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语音部分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现代汉语教案(语音部分)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汉 语 言 文 学 教 育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现 代 汉 语 教 案 (语 音 部 分)

现代汉语教案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语文、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与要求:1、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明确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了解关于语言、汉语、汉语方言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掌握学好现代汉语的方法;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各方面的知识。2、通过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懂得分析语音结构规律,深刻理解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树立规范化意识。掌握朗读的技巧,具备说好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的能力。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和用词能力,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3、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理论素养、较高的汉语文2
2 现 代 汉 语 教 案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理 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讲 授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 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大力推广普通话, 促进汉语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语文、科学研究 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 明确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了解关于语言、汉语、汉语方言的一些最基本 的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掌握学好现代 汉语的方法;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各方面的 知识。 2、通过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懂得分析语音结构规律,深刻理解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的重要意义,树立规范化意识。掌握朗读的技巧,具备说好普通话和推广 普通话的能力。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和用词能力,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 律,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语文教学 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3、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理论素养、较高的汉语文

化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成为师范类实用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教学原则:1、贯彻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阐明国家的有关政策,使学生深刻理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促进汉语规范化,促进现代汉语健康地发展。2、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社会上运用语言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教材的重点,使学生学了现代汉语的理论和知识,真正能够用来指导自已的语言实践。3、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巧,必须加强课内外的练习。练习方式力求多样化,练习时间必须确有保证。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是启发式的,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贯彻“少而精”和“讲练结合”的原则,着重给学生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的内容和方法,练习多样化,有时可以练代讲,以讨论代讲,力求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学时分配:本课程开设90学时,各部分学时分配比例大约为:绪论4%,语音22%,文字9%,词汇16%,语法38%,修辞11%。讲授和课内练习的时间总比例为2:1。3
3 化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成为师范类实用型人才提供必 要的知识准备。 教学原则: 1、贯彻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阐明国家的有 关政策,使学生深刻理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促进汉语规范化, 促进现代汉语健康地发展。 2、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各部分的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运 用语言的实际、社会上运用语言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教材的重点,使 学生学了现代汉语的理论和知识,真正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 3、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巧, 必须加强课内外的练习。练习方式力求多样化,练习时间必须确有保证。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应是启发式的,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贯彻“少 而精”和“讲练结合”的原则,着重给学生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精心 设计课内外练习的内容和方法,练习多样化,有时可以练代讲,以讨论代 讲,力求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 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设 90 学时,各部分学时分配比例大约为:绪论 4%,语音 22%, 文字 9%, 词汇 16%,语法 38%,修辞 11%。讲授和课内练习的时间总比 例为 2: 1

第二章语音[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普通话,教学以语音基础知识为指导,以强化训练为手段,使学生在学习并掌握分析语音结构规律的基础上,能了解自已普通话语音的错误和缺陷,并能够纠正自已普通话语音的错误和缺陷,具备说好普通话的能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为声母和韵母。本章教学难点为声调和音变。[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课件演示[教学时数]20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及其性质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就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发音体长的、大的、松4
4 第二章 语 音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普通话,教学以语音基础知 识为指导,以强化训练为手段,使学生在学习并掌握分析语音结构规律的 基础上,能了解自己普通话语音的错误和缺陷,并能够纠正自己普通话语 音的错误和缺陷,具备说好普通话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教学重点为声母和韵母。本章教学难点为声 调和音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 [教学时数]20 学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及其性质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 动,具有物理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 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声波每秒 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 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就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发音体长的、大的、松

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汉语的声调,如普通话里的d(督)、di(独)、di(赌)、di(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子”音强比较弱。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ship(船)和sheep(羊)的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i]的音长不同。sheep里的[i:]音长长,ship里的[i]音长短。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轻声音节中的音长较短。例如:读单字“亮”与读轻声词“月亮”的“亮”是有差别的,“月亮”里的“亮”音长较短。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它是每个声音的本质,所以也叫音质。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都会造成音色的不同。5
5 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语音的高 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 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 略低。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汉语 的声调, 如普通话里的 dū(督)、dú(独)、dǔ(赌)、dù(度),主要是由 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振幅大,声音 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 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 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子”音强比较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 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 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时间长, 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 用,比如 ship(船)和 sheep(羊)的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i]的音长不 同。sheep 里的[i:]音长长,ship 里的[i]音长短。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 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 定作用。轻声音节中的音长较短。例如:读单字“亮”与读轻声词“月亮” 的“亮”是有差别的,“月亮”里的“亮”音长较短。 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它是每个声音 的本质,所以也叫音质。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都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1)发音体不同,音色不同。例如,胡琴和口琴的声音不同,原因就在于发音体一个是琴弦,一个是簧片。普通话中发b时,主要发音器官是上唇和下唇,发9时,主要发音器官是舌根与软聘,因而造成了声音的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音色不同。例如:同一把小提琴,用弓子拉和在必要时用手指弹拨发出的音是不一样的。同样,9和h这两个音,主要发音器官都是舌根与软聘,但g是用爆发方法发音,h是用摩擦方法发音,发音方法不同,因而声音不同。(3)共鸣器不同,音色不同。比如大、小提琴,二者的发音体都是弦,发音方法都是用弓拉,但是大提琴的共鸣器很大,小提琴的共鸣器很小,音色就不一样,大提琴浑厚、低沉,小提琴明亮、悠扬。再比如u和o的共鸣器都是口腔,但发u时口腔开度要比发o时小,因而声音不同。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肺和气管任何声音都是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振动而产生的。气流是发音的动力,呼气时肺是气流的动力站。气管是气流出入的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气管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咽腔、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经过这些器官的调节而发出不同的语音。2.喉头和声带气管的上部接着喉头。喉头是由四块软骨构成的圆筒,圆筒的中部附6
6 (1)发音体不同,音色不同。例如,胡琴和口琴的声音不同,原因就 在于发音体一个是琴弦,一个是簧片。普通话中发 b 时,主要发音器官是 上唇和下唇,发ɡ时,主要发音器官是舌根与软腭,因而造成了声音的不同。 (2)发音方法不同,音色不同。例如:同一把小提琴,用弓子拉和在 必要时用手指弹拨发出的音是不一样的。同样,ɡ和 h 这两个音,主要发音 器官都是舌根与软腭,但ɡ是用爆发方法发音,h 是用摩擦方法发音,发音 方法不同,因而声音不同。 (3)共鸣器不同,音色不同。比如大、小提琴,二者的发音体都是弦, 发音方法都是用弓拉,但是大提琴的共鸣器很大,小提琴的共鸣器很小, 音色就不一样,大提琴浑厚、低沉,小提琴明亮、悠扬。再比如 u 和 o 的 共鸣器都是口腔,但发 u 时口腔开度要比发 o 时小,因而声音不同。 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发音器官及其活动 决定语音的区别。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 任何声音都是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振动而产生的。气流是发音的动力, 呼气时肺是气流的动力站。气管是气流出入的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 过支气管、气管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咽腔、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 经过这些器官的调节而发出不同的语音。 2.喉头和声带 气管的上部接着喉头。喉头是由四块软骨构成的圆筒,圆筒的中部附

着声带。声带是两片富有弹性的肌肉薄膜,两片薄膜中间的空隙是声门,声门是气流的通道。声带可以放松或拉紧,可使声门打开或关闭。声门打开时,气流可以自由通过:关闭时,气流可以从声门的窄缝里挤出,使声带颤动发出响亮的声音。3.口腔和鼻腔喉头上面是咽腔。咽腔是个三叉口,下连喉头,前通口腔,上连鼻腔。呼出的气流由喉头经过咽腔到达口腔和鼻腔。口腔、鼻腔、咽腔都是共鸣器,对发音来说口腔最重要。构成口腔的组织,上面的叫上聘,下面的叫下聘。上聘包括上唇、上齿、齿龈、硬聘、软聘和小舌,硬聘在前,是固定的,软聘在后,可以上下升降,软聘后面是小舌。下聘包括下唇和下齿,舌头也附着在下聘上。舌是口腔中最灵活的器官。舌头又分为舌尖、舌面和舌根。舌头的前端是舌尖,自然平伸时,相对着牙齿的部分是舌叶,舌叶后面的部双唇音m1奥孔鼻腔分是舌面,2唇齿音m5硬聘舌尖齿音n软聘舌面后面的7舌尖齿龈音n19舌尖卷舌音n部分是舌11 舌尖底卷舌S:活身12硬聘音c根。上聘上脑k13软聘音14小舌音q舌根面的空腔是h15咽音16会厌音鼻腔,软聘Hh17声门音和小舌处在发音器官主动发音器官鼻腔和口腔的通道上。软聘上升
7 着声带。声带是两片富有弹性的肌肉薄膜,两片薄膜中间的空隙是声门, 声门是气流的通道。声带可以放松或拉紧,可使声门打开或关闭。声门打 开时,气流可以自由通过;关闭时,气流可以从声门的窄缝里挤出,使声 带颤动发出响亮的声音。 3.口腔和鼻腔 喉头上面是咽腔。咽腔是个三叉口,下连喉头,前通口腔,上连鼻腔。 呼出的气流由喉头经过咽腔到达口腔和鼻腔。口腔、鼻腔、咽腔都是共鸣 器,对发音来说口腔最重要。构成口腔的组织,上面的叫上腭 ,下面的叫 下腭。上腭包括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硬腭在前,是固 定的,软腭在后,可以上下升降,软腭后面是小舌。下腭包括下唇和下齿, 舌头也附着在下腭上。舌是口腔中最灵活的器官。舌头又分为舌尖、舌面 和舌根。舌头的前端是舌尖,自然平伸时,相对着牙齿的部分是舌叶,舌 叶后面的部 分是舌面, 舌面后面的 部 分 是 舌 根。上腭上 面的空腔是 鼻腔,软腭 和小舌处在 鼻腔和口腔 的通道上。 软 腭 上 升

时,鼻腔关闭,气流从口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口音。软聘下垂时,口腔中的某一部位关闭,气流从鼻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鼻音或纯鼻音。如果口腔内无阻碍,气流从鼻腔和口腔同时呼出,这时发出的音同时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鸣,叫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三)语音的社会性质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上。何种语音表达何种意义、何种意义用何种语音表达,其间并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也都不是个人的决定,而是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比如“装订成册的著作”这个意思,在汉语普通话中用shi(书)这一语音形式,在方言中还有su、fu或xu的表示方法,而在英语中则用[buk](book)这一语音形式表达。这正如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荀子在《荀子·正名》中所言:“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即使从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上看完全一致的语音单位,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也可有不同地位或作用,因而形成不同的语音体系。比如在普通话中有zcs和zhchsh两组声母:私人诗人、案叶≠商业,而在粤方言和吴方言中只有一组zcs声母,没有zhchsh声母。再如,普通话中送气音ptk和不送气音bdg分得很清楚,是两套语音单位:兔子≠肚子、跑了≠饱了,在英语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却算作一套语音单位。可见,语音的性质不单单体现在物理和生理两个方面,还有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80
8 时,鼻腔关闭,气流从口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口音。软腭下垂时, 口腔中的某一部位关闭,气流从鼻腔通过,这时发出的声音叫鼻音或纯鼻 音。如果口腔内无阻碍,气流从鼻腔和口腔同时呼出,这时发出的音同时 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鸣,叫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上。何种语音表达何种意义、何种意义用 何种语音表达,其间并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也都不是个人的决定, 而是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在不同 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比如“装订成册的著作” 这个意思,在汉语普通话中用 shū(书)这一语音形式,在方言中还有 su、 fu 或 xu 的表示方法,而在英语中则用[buk](book)这一语音形式表达。这 正如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荀子在《荀子·正名》中所言:“名无固宜,约之以 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 成谓之实名。”。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 表现。即使从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上看完全一致的语音单位,在不同语种 或方言中也可有不同地位或作用,因而形成不同的语音体系。比如在普通 话中有 z c s 和 zh ch sh 两组声母:私人≠诗人、桑叶≠商业,而在粤方 言和吴方言中只有一组 z c s 声母,没有 zh ch sh 声母。再如,普通话中 送气音 p t k 和不送气音 b d ɡ分得很清楚,是两套语音单位:兔子≠肚子、 跑了≠饱了,在英语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却算作一套语音单位。可见,语 音的性质不单单体现在物理和生理两个方面,还有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

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二、几个重要概念(一)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普通话中的“他ta”和“踢ti”都各是一个音节,两者声母相同,声调相同,但是α、i不同,即韵母不同,发音就不一样,α、i再不能往下分了,它们就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如“啊a”;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如“状zhuang”就包括zhuang四个音素。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大多数情况是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aoepd;有五个音素是用两个字母表示:zhchsh ng er.音素分元音、辅音两类。元音也叫母音。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αoeéiuuer-i(前)-i(后)。辅音也叫子音。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的音。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bpmfdtnlkghjqxzhchshrZcsng.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一般归纳为4点。1.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2.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3.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9
9 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二、几个重要概念 (一)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普通话中的 “他 tā”和“踢 tī”都各是一个音节,两者声母相同,声调相同,但是ɑ、 i 不同,即韵母不同,发音就不一样,ɑ、i 再不能往下分了,它们就是最 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普通话的一个音节, 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如“啊ɑ”;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如“状 zhuɑ nɡ”就包括 zh u ɑ nɡ四个音素。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大多数情况是一 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ɑ o e p d;有五个音素是用两个字母表示:zh ch sh nɡ er. 音素分元音、辅音两类。 元音也叫母音。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 的音。普通话中有 10 个元音:ɑ o e ê i u ü er –i(前) -i(后)。 辅音也叫子音。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 的音。普通话中有 22 个辅音:b p m f d t n l k ɡ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nɡ. 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一般归纳为 4 点。 1.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 口腔、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2.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 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颤动,这样的辅音叫浊音,声音响亮,如m、n、1、r;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声音不响亮,如b、t、Z、C,这样的叫做清音。(二)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如“飘(piao)”,是一个音节,而“皮袄(pi”ao)”,虽与“飘”的音素完全相同,但发音时中间有短暂间隔,因而是两个音节。普通话除儿化韵的词“花儿”、“球儿”等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外,一般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这也是汉语普通话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按照汉语传统的分析方法,总是把一个音节分解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1.声母指汉语音节中开头的辅音。“普通话”三个音节的声母分别是:pth。22个辅音中除“ng”不能当声母外(只能用在韵尾,如:zhangchuang),其余的都可以作声母,也就是说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此外,有的音节开头的音素不是辅音,就是说音节的声母为零。语音学上称为“零声母”,这样的音节称为“零声母音节”,如“藕ou”“昂ang”等。有了零声母概念,可以说普通话里所有音节都有声母,都可以分为声母、韵母两部分。汉语拼音里的w和y两个字母,只出现在零声母音节的开头,如“衣yi”“汪wang”等,但wy是“头母”,而不是声母。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使音节界限清楚。10
10 4.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 的声带颤动,这样的辅音叫浊音,声音响亮,如 m、n、l、r;有的辅音声 带不颤动,声音不响亮,如 b、t、z、c,这样的叫做清音。 (二)音节 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 个音素组成。如“飘(piɑo)”,是一个音节,而“皮袄(pi’ɑo)”,虽与 “飘”的音素完全相同,但发音时中间有短暂间隔,因而是两个音节。 普通话除儿化韵的词“花儿”、“球儿”等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外, 一般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这也是汉语普通话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显著 特点。 按照汉语传统的分析方法,总是把一个音节分解为声母、韵母、声调 三个部分。 1.声母 指汉语音节中开头的辅音。“普通话”三个音节的声母分别是:p t h。 22 个辅音中除“nɡ”不能当声母外(只能用在韵尾,如:zhɑnɡ chuɑnɡ), 其余的都可以作声母,也就是说普通话共有 21 个辅音声母: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此外,有的音节开头的音素不是辅音,就是说音节的声母为零。语音 学上称为“零声母”,这样的音节称为“零声母音节”,如“藕ǒu”、“昂ānɡ” 等。有了零声母概念,可以说普通话里所有音节都有声母,都可以分为声 母、韵母两部分。汉语拼音里的 w 和 y 两个字母,只出现在零声母音节的 开头,如“衣 yi”“汪 wɑnɡ”等,但 w y 是“头母”,而不是声母。它们的 作用主要是使音节界限清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上海交通大学:《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大纲 Lecture and Eloquence.pdf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8 口语交际教学.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7 作文教学.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 语文综合性学习.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0 绪论.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语文教材研究.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 阅读教学.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语文教学设计.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演变发展.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 中学语文教师.ppt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授课教案 The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pdf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pdf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曹禺的话剧.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鲁迅的小说创作.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巴金的小说.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张爱玲及其小说.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老舍的小说.ppt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文字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词汇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语法部分.doc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修辞部分.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音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文字(汉字)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词汇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法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语义讲稿.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绪论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语音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文字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词汇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语法习题(无答案).doc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修辞习题(无答案).doc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安少龙).doc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编 先秦文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