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代数新方法(上,王品超)

前言高等代数是近代数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随着科学的发展,高代的内容与方法都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编写了此书。书中引入和创新了大量新颖而有效的方法。为了阐明新方法,书中选择硕士生入学的典型试题、新近复且大学编著的高代的选做题(全部),以及近儿年来国内外高等代数研究的一些新成果为其对象。本书力图让读者学到一些新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开阔思路,提高能力,并让读者从中找到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此书综合性强,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可作为高代复习材料及教学参考书。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杨惠君、任尧民、周建钦、郑高峰、郑恒武、威明淑、李先成等同志。苏州大学周士藩副教授仔细阅读了书稿,并提出不少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裹心感谢。对于书中的缺点和不足,悬望读者批评指正。编者1989年8月

目录第一童多项式2$1一元多项式$2多项式的整除性83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4多项式的分解85有理系数多项式$6复、实系数多项式$7多元多项式.88.10对称多项式问题探讨第二章行列式45$1行列式的性质-45$2行列式的乘法和展开$3行列式的分块和广义初等行列式........46问题探讨第三章矩阵11781矩阵的概念及运算82逆矩阵、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12083分块矩阵及它的广义初等变换-124·127.84矩阵的秋秩:4方阵的特征值、特征多项式与最小多项式12835?

86方阵相似的标准形·130问题探讨第四章线性方程组$1方程组的求解.262$2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262问题探讨第五章二次型和实对称矩阵$1二次型的简化和方阵的合同-273$2惯性定律和二次型的分类274.83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276$4半正定二次型和Hermite型...*·277问题探讨·第六章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1线性空间的基本性质··378$2基、维数和坐标变换-37883子空间….....37984线性变换与线性空间的同构·381.$5线性变换与矩阵382$6线性变换的象空间,核空间,不变子空间及特征值,特征向量38337*S(T)的构造·.-384问题探讨第七章欧氏空间***461$1内积和Gram矩阵的半正定性+$2正交向量组和欧氏空间的自同构…··4639.3共轭变换与自共轭变换、正交变换**4641

$4正射影46585酉空间简述***467问题探讨第八章方阵的正交相似和酉相似$1镜象阵.**50282Schur定理·507问题探讨

第一章多项式81一元多项式一、加法数域P上的一元多项式之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为P(x)。定义f(x),g(x)EPx),在其中适当添上一些系数为零的项,总可设f(x)=a,x,g(x) =6;xi 0令h(x)=二(a,+b,)x,显然h(x)EP(x),称h(x)为f(x)与g(x)的和,记为f(α)+g(x)=(a;+b,)x.i-0令—g(x)=(-b)x,显然g(x)EP(x),称g(x)为0gα)的负元,记f(x)g(x)=f(x)+(一g(x))。不难验证,多项式的加法有如下性质(i)f(x)+g(α)=g(x)+f(x),(ii)(f(x)+g(x))+h(x)=f(x)+(g(x)+h(x));1

(iii) f(x)+(-f(x))= 0.由(ii)可定义fi(x)+f(x)+.*+f.-1(x)+f.(x)=(f,(x)+..+f.-1(αx))+f.(x),这里n≥3.二、乘法定义f(),g(x)EP[x),设f(x)=ax, g(x)=Eb,x,令 h(x)=(a.b.+a.-,b,+.+a.b,)x (a=0 (h>n),b,=0(I>m)),显然h(x)EP(x),称h(x)为f(x)与g(x)的积,记为f(x) ·g(x)=( a,b, )x不难验证对于多项式的乘法具有下列性质:(i)f(x)g(x)=g(x)f(x)(ii ) (f(x)g(x))h(x)=f(x)(g(x)h(x));(iii)(f(x)+g(x))h(α)=f(x)h(x)+g(x)h(x);(iV)若f(αx),g(x)EP【x],且全不为零,则f(x)g(x)+0,从而若f(x)h(x)=g(x)h(x),且h(x)≠0,则f(x)=g(x).三、次数定义f()EP),f()0,称f(x)中不为“0”2

的项的最高次数为该多项式的次数记为a°(f(x)),零多项式没有次数下面各式中出现的多项式均为非零多项式,如下性质成立:(i) a(f(x)±g(x))<max(o(f(x)), 0(g(x)));(ii)ao(f(x).g(x))=o(f(x))+d"(g(x))$2多项式的整除性一、整除及其性质定义设f(),g()EP),若日q()EP,使得f(x)=q(x)g(x),称g(x)能整除f(x),记为g(α)lf(),否则称g(×)不能整除f(x),记为g(x)f(x).有下列性质:(i)任一多项式可整除零多项式:(ii)c、cf(x)均能整除f(x),这里c为非零常数,(iii)若f(x)lg(x),g(x)ih(x),则f(α)/h(α);(iV)若f(x)lg(x)(i=1,2,,s),则u(x)EP(x)(i=1,2,",s),f(α)u:(x)g(x);有() f(x)lg(x),且g(x)lf(x)<f(x) =cg(x),c+ 0, cEP.二、带余除法定理2.1设f(x)EP(x),则对g(x)EP(),g(x)半0,3

日g(x)、r(α)EP(α),使得f(x)=q(x)g(x)+r(x),其中r(x)=0或者a°(r(α))r(x)=0.83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一、最大公因式定义设f(x),g(α)EP(α),若有(i)d(α)为f(α)与g(x)的公因式(ii)f(x)与g(x)的任一个公因式都能整除d(x),称d(x)为f(x),g(α)的最大公因式定理3.1f(x),g(x)EP(x),必存在f(α)与g(x)的最大公因式d(x)EP[α),且有u(x),U(x)EP[x),使得u(x)f(x)+v(x)g(x)=d(x)由最大公因式的定义可以知道,若d,(α),d,(α)同时为f(x)、g(x)的最大公因式时,则d,(x)ld,(x),d,α)d,(x),故有d,(x)=cd(x),c≠0。这表明,两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之间最多相差一个非零常数因子,f(α)、g(α)不全为零时,其最大公因式非零,我们把其中首项系数为1(简称首1)的最大公因式记为(f,g)。对于P(x)中m(m≥2)个多项式f(x),f2(αx),f(α)的最大公因式,我们完全可以象两个多项式的最大公4

因式那样去定义,并且可以得到同样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及表达定理。具体去求m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固然可以用转辗相除法,但是计算烦杂,我们将在第三章82中介绍利用矩阵及矩阵初等变换求最大公因式的简便方法.二、互素及其有关性质定义设f(x)、g(α)EP(x)若(f,g)=1,称f(x)与g(x)互素定理3.2f(x)、g(x)EP[x),则(f,g)=1<日u(x),U(x)EP(x),使u(x)f(x)+v(x)g(x)=1若f(x)=f,(x)(f,g),g(x)=gi(x)(f,g),推论1则(f1, g.)= 1.若(g,f)=1,(g2,f)=1,则推论2(g192, f)=1.若f(x)lg.(x)g2(x),且(f,g)=1,则推论3f(x)1g,(x)若f.(x)lg(x),f2(x)/g(x),且(f1,f2)=1,推论4则f.(x)f2(x)/g(x).84多项式的分解、不可约多项式及其性质定义设p(×)EP()且a(x))≥1,如果p(x)不能5

分解为P(×)中两个次数比p(α)低的多项式之积,称(α)在P上不可约,否则称p(α)在P上可约.命题1设(×)EP[),((x))≥1,则p)不可约<(x)只有形如c与cp(x)的因式,这里c+0,cEP.命题2若p(x)为P上的不可约多项式,则f(x)EPx),或者plf,或者(p,f)=1命题3若p(x)为P上的不可约多项式,则对f(x), g(x)EP[α]).只要plfg,就必有pif或plg命题3若p(α)为P上不可约多项式,p(x)lf,(x).f.(x), s≥2,则日i使pα)lf(α)(1≤i≤s).二、分解定理定理4.1设f(x)EP(x),且a(f())≥1,则(i)f(α)必可分解为P上的有限个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ii)如果f(x)=p(x)pz()..p(x)=q.(x)q2(x).q(x),其中p(x),q,(x)(i=1,2,,s,j=1,2,",t)为P上的不可约多项式,则s=t且适当调整因式的次序后有p(x)=ciqi(x),i=1,2,",s,其中c,(i=1,2,",s)为P的非零常数。设f()EP(x),a(f(x))≥1,若(1)f(x)=cpr(α)...p(x),6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代数》第3版下,丘维声,2015年版.pdf
-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代数》第3版上,丘维声,2015年版.pdf
-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代数指导用书.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初等几何研究》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线性代数》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授课教案.pdf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拉普拉氏变换 §4 拉氏逆变换 §5 拉氏变换的应用.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拉普拉氏变换 §3 卷积.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拉普拉氏变换 §1 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 §2 拉氏变换的性质.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留数及其应用 §3 留数在计算定积分中的应用.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留数及其应用 §5.2 留数.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留数及其应用 §1 孤立奇点.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 §4 洛朗(Laurent)级数.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 §4.3 泰勒级数.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 §4.1 复数项级数 §4.2 复变函数项级数.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习题课).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3.3 柯西积分公式.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3.2 柯西积分定理.ppt
- 浙江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3.1 复积分的概念.ppt
-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代数新方法(下,王品超).pdf
-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代数解题方法与技巧.pdf
-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习题解答(共十四章).pdf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假设检验 8.1 假设检验.pptx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假设检验 8.1 补充例题.ppt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假设检验 8.2 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pptx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假设检验 8.2 补充例题.ppt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假设检验 8.3 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pptx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假设检验 8.3 补充例题.ppt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假设检验 8.4 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之间的关系.pptx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假设检验(习题课).pptx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 7.1 点估计.pptx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 7.1 补充例题.ppt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 7.2 基于截尾样本的最大似然估计.ppt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 7.3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pptx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 7.3 补充例题.ppt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 7.4 区间估计.pptx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 7.4 补充例题.ppt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 7.5 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pptx
- 广西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参数估计 7.5 补充例题.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