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2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二章羧酸及其衍生物1:用系统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CH3CHCOOHCH3CHCHCOOH(2)Br CH2CH3CH3HCOOHHH(3)(4)C:-HCOOHCH3CH2COOHCOOH(5)(6)COOHCHO0CH2O(7)CH3CH(COOH)2(8)H2CCH2O(9)CICH2CH2COOC6H5(10)100O=Il(11) HC—N(CH3)2(12)CH2CBr-CCH2—100=(13)CH,CHCCI(14) CH3CH2CHCH2CONHCH3CH3CH3O=(15C2HsOCCI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顺-2-丁烯酸(2)3-苯基-2-溴丙酸(2)反-4-叔丁基环已烷羧酸(4)庚酰氯(5)邻苯二甲酸酐(6)碳酸二异丙酯(7)戊内酰胺(8)N,3-二乙基己酰胺(9)α-苯丙酸苯酯3.比较下列化合物酸性的强弱:
第十二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1. 用系统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 CH3CHCOOH CH3 (2) CH3CHCHCOOH Br CH2CH3 (3) C C H CH3CH2 COOH H (4) C C H H COOH (5) COOH COOH (6) COOH CHO (7) CH3CH(COOH)2 (8) H2C CH2 C O O CH2 C O (9) CICH2CH2COOC6H5 (10) C O O (11) HC N(CH3 )2 O (12) CH2 C CH2 C N Br O O (13) CH3CHCCI CH3 O (14) CH3CH2CHCH2CONHCH3 CH3 (15) C2H5OCCI O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顺-2-丁烯酸 (2)3-苯基-2-溴丙酸 (2)反-4-叔丁基环己烷羧酸 (4)庚酰氯 (5)邻苯二甲酸酐 (6)碳酸二异丙酯 (7)戊内酰胺 (8)N,3-二乙基己酰胺 (9)α-苯丙酸苯酯 3. 比较下列化合物酸性的强弱:

(1)CH3CHCOOH;CH3CHCOOH;CH2CH2COOHIF1BBr(2)CH2CH2CH2COOH;HOOCCH2CH2COOH;HOOCCH CHCOOHCH3CH2COOH;HC 三CCOOH; CH2=CHCOOH; N三CCOOH(3)COOHCOOHCOOHCOOH(4) NO2NO2CH3H,NCH2COOH;HOCH2COOH;(5) HSCH2COOH4.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4CH2CO2H(1)CH2CO2HBa(OH)20=C(2)(CH3)2CHOH + CH3CI=0HC(3)n+ CH3CHOHHC0(4)CH2+ 2NH3CH2—CO0=NaOC2H5(5)2CH3CH2COC2H5.(S)-2-辛胺(16)(R)-2-辛醇(R)-2-辛胺5.完成下列反应:CO2Mg,无水乙醚H3O(1)(CH3)3C-CIISOCl2(CH3)2CHNH2(2)CHCOOH
(1) CH3CHCOOH; CH3CHCOOH; CH2CH2COOH F Br Br (2) CH2CH2CH2COOH;HOOCCH2CH2COOH;HOOCCH CHCOOH (3) CH3CH2COOH;HC CCOOH; CH2 CHCOOH; N CCOOH (4) COOH NO2 NO2 ; COOH ; COOH NO2 ; COOH CH3 (5) H3NCH2COOH; HOCH2COOH; HSCH2COOH + 4.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1) CH2CO2H CH2CO2H Δ Ba(OH)2 ? (2) (CH3 )2CHOH + CH3 C CI O ? (3) HC C HC C O O O + CH3CH2OH ? (4) CH2 C CH2 C O O O + 2NH3 ? (5) 2CH3CH2COC2H5 O ? NaOC2H5 (R)-2-辛醇 (S)-2-辛胺 (R)-2-辛胺 (16) 5. 完成下列反应: (1) (CH3 )3C CI Mg,无水乙醚 ? CO2 ? H3O ? + (2) CH3COOH ? SOCI2 ? (CH3 )2CHNH2

PCl3CH3CH2OH(3)COOHHCIH2SO4Mg①C02CH3(CH2)4CH2OH(4)+无水乙醚H30KMnO4,H*①CH3CH2LiCH3CH2LiCH,CH2CH,CH,OH(5)@H20乙醚OBr2MgH20H2SO4(6)HFe无水乙醚①KMnO4,AZn(Hg)HCI@H+0=△(7)CH3CH2CH2OH+CH,CCI500℃LiAIH4(8)乙醚CO2CH34(9)CCOCH2COOHAc20(10)2COOH乙醚6.用合适的方法转变下列化合物:(1)CH2=CH2CH3CH2COOHCOOC2H5CH3(2)HOOCCH2CH2COOH-(3)(CH3)2C=CHCH=C(CH3)2CH2CH2COOHCH3(4)CH3CH2CH2COOHCH,CH2COOH(5)
(3) COOH PCI3 ? ? CH3CH2OH (4) CH3 (CH2 )4CH2OH ? H2SO4 HCI ? Mg ? 无水乙醚 ①CO2 ? ②H3O + (5) CH3CH2CH2CH2OH KMnO4 ,H + ? CH3CH2Li 乙醚 ? ①CH3CH2Li ②H2O ? (6) Br2 Fe ? Mg 无水乙醚 ? O H2O H + ? H2SO4 ? ①KMnO4 ,Δ ②H + ? Zn(Hg) HCI ? (7) CH3CH2CH2OH + CH3CCI ? ? Δ 500℃ O CO2CH3 ? LiAIH4 乙醚 (8) (9) CO CO O + PCI5 ? Δ (10) CH2COOH COOH ? Ac2O 乙醚 6. 用合适的方法转变下列化合物: (1) CH2 CH2 CH3CH2COOH (2) CH3 COOC2H5 (3) HOOCCH2CH2COOH (CH3 )2C CHCH C(CH3 )2 (4) CH3 CH2CH2COOH (5) CH3CH2COOH CH3CH2CH2COOH

→ CH3CH2COOH(6)CH3CH2CH2COOH-.COOH(7)Br(a)_CH,CH2CH2COOCH2CH2CH2CH3(b) CHaCH2CH2CON(CH3)2(8)CH3CH2CH2COOHCHCH2CH2C三N)_-CH3CH2CH2NH27.卤代烷可通过氰基取代水解法及相应格氏试剂羰基化两种方法转化为羧酸,下列各种转化中,两方法哪一种好些,为什么?→(CH3)3CCOOH(1)(CH3)3CCI-(2)Br—CH2CH2—Br-→HOOCCH2CH2COOH→CH3COCH2CH,CH2COOH(3)CH3COCH2CH2CH2Br-→(CH3)3CCH2COOH(4)(CH3)3CCH2Br→CH3CH2CH2CH2COOH(5)CH3CH2CH2CH2Br-HOCH2CH2CH2CH2COOH(6) HOCH2CH2CH2CH2Br-8.试总结酸、酰卤、酸酐、酯、酰胺之间的相互转变关系。9.排出下列化合物的反应性顺序:(1)苯甲酸酯化:用正丙醇、乙醇、甲醇、第二丁醇(2)苯甲醇酯化:用2,6-二甲苯甲酸、邻甲苯甲酸、苯甲酸(3)用乙醇酯化:乙酸、丙酸、α,α-二甲基丙酸、α-甲基丙酸10.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甲酸、乙酸、乙醛(2)乙酸、草酸、丙二酸(3)CH;COCI 和 CICH2COOH(4)CHCOOC2Hs和CH:OCH2COOH(5)(CHCO)2O和HCCOOC2H(6)丙酸乙酯和丙酰胺11.根据Claisen型缩合反应完成下面的转化:(1)丙酮-2,4-戊二酮(2)丙酸乙酯→α-丙酰丙酸乙酯
(6) CH3CH2CH2COOH CH3CH2COOH (7) COOH Br (8) CH3CH2CH2COOH (a) (b) (c) (d) CH3CH2CH2COOCH2CH2CH2CH3 CH3CH2CH2CON(CH3 )2 CH3CH2CH2C N CH3CH2CH2NH2 7. 卤代烷可通过氰基取代水解法及相应格氏试剂羰基化两种方法转化为羧酸,下列各种转 化中,两方法哪一种好些,为什么? (1) (CH3 )3CCI (CH3 )3CCOOH (2) Br CH2CH2 Br HOOCCH2CH2COOH (3) CH3COCH2CH2CH2Br CH3COCH2CH2CH2COOH (4) (CH3 )3CCH2Br (CH3 )3CCH2COOH (5) CH3CH2CH2CH2Br CH3CH2CH2CH2COOH (6) HOCH2CH2CH2CH2Br HOCH2CH2CH2CH2COOH 8. 试总结酸、酰卤、酸酐、酯、酰胺之间的相互转变关系。 9. 排出下列化合物的反应性顺序: (1) 苯甲酸酯化:用正丙醇、乙醇、甲醇、第二丁醇 (2) 苯甲醇酯化:用 2,6-二甲苯甲酸、邻甲苯甲酸、苯甲酸 (3) 用乙醇酯化:乙酸、丙酸、α,α-二甲基丙酸、α-甲基丙酸 10. 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甲酸、乙酸、乙醛 (2) 乙酸、草酸、丙二酸 (3) CH3COCI 和 CICH2COOH (4) CH3COOC2H5 和 CH3OCH2COOH (5) (CH3CO)2O 和 H3CCOOC2H5 (6) 丙酸乙酯和丙酰胺 11. 根据 Claisen 型缩合反应完成下面的转化: (1) 丙酮→2,4-戊二酮 (2) 丙酸乙酯→α-丙酰丙酸乙酯

12.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式都是CHO2,甲与Na2CO作用放出CO2,乙和丙不能,但在NaOH溶液中加热后可水解,在乙的水解液蒸馏出的液体有碘仿反应。试推测甲、乙、丙的结构。13.甲醇溶液中用CH3ONa催化,乙酸叔丁酯转变成乙酸甲酯的速度只有乙酸乙酯在同样条件下转变成乙酸甲酯的1/10,请用反应历程来加以解释。14.乙酰氯水解很快,而苯甲酰氯水解很慢。用一种方法加以解释。15.解释下列反应机理:0NaOHBrCH2CH2CH2COOH(1)EC01→PhCOOH+C2H5OCPh3(2)Ph—C—OCPh3 +C2HsOH 16.某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CsH6O3,它能与乙醇作用得到两个互为异构体的化合物(II)和(III),(II)和(II)分别与SOCI2作用后,再加入乙醇都得到同一化合物(IV)。试确定(I)→(IV)的结构。17.有三个化合物A、B、C分子式同为CH.O4。A和B都能溶于NaOH水溶液,和Na2CO作用时放出CO2。A加热时失水成酐:B加热时失羧生成丙酸,C则不溶于冷的NaOH溶液,也不和Na2CO3作用,但和Na2CO3作用,但和NaOH水溶液共热时,则生成两个化合物D和F,D具有酸性,F为中性。在D和F中加酸和KMnO4再共热时则都被氧化放出CO2。试问A、B、C各为何化合物,并写出各步反应式。18.给出下列各组'H-NMR谱及IR谱相符的酰基化合物结构:IR(1)'H-NMRC10H120281.2x10-6(3H)三重峰1740cml83.5X10-(2H)单峰84.1X10-(2H)四重峰87.3X106(5H)多重峰IR(2)C2H2CI202'H-NMR86.0X10-6单峰2500cml~2700cm宽带811.7X10-6单峰1705cm-lIR(3)'H-NMRC4H>CIO281.3x10-6三重峰1745cm-84.0X10-6单峰84.2X10四重峰19.化合物A(C,Hi2O4)不溶于NaHCO水溶液。A的IR在1740cm-有一强吸收峰,A的13C-NMR谱,如图12.7所示,推出A的结构。20.化合物A(CH4O3)与NaHCO3水溶液加热时慢慢溶解。A的IR谱在1779cm!和1854cm-1有强吸收峰,A的13C-NMR谱如图12.8所示。A的NaHCO溶液酸化生成化合物B,B的质子宽带去偶谱显示4个信号。当A在乙醇中加热,生成化合物C,C的13C-NMR谱显示10个信号。写出A、B和C的结构
12. 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式都是 C3H6O2,甲与 Na2CO3 作用放出 CO2,乙和丙不能, 但在 NaOH 溶液中加热后可水解,在乙的水解液蒸馏出的液体有碘仿反应。试推测甲、 乙、丙的结构。 13. 甲醇溶液中用 CH3ONa 催化,乙酸叔丁酯转变成乙酸甲酯的速度只有乙酸乙酯在 同样条件下转变成乙酸甲酯的 1/10,请用反应历程来加以解释。 14. 乙酰氯水解很快,而苯甲酰氯水解很慢。用一种方法加以解释。 15. 解释下列反应机理: (1) BrCH2CH2CH2COOH NaOH O O (2) Ph C OCPh3 + C2H5OH PhCOOH + C2H5OCPh3 O 16. 某化合物(I 的分子式为 C5H6O3,它能与乙醇作用得到两个互为异构体的化合物(II) 和(III),(II)和(III)分别与 SOCI2 作用后,再加入乙醇都得到同一化合物(IV)。试 确定(I)→(IV)的结构。 17. 有三个化合物 A、B、C 分子式同为 C4H6O4。A 和 B 都能溶于 NaOH 水溶液,和 Na2CO3 作用时放出 CO2。A 加热时失水成酐;B 加热时失羧生成丙酸,C 则不溶于冷的 NaOH 溶液,也不和 Na2CO3 作用,但和 Na2CO3 作用,但和 NaOH 水溶液共热时,则生 成两个化合物 D 和 F,D 具有酸性,F 为中性。在 D 和 F 中加酸和 KMnO4 再共热时, 则都被氧化放出 CO2。试问 A、B、C 各为何化合物,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18. 给出下列各组 1H-NMR 谱及 IR 谱相符的酰基化合物结构: (1) C10H12O2 1H-NMR IR δ1.2 x 10-6(3H)三重峰 1740cm-1 δ3.5 X 10-6(2H)单峰 δ4.1 X 10-6(2H)四重峰 δ7.3 X 10-6(5H)多重峰 (2) C2H2CI2O2 1H-NMR IR δ6.0 X 10-6 单峰 2500cm-1~2700cm-1 宽带 δ11.7 X 10-6 单峰 1705cm-1 (3) C4H7CIO2 1H-NMR IR δ1.3 x 10-6 三重峰 1745cm-1 δ4.0 X 10-6 单峰 δ4.2 X 10-6 四重峰 19. 化合物 A(C7H12O4)不溶于 NaHCO3 水溶液。A 的 IR 在 1740cm-1 有一强吸收峰, A 的 13C-NMR 谱,如图 12.7 所示,推出 A 的结构。 20. 化合物 A(C8H4O3)与 NaHCO3 水溶液加热时慢慢溶解。A 的 IR 谱在 1779cm-1 和 1854cm-1 有强吸收峰,A 的 13C-NMR 谱如图 12.8 所示。A 的 NaHCO3 溶液酸化生成 化合物 B,B 的质子宽带去偶谱显示 4 个信号。当 A 在乙醇中加热,生成化合物 C,C 的 13C-NMR 谱显示 10 个信号。写出 A、B 和 C 的结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3 取代羧酸.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6 杂环化合物、生物碱.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4 胺.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烷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单环芳烃 6.6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第七章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单环芳烃(6.1-6.5).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脂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卤代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酚和醌.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醇和醚.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九章 氨基酸 蛋白质、核酸.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六章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8 立体化学.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9 卤代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0 醇酚醚.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1 醛酮琨.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5 脂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4 二烯烃和炔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3 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7 芳香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2 烷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1 绪论.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题目)有机化学综合练习(10-11).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答案)有机化学综合练习(10-11).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题目)有机化学综合练习(12-14).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答案)有机化学综合练习(12-14).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题目)有机化学综合练习(4-6).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题目)有机化学综合练习(7-9).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答案)有机化学综合练习(4-6).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答案)有机化学综合练习(7-9).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答案)有机化学综合练习(1-3).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题目)有机化学综合练习(1-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