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5-9 阻抗、相量图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2
文件大小:901.7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5-9 阻抗、相量图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主要内容正弦电路:在正弦信号激励下的电路。分析工具:在线性时不变稳定电路中,若各个激励源均为同一频率的正弦信号时,当电路达到稳态时,电路中各支路变量均为与电源频率相同的正弦量。在此条件下,对于电路的分析可借助相量法进行。主要知识点阻抗与导纳的概念: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功率计算。本章难点1.电路模型和电路变量在正弦稳态下的时域和相量表示易被混淆2.较为繁杂的数值计算题。3.相量图作为辅助工具以及变量间相位关系的比较。4.正弦电路功率的计算

主要内容 正弦电路: 在线性时不变稳定电路中,若各个激励源均为同一频率 的正弦信号时,当电路达到稳态时,电路中各支路变量 均为与电源频率相同的正弦量。在此条件下,对于电路 的分析可借助相量法进行。 主要知识点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功率计算。 本章难点 1.电路模型和电路变量在正弦稳态下的时域和相量表示易被混淆。 2.较为繁杂的数值计算题。 3.相量图作为辅助工具以及变量间相位关系的比较。 4.正弦电路功率的计算。 在正弦信号激励下的电路。 分析工具: 阻抗与导纳的概念;

$9-1阻抗与导纳

§9-1 阻抗与导纳

引言:电路基本元件的电压与电流间的关系复频域时域RUR=RiRur(t)=Rir(t)di,(t)U, = joLi,u(t)=LdtCic(5)duc(t) = uc(O) +Cjc

R 引言:电路基本元件的电压与电流间的关系 R R U RI    时域 复频域 C L uR (t)=RiR (t) L L U j LI     dt di t u t L L L ( ) ( )  C C I j C U   1  i  d C u t u t C  C   C 0 ( ) 1 ( ) (0)

一、阻抗1.定义:无源二端网络端口上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之比。UiZ:2. 特点:二N./XU(1)阻抗的单位:欧姆(具有电阻的量纲)ZI(2)阻抗是复数,但非相量。(3)阻抗的模、阻抗角:z=zLPzDZ-阻抗的模:[Z]1X阻抗角:PzP, =u-iRZ =A虚部:R(4)阻抗的实部、月+电阻(分量)电抗(分量)电压超前电流:N.为感性Pz>0(5)网络的容感性:Pz<0 电压滞后电流:N.为容性

1.定义:无源二端网络端口上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之比。 I U Z    I U Z= 一、阻抗 阻抗的模: 阻抗角:  z  u  i Z  Z  z U  I  2.特点: (1)阻抗的单位:欧姆(具有电阻的量纲) (2)阻抗是复数,但非相量。 (3)阻抗的模、阻抗角: |Z| Z (4)阻抗的实部、虚部: Z  R  jX 电阻(分量)电抗(分量) R X 电压超前电流:No为感性 电压滞后电流:No为容性 Z >0 Z <0 (5)网络的容感性: Z

二、导纳之比。1.定义:无源二端网络端口上电流相量与电压相量T2. 特点:V十0的单位:(1导纳(具有的量纲)电导U西门子(2)导纳是复数,但非相量。(3)的模角:导纳导纳20的模:导纳B角:导纳Py=V-y导纳(4)G的实部、虚部:YG+B电导(分量)电纳(分量)Py0电压滞后电流:N为容性

R 1.定义:无源二端网络端口上 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 之比。 I U Z    I U Z= 一、阻抗 阻抗 的模: 阻抗 角:  z  u  i Z  Z z U  I  2.特点: (1) 阻抗 的单位: 欧姆 (具有 电阻 的量纲) (2) 阻抗 是复数,但非相量。 (3) 阻抗 的模、 阻抗 角: |Z| (4) 阻抗 的实部、虚部: Z  R  jX 电阻(分量) 电抗(分量) X 电压超前电流:No为感性 电压滞后电流:No为容性 Z >0 Z 0 Y <0 电纳(分量)

三、 阻抗与导纳的关系(Z)|Y}=1同一个端口:Z=lYPz+ Py=0四、基本元件的阻抗与导纳电阻: Z=R=GYr=R1(感纳)电感: Z,=jX,=jのL(感抗)YLjoL电容: Ze-—Xc=-10(容抗) Yc=jのC(容纳)一QC

同一个端口: Y Z 1  三、阻抗与导纳的关系 |Z||Y|=1 Z + Y =0 电阻: G R YR   1 电感: ( ) 1 = 感 纳 j L YL  电容: YC =j C (容纳) 四、基本元件的阻抗与导纳 ZR  R Z jX j L (感 抗) L  L   ( ) 1 1 = 容 抗 C X j j ZC C   

五、电路的相量模型(phasormodel)joLiRLiL1十1十licRRUusl/jaC=C相量模型时域电路i, =ic+irjaLi,=UjacRiR11jac相量形式代数方程相量模型:日电压、电流用相量:元件用复数阻抗或导纳。中

五、电路的相量模型 (phasor model ) 时域微分方程 相量形式代数方程 L uS C R iL iC iR + - j L US 1/j C  L I  C I  R I  R + - 时域电路 相量模型 L C R i  i  i L C R I I I      d S d d i t u t C i L C L    1   i t C Ri R C d 1 S j 1 I U C j LI L C        R C I C RI   j 1  相量模型:电压、电流用相量;元件用复数阻抗或导纳

六、阻抗的串并联1. 串联:Z1Z2ZNa++ in+ ü -+ ü, -ü-由kVl: U -U, +U,+..+Un -Zu,n=-(z,i)=iZz,Nn=n=1[Za/×/z,]-9-22.n=lL ab/n=[Zk分压:Zk0UkUU1LoZab

1.串联: 六、阻抗的串并联 k k ab Z U U Z  分压: 1 N ab n n Z Z    由KVL: 1 2 1 N N n n U U U U U        ab U Z I    1 N n n Z I    1 N n n I Z    1 N n n Z    a Z1 Z2 ZN b + _ U I + _ U1 + _ U2 + _ UN k k ab Z U U Z 

O多选题设置下列关于串联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有:纯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一定大于每一个电阻B纯电阻串联后的总电压一定大于每一个电阻的电压正弦激励下的RLC串联电路,等效阻抗的模一定大于每一个阻抗的模正弦激励下的RLC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一定大于每一个元件上的电压提交

下列关于串联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有: 纯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一定大于每一个电阻 纯电阻串联后的总电压一定大于每一个电阻的电压 正弦激励下的RLC串联电路,等效阻抗的模一定大于 每一个阻抗的模 正弦激励下的RLC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一定大于每一个元件 上的电压 A B C D 提交 多选题

共2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