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5-9 阻抗、相量图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主要内容正弦电路:在正弦信号激励下的电路。分析工具:在线性时不变稳定电路中,若各个激励源均为同一频率的正弦信号时,当电路达到稳态时,电路中各支路变量均为与电源频率相同的正弦量。在此条件下,对于电路的分析可借助相量法进行。主要知识点阻抗与导纳的概念: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功率计算。本章难点1.电路模型和电路变量在正弦稳态下的时域和相量表示易被混淆2.较为繁杂的数值计算题。3.相量图作为辅助工具以及变量间相位关系的比较。4.正弦电路功率的计算
主要内容 正弦电路: 在线性时不变稳定电路中,若各个激励源均为同一频率 的正弦信号时,当电路达到稳态时,电路中各支路变量 均为与电源频率相同的正弦量。在此条件下,对于电路 的分析可借助相量法进行。 主要知识点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功率计算。 本章难点 1.电路模型和电路变量在正弦稳态下的时域和相量表示易被混淆。 2.较为繁杂的数值计算题。 3.相量图作为辅助工具以及变量间相位关系的比较。 4.正弦电路功率的计算。 在正弦信号激励下的电路。 分析工具: 阻抗与导纳的概念;

$9-1阻抗与导纳
§9-1 阻抗与导纳

引言:电路基本元件的电压与电流间的关系复频域时域RUR=RiRur(t)=Rir(t)di,(t)U, = joLi,u(t)=LdtCic(5)duc(t) = uc(O) +Cjc
R 引言:电路基本元件的电压与电流间的关系 R R U RI 时域 复频域 C L uR (t)=RiR (t) L L U j LI dt di t u t L L L ( ) ( ) C C I j C U 1 i d C u t u t C C C 0 ( ) 1 ( ) (0)

一、阻抗1.定义:无源二端网络端口上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之比。UiZ:2. 特点:二N./XU(1)阻抗的单位:欧姆(具有电阻的量纲)ZI(2)阻抗是复数,但非相量。(3)阻抗的模、阻抗角:z=zLPzDZ-阻抗的模:[Z]1X阻抗角:PzP, =u-iRZ =A虚部:R(4)阻抗的实部、月+电阻(分量)电抗(分量)电压超前电流:N.为感性Pz>0(5)网络的容感性:Pz<0 电压滞后电流:N.为容性
1.定义:无源二端网络端口上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之比。 I U Z I U Z= 一、阻抗 阻抗的模: 阻抗角: z u i Z Z z U I 2.特点: (1)阻抗的单位:欧姆(具有电阻的量纲) (2)阻抗是复数,但非相量。 (3)阻抗的模、阻抗角: |Z| Z (4)阻抗的实部、虚部: Z R jX 电阻(分量)电抗(分量) R X 电压超前电流:No为感性 电压滞后电流:No为容性 Z >0 Z <0 (5)网络的容感性: Z

二、导纳之比。1.定义:无源二端网络端口上电流相量与电压相量T2. 特点:V十0的单位:(1导纳(具有的量纲)电导U西门子(2)导纳是复数,但非相量。(3)的模角:导纳导纳20的模:导纳B角:导纳Py=V-y导纳(4)G的实部、虚部:YG+B电导(分量)电纳(分量)Py0电压滞后电流:N为容性
R 1.定义:无源二端网络端口上 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 之比。 I U Z I U Z= 一、阻抗 阻抗 的模: 阻抗 角: z u i Z Z z U I 2.特点: (1) 阻抗 的单位: 欧姆 (具有 电阻 的量纲) (2) 阻抗 是复数,但非相量。 (3) 阻抗 的模、 阻抗 角: |Z| (4) 阻抗 的实部、虚部: Z R jX 电阻(分量) 电抗(分量) X 电压超前电流:No为感性 电压滞后电流:No为容性 Z >0 Z 0 Y <0 电纳(分量)

三、 阻抗与导纳的关系(Z)|Y}=1同一个端口:Z=lYPz+ Py=0四、基本元件的阻抗与导纳电阻: Z=R=GYr=R1(感纳)电感: Z,=jX,=jのL(感抗)YLjoL电容: Ze-—Xc=-10(容抗) Yc=jのC(容纳)一QC
同一个端口: Y Z 1 三、阻抗与导纳的关系 |Z||Y|=1 Z + Y =0 电阻: G R YR 1 电感: ( ) 1 = 感 纳 j L YL 电容: YC =j C (容纳) 四、基本元件的阻抗与导纳 ZR R Z jX j L (感 抗) L L ( ) 1 1 = 容 抗 C X j j ZC C

五、电路的相量模型(phasormodel)joLiRLiL1十1十licRRUusl/jaC=C相量模型时域电路i, =ic+irjaLi,=UjacRiR11jac相量形式代数方程相量模型:日电压、电流用相量:元件用复数阻抗或导纳。中
五、电路的相量模型 (phasor model ) 时域微分方程 相量形式代数方程 L uS C R iL iC iR + - j L US 1/j C L I C I R I R + - 时域电路 相量模型 L C R i i i L C R I I I d S d d i t u t C i L C L 1 i t C Ri R C d 1 S j 1 I U C j LI L C R C I C RI j 1 相量模型:电压、电流用相量;元件用复数阻抗或导纳

六、阻抗的串并联1. 串联:Z1Z2ZNa++ in+ ü -+ ü, -ü-由kVl: U -U, +U,+..+Un -Zu,n=-(z,i)=iZz,Nn=n=1[Za/×/z,]-9-22.n=lL ab/n=[Zk分压:Zk0UkUU1LoZab
1.串联: 六、阻抗的串并联 k k ab Z U U Z 分压: 1 N ab n n Z Z 由KVL: 1 2 1 N N n n U U U U U ab U Z I 1 N n n Z I 1 N n n I Z 1 N n n Z a Z1 Z2 ZN b + _ U I + _ U1 + _ U2 + _ UN k k ab Z U U Z

O多选题设置下列关于串联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有:纯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一定大于每一个电阻B纯电阻串联后的总电压一定大于每一个电阻的电压正弦激励下的RLC串联电路,等效阻抗的模一定大于每一个阻抗的模正弦激励下的RLC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一定大于每一个元件上的电压提交
下列关于串联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有: 纯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一定大于每一个电阻 纯电阻串联后的总电压一定大于每一个电阻的电压 正弦激励下的RLC串联电路,等效阻抗的模一定大于 每一个阻抗的模 正弦激励下的RLC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一定大于每一个元件 上的电压 A B C D 提交 多选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6-9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7-9 正弦稳态功率.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8-9 正弦稳态功率2、谐振.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9-10 互感、计算1.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0-10 去耦计算.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1-10 变压器、三相电路.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2-12 三相线相关系、对称计算1.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3-12 对称三相计算2、不对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4-12 三相功率.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5-13 非正弦.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6-7 初始条件.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7-7 零输入.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8-7 一阶全响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9-7 二阶零输入响应+全响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0-7 阶跃响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1-7 冲激响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2-14 拉氏变换+反变换.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3-14 拉氏反变换+拉氏电路求解.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4-14 网络函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5-15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回路电流.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4-8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复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3-8 相量.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2-6 储能元件+8正弦量.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1-4 戴氏2+最大功率传输.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0-4 替代+戴氏1.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9-4 小测方程叠加.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8-3 回路电流特殊+结点电压.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7-3 支路电流网孔回路电流.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6-3 电路的图独立方程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5-2 电源等效输入电阻.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4-2 等效+电源等效.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1-2 §1-7 受控电源(非独立源,controlled source or dependent source)§1-8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s Laws)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2-1 引言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1 §1-4 电路元件(circuit elements)§1-5 电阻元件(resistor)§1-6 电压源和电流源(source,independent source)§1-7 受控电源(非独立源,controlled source or dependent source).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1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circuit models、circuit laws)§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reference direction)§1-3 电功率和能量(power).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讲 期末总结(主讲:张放、谢桦).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3讲 电力现货市场.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2讲 电力市场.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1讲 三相不平衡及其改善措施.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讲 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讲 馈线自动化.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