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3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突如其来的刺激,如枪声或其他较响声音的突然出现,或者把婴儿放进小床里等等,都会引起婴儿的双臂伸直,手指张开,背部伸展或弯曲,头朝后仰,双腿挺直,双臂互抱。这是()。达尔文反射A.莫罗反射B.C.巴布金反射巴宾斯基反射D.)。2.“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皮亚杰C.吴伟士D.霍尔)。3.幼儿最容易辨别的几何图形是(A.三角形B.圆形c.长方形半圆形D.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4.A.外部原因B.根本原因c.客观原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突如其来的刺激,如枪声或其他较响声音的突然出现,或者把婴儿放进小床里等等,都 会引起婴儿的双臂伸直,手指张开,背部伸展或弯曲,头朝后仰,双腿挺直,双臂互抱。这 是( )。 A. 达尔文反射 B.莫罗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2.“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皮亚杰 C.吴伟士 D.霍尔 3.幼儿最容易辨别的几何图形是( )。 A. 三角形 B. 圆形 C. 长方形 D. 半圆形 4.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 A.外部原因 B.根本原因 C.客观原因

D.主客观原因):5.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形象记忆占优势A.语词记忆占优势B.意义记忆用得多c.机械记忆效果好D.)。6.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A.实验法测验法B.观察法C.D.作品分析法7.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A.0~6岁B.0~12岁C.0~15岁D.0~18岁8.“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A.再认B.识记C.回忆D.保持
D.主客观原因 5.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 。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得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6.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7.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 A.0~6 岁 B.0~12 岁 C.0~15 岁 D.0~18 岁 8.“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 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9.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一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A.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10.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A.第二语言B.书面语言口头语言C.D.对话语言11.儿童出生时,最明显的情绪表现是().A.笑B.哭c. 怒D. 怕)。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设计的著名的儿童心理实验是(12.视崖实验A.双生子爬梯实验B.C.守恒实验D.早期隔离实验)。13.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是与(A.尊重的需要相联系的
9.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10.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 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对话语言 11.儿童出生时,最明显的情绪表现是( )。 A.笑 B.哭 C.怒 D.怕 12.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设计的著名的儿童心理实验是( )。 A.视崖实验 B.双生子爬梯实验 C.守恒实验 D.早期隔离实验 13.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是与( )。 A. 尊重的需要相联系的

B.归属和爱的需要相联系的C.生理需要相联系的D.自我实现的需要相联系的14.先将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一般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更重一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可逆性A.不守恒性B.c.守恒性D.自我中心化15.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6.儿童动作的发展从头部和躯干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这一规律是()。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B.首尾规律C.近远规律D.大小规律1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A.无意想象
B. 归属和爱的需要相联系的 C. 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D. 自我实现的需要相联系的 14.先将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儿 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一般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 更重一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 )。 A. 可逆性 B. 不守恒性 C. 守恒性 D. 自我中心化 15.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6.儿童动作的发展从头部和躯干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 作。这一规律是( )。 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B.首尾规律 C.近远规律 D.大小规律 1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座 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18.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注意的选择性A.注意的范围B.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19. ()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依恋感自我意识的萌芽约出现在(20.)。A.0~1岁B.1~2岁C.2~3岁D.3岁以后二、判断说明题:(每题5分,共25分)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1.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顺序性的特点。()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18.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 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9.( )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依恋感 20.自我意识的萌芽约出现在( )。 A.0~1 岁 B.1~2 岁 C.2~3 岁 D.3 岁以后 二、判断说明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 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 心理发展进程顺序性的特点。 ( )

2: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胆汁质的孩子。3.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他们想象极易受情绪和兴趣影响的特点。()4.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这说明他已经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5.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无条件反射的消退。()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什么?2.父母是怎样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产生影响的?3.简要说明幼儿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4.简述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四、论述题:(共12分)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有什么意义?五、案例分析题:(共15分)孩子已经2岁零7个月了。近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总是让妈妈弄不明白,究竞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紫绕在妈妈的脑际。前几天,妈妈和孩子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孩子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调皮地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可小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的心思。妈妈说“天黑了,该睡觉了…….”“月亮为什么不睡觉?”:“那星星为什么还眼晴?”孩子的反问让妈妈惊!妈妈和孩子一块到大街上,他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样不听话。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地走那凸凸凹凹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撒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不过有时也挺可爱的。比如,前天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饭菜刚送到饭桌上,还未来得及解围裙,孩子却一脸认真地说:“妈妈,你辛苦了。”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2.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胆汁质的孩子。 3.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他们想象极易受情 绪和兴趣影响的特点。 ( ) 4.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这说明他已经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 ( ) 5.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无条件反射的消退。 ( ) 三、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28 分) 1.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2.父母是怎样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产生影响的? 3.简要说明幼儿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 4.简述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共 12 分) 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有什么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共 15 分) 孩子已经 2 岁零 7 个月了。近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总是让妈妈弄不明白,究竟是为什 么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妈妈的脑际。 前几天,妈妈和孩子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孩子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调皮 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可小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 的心思。妈妈说: “天黑了,该睡觉了.” “月亮为什么不睡觉?” “那星星为什 么还眨眼睛?”孩子的反问让妈妈惊讶! 妈妈和孩子一块到大街上,他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样不听话。最让妈妈担 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地走那凸凸凹凹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 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撒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 不过有时也挺可爱的。比如,前天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饭菜刚送到饭桌上,还未来得及 解围裙,孩子却一脸认真地说: “妈妈,你辛苦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3答案.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2题目.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2答案.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1题目.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1答案.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学前心理学教学案例集.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感知觉(答案).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感知觉(题目).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想象(含参考答案).doc
- 《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管理.ppt
- 《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幼儿园管理概述.ppt
- 《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幼儿园的筹建.ppt
- 《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ppt
- 《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幼儿园管理体制与组织文化建设.ppt
- 《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ppt
- 《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ppt
- 《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幼儿园危机管理.ppt
- 《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幼儿园财务与档案管理.ppt
- 《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ppt
- 《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章 幼儿园的筹建(1/2).pdf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4答案.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4题目.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父母情绪影响幼儿心理健康.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观察力.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爱的发现.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你的品德如何.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情绪实验.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看不见不等于看不到.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攻击性行为.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视觉悬崖.doc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ppt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ppt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ppt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ppt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pptx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儿童认知的发展——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ppt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3-6岁).ppt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ppt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概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