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6-3 电路的图独立方程数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目的:找出一般(对任何线性电路均适用)的求解线性网络的系统方法(易于计算机编程序求解)。对象:含独立源、受控源的电路的直流稳态解。应用:主要用于复杂的线性电路的求解。基础:元件特性(约束)电路性质相互独立拓扑约束一KCL,KVL复杂电路的分析法就是根据KCL、KVL及元件电压和电流关系列独立方程、解方程。根据列方程时所选变量的不同可分为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
目的:找出一般(对任何线性电路均适用)的求解线性网络的 系统方法(易于计算机编程序求解) 。 对象:含独立源、受控源的电路的直流稳态解。 应用:主要用于复杂的线性电路的求解。 复杂电路的分析法就是根据KCL、KVL及元件电压和电 流关系列独立方程、解方程。 根据列方程时所选变量的不同可分为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 法和结点电压法。 电路性质 元件特性(约束) 拓扑约束—KCL,KVL 相互独立 基础:

引言电路分析的对象各支路电压、电流2bb条支路的变量数文 — 2b求解2b个变量所需的独立方程数元件约束关系+拓扑约束关系2b个独立方程建立的方法独立的元件约束方程数b建立独立拓扑约束方程的依据KCL+KVL (b)
电路分析的对象 引 言 建立独立拓扑约束方程的依据 独立的元件约束方程数 2b个独立方程建立的方法 求解2b个变量所需的独立方程数 b条支路的变量数 —— 各支路电压、电流 —— 2b —— 2b —— 元件约束关系 + 拓扑约束关系 —— b —— KCL+KVL (b)

O多选题设置对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独立的元件约束方程有b个B独立的拓扑约束方程有b个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目的总和是bKVL的独立方程有b个E以上都不对提交
对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而言,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独立的元件约束方程有b个 独立的拓扑约束方程有b个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目的总和是b KVL的独立方程有b个 A B C D 提交 多选题 E 以上都不对

$3-1电路的图(Graph)十电路图电路的图既有电路连接形式,又有具体元件图论概念,只有结点、支路,无具体元件只表明电路的结构及其连接方式(拓扑性质
§3-1 电 路 的 图 (Graph) 电路的图 电路图 图论概念, 只有结点、支路,无具体元件 只表明电路的结构及其连接方式(拓扑性质) 既有电路连接形式,又有具体元件

11R1例:?+2111++usisR2R2R11212(b)(a)(1)各元件上的电压,电流不仅与元件本身的约束有关还与连接方式有关。(2)电路中各支路u、受两类约束: a.个体(元件特性)←VCRb.整体(联接方式约束)←KCL、KVL(拓扑)(3)元件约束关系与拓扑约束关系是互为独立的(4):.引入电路的图来研究如何列出KCL、KVL方程并讨论其独立性
(a) (b) 例: (1)各元件上的电压,电流不仅与元件本身的约束有关, 还与连接方式有关。 (2)电路中各支路u、i受两类约束: (3)元件约束关系与拓扑约束关系是互为独立的 (4)引入电路的图来研究如何列出KCL、KVL方程, 并讨论其独立性。 a. 个体(元件特性)VCR b. 整体(联接方式约束) KCL、KVL(拓扑)

拓扑名词解释一一、图1.支路(branch)在图中用线段表示电路中一个元件,或几个元件的组合→一条支路2.结点(node)在图中用点表示支路的连接点或端点3.图(Gragh):一个图G是结点和支路的集合,每条支路的两端都连接到相应的结点上。允许有孤立的结点存在:但每条支路均连接到两个结点上。:移去结点一→移去与之连接的所有的支路不一定一、将它所连接的结点均移去移去支路4.路径(A→B)从某一结点(A)出发,沿某些支路连续移动,到达另一指定结点(B)(或原结点)
一、图 1.支路 (branch) 电路中一个元件,或几个元件的组合 一条支路 2.结点 (node) 支路的连接点或端点 4.路径 (A B) 拓扑名词解释一 3.图(Gragh): 一个图G是结点和支路的集合,每条支路的两端都连接到 相应的结点上。 不一定 将它所连接的结点均移去 在图中用点表示 允许有孤立的结点存在;但每条支路均连接到两个结点上。 移去结点移去与之连接的所有的支路 移去支路 在图中用线段表示 从某一结点(A)出发,沿某些支路连续移动,到达另一指定 结点(B) (或原结点)

拓扑名词解释7有向图:福标有支路电流参考方向的图。(电压一般取关联参考方向)三、连通图:八7图中任意两结点间至少存在一条路径的图,否则是非连接通图四、平面图:能在平面上画出,而没有任何空间交又支路的图,否则为非平面图
2 3 4 1 二、有向图: 标有支路电流参考方向的图。(电压一般取关联参考方向) 三、连通图: 图中任意两结点间至少存在一条路径的图。 否则是非连接通图 四、平面图: 能在平面上画出,而没有任何空间交叉 支路的图,否则为非平面图 拓扑名词解释二 1 2 3 5 4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S3-2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寻找KCL、KVL独立方程数目:以及如何列出独立方程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寻找KCL、KVL独立方程数目, 以及如何列出独立方程

(n-1)KCL的独立方程数:?对此电路的图,列KCL:nodel:+i -i, = 0田i.=0node2:-i +i, = 0+node3:+i, -i, = 0 34说明:方程组不独立。0 = 0因为每条支路都与两个结点相连,支路电流必然从某结点流出从另一结点流入,:在所有结点的KCL方程中,每条支路电流必然出现两次,且一次正,一次负。即Z(KCL),=Z(+i,)+(-i)=0 所所以这n个方程不独立。k=lj-1可以证明:对于n个结点的电路,在任意(n-1)个结点上可以列出(n-1)个独立的KCL方程。(独立结点、参考结点)
对此电路的图,列KCL: ( ) [( ) ( )] 0 1 1 b j j j n k k KCL i i 所以这n个方程不独立。 一、 KCL的独立方程数: 说明:方程组不独立。 1 : 0 node i 1 i 3 2 : 0 node i 1 i 2 3 : 0 node i 3 i 2 0 i 2 i 3 0 0 因为每条支路都与两个结点相连,支路电流必然从某结点流出, 从另一结点流入,在所有结点的KCL方程中,每条支路电流必然出现 两次,且一次正,一次负。即 可以证明: 对于n个结点的电路,在任意(n-1)个结点上可以列出(n-1)个 独立的KCL方程。 (独立结点、参考结点) (n-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7-3 支路电流网孔回路电流.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8-3 回路电流特殊+结点电压.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9-4 小测方程叠加.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0-4 替代+戴氏1.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1-4 戴氏2+最大功率传输.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2-6 储能元件+8正弦量.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3-8 相量.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4-8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复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5-9 阻抗、相量图.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6-9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7-9 正弦稳态功率.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8-9 正弦稳态功率2、谐振.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9-10 互感、计算1.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0-10 去耦计算.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1-10 变压器、三相电路.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2-12 三相线相关系、对称计算1.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3-12 对称三相计算2、不对称.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4-12 三相功率.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5-13 非正弦.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6-7 初始条件.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5-2 电源等效输入电阻.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4-2 等效+电源等效.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3-1-2 §1-7 受控电源(非独立源,controlled source or dependent source)§1-8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s Laws)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2-1 引言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2-1 §1-4 电路元件(circuit elements)§1-5 电阻元件(resistor)§1-6 电压源和电流源(source,independent source)§1-7 受控电源(非独立源,controlled source or dependent source).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L1-1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circuit models、circuit laws)§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reference direction)§1-3 电功率和能量(power).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0讲 期末总结(主讲:张放、谢桦).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3讲 电力现货市场.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2讲 电力市场.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1讲 三相不平衡及其改善措施.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讲 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讲 馈线自动化.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讲 变电站自动化.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讲 自动无功电压控制..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讲 自动发电控制AGC.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讲 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状态估计).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讲 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基本概念).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讲 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励磁控制系统.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讲 发电机的自动并列.pdf
- 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 Electricity market.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