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脂环烃

第8周,第5讲次课程名称:《有机化学B》摘要第五章脂环烃5.1脂环烃的定义和命名5.2环烷烃的工业来源授课题目(章、节)5.3环烷烃的物理性质5.4环烷烃的化学性质5.5环烷烃的结构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1.掌握脂环烃的命名;2.了解环烷烃的工业来源;3.掌握环烷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环烷烃的加成和取代、氧化反应);4..了解环烷烃的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5.理解环已烷的构象分析。【重点】脂环烃的命名,环烷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环烷烃的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难点】环已烷的构象,环烷烃的结构和稳定性。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前面各章讨论的都是开链烃,即脂肪烃。本章所要讨论的是结构上具有环状碳骨架,而性质上与脂肪烃相似的烃类,它们总称脂环烃。【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五章脂环烃5.1脂环烃的定义和命名定义:有环状碳骨架,性质与脂肪族烃相似。1.环烷烃的命名:①以环为母体,环上侧链作为取代基。②编号以取代基的编号最小为原则。2.环烯烃的命名:1
1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B》 第 8 周,第 5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 脂环烃 5.1 脂环烃的定义和命名 5.2 环烷烃的工业来源 5.3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5.4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5.5 环烷烃的结构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 1. 掌握脂环烃的命名; 2. 了解环烷烃的工业来源; 3. 掌握环烷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环烷烃的加成和取代、氧化反应); 4. 了解环烷烃的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 5. 理解环已烷的构象分析。 【重 点】脂环烃的命名,环烷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环烷烃的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 【难 点】环已烷的构象,环烷烃的结构和稳定性。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前面各章讨论的都是开链烃,即脂肪烃。本章所要讨论的是结构上具 有环状碳骨架,而性质上与脂肪烃相似的烃类,它们总称脂环烃。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五章 脂环烃 5.1 脂环烃的定义和命名 定义:有环状碳骨架,性质与脂肪族烃相似。 ⒈ 环烷烃的命名: ① 以环为母体,环上侧链作为取代基。 ② 编号以取代基的编号最小为原则。 ⒉ 环烯烃的命名:

①以不饱和环为母体,侧链作为为取代基。②编号顺序应使不饱和键位号最小。③若不饱和环有侧链时,则该碳编号为1号。④若都有,或都没有,则除使双键位号最小外,还同时应使侧链位置号码加和数最小为原则。3.螺环化合物的定义与命名:双环化合物定义:含有两个碳环。螺环化合物定义: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双环化合物共用碳原子称为螺原子命名原则:①由碳原子总数称为“某烷”,并加词头“螺”②把两个环的碳原子数(不包括螺原子)按由小到大顺序写在方括号内,数字用圆点分开。③有取代基时,编号从小环开始编号,经过螺原子再编次长环,使取代基位号最小。④有不饱和双键时,应使双键位号最小。例如:CH3CH1.5一二甲基螺[2,41庚烷4.桥环化合物的命名:定义:双环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共用碳原子称为桥头碳原子。命名原则:2
2 ① 以不饱和环为母体,侧链作为为取代基。 ② 编号顺序应使不饱和键位号最小。 ③ 若不饱和环有侧链时,则该碳编号为1号。 ④ 若都有,或都没有,则除使双键位号最小外,还同时应使侧链位置号码加和数最小 为原则。 ⒊ 螺环化合物的定义与命名: 双环化合物定义:含有两个碳环。 螺环化合物定义: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双环化合物;共用碳原子称为螺原子 命名原则: ① 由碳原子总数称为“某烷”,并加词头“螺”; ② 把两个环的碳原子数(不包括螺原子)按由小 到大顺序写在方括号内,数字用圆 点分开。 ③有取代基时,编号从小环开始编号,经过 螺原子再编次长环,使取代基位号最小。 ④有不饱和双键时,应使双键位号最小。 例如: CH3 CH3 7 6 5 4 3 2 1 1,5—二甲基螺[2,4]庚烷 ⒋ 桥环化合物的命名: 定义:双环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共用碳原子称为桥头碳原子。 命名原则:

①从桥头碳原子开始,先编大环至第二个桥头碳原子,再编余下的较长的桥,回到第个桥头,最后再编小环。②环的大小顺序是由大到小例如:CH332—甲基双环[2.2.1]庚烷5.23环烷烃的工业来源1石油分馏2石油催化裂解环烷烃的物理性质5.33环烷烃的熔沸点和密度都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高一些。例如:沸点(℃)熔点(℃)相对密度(d420)丙烷-42.2-187.10.5824环丙烷-32.7-127.60.689环烷烃的化学性质5.45.4.1取代反应.CIhy+ Cl2+ HCICH3CH3-CIhyHCICl2++5.4.2开环反应一加成反应3
3 ① 从桥头碳原子开始,先编大环至第二个桥头碳原子,再编余下的较长的桥,回到第 一个桥头,最后再编小环。 ② 环的大小顺序是由大到小 例如: CH3 7 6 5 4 3 2 1 2—甲基双环[2.2.1]庚烷 5.2 环烷烃的工业来源 1 石油分馏 2 石油催化裂解 5.3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环烷烃的熔沸点和密度都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高一些。 例如: 沸点(℃) 熔点(℃) 相对密度(d4 20) 丙烷 -42.2 -187.1 0.5824 环丙烷 -32.7 -127.6 0.689 5.4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5.4.1 取代反应 + Cl2 hv + HCl Cl + Cl2 hv + HCl CH3 CH3 Cl 5.4.2 开环反应—加成反应

(1)催化加氢例如:NiCH,CH,CHH280℃NiCH3CH2CH2CH3H2+200℃NiCH3CH2CH2CH2CH3H2300℃NiCH;CH2CH2CH2CH2CHH2>300℃(2)加卤素或卤化氢CCI4+ Br2BrCH2CH2CH2BrH,0+HBr0CH3CH2CH2BiCH3+HBr-→CH3CHCH2CH3Br注意:环的破裂发生在含氢最多和含氢最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环丁烷常温下不反应。(3)氧化反应一般条件下不与氧化剂反应,但在加热时与强氧化剂作用。例如:CH,CH2COOHHNO,CH2CH2COOH5.5环烷烃的结构5.5.1环丙烷的结构如图:4
4 ⑴ 催化加氢 例如: + H2 Ni 80 C CH3CH2CH3 + H2 Ni 200 C CH3CH2CH2CH3 + H2 Ni 300 C CH3CH2CH2CH2CH3 + H2 Ni >300 C CH3CH2CH2CH2CH2CH3 ⑵ 加卤素或卤化氢 + Br2 CCl4 BrCH2CH2CH2Br + HBr CH3CH2CH2Br H2O + HBr CH3 CH3CHCH2CH3 Br 注意:环的破裂发生在含氢最多和含氢最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 环丁烷常温下不反应。 ⑶ 氧化反应 一般条件下不与氧化剂反应,但在加热时与强氧化剂作用。 例如: HNO3 CH2CH2COOH CH2CH2COOH 5.5 环烷烃的结构 5.5.1 环丙烷的结构 如图:

CH2CH2CH2环丙烷中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但轨道的键角不是109.5°环丙烷分子的键:104°碳原子形成的C一Cα键,不能沿轨道的对称轴实现最大的交盖。交盖较好交盖较差环张力:①角张力:键角偏离正常键。②扭转张力:相邻两个碳上的C一H键是重叠式。△H/n:每增加一个CH2的燃烧热值。总张力=3[(697.1KJ/mol)△H/n—658.6]=115.5KJ/mol因此环丙烷易开环。5.5.2环丁烷的结构环丁烷的构象:
5 CH2 CH2 CH2 环丙烷中的碳原子采用 sp3 杂化但轨道的键角不是 109.5°。 环丙烷分子的键: 碳原子形成的 C—Cσ键,不能沿轨道的对称轴实现最大的交盖。 交盖较好 交盖较差 环张力: ①角张力:键角偏离正常键。 ②扭转张力:相邻两个碳上的 C—H 键是重叠式。 △Hc/n:每增加一个 CH2 的燃烧热值。 总张力=3[(697.1KJ/mol)△Hc/n—658.6]=115.5KJ/mol 因此环丙烷易开环。 5.5.2 环丁烷的结构 环丁烷的构象: 104°

每个碳原子仍然采用sp杂化,键角也偏离正常键角。角偏离程度比环丙烷弱,且环丁烷是非平面结构。环丁烷分子中的键:5.5.3环戊烷的结构环戊烷的构象:CCC夹角基本呈108接近109.5,且没有什么角张力,且是非平面结构,扭转张力很小,因此环戊烷比较稳定。总张力能=27.0KJ/mol5.5.4环已烷的结构船式构象椅式构象键角基本保持在109.5°,也是非平面结构。较大取代基占据e键,比较稳定。椅式构象没有角张力,也没有扭转张力,非常稳定,体现了链烷烃的性质。6
6 H H H H H H H H 每个碳原子仍然采用 sp3 杂化,键角也偏离正常键角。角偏离程度比环丙烷弱,且环 丁烷是非平面结构。 环丁烷分子中的键: 5.5.3 环戊烷的结构 环戊烷的构象: C—C—C 夹角基本呈 108 接近 109.5,且没有什么角张力,且是非平面结构,扭转张 力很小,因此环戊烷比较稳定。 总张力能=27.0KJ/mol 5.5.4 环己烷的结构 C1 C4 椅式构象 船式构象 键角基本保持在 109.5°,也是非平面结构。 较大取代基占据 e 键,比较稳定。椅式构象没有角张力,也没有扭转张力,非常 稳定,体现了链烷烃的性质

【本讲课程的小结】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脂环烃的制备、分类、命名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应重点掌握脂环烃的命名,掌握环烷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环烷烃的加成和取代、氧化反应);了解环烷烃的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理解环已烷的构象分析,了解环状化合物的顺反异构。【本讲课程的作业】P109一1111、6、8题7
7 【本讲课程的小结】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脂环烃的制备、分类、命名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 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应重点掌握脂环烃的命名,掌握环烷烃的结构和化 学性质(环烷烃的加成和取代、氧化反应);了解环烷烃的大小与稳定性的关系;理解环已 烷的构象分析,了解环状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本讲课程的作业】P109-111 1、6、8 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卤代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酚和醌.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醇和醚.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九章 氨基酸 蛋白质、核酸.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六章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Organic Chemistry B.pdf
-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2 无机材料结构与性能.pdf
-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1 绪论(华北理工大学:杨金萍).pdf
-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3 材料制备化学.pdf
-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4 新型金属材料.pdf
-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6 新型高分子材料.pdf
-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5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pdf
-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8 纳米属材料.pdf
-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7 高性能复合材料.pdf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单环芳烃(6.1-6.5).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单环芳烃 6.6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第七章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烷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4 胺.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6 杂环化合物、生物碱.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3 取代羧酸.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2 羧酸及其衍生物.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8 立体化学.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9 卤代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0 醇酚醚.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11 醛酮琨.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5 脂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4 二烯烃和炔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3 烯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7 芳香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2 烷烃.doc
- 《有机化学》课程各章习题(无答案)01 绪论.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