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1题目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19.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1题目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是()。A.达尔文反射B.莫罗反射巴布金反射C.D.巴宾斯基反射2.“复演论”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皮亚杰C.吴伟士D.霍尔3.3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思维”活动的是()。A.“真香!”“我要吃!”B.“这是什么?”C.“这儿有个苹果。”D.4.儿童对“红、白、灰、蓝”四种颜色的掌握顺序应是()。红、蓝、白、灰A.B.白、红、蓝、灰C.蓝、红、白、灰D.红、白、蓝、灰父母与孩子能有效交流,父母能支持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但同时注意对孩子提出合5.理的要求,这种亲子关系属于()。A.民主型B.专制型放任型C.溺爱型D.6.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儿童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是()。A.0~3岁B.3~6岁6~12岁C.D.12~15岁7.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A.直观行动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形式运算思维D.8.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JA.电报句B.单词句联合复合句C.D.偏正复合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是( )。 A.达尔文反射 B.莫罗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2.“复演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皮亚杰 C.吴伟士 D.霍尔 3.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思维”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4.儿童对“红、白、灰、蓝”四种颜色的掌握顺序应是( )。 A.红、蓝、白、灰 B.白、红、蓝、灰 C.蓝、红、白、灰 D.红、白、蓝、灰 5.父母与孩子能有效交流,父母能支持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但同时注意对孩子提出合 理的要求,这种亲子关系属于( ) 。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溺爱型 6.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儿童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是( )。 A.0~3 岁 B.3~6 岁 C.6~12 岁 D.12~15 岁 7.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 A.直观行动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8.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偏正复合句

9.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A.内部动机B.间接动机C.直接动机D.远景动机10.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11.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是()A.依恋B.儿童社会化C.同伴关系D.亲社会行为12.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13.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活动过程是()。A.感知B.记忆C.想象·思维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A.动力性B.遗传性C.惯常的行为方式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15.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16.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发生在()。A.0~2岁B.2~4岁C. 4~7岁D. 7~11岁17.有许多李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

9.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 A.内部动机 B.间接动机 C.直接动机 D.远景动机 10.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 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访问法 11.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是( )。 A.依恋 B.儿童社会化 C.同伴关系 D.亲社会行为 12.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13.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活动过程是( )。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思维 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 A.动力性 B.遗传性 C.惯常的行为方式 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 15.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被称为( )。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16.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发生在( )。 A.0~2 岁 B.2~4 岁 C.4~7 岁 D.7~11 岁 17.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 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 )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18.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A.名词B.形容词C.代词D.数词19.按照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初生婴儿只有()。A.愉快B.痛苦C.快乐D.一般性激动20.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感觉和知觉A.B.记忆C.想象思维D.二、判断说明题:(每题5分,共25分)1.幼儿学习针对学生学习而言,有其特殊性。()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2.自我意识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3.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感知觉的发展。()4.5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简述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简要说明幼儿坚持性及其发展的关键年龄。4.简述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特点。四、论述题:(共12分)1.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及对幼儿教育的意义。五、案例分析题:(共15分)一位母亲来信反映她3岁半的孩子患口吃至今已整整一年多。表现为一说话便高度紧张,言语断断续续,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更是如此。虽然夫妇俩经常提醒、纠正孩子的说话,有时甚至还吓晓、惩罚孩子,但收效很小。孩子已变得十分沉默、自卑。据这位母亲反映,他们夫妇俩及孩子的直系亲属的言语能力均属正常:孩子的听觉、发音等器官及相关的言语系统经医院检查也无异常。这位母亲十分焦虑、苦恼,但再也不知怎样做才好。请你帮这位母亲就其孩子患口吃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矫治方法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18.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 )。 A.名词 B.形容词 C.代词 D.数词 19.按照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初生婴儿只有( )。 A.愉快 B.痛苦 C.快乐 D.一般性激动 20.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 A. 感觉和知觉 B. 记忆 C. 想象 D. 思维 二、判断说明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幼儿学习针对学生学习而言,有其特殊性。( ) 2.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 3.自我意识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 4.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感知觉的发展。 ( ) 5.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 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 三、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28 分) 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简述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简要说明幼儿坚持性及其发展的关键年龄。 4.简述 3 岁后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特点。 四、论述题:(共 12 分) 1.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及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共 15 分) 一位母亲来信反映她 3 岁半的孩子患口吃至今已整整一年多。表现为一说话便高度紧张,言 语断断续续,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更是如此。虽然夫妇俩经常提醒、纠正孩子的说话,有时 甚至还吓唬、惩罚孩子,但收效很小。孩子已变得十分沉默、自卑。据这位母亲反映,他们 夫妇俩及孩子的直系亲属的言语能力均属正常;孩子的听觉、发音等器官及相关的言语系统 经医院检查也无异常。这位母亲十分焦虑、苦恼,但再也不知怎样做才好。请你帮这位母亲 就其孩子患口吃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矫治方法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