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烷烃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B》第_4周,第2讲次摘要第二章烷烃2.1烷烃的来源和定义2.2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授课题目(章、节)2.3烷烃的命名2.4烷烃的结构2.5烷烃的物理性质2.6烷烃的化学性质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1.知道烷烃的来源和定义2.重点掌握烷烃碳原子的杂化状态及结构特点;3.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4.理解烷烃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和结构的关系;60.掌握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其自由基反应机理;6.了解烷烃的氧化反应和裂化反应;7掌握甲烷的性质和应用。[重点】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原则,烷烃碳原子的杂化状态,构造异构,烷烃的化学性质【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原则,烷烃卤代反应自由基机理。容内
1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B》 第 4 周,第 2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 烷烃 2.1 烷烃的来源和定义 2.2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2.3 烷烃的命名 2.4 烷烃的结构 2.5 烷烃的物理性质 2.6 烷烃的化学性质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 1. 知道烷烃的来源和定义 2. 重点掌握烷烃碳原子的杂化状态及结构特点; 3. 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 4. 理解烷烃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和结构的关系; 5. 掌握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其自由基反应机理; 6. 了解烷烃的氧化反应和裂化反应; 7. 掌握甲烷的性质和应用。 【重 点】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原则,烷烃碳原子的杂化状态,构造异构,烷烃的化学性质 【难 点】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原则,烷烃卤代反应自由基机理。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本章我们学习烷烃化合物,那么哪类化合物属于烷烃,为什么有机化合物的讨论从烃类开始,烷烃来源于何处?下面我们一一介绍。【本讲课程的内容】烷烃第二章2.1烷烃的来源和定义、天然来源:天然气和石油石油馏分: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凡士林、沥青。了解:分子含碳数沸点(℃)天然气300沥青C2o以上C18~C23二、定义烃的定义:只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烃的分类:烷烃烯烃脂肪烃炔烃脂环烃烃芳香烃烷烃:脂肪烃中碳和碳以单键相连,其余的碳与氢结合。也称为饱和烃或石蜡烃。烷烃是烃类的一种。2.2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通式为:ChH2n+22
2 【本讲课程的引入】本章我们学习烷烃化合物,那么哪类化合物属于烷烃,为什么有机化合物的讨论从烃类开 始,烷烃来源于何处?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二章 烷烃 2.1 烷烃的来源和定义 一、天然来源:天然气和石油 石油馏分: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凡士林、沥青。 了解:分子含碳数 沸点(℃ ) 天然气 C1~C4 <20 石油醚 C5~C6 20~60 轻汽油 C6~C7 60~100 汽油 C5~C10 40~200 煤油 C10~C16 175~275 柴油 C15~C20 250~400 润滑油 C18~C23 >300 沥青 C20 以上 二、定义 烃的定义:只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 烃的分类: 烃 脂肪烃 芳香烃 烷烃 烯烃 炔烃 脂环烃 烷烃:脂肪烃中碳和碳以单键相连,其余的碳与氢结合。也称为饱和烃或石蜡烃。烷烃是烃类的一种。 2.2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一、通式为:CnH2n+2

例如:甲烷丁烷CH4C4Hio庚烷辛烷CrH16CsHig二、同系物CH4、CHCH3、CH3CH2CH3、CHCH2CH2CH3、CH3CH2CH2CH2CH3相邻烷烃,相差一CH2一固定系差。同系物:结构相似,组成上有固定系差,可用一个通式来表示,组成一个系列,称为同系列。每个化合物称为同系物。又可定义为:有相同分子通式,结构和性质相似。烷烃中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得的一价基团叫烷基。用C,H2n+I一或R表示。【补充内容】CH,CH2-CH3—乙基(Et)甲基(Me)CH,CH-CH;CH2CH2-CH3异丙基(i-Pr)正丙基(n-Pr)CH3CH3CHCH2—CH3CH2CH-CH3CH,CH2CHCH2-CH3CH3CH3叔丁基(t-Bu)异丁基(i-Bu)仲丁基(s-Bu)正丁基(n-Bu)烷烃中碳原子分为四类:②伯碳原子一1°伯碳仲碳原子一2°仲碳??叔碳原子一—3°叔碳季碳原子-4°季碳3
3 例如: 甲烷 CH4 丁烷 C4H10 庚烷 C7H16 辛烷 C8H18 二、同系物 CH4、CH3CH3、CH3CH2CH3、CH3CH2CH2CH3、CH3CH2CH2CH2CH3 相邻烷烃,相差—CH2—固定系差。 同系物:结构相似,组成上有固定系差,可用一个通式来表示,组成一个系列,称为同系列。每个化合物 称为同系物。 又可定义为:有相同分子通式,结构和性质相似。 烷烃中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得的一价基团叫烷基。用 CnH2n+1—或 R 表示。 【补充内容】 CH3 CH3CH2 CH3CH2CH2 CH3CH2CH2CH2 CH3CH CH3 CH3CH2CH CH3 CH3CHCH2 CH3 CH3 C CH3 CH3 甲基 乙基 正丙基 异丙基 正丁基 异丁基 仲丁基 叔丁基 (Me) (Et) (n-Pr) (n-Bu) (i-Bu) (s-Bu) (t-Bu) (i-Pr) 烷烃中碳原子分为四类: ① 伯碳原子——1°伯碳 ② 仲碳原子——2°仲碳 ③ 叔碳原子——3°叔碳 ④ 季碳原子——4°季碳

三、同分异构体:凡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相异的化合物。分类:构造异构体:由于分子中原子的不同连接次序同分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构型或构象)2.3烷烃的命名、习惯命名法:按碳原子数目的多少来命名,(1)分子中含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王、癸等天干名称来命名。十以上用数目命名。(2)异构体的区别:用“正”、“异”、“新”表示,习惯上把直链烷烃称为“正”某烷。例如:CH3-CH—(CH2)n-称为“异”某烷n=0,1,2.....CH3CH3称为“新”某烷n=0.1.2......CH3-C—(CH2)nCH3二、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法):(1)选主链:构造式中最长碳链作为母体称为某烷。①当烷烃中有两个等长的最长碳链时,选择带有最多取代基的一条为主链;②取代基数目相同时,选择位次最低的最长碳链为主链。(2)编号:①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②若支链位号相同时,从顺序较小的基团编号。4
4 三、同分异构体:凡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相异的化合物。 分类: 同分异构体 构造异构体:由于分子中原子的不同连接次序 立体异构体(构型或构象) 2.3 烷烃的命名 一、习惯命名法:按碳原子数目的多少来命名。 (1)分子中含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天干 名称来命名。十 以上用数目命名。 (2)异构体的区别:用“正”、“异”、“新”表示, 习惯上把直链烷烃称为“正”某烷。 例如: CH3 CH (CH2)n CH3 n=0,1,2. 称为“ 异” 某烷 CH3 C (CH2 )n CH3 CH3 n=0,1,2. 称为“ 新” 某烷 二、系统命名法(IUPAC 命名法): (1)选主链:构造式中最长碳链作为母体称为某烷。 ①当烷烃中有两个等长的最长碳链时,选择带有最多取代基的一条为主链; ②取代基数目相同时,选择位次最低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2)编号: ①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②若支链位号相同时,从顺序较小的基团编号

(3)命名①简单基团在前,复杂基团在后;②几个相同的取代基可合并,并标明位次和数目,数目须用汉字一,二,三,表示。例如:3..4.5 6..7.H10CH;CH2CH2CHCH2CHCH2CH2CH2CH3CH3CH2CH34-甲基-6-乙基癸烷CH3CH3CH2CHCH2CCH2CH2CH2CH2CH3CH3CH2CH2CHCH2CH2CH378910116CH33,5,8-三甲基戊基十一烷有关原子或基团的排列顺序:①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的顺序大:例如:I>Br>CI>S>P>F>O>N>C>B>H②当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它相连的其它原子:例如:CI比F大,则一CH2CI比一CH2F顺序大。③双键或参键的基团,可如下所示:CC-C=C-C可认为cc-C三C—CC可认为CCFBrCH3—C-CH3CI2-氟-3-氯-3-溴-2-碘丁烷5
5 (3)命名 ①简单基团在前,复杂基团在后; ②几个相同的取代基可合并,并标明位次和数目,数目须用汉字一,二,三,.表示。 例如: CH3CH2CH2CHCH2CHCH2CH2CH2CH3 CH3 CH2CH3 1 2 3 4 5 6 7 8 9 10 4-甲基-6-乙基癸烷 CH3CH2CHCH2CCH2CH2CH2CH2CH3 CH3 CH2CH2CHCH2CH2CH3 CH3 CH3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3,5,8-三甲基戊基十一烷 有关原子或基团的排列顺序: ①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的顺序大; 例如:I>Br>Cl>S>P>F>O>N>C>B>H ②当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它相连的其它原子;例如:Cl 比 F 大,则—CH2Cl 比 —CH2F 顺序大。 ③双键或叁键的基团,可如下所示: C C C C C C 可认为 C C C C C C C C 可认为 CH3 C C CH3 F I Br Cl 2-氟-3-氯-3-溴-2-碘丁烷

ZH,-CH,-CH-CH_CH,-H-CHCHs CH2CH32'CH-CH3CH332,5-二甲基-4-异丁基(2-甲基丙基)庚烷三、衍生物命名法:(1)以甲烷为母体,其它看作是取代基:(2)含烷基最多碳原子为母体“甲烷”;(3)直链烷烃命名与习惯命名法相近,只是把正字去掉。例如:CH3CH3C—CH3CH3四甲基甲烷(新戊烷)HCH2CHCH3 —CH3二甲基乙基甲烷(异戊烷)2.4烷烃的结构一、甲烷的结构结构特点:①sp3杂化:②键角109.5°:③正四面体结构
6 CH3 CH2 CH CH CH2 CH CH3 CH3 CH2 CH3 CH CH3 CH3 3' 2' 1' 7 6 5 4 3 2 1 2,5-二甲基-4-异丁基(2'-甲基丙基)庚烷 三、衍生物命名法: (1)以甲烷为母体,其它看作是取代基; (2)含烷基最多碳原子为母体“甲烷”; (3)直链烷烃命名与习惯命名法相近,只是把正字去掉。 例如: CH3 C CH3 CH3 CH3 四甲基甲烷(新戊烷) CH3 C H CH3 CH2CH3 二甲基乙基甲烷(异戊烷) 2.4 烷烃的结构 一、甲烷的结构 结构特点: ①sp3 杂化;②键角 109.5°;③正四面体结构 109.5 o H H H C H

二、其它烷烃的结构①采用sp杂化:②四面体结构:③键角接近109°28'。例如:丙烷中C—CC键角为112°。碳键并不是排布在一个平面上,但为了书写方便,在写分子结构式时,仍写成直键。2.5烷烃的物理性质一、物态Ci—C4以下为气体:Cs—C17为液体;C18以上为固体。二、沸点①分子质量大,作用力大,沸点高:②碳原子数相同,支链愈多,沸点愈低。三、熔点(图见P27)①取决于分子的大小;②晶格中的排列情况;③相邻偶数的熔点比奇数的高。四、相对密度随着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接近0.8。五、溶解度:①不溶于水;②易溶于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乙醇,乙醚等7
7 二、其它烷烃的结构 ①采用 sp3 杂化; ②四面体结构; ③键角接近 109°28′。例如:丙烷中 C—C—C 键角为 112°。 碳键并不是排布在一个平面上,但为了书写方便,在写分子结构式时,仍写成直键。 2.5 烷烃的物理性质 一、物态 C1—C4 以下为气体;C5—C17 为液体;C18 以上为固体。 二、沸点 ①分子质量大,作用力大,沸点高; ②碳原子数相同,支链愈多,沸点愈低。 三、熔点(图见 P27) ①取决于分子的大小;②晶格中的排列情况;③相邻偶数的熔点比奇数的高。 四、相对密度 随着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接近 0.8。 五、溶解度: ①不溶于水; ②易溶于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乙醇,乙醚等

解释:相似相溶原理2.6烷烃的化学性质一、氧化反应点燃 CO2 + 2H,0CH4 + 20202120℃RCH,CH2R'锰盐1.5~3MPaRCOOH+ R'COOH其中C10~C20的脂肪酸可代替天然油脂制取肥皂。二、异构化反应定义:一个化合物转变为其异构体的反应。例如:CH3AIBr , HBrCH,CH2CH2CH3CH,— CH CH327℃应用:直链烷烃异构化为支链烷烃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三、裂化反应裂化:高温下使分子发生裂解的过程。产物多为低级烷烃,烯烃和氢(少量)。裂化目的:提高汽油的质量。(由原油得到的汽油只占原油的10~20%,且质量差。)1、热裂解裂解条件:5MPa,500~600℃
8 解释:相似相溶原理 2.6 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反应 CH + 2 O 4 2O 点 燃 CO 2H 2 + 2 CH ℃ 2 ~ O2 R CH2 R' 120 锰盐 1.5 3MPa RCOOH + R'COOH 其中 C10~C20 的脂肪酸可代替天然油脂制取肥皂。 二、异构化反应定义: 一个化合物转变为其异构体的反应。 例如: CH3 CH CH 3 CH ℃ CH 3 2CH3 CH 3 CH2 AlBr,HBr 27 应用:直链烷烃异构化为支链烷烃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三、裂化反应 裂化:高温下使分子发生裂解的过程。产物多为低级烷烃,烯烃和氢(少量)。 裂化目的:提高汽油的质量。(由原油得到的汽油只占原油的 10~20%,且质量差。) 1、热裂解 裂解条件:5MPa,500~600℃

热裂解高级烷烃低级烷烃+少量烯烃2、催化裂解裂解条件:450~500℃,常压,常用催化剂是硅酸铝。催化剂原料汽油(异构化,环化,脱氢)400~500℃不仅能提高汽油的产量而且能大大提高汽油的质量。3、深度裂解裂解条件:>700℃700℃原料低级烯烃(主要产物)深度裂解可得到更多的工业原料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级烯烃。四、取代反应A、甲烷的取代漫射光CH +CH,CI + HCICl2漫射光CH2Cl2 + HCICH,CI +Cl2(四种取代产物的混合物)漫射光CHCI,+ HCICH,Cl2 +CI漫射光CCI4+ HCICHCl3 +Cl2获得某一产物的方法:控制反应条件(配比、光照时间、反应温度或投料方式)使某一产物为主。反应历程:CI+.Cl(1)链引发:①CI2+能量(高温或光照)(2)链传递:9
9 高级烷烃 低级烷 烃 + 少量烯烃 热 裂 解 2、 催化裂解 裂解条件:450~500℃,常压,常用催化剂是硅酸铝。 ~ ℃ 原 料 汽油(异构化 ,环化,脱氢) 催化剂 400 500 不仅能提高汽油的产量而且能大大提高汽油的质量。 3、深度裂解 裂解条件: >700 ℃ ℃ 原 料 低级 烯烃 700 (主要产物) 深度裂解可得到更多的工业原料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级烯烃。 四、取代反应 A、甲烷的取代 CH 4 + Cl 2 CH 3 漫射光 Cl + HCl CH CH 3 Cl + Cl 2 漫射光 Cl + HCl 2 2 (四种取代产物的混合物) 2 CH 3 CH2 Cl + Cl 2 漫射光 Cl + HCl CH Cl 3 + Cl 2 CCl 4 漫射光 + HCl 获得某一产物的方法: 控制反应条件(配比、光照时间、反应温度或投料方式)使某一产物为主。 反应历程: (1)链引发:① CI2+能量(高温或光照) Cl. + . Cl (2)链传递:

CI+ H:CH,?HCI +CH3+CHCI+CICH3+Cl2—①-CI+CH,CI-·CH,CI + HCI+CH,CI + ·CI? CH,CI + Cl2(3)链终止:?CI +.CIClCH3—CH3? CH3+·CH3自由基被消耗则反应终止。思考:为什么反应机理不是:' CI · + H:CH?CI·CH3+H.HCI + CI -③'H+Cl2②的活化能为4千卡而②的活化能大于20千卡CI+ CH3-HCH,-CI+ H△H=20千卡:△E活化>20千卡;反应速度:275℃时要大250万倍。B、其它烷烃的氯代反应一伯、仲、叔氢原子的反应活性光CH , CH, CH, + Cl2 20℃ ,cCI.CH,CH,CH,CI+CH3CHCHCH357%43%CH 3CH 3CH3CH3CH+ Cl2 CH,CCH3 + CH2CICCH3-CH3CH3CH3设甲基上氢的反应活性为1,其它为x,则10
10 CH3 CH 3 H + . + : ② Cl HCl . CH3 Cl 2 . + Cl . ③ CH 3 + Cl Cl Cl . + . HCl CH 3 CH 2 ④ Cl + CH 2 Cl 2 . ⑤ + Cl CH 2 Cl + Cl (3)链终止: . Cl + .Cl Cl2 CH 3 CH3 . + CH 3 CH3 . 自由基被消耗则反应终止。 思考:为什么反应机理不是: Cl . + H CH3 CH3 + H. : Cl ② . ' + Cl H 2 . + . ③ ' Cl HCl ②的活化能为 4 千卡而②'的活化能大于 20 千卡 Cl. + CH 3 H CH3 Cl + H △H=20 千卡;△E 活化>20 千卡;反应速度:275℃时要大 250 万倍。 B、其它烷烃的氯代反应—伯、仲、叔氢原子的反应活性 CH3 4 CH 2 Cl + 3 CH 3 2 CH + Cl 光 20 ℃,CCl CH 3 CH 2 CH 2 CH 3 CH CH 3 43% 57% 3 3 CH3 CH + Cl 2 CH 3 CH Cl CH 3 + C CH 2 CH 3 CH 3 CH 3 CH C CH 3 CH 3 设甲基上氢的反应活性为 1,其它为 x ,则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单环芳烃 6.6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第七章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单环芳烃(6.1-6.5).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脂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卤代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酚和醌.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醇和醚.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九章 氨基酸 蛋白质、核酸.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六章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Organic Chemistry B.pdf
-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2 无机材料结构与性能.pdf
-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1 绪论(华北理工大学:杨金萍).pdf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4 胺.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6 杂环化合物、生物碱.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3 取代羧酸.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2 羧酸及其衍生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8 立体化学.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9 卤代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0 醇酚醚.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1 醛酮琨.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5 脂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4 二烯烃和炔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3 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7 芳香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2 烷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1 绪论.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题目)有机化学综合练习(10-11).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答案)有机化学综合练习(10-11).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题目)有机化学综合练习(12-14).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答案)有机化学综合练习(12-14).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题目)有机化学综合练习(4-6).doc
- 《有机化学》课程综合练习(题目)有机化学综合练习(7-9).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