、 研究问题的方 法,在第二语言 教学中进行相 应的教学解读 与设计。 1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1)第一章:组织学生通过与普通话基本特点的比较,思考自己的家乡话与普通话主要有哪些 异同,提高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 (2)第二章:通过对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结构等分析训练,提高学生对 普通话语音系统相关内容的认知能力与应用能力。 (3)第三章:组织学生通过对有关现代汉字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相关认知能力与规范运用 汉字的能力。 (4)第四章:组织学生开展对现代汉语词汇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扼要做出相关分析、思考, 提高学生的相关知识运用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第五章: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词类、短语、单句、复句等分析训练,提高学生对现代 汉语语法相关内容的认知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6)第六章:通过对具体修辞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修辞的基本原则及修辞方法等 相关内容的认知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绪论(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4)1.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概括地了解现代汉语的性质和作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含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以及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概况,掌握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及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增强学好现代汉语的兴趣和信心。2.主要教学内容5学时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三、现代汉语方言概况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五、现代汉语的地位1学时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国家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二、现代汉语规范化三、推广普通话第二章语音(18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4)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及其规律,了解和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的基本概念,声母、韵母的正确发音和分类方法:了解并掌握普通话声调,普通话四声调值的读音和在语流中的音变规律;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与国际音标的对应关系,使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语音理论,辨正、校正方言,学好、说好普通话。2.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语音概况2学时7
7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绪论(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4)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概括地了解现代汉语的性质和作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含义、现代汉语 的主要特点以及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概况,掌握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及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 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增强学好现代汉语的兴趣和信心。 2.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5 学时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三、现代汉语方言概况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第二节 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 学时 一、国家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三、推广普通话 第二章 语音(18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3、4)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及其规律,了解和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的基 本概念,声母、韵母的正确发音和分类方法;了解并掌握普通话声调,普通话四声调值的读音和在 语流中的音变规律;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与国际音标的对应关系,使来自不同地 区的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语音理论,辨正、校正方言,学好、说好普通话。 2.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音概况 2 学时

一、语音的性质二、语音单位三、记音符号第二节辅音与声母3学时一、辅音的发音二、声母的发音三、声母辨正3学时第三节元音与韵母一、元音的发音二、韵母的发音三、韵母辨正2学时第四节市声调一、什么是声调二、调值和调类三、普通话声调第五节音节2学时音节的结构一、二、拼音三、音节的拼写规则4学时第六节音变一、变调二、轻声三、儿化四、语气词“啊”音变第七节音位(自学)一、音位简说普通话音位二、8
8 一、语音的性质 二、语音单位 三、记音符号 第二节 辅音与声母 3 学时 一、辅音的发音 二、声母的发音 三、声母辨正 第三节 元音与韵母 3 学时 一、元音的发音 二、韵母的发音 三、韵母辨正 第四节 声调 2 学时 一、什么是声调 二、调值和调类 三、普通话声调 第五节 音节 2 学时 一、音节的结构 二、拼音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第六节 音变 4 学时 一、变调 二、轻声 三、儿化 四、语气词“啊”音变 第七节 音位(自学) 一、音位简说 二、普通话音位

第八节朗读和语调(自学)一、朗读二、语调第九节语音规范化2学时一、确立正音标准二、推广标准音第三章文字(8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4)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解汉字的性质、构造、特点以及汉字简化的意义、汉字的规范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指导学生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从而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促进汉字书写规范化。2.主要教学内容1学时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二、汉字的起源三、汉字的特点四、汉字的作用1学时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一、现行汉字的前身二、现行汉字的形体第三节汉字的结构2学时一、结构单位二、笔顺三、造字法2学时第四节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汉字改革问题一、二、汉字的整理9
9 第八节 朗读和语调(自学) 一、朗读 二、语调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2 学时 一、确立正音标准 二、推广标准音 第三章 文字(8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3、4)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解汉字的性质、构造、特点以及汉字简化的意义、汉字的规范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和基础知识,并指导学生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从而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促进汉字书写规范化。 2.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字概说 1 学时 一、文字的性质 二、汉字的起源 三、汉字的特点 四、汉字的作用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1 学时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2 学时 一、结构单位 二、笔顺 三、造字法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2 学时 一、汉字改革问题 二、汉字的整理

三、汉字的标准化四、汉字的信息处理第五节使用规范汉字2学时一、掌握整理过的汉字二、纠正错别字第四章词汇(1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4)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语素的含义及其确定方法和分类标准,掌握现代汉语词的构成方式:掌握词义的性质与构成、义项和义素、语义场的基本知识,学会辨析词义的方法;掌握词义与语境的关系、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熟语的构成及词汇的发展变化与规范化,提高学生分析、运用和驾驭现代汉语词汇的能力。2.主要教学内容2学时第一节词汇概说一、词汇二、词汇单位三、词的结构类型1学时第二节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一、什么是词义二、词义的性质三、词义的构成1学时第三节义项和义素一、义项二、义素第四节语义场2学时一、语义场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10
10 三、汉字的标准化 四、汉字的信息处理 第五节 使用规范汉字 2 学时 一、掌握整理过的汉字 二、纠正错别字 第四章 词汇(13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3、4)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语素的含义及其确定方法和分类标准,掌握现代汉语词的构成方式;掌握 词义的性质与构成、义项和义素、语义场的基本知识,学会辨析词义的方法;掌握词义与语境的关 系、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熟语的构成及词汇的发展变化与规范化,提高学生分析、运用和驾驭现 代汉语词汇的能力。 2.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词汇概说 2 学时 一、词汇 二、词汇单位 三、词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 1 学时 一、什么是词义 二、词义的性质 三、词义的构成 第三节 义项和义素 1 学时 一、义项 二、义素 第四节 语义场 2 学时 一、语义场 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沈阳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语法 第四节 短语(授课教师:谢茹).pdf
- 《应用语言学》课程授课教案(藏语).pdf
- 《应用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藏语).pdf
-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pdf
-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pdf
-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繁体中文).pdf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编 先秦文学.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安少龙).doc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修辞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语法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词汇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文字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语音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绪论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义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法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词汇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文字(汉字)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音讲稿.ppt
- 沈阳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绪论、语音、文字、词汇(主讲教师:谢茹).docx
- 沈阳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绪论、语音、文字、词汇.ppt
-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Introguction to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二).docx
-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授课教案(讲义二,共四章,主讲教师:沈童).docx
-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pptx
-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pptx
-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北宋 · 林逋《山园小梅赏析》.pptx
-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建安七子诗歌.pptx
-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pptx
-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北宋-王禹偁《村行》.pptx
-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欧阳修《戏答元珍》.pptx
-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苏轼《游金山寺》.pptx
- 沈阳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1.docx
- 沈阳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绪论、语音、文字、词汇(主讲教师:谢茹).docx
- 兰州大学:《初级汉语综合》课程授课教案(上,讲义,共十三课).pdf
- 兰州大学:《初级汉语综合》课程授课教案(下,讲义,共二十六课).pdf
- 兰州大学:《中级汉语综合》课程授课教案(上,讲义,共十五课).doc
- 兰州大学:《中级汉语综合》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课 我的希望工程.pptx
- 兰州大学:《中级汉语综合》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课 差不多先生传.pptx
- 兰州大学:《中级汉语综合》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课 我记忆中的两个女孩儿.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