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5-2 电源等效输入电阻

S2-5(理想)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5 (理想)电压源、电流源 的串联和并联

理想电压源的串并联1.串联:十usus-E uskus十(注意参考方向)usn2.并联:十十X电压相同的电压源才5V5V5V能并联,且每个电源的电流不确定
一、 理想电压源的串并联 1.串联: uS = uSk ( 注意参考方向) 电压相同的电压源才 能并联,且每个电源 的电流不确定。 uSn + _ + _ uS1 º º + _ uS º º + _ 5V I º º 5V + _ + _ 5V I º º 2.并联:

二、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1.并联: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流源i、(注意参考方向)即 is-Z isk 。Sk电流相同的理想电流源才能串联,并且每个电2.串联:流源的端电压不能确定
二、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 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流源 i S( 注意参考方向), 即 iS = iSk 。 电流相同的理想电流源才能串联,并且每个电 流源的端电压不能确定。 2.串联: 1.并联: iS1 iS2 iSk º º iS º º

三、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申流源的并联与串联1.并联: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压源us,即此时电流源失效对外:十Xus1LSu=us还确定2.串联: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流源is,即此时电压源失效。对外:usi=isu不确定
三、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并联与串联 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压源 uS,即此时电流源失效。 2.串联: 1.并联: iS uS º º + _ uS º º + _ 对外: u = us i不确定 iS + _ uS º º 对外: i = i s u不确定 iS º º 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流源 iS,即此时电压源失效

四、理想电压源并联无源元件、理想电流源串联无源元件1.理想电压源并联无源元件: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压源us,即此时无源元件失效对外:++RususLu=usC还确定2.理想电流源串联无源元件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流源i,即此时无源元件失效。RL对外:CSi=iu不确定
四、理想电压源并联无源元件、理想电流源串联无源元件 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压源 uS,即此时无源元件失效。 2.理想电流源串联无源元件: 1.理想电压源并联无源元件: uS º º + _ 对外: u = us i不确定 对外: i = i s u不确定 iS º º 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流源 iS,即此时无源元件失效。 uS º º + _ R L C iS R L C

多选题O设置下面说法正确的有:对外电路而言,与电压源串联的无源元件失效对外电路而言,与电压源并联的无源元件失效-对外电路而言,与电流源串联的无源元件失效对外电路而言,与电流源并联的无源元件失效提交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对外电路而言,与电压源串联的无源元件失效 对外电路而言,与电压源并联的无源元件失效 对外电路而言,与电流源串联的无源元件失效 对外电路而言,与电流源并联的无源元件失效 A B C D 提交 多选题

注意:在只研究外电路时(1)与电流源串联的部分可忽略(失效)(2)与电压源并联的部分可忽略(失效)usius2usi例u'S11s21s2WuslWu+is2V's1
注意: 在只研究外电路时: (1)与电流源串联的部分可忽略(失效) (2)与电压源并联的部分可忽略(失效) 例

$2-6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6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 及其等效变换

一、实际电压源一个实际电压源,可用一个理想电压源u.与一个电阻R串联的支路模型来表征其特性。当它向外电路提供电流时它的端电压u总是小于us,电流越大端电压u越小。us=Us时,其外特性曲线如下:十十usuUR.Us工作点OUu-us - R, iR:实际电压源内阻,一般很小
工作点 一个实际电压源,可用一个理想电压源uS与一个电阻Ri 串联的支路模型来表征其特性。当它向外电路提供电流时, 它的端电压u总是小于uS ,电流越大端电压u越小。 一、实际电压源 u i US U u=uS – Ri i Ri :实际电压源内阻,一般很小。 I i + u _ + uS =US时,其外特性曲线如下: _ uS Ri

二、实际电流源一个实际电流源,可用一个电流为 i、的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电导 G并联的模型来表征其特性。当它向外电路供给电流时,并不是全部流出,其中一部分将在内部流动,随着端电压的增加,输出电流减小。7?is=I,时,其外特性曲线如下:+G;uGUOUi-is- G; u工作点G:实际电流源导,一般很小。s
工作点 二 、 实际电流源 一个实际电流源,可用一个电流为 iS 的理想电流源 和一个电导 Gi 并联的模型来表征其特性。当它向外电路 供给电流时,并不是全部流出,其中一部分将在内部流 动,随着端电压的增加,输出电流减小。 GU u I i S U I i=iS – Gi u + u _ i iS =IS时,其外特性曲线如下: Gi :实际电流源导,一般很小。 Gi iS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6-3 电路的图独立方程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7-3 支路电流网孔回路电流.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8-3 回路电流特殊+结点电压.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9-4 小测方程叠加.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0-4 替代+戴氏1.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1-4 戴氏2+最大功率传输.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2-6 储能元件+8正弦量.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3-8 相量.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4-8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复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5-9 阻抗、相量图.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6-9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7-9 正弦稳态功率.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8-9 正弦稳态功率2、谐振.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9-10 互感、计算1.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0-10 去耦计算.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1-10 变压器、三相电路.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2-12 三相线相关系、对称计算1.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3-12 对称三相计算2、不对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4-12 三相功率.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5-13 非正弦.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4-2 等效+电源等效.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1-2 §1-7 受控电源(非独立源,controlled source or dependent source)§1-8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s Laws)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2-1 引言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1 §1-4 电路元件(circuit elements)§1-5 电阻元件(resistor)§1-6 电压源和电流源(source,independent source)§1-7 受控电源(非独立源,controlled source or dependent source).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1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circuit models、circuit laws)§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reference direction)§1-3 电功率和能量(power).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讲 期末总结(主讲:张放、谢桦).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3讲 电力现货市场.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2讲 电力市场.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1讲 三相不平衡及其改善措施.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讲 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讲 馈线自动化.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讲 变电站自动化.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讲 自动无功电压控制..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讲 自动发电控制AGC.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讲 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状态估计).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讲 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基本概念).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讲 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励磁控制系统.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讲 发电机的自动并列.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 Electricity market.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