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沈阳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1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X
文档页数:14
文件大小:47.1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沈阳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1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Modern Chinese Language)、课程说明课程编号培养方案版本05100020:051000302024年(8月)版课程名称Modern Chinese Language现代汉语课程英文名称学分开课学期第1-2学期6学分(每学期3学分)90学时(理论课总学时:学时 适用专业75学时/实践课总学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15学时)周3学时课程类别学科专业教育必修课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无先行课程后续课程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课程谢茹陈新义陈新义大纲执笔人大纲审定人负责人1.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语言理论为指导,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相应的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能力与素养。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能够系统了解掌握现代汉语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与法规,基本了解现代汉语学科的前沿动态。课程目标2.能够运用现代汉语基本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在语言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教学解读与设计。课程目标3.能够运用现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研究方法,探究社会语言现象或相关问题,提升创新意识,能够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反思。课程目标4.能够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本质,能够在沟通合作中有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系1

1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05100020;05100030 培养方案版本 2024 年(8 月)版 课程名称 现代汉语 课程英文名称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开课学期 第 1-2 学期 学 分 6 学分(每学期 3 学分) 学 时 90 学时(理论课总学时: 75 学时/实践课总学时: 15 学时)周 3 学时 适用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教育必修课 教 材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版。 先行课程 无 后续课程 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课 程 负责人 陈新义 大纲执笔人 谢 茹 大纲审定人 陈新义 1.课程性质 “现代汉语”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语言理论为指导,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 知识,使学生具有相应的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能够系统了解掌握现代汉语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 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与法规,基本了解现代汉语学科的前沿动态。 课程目标 2.能够运用现代汉语基本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在语言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教学解读 与设计。 课程目标 3.能够运用现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研究方法,探究社会语言现象或相关问题, 提升创新意识,能够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反思。 课程目标 4.能够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本质,能够在沟通合作中有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系

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3一1【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深入把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特征:掌握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理论,并能够熟练运用;系统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中外文学、文化以及中国国情方面的基3.学科素养课程目标1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3一3【具备学术自觉意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能够主动探索学术生长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思维和问题意识,具备初步的学术自觉意识。4一1【教学设计、实施能力】科学构建教学目标、深入研究教材、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效实施教学,能够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特点使用最优化教学策略。4.教学能力课程目标24一3【教学组织能力】具有组织课堂教学和各种课外学习活动的能力,以及协调国内外各方面教育力的能力。7一1【具有反思意识】具有反思意识,坚持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及个性化创新,积极探索终身学习、专业发展的路径。7.学会反思7一2【掌握反思方法】能够在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的课程目标3指导下,运用批判性思维,从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角度,反思教学,成为反思型实践者。8一2【掌握恰当的沟通方式】在专业发展中正确处理自我与其他个体、共同体的关系,主动参与合作学习。8.沟通合作课程目标48一3【具有合作精神】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提升自己。(2)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矩阵关系毕业要求指标3毕业要求指标4毕业要求指标7毕业要求指标80. 7课程目标10. 1课程目标20. 1课程目标30. 1课程目标4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9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绪论31第一章420164第二章语音2

2 (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2)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矩阵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 3 毕业要求指标 4 毕业要求指标 7 毕业要求指标 8 课程目标 1 0.7 课程目标 2 0.1 课程目标 3 0.1 课程目标 4 0.1 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 90 学时。具体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章次 内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第一章 绪论 4 3 1 第二章 语音 20 16 4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课程目标 3.学科素养 3—1【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深入 把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特征;掌握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理 论,并能够熟练运用;系统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熟练 掌握一门外语;掌握中外文学、文化以及中国国情方面的基 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课程目标 1 3—3【具备学术自觉意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能够主动探 索学术生长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思维和问题意识,具备初步 的学术自觉意识。 4.教学能力 4—1【教学设计、实施能力】科学构建教学目标、深入研究 教材、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效实施教学,能够 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特点使用最优化教学策略。 课程目标 2 4—3【教学组织能力】具有组织课堂教学和各种课外学习活 动的能力,以及协调国内外各方面教育力的能力。 7.学会反思 7—1【具有反思意识】具有反思意识,坚持自我完善、自我 超越及个性化创新,积极探索终身学习、专业发展的路径。 7—2【掌握反思方法】能够在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的 课程目标 3 指导下,运用批判性思维,从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方 法等角度,反思教学,成为反思型实践者。 8.沟通合作 8—2【掌握恰当的沟通方式】在专业发展中正确处理自我与 其他个体、共同体的关系,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课程目标 4 8—3【具有合作精神】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 务,在合作学习中提升自己

651第三章文字132第四章词汇1530535第五章语法第六章修辞1082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现代汉语的实际能力与素养,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现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研究方法,去正确理解、分析和把握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语言现象,为现代汉语相关内容的把握与实践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能够运用所学有效开展语言教学研究工作。6.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现代汉语”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本科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就开始学习本课程,没有先修课程。其学习基础主要是本科学习前的基础语文教育课程所打下的基础。本课程是本科生学习“古代汉语”及“语言学概论”等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7.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使用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2)主要参考书目①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②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③周荐:《现代汉语词汇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④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③邵敬敏、任芝、李家树、税昌锡、吴立红:《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③陈汝东:《修辞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8.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基于现代汉语基础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采用讲授与必要的讨论相结合、讲授与必要的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以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探究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授课过程中使用多3

3 第三章 文字 6 5 1 第四章 词汇 15 13 2 第五章 语法 35 30 5 第六章 修辞 10 8 2 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 有一定的应用现代汉语的实际能力与素养,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现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研究方 法,去正确理解、分析和把握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语言现象,为现代汉语相关内容的把握与实践 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能够运用所学有效开展语言教学研究工作。 6.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现代汉语”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本科 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就开始学习本课程,没有先修课程。其学习基础主要是本科学习前的基础语文 教育课程所打下的基础。本课程是本科生学习“古代汉语”及“语言学概论”等其他相关课程的基 础。 7.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2)主要参考书目 ①林 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②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③周 荐:《现代汉语词汇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④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⑤邵敬敏、任芝锳、李家树、税昌锡、吴立红:《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⑥陈汝东:《修辞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基于现代汉语基础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采用讲授与必要的讨论相结合、讲授与必 要的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以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探究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授课过程中使用多

媒体课件,注重“三点”式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本课程教学注重现代汉语理论与现代汉语实践相结合,采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拓展等方式,或者利用学习通等数据平台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探究、解决现代汉语实践问题的能力。9.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本课程第一学期现代汉语1、第二学期现代汉语2均为考试课。成绩构成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3:7.10.成绩评定方法(1)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本课程共有四项考核方式,分别是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如下:课程目标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能够系统了解掌握现代汉语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基课程目标11期末考试本方法,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与法规,基本了解现代汉语学科的前沿动态。能够运用现代汉语基本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在语言教学中进行相课程目标2课堂提问应的教学解读与设计。能够运用现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研究方法,探究社会语言现象课程目标3单元测验或相关问题,提升创新意识,能够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反思。能够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本质,能够在沟通合作中有效开展教学研究课程目标4书面作业工作。(2)成绩评定标准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课程成绩满分100分,及格分为60分。具体评分细则如下表所示。成绩构成所占比例评分依据课课堂提问10%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平时程成绩书面作业10%总按照学生书面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4

4 媒体课件,注重“三点”式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本课程教学注重现代汉语理论 与现代汉语实践相结合,采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拓展等方式,或者利用学习通等数据平台, 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探究、解决现代汉语实践问题的能力。 9.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第一学期现代汉语 1、第二学期现代汉语 2 均为考试课。成绩构成为:总评成绩=平时 成绩(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 3:7。 10.成绩评定方法 (1)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本课程共有四项考核方式,分别是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如下: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能够系统了解掌握现代汉语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基 本方法,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与法规,基本了解现代汉语学科 的前沿动态。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2 能够运用现代汉语基本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在语言教学中进行相 应的教学解读与设计。 课堂提问 课程目标 3 能够运用现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研究方法,探究社会语言现象 或相关问题,提升创新意识,能够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反思。 单元测验 课程目标 4 能够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本质,能够在沟通合作中有效开展教学研究 工作。 书面作业 (2)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 30%, 期末考试成绩占 70%。课程成绩满分 100 分,及格分为 60 分。具体评分细则如下表所示。 成绩构成 所占比例 评分依据 课 程 总 平时 成绩 课堂提问 10%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书面作业 10% 按照学生书面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评10% 单元测验按照学生具备的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行评分成70%绩期末考试按照期末考试试卷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11.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绪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组织学生通过与普通话基本特点的比较,思考自己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或者英语与普通话有哪些异同,提高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语音:通过对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结构等分析训练,提高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系统相关内容的认知能力与应用能力。文字:组织学生对汉字现象调查分析,提高学生相关认识能力与汉字规范运用能力,词汇:对课堂知识进行探究拓展,组织学生开展对社会用语词汇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提高学生相关知识运用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法: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词类、短语、单句、复句等分析训练,提高学生对语法相关内容的认知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组织学生开展语法问题的教学设计。修辞:通过对具体修辞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修辞基本原则及修辞方法等相关内容的认知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组织学生针对社会用语修辞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绪论(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4)1.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概括地了解现代汉语的性质和作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含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以及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概况,掌握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及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增强学好现代汉语的兴趣和信心。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特点教学难点:现代汉语规范化3.主要教学内容3学时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5

5 评 成 绩 单元测验 10% 按照学生具备的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行评分。 期末考试 70% 按照期末考试试卷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1.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绪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组织学生通过与普通话基本特点的比较,思考自己的家乡 话与普通话,或者英语与普通话有哪些异同,提高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 语音:通过对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结构等分析训练,提高学生对普通话 语音系统相关内容的认知能力与应用能力。 文字:组织学生对汉字现象调查分析,提高学生相关认识能力与汉字规范运用能力。 词汇:对课堂知识进行探究拓展,组织学生开展对社会用语词汇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提高学生 相关知识运用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法: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词类、短语、单句、复句等分析训练,提高学生对语法相关内 容的认知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组织学生开展语法问题的教学设计。 修辞:通过对具体修辞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修辞基本原则及修辞方法等相关内容的认知能 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组织学生针对社会用语修辞现象进行调查研究。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绪论(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4)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概括地了解现代汉语的性质和作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本含义、现代汉语 的主要特点以及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概况,掌握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及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 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增强学好现代汉语的兴趣和信心。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特点 教学难点:现代汉语规范化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说 3 学时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三、现代汉语方言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五、汉语的地位1学时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国家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二、现代汉语规范化三、推广普通话第二章语音(20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4)1.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及其规律,了解和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的基本概念,声母、韵母的正确发音和分类方法:了解并掌握普通话声调,普通话四声调值的读音和在语流中的音变规律;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与国际音标的对应关系,使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语音理论,辨正、校正方言,学好、说好普通话。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现代汉语语音结构教学难点:现代汉语记音符号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节语音概说4学时一、语音的性质二、语音单位三、记音符号2学时第二节辅音与声母一、辅音的发音二、声母的发音三、声母辨正第三节元音与韵母4学时一、元音的发音6

6 三、现代汉语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五、汉语的地位 第二节 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 学时 一、国家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三、推广普通话 第二章 语音(20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3、4)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及其规律,了解和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的基 本概念,声母、韵母的正确发音和分类方法;了解并掌握普通话声调,普通话四声调值的读音和在 语流中的音变规律;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与国际音标的对应关系,使来自不同地 区的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语音理论,辨正、校正方言,学好、说好普通话。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汉语语音结构 教学难点:现代汉语记音符号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音概说 4 学时 一、语音的性质 二、语音单位 三、记音符号 第二节 辅音与声母 2 学时 一、辅音的发音 二、声母的发音 三、声母辨正 第三节 元音与韵母 4 学时 一、元音的发音

二、韵母的发音三、韵母的结构四、韵母辨正声调2学时第四节一、什么是声调二、调值和调类三、普通话的声调音节4学时第五节音节的结构二、拼音三、音节的拼写规则音变3学时第六节一、变调二、轻声三、儿化四、语气词“啊”的音变第九节语音规范化1 学时一、确立正音标准二、推广标准音第三章文字(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4)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解汉字的性质、构造、特点以及汉字简化的意义、汉字的规范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指导学生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从而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促进汉字书写规范化。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汉字的特点教学难点:汉字造字法3.主要教学内容7

7 二、韵母的发音 三、韵母的结构 四、韵母辨正 第四节 声调 2 学时 一、什么是声调 二、调值和调类 三、普通话的声调 第五节 音节 4 学时 一、音节的结构 二、拼音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第六节 音变 3 学时 一、变调 二、轻声 三、儿化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1 学时 一、确立正音标准 二、推广标准音 第三章 文字(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3、4)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解汉字的性质、构造、特点以及汉字简化的意义、汉字的规范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和基础知识,并指导学生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从而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促进汉字书写规范化。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汉字的特点 教学难点:汉字造字法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字概说1 学时一、文字的性质二、汉字的起源三、汉字的特点四、汉字的作用1学时第二节汉字的形体现行汉字的前身一、二、现行汉字的形体第三节2学时汉字的结构一、结构单位二、笔顺三、造字法第四节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1学时一、汉字改革问题二、汉字的整理三、汉字的标准化四、汉字的信息处理1学时第五节使用规范汉字一、掌握整理过的汉字二、纠正错别字第四章词汇(15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4)1.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语素的含义及其确定方法和分类标准,掌握现代汉语词的构成方式:掌握词义的性质与构成、义项和义素、语义场的基本知识,学会辨析词义的方法:掌握词义与语境的关系、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熟语的构成及词汇的发展变化与规范化,提高学生分析、运用和驾驭现代汉语词汇的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8

8 第一节 汉字概说 1 学时 一、文字的性质 二、汉字的起源 三、汉字的特点 四、汉字的作用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1 学时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2 学时 一、结构单位 二、笔顺 三、造字法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1 学时 一、汉字改革问题 二、汉字的整理 三、汉字的标准化 四、汉字的信息处理 第五节 使用规范汉字 1 学时 一、掌握整理过的汉字 二、纠正错别字 第四章 词汇(15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3、4)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语素的含义及其确定方法和分类标准,掌握现代汉语词的构成方式;掌握 词义的性质与构成、义项和义素、语义场的基本知识,学会辨析词义的方法;掌握词义与语境的关 系、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熟语的构成及词汇的发展变化与规范化,提高学生分析、运用和驾驭现 代汉语词汇的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语义场教学难点:词的结构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词汇概说4学时一、词汇二、词汇单位三、词的结构类型1学时第二节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什么是词义一、二、词义的性质三、词义的构成第三节1学时义项和义素一、义项二、义素第四节语义场3学时一、语义场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1学时第五节词义和语境的关系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第六节2学时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一、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三、行业语、隐语2学时第七节熟语一、成语9

9 教学重点:语义场 教学难点:词的结构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词汇概说 4 学时 一、词汇 二、词汇单位 三、词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 1 学时 一、什么是词义 二、词义的性质 三、词义的构成 第三节 义项和义素 1 学时 一、义项 二、义素 第四节 语义场 3 学时 一、语义场 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1 学时 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2 学时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三、行业语、隐语 第七节 熟语 2 学时 一、成语

二、谚语三、惯用语四、歇后语1学时第八节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一、词汇的发展变化二、词汇的规范化第五章语法(35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4)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系统地讲述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类型、析句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系统,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类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运用现代汉语,打好相关基础。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短语与单句教学难点:现代汉语句法结构分析3.主要教学内容2学时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二、语法的性质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第二节词类(上)4学时一、划分词类的依据二、实词4学时第三节词类(下)一、虚词二、词类小结6学时第四节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10

10 二、谚语 三、惯用语 四、歇后语 第八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1 学时 一、词汇的发展变化 二、词汇的规范化 第五章 语法(35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3、4)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系统地讲述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类型、析句的方法等 内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系统,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类型,析句、造句 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运用现代汉语,打好相关基础。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短语与单句 教学难点:现代汉语句法结构分析 3.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法概说 2 学时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二、语法的性质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第二节 词类(上) 4 学时 一、划分词类的依据 二、实词 第三节 词类(下) 4 学时 一、虚词 二、词类小结 第四节 短语 6 学时 一、短语及其分类

共1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